驻守在西域的唐军,在唐灭国后的最后下落
我们知道唐朝堪称是中国最鼎盛的时期 , 但就是这鼎盛的时期有一国卡住了唐朝疆土的后背 。 吐蕃在那时几乎切断了唐朝与外界的大部分交通渠道 。
驻守在西域的唐军 , 在唐灭国后的最后下落// //
安史之乱爆发后 , 驻守在唐朝西北的军队 , 屡屡遭到吐蕃的蝉食 。 从东向西逐步推进河西走廊 , 为他们日后蝉食西域做准备 。 在他们一步步的攻打下 , 很快吐蕃在和回纥大军的一同进攻下 , 直入关中 , 长安告急 。 但在河西节度使杨志烈的突袭下 , 成功缓解了关中的压力 , 虽损失惨重 , 但好在守住了关中 , 但是他的一个举动却寒了将士们的心 , 他认为这些牺牲是理所应当的事 。 所以在吐蕃再次入侵凉州时 , 却没有多少士兵愿意为他效命了 , 就这样凉州沦陷 , 就这样河西地区的防务越发空虚 , 边疆地区的敌人相互勾结 , 唐军在与周边对手的战斗中 , 陷入了更加巨大的劣势 , 陇西地区惨遭沦陷 。
驻守在西域的唐军 , 在唐灭国后的最后下落// //
就这样 , 身处西域的唐军孤军奋战 , 一直等不到援军的支援 。 公元762年吐蕃再次攻取伊州 , 虽在次年被北庭和安西的守军夺回 , 但是这都无济于事 。 等不到粮草军饷 , 也与内地失去了联系 , 将士们没有办法 , 就只能完全靠自己养活 。 在郭昕的带领下 , 将士们开垦荒地 , 自给自足 。 一直到公元781年郭昕才与朝廷取得联系 , 但这时距离他来到西域已经过去了十五年 。 在唐德宗时期 , 唐德宗为削弱国内藩镇势力 , 在边疆问题上选择了退让 , 默认吐蕃和唐军各自保有现在占据的疆土 , 双方不得逾越 。 但好景不长 , 用于镇压叛乱的泾源军因待遇问题和唐德宗对外忍让态度 , 让他们不能忍受遂后也造反并占领了长安 。
驻守在西域的唐军 , 在唐灭国后的最后下落// //
吐蕃提议帮唐德宗镇压叛军 , 唐德宗接受帮助 , 并将安西和北庭土地赠送给了吐蕃 , 但是在大臣和镇压叛乱的唐军的反对下 , 唐军靠自己的能力取得了这次的胜利 。 所以唐德宗就取消了原定割让的安西北庭、同时召回郭昕等人的 。 还派人并取道回纥 , 对郭昕等人予以封赏 , 并用一万匹绢帛作为对吐蕃人“善意”的答谢 。 但是这在吐蕃人看来 , 自己被唐德宗摆了一道 , 十分生气 , 马上着手准备了新一轮的进攻 , 在吐蕃军的强势入侵小 , 唐朝城池频频失守 , 最后也就只有河西地区沙洲的敦煌 , 吐鲁番西州、哈密的伊州等地没有沦陷 。
驻守在西域的唐军 , 在唐灭国后的最后下落// //
最后伊州刺史袁光庭因兵尽粮绝 , 举家自杀 。 同年冬天 , 吐蕃对北庭都护府发动了大规模突袭 , 并于次年4月攻克了北庭治所的吉木萨尔地区 。 北庭沦之后 , 节度使杨袭古准备联合回鹘人夺回北失地 , 但是最终失败 。
驻守在西域的唐军 , 在唐灭国后的最后下落// //
同时 , 于阗灭亡 , 剩下的唐军虽然在郭昕的指挥下抗战了十余年 。 但是这拯救不了西域的唐军 , 公元793年 , 西州所在的吐鲁番地区也被吐蕃人夺走 , 孤悬于西域的唐人变得越来越难以和内地联系 , 乃至音书断绝 。
- 在黄埔军校默默无闻,抗战时快速晋升,三大战役他参加了两场
- 徐向前,在解放战争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
- 东汉末代皇帝刘协:在汉朝气数尽时散放出微弱光辉
- 困难总能解决。但是自欺欺人,隐瞒实情,那就完蛋了| 写在历史边上
- 一问三不知一问三不管,却屡屡立功屡屡提前晋升,原因何在?听终南隐士怎么说
- 一支五万大军突然消失,2500多年后,在一处洞穴被发现
- 嘉峪关到底在哪?答案虽然很简单,但很多人却答不上来
- 雍正死后竟与年世兰合葬在一起,雍正的陵墓为何从未被盗?
- 许世友曾在陈赓手下担任团长,陈赓说:你真是食大如牛啊!
- 顾雍:站在高处也一尘不染的东吴名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