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中国没有科学不令人奇怪。那一定是你不知道徐光启

说到徐光启有些人可能不太熟悉 , 但提到徐家汇 , 大家一定都听说过 。


爱因斯坦:中国没有科学不令人奇怪。那一定是你不知道徐光启

爱因斯坦:中国没有科学不令人奇怪 。 那一定是你不知道徐光启// //

徐家汇除了作为上海十大商业中心之一 , 还幸运地保留下了很多重要的标志性历史建筑 , 包括:

中国沿海的第一座天文台:徐家汇观象台远东第一大教堂:徐家汇天主堂中国最早最完备的图书馆:徐家汇藏书楼上海第一所西洋办学模式的中学:徐汇公学上海第一所博物馆:徐家汇博物院等

这一切 , 全部指向一位明代科学家:徐光启 , 也是今日“徐家汇”地名的由来 。

徐光启

徐氏祖居苏州 , 后迁至上海 , 徐光启的祖父因经商致富 , 但到了徐光启这一辈家道中落 。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 , 徐光启于太卿坊(今上海市黄浦区乔家路228-244号的“九间楼”)出生 , 而非徐家汇 。


爱因斯坦:中国没有科学不令人奇怪。那一定是你不知道徐光启

爱因斯坦:中国没有科学不令人奇怪 。 那一定是你不知道徐光启// //

从这个九间楼就可以看出 , 徐光启家境贫寒 。

少年时代徐光启在龙华寺读书 , 19岁时应金山卫试中了秀才 , 但之后的考运并不佳 。

“弱冠补诸生高等 , 食讫学宫 , 以家贫 , 故教授里中子弟 。 ”

就是依靠教书补贴家用 。

直到35岁 , 才因考官焦竑赏识而以顺天府解元中举 。

之后的几年仍是不中 , 43岁才考中进士 , 考选翰林院庶吉士 。

43岁初入官场 , 徐光启自知没有向上爬的希望了 , 自己也没有宫斗的野心 , 于是就开始把目光聚焦在自己喜欢的领域上 。

这个领域 , 就是自然科学 。

徐光启在广东的时候 , 遇到了天主教传教士郭居静 , 由此了解了天主教 , 和其中的自然科学部分 。

在一次赴北京应试路过南京时专门去拜访传教士利玛窦 , 由耶稣会士罗如望(Jean de Rocha)受洗加入天主教 , 获教名保禄(Paul) 。


爱因斯坦:中国没有科学不令人奇怪。那一定是你不知道徐光启

爱因斯坦:中国没有科学不令人奇怪 。 那一定是你不知道徐光启// //

那时候科学和宗教属于一门 , 科学家都是神父 , 科学是教会用于抵抗巫术的工具 。

所以与其说徐光启皈依天主教 , 不如说他是皈依了科学教 。

在徐光启考上了进士 , 成了翰林院庶吉士后 , 开始与利玛窦合作翻译《几何原本》 。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 , 三年翰林馆期满告散 , 同年徐光启的父亲在北京去世 , 他回乡丁忧守制 , 回到了上海老家 。

徐光启正好利用这三年时间准备接下来的步骤 , 那就是改革历法 。

历法对于农耕社会太重要了 , 什么时候播种 , 什么时候收获 , 都是依靠历法的计算 。

可以说历法就是社会生活的秩序框架 , 从天文到地理再到人和 , 均与历法有关 。

另外历法还有象征意义 , 当一个国家按照中国的历法形成社会规范 , 那么就意味着他承认中国为宗主国 , 就是接受了你的世界秩序 。

玄学

从远古伏羲的河图洛书 , 再到阴阳五行 , 周易八卦 。


爱因斯坦:中国没有科学不令人奇怪。那一定是你不知道徐光启

爱因斯坦:中国没有科学不令人奇怪 。 那一定是你不知道徐光启// //

很多人都将这些视为“玄学” , 占卜或风水之术 。

但实际上这些都是中国的历法和天文学 , 直到儒家和道家将这套体系融合 , 才形成了中华文明的两大哲学、宗教体系 。

从商周再到大明 , 中国历朝历代曾推行过30多种历法 , 每个新的朝代 , 都以一部新的历法作为发端 , 似乎成为一种传统 。

但历朝历代的算法都是以密测为基础 , 用代数拟合 , 反推出太阳月亮、日月食等天体运行规律 。

中国习惯用代数方式解决几何问题 , 比如祖冲之算圆周率 , 就是通过大量实测数据反馈 , 无限逼近真相 。

不过也正是因为大量的数据记录 , 也导致了中国史学的发达 。

这种“代数”算法成熟与汉代 , 一直沿用到唐朝 。 大唐开启了世界帝国模式 , 其他国家的天文学开始传入中国 。

唐朝时期 , 印度佛教天文学补充了中国历法 。

元朝《回回历》传入 , 被郭守敬补充进中国历法 。

但基础的算法还是中国传统数学的代数模式 , 可以说属于河图洛书的延续 。

到了明朝 , 刘伯温编的《大统历》 , 延续了元代郭守敬《授时历》 。

历法这种事 , 名为“太乙数” , 传说可以算出王朝兴替 , 所以绝对禁止民间学习 , 只能由钦天监历官专营 。

“代数”算法虽然无限接近真相 , 但与真相还是有差异的 , 以至于到了明代后期 , 《大统历》对于日食月食的预测 , 出现了很大的误差 , 这可是个大问题 。

天有异象 , 必生大事 , 但由于时间久了 , 《大统历》背后的算法已经搞不清了 。

在我们印象中 , 古代读书人只读四书五经 , 其实数学、天文、地理也是要学的 , 这些都包含在易学之中 。

就算在农业社会 , 基本科学常识还是需要掌握的 , 只知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没办法种地的 。

徐光启在读书时 , 就是处于《大统历》出现错误的 , 急需修改历法的环境 。

徐光启在广州的时候 , 在有中国数学的基础上 , 接触到了西方数学 , 欧几里得的几何学令徐光启所折服 , 这些都是中国数学中不曾出现过的 。

到了北京 , 徐光启就有了全面引入西学以改造中国数学系统的念头 。

科学

徐光启首先做的就是翻译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 , 这项工作看似很容易 , 实则没有天分的学者是无法完成的 。


爱因斯坦:中国没有科学不令人奇怪。那一定是你不知道徐光启

爱因斯坦:中国没有科学不令人奇怪 。 那一定是你不知道徐光启// //

几何学引入了一个完全崭新的系统 , 如今我们学习几何 , 点、线、面、角 , 似乎是顺理成章 , 理之当然 。

但你有没有想过 , 在没有这些概念的情况下 , 引入新的规则是多么复杂的工程?

而且《几何原本》原本是用拉丁语写成的 , 徐光启还需要学习拉丁文 。

而徐光启只用了大约两年的时间 , 就用清晰的语言翻译出《几何原本》的前六卷 。

“几何”一词 , 就是借用曹操短歌行中:“对酒当歌 , 人生几何”的几何一词 , 用以寻找不确定未来的规律性 , 而翻译中创造的点、线、面、直角、锐角等名词沿用至今 。

梁启超评价此书:字字精金美玉 , 是千古不朽之作 。

前六卷的《几何原本》建立起新的数学体系 , 这些也唤起了当时学子们的极大兴趣 , 纷纷到徐光启处学习西方数学 。

此后几年中 , 徐光启和同事们先后翻译了《浑盖通宪图说》、《乾坤体义》、《简平仪说》、《天问略》等著作 , 准备用西方数学 , 改革中国历法 。

在徐光启丁忧期满回到北京时 , 钦天监推算日食又一次出错(万历三十八年十一月壬寅朔日) 。

万历皇帝将修改历法提上了日程 。

当时修改历法分为两派 , 一派是徐光启为代表的西方历法派 , 另一方钦天监邢云路代表的中国传统历法派 。

历法这种东西不只是简单天象变化的自然规律 , 还代表的传统文化和社会秩序框架 , 历朝历代都是由中国历法主导 , 后又因发生“南京教案“ , 所以此次未用西历 。

但此次钦天监改历并未成功 , 根据资料 , 之后的几次日月食也没有预测准确 。

改革

崇祯二年(1629)五月乙酉朔 , 因钦天监推算日食再次失准 , 崇祯皇帝同意由徐光启主持开局修历 。

崇祯四年(1631年) , 徐光启陆续进献历书多卷 , 最终编译完成《崇祯历书》 。


爱因斯坦:中国没有科学不令人奇怪。那一定是你不知道徐光启

爱因斯坦:中国没有科学不令人奇怪 。 那一定是你不知道徐光启// //

在此期间 , 徐光启陷入与传统派士人的纷争 , 但结果都是徐光启直接指出对方的理论缺陷 , 并通过测试求证成功 。

此时的徐光启在学习几何学和托勒密、哥白尼著作后 , 科学观已经焕然一新 。 已经与中国传统历法不在一个维度上了 。

1633年11月8日 , 明代科学家徐光启病逝于任上 , 谥文定 , 终年72岁 。 徐氏家族形成聚落乃得名徐家汇 。

徐光启去世后 , 中西历法之争仍未停止 , 崇祯十年十二月初一日食 , 皇帝亲自参与测试 , 结果并没有悬念 , 西法完胜 。

最终1643年(崇祯十六年) , 崇祯帝下诏 , “改西法为大统历法 , 通行天下” 。

但不久国变 , 并未实行下去 。

到了清朝 , 满清也准备采用西方历法 , 汤若望制订的《时宪历》 , 表面感觉和前朝历法区别不大 , 但内核已经变为西洋算法了 。

在算法上 , 新历采用了欧洲几何学的计算系统 , 引进了经纬度、球面三角学、蒙气差、时差等新观念 。

分周天三百六十度 , 秒分时改为六十进位制 , 二十四小时刻记时 , 这和我国传统历法的代数学体系完全不同 。

并且在二十四节气的规定方法上 , 新历采用了定气注历制度 , 从而使节气的安排更符合太阳运动的实际规律 , 有利于农事的安排 。

从清朝顺治年间 , 中国的农历(二十四节气历) , 不过是套了旧历(阴历、朔望历)外衣的西历 , 也就是格里高利历 。

至此 , 新的一年 , 就是1月1日“元旦”了 , 至于初一新年、冬至新年、立春新年都已经只是形式上的事了 。

天地运行的新年就是元旦 。

结语

不同的文明有不同的算法体系 。

中国算法的确更强调经验数据 , 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没有科学 , 中国人没有科学思维 。

布鲁诺不也曾被教会烧死吗?

中国这种“代数”的古老的算法 , 更注重代数拟合关系反馈 , 这不就是如今最热门的大数据系统吗?

引入西历反而使得中国算法失去了数据反馈 , 此消彼长200年后的胜负已定 。

世界的中心从那一刻起已经更换主人 。

并不是说徐光启引入西方数学有什么问题 , 这种实力的比拼不是谁能阻挡的了 。

无论哪个圣贤君主放到1840年都会输得很惨 。


爱因斯坦:中国没有科学不令人奇怪。那一定是你不知道徐光启

爱因斯坦:中国没有科学不令人奇怪 。 那一定是你不知道徐光启// //

华夏文明上下5000年

5000年前我们和埃及人一样直面洪水 。 4000年前和巴比伦人一样铸造出青铜器 。 3000年前 , 我们同希腊人一样思考哲学 。 2000年前同罗马人一样英勇征战 。 1000年我们通过丝绸之路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 。

如今中华文明的火种延续到今 , 如今还能有机会继续讨论东西方文明孰优孰劣的问题 , 与美帝一争话语权 。

相比之下 , 同时代的大帝国都早已灰飞烟灭 , 我们看着一个又一个的对手崛起与消亡 。

单凭几百年的实力差距 , 是无法判断出一个文明的优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