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中瞿秋白


狱中瞿秋白

狱中瞿秋白// //

我不是顾顺章 , 我是瞿秋白 。 你认为他这样做是识时务 , 我情愿做一个不识时务笨拙的人 , 不愿做个出卖灵魂的识时务者!一一瞿秋白

在忠良博物馆陈列有一本中粮集团老领导、红色收藏大家王金昌先生收藏的1935年7月8日出版的《国闻周报》(第12卷第26期) 。 在这本80多年前出版的《国闻周报》上刊登了一篇由福建民报采访人员李克长撰写的《瞿秋白访问记》 。 一一馆长张晓东


狱中瞿秋白

狱中瞿秋白// //

忠良博物馆

一、《国闻周报》其刊

《国闻周报》是民国时期的著名采访人员、报刊政论家和报业经营者胡政之(1889—1949年)于1924年8月3日在上海创办的 , 是一份时事性、政论性、综合性的新闻周刊 , 其栏目包括新闻、时评、译作、文艺作品、一周述评、一周日志、新闻照片等 , 内容丰富 , 图文并貌;是一份不带有政治背景 , 较完整反映实时中国情况 , 获得读者共鸣的纯媒体 。


狱中瞿秋白

狱中瞿秋白// //

忠良博物馆陈列的《国闻周报》

《国闻周报》追求以公正态度评论是非 , 争取舆论独立 , 以真实报道 , 争取国人信赖为宗旨 。 为此 , 《国闻周报》曾突破国民党的新闻封锁 , 介绍苏区的情况 。 范长江曾说:“我第一次看到苏区的原始材料 , 是《国闻周报》所连载的‘赤区土地问题’ 。 这个材料上登载江西苏维埃政府一些有关土地革命的政策、法令 , 以及许多有关土地革命的文件 , 都是原件 , 不是改写的文章 。 我从这里知道 , 共产党的土地改革政策 , 只革封建土地制度的命 , 平分土地后仍是农民私有 , 并不是社会主义 。 ”由此 , 他萌生了去西北考察的念头 , 撰写了《陕北之行》、《山西纪行》 , 并在《国闻周报》上发表 。


狱中瞿秋白

狱中瞿秋白// //

范长江

《国闻周报》社于1926年9月移至天津 , 1936年4月又回到上海 。 1937年“七七事变” ,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 1937年12月12日 , 中国军队撤出上海 , 《国闻周报》社所在的法租界形同孤岛 。 日军要求新闻检查 , 《国闻周报》在它发满十四卷(总计700期)后 , 毅然停刊 。 《国闻周报》在停刊前 , 每期发行近3万份 。 以后因种种原因 , 《国闻周报》再也没有复刊 。

二、瞿秋白其人

瞿秋白(1899—1935年) , 江苏常州人 , 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 , 是继陈独秀后中国共产党的第二任主要领导人 , 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 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 , 是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 在“八七”会议上 , 瞿秋白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 , 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 并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当时党的最主要任务 , 在关键时刻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 , 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浩瀚历史的开篇章节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瞿秋白还是最早向中国系统地报道俄国十月革命后社会状况、最早向中国人描述了列宁形象的新闻先驱和最早将《国际歌》翻译成中文的翻译者 。


狱中瞿秋白

狱中瞿秋白// //

瞿秋白

1923年7月 , 他和邓中夏等一起筹办上海大学 , 任教务长兼社会学系主任 。 这所国共合办的大学 , 为中国革命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

1934年10月 , 中共中央随中央红军长征后 , 瞿秋白被留在苏区 。 1935年2月24日 , 在转移过程中 , 瞿秋白在福建上杭被被国民党福建保安十四团俘虏 。 同年4月下旬 , 瞿秋白身份被叛徒出卖后 , 瞿秋白被押送至福建长汀的国民党第三十六师师部关押 。


狱中瞿秋白

狱中瞿秋白// //

瞿秋白

国民党中将、三十六师师长宋希濂遵照蒋介石的指令 , 劝降瞿秋白 。 瞿秋白对宋希濂说:“我不是顾顺章 , 我是瞿秋白 。 你认为他这样做是识时务 , 我情愿做一个不识时务笨拙的人 , 不愿做个出卖灵魂的识时务者!”

考虑到瞿秋白的影响力 , 时任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陈立夫指派特工总部行动科的王杰夫、陈建中从南京专程赶到长汀 , 用尽各种手段逼迫瞿秋白投降 。 为了达到目标 , 他们甚至在劝降条件上做了妥协 , 要求瞿秋白:不必发表反共声明和自首书 , 只要答应到南京政府下属机关去担任翻译即可 。 瞿秋白断然拒绝:“我青年时期已走上马克思主义道路 , 无从改变 。 中国共产党的胜利 , 就是国家前途的光明 。 ”第二天这两人灰头土脸返回了南京 。 陈立夫恼羞成怒 , 立即发电报给在武汉的蒋介石 , 说瞿秋白不可挽救 , 宜速对其处极刑 。


狱中瞿秋白

狱中瞿秋白// //

宋希濂

在宋希濂和国民党南京中统人员多次劝降无果的情况下 , 6月16日 , 蒋介石密电宋希濂 , 要求对瞿秋白“就地枪决 , 照相呈验 。 ”6月18日上午10时正 , 瞿秋白昂首走出三十六师大门 , 脚踩着行进的节拍 , 轮流高歌俄语、华语“英特耐雄纳尔 , 一定要实现!”进入戒备森严、无一游客的中山公园 。 中山公园的八角亭中摆放了一桌酒肴 。 按照安排 , 瞿秋白先在亭前拍照 。 他背手挺胸 , 两腿分叉 , 面带笑容 , 为世人留下了一位革命者最后的丰采 。

照相后 , 他背北面南坐定 , 自斟自饮 , 旁若无人 。 酒兴中 , 他又高唱《国际歌》、《红军歌》数遍 。 痛饮多杯后 , 他又放声歌曰:“人之公余稍憩 , 为小快乐;夜间安眠 , 为大快乐;辞世长逝 , 为真快乐也!”歌毕 , 瞿秋白在呆若木鸡的士兵刀枪环护之下 , 走出中山公园 , 漫步走向刑场 。 他手夹香烟 , 顾盼自如 , 再一次高歌吟唱 , 并不时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国革命胜利万岁!”“共产主义万岁!”走到罗汉岭下蛇王宫侧的一块草坪上 , 他盘膝而坐 , 对刽子手微笑点头说:“此地正好 , 开枪吧!”哨声落 , 枪声起 , 时年36岁的瞿秋白饮弹洒血 , 从容就义 。


狱中瞿秋白

狱中瞿秋白// //

三、《福建民报》采访

在瞿秋白英勇就义前两周的6月4日上午 , 《福建民报》采访人员李克长对关押在福建长汀国民党第三十六师师部的瞿秋白进行了长时间的采访 , 并在《国闻周报》上发表了他的专访文章——《瞿秋白访问记》 。 该文涉及面广、内容丰富、言语平和、提问中立 , 采用问答形式 , 真实记录了瞿秋白在就义前的情景 。 全文5000余字 , 可谓是瞿秋白就义前的一幅全景“素描” 。


狱中瞿秋白

狱中瞿秋白// //

汀州试院为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 , 坐落于长汀县城 , 一九三二年三月十八日福建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苏维埃政府旧址召开 。 试院后院右侧厢房曾是瞿秋白的关押处 。

采访人员首先描绘了他见到瞿秋白时的样子:“瞿衣青布短褂袴 , 身材约中人高度 , 微胖 , 脸色黄黑 , 眼球无甚神采 , 两手丰润 。 神情态度 , 颇为暇逸 , 采访人员入室时 , 适瞿正伏案刻石章 , 闻步履声 , 即起立点头 , 并问采访人员来意及姓名 。 ”由此可见 , 此时的瞿秋白 , 身体状况很差 , 但神情淡然 。


狱中瞿秋白

狱中瞿秋白// //

《国闻周报》刊登的李克长文章

采访人员见状便问瞿秋白是不是喜欢篆刻?瞿秋白说:“狱中无事 , 借此消磨时间 。 尚系从前在中学校时 , 有一国文教员喜此 , 略略学得 , 已多年没有刻过 。 ”

瞿秋白在狱中刻图章 , 源于一个看守军官有一天发现瞿秋白将夜间点剩的半截蜡烛倒置过来 , 用铁钉在蜡烛底部刻了一枚非常雅致的图章 。 这个看守军官见状动了心 , 立刻跑到街上买来一把雕刻刀和一枚石章 , 请求瞿秋白帮他刻一枚私章 。 起初他以为刻章需先描字 , 再刻印 。 谁知瞿秋白不用描字 , 操起刻刀横一刀 , 竖一刀 , 几下功夫就刻出一枚精巧的图章来 。

这个消息传开后 , 师部里的军官、士兵 , 不管识字的不识字的 , 都向瞿秋白求刻图章 。 瞿秋白基本上来者不拒 , 只要求来者自带章料 , 在长汀关押的40天里 , 瞿秋白共刻图章七、八十枚 。

采访人员见房中墙上贴着写有诗词的纸张便问瞿秋白是不是喜欢诗词?瞿秋白说:“谈不上什么素好 , 从前在中学时代 , 很喜欢弄弄玩玩 。 近来狱中无可消磨光阴 , 偶有所作 , 书作纪念 , 以积有十余首矣” 。

采访人员见瞿秋白一幅漫不经心的样子 , 就问你被捕后情绪如何?瞿秋白说:“近来心境转觉闲适 。 过去作政治活动 , 心力交瘁 , 久患吐血症 , 常整个星期失眠 。 押上杭县府时 , 与兵士同待遇 , 几至不能支持 。 来此间后 , 甚承优待 , 生活优越多多矣 。 ”

宋希濂与陈赓是湖南老乡 , 他在湖南上中学时就拜读过瞿秋白的文章 。 在陈赓的影响下 , 他们一块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 , 曾听过瞿秋白的演讲 。 他对瞿秋白这样的中共领袖人物曾经崇敬过、仰慕过 , 曾是瞿秋白的崇拜者 。


狱中瞿秋白

狱中瞿秋白// //

当年关押瞿秋白的小厢房 。 为了劝降 , 三十六师师长宋希濂特别“款待”:提供古诗书、笔墨 , 不戴镣铐等优惠 。

瞿秋白被押解到国民党第三十六师师部后 , 宋希濂给下属先批了“优裕待遇 , 另辟间室”八个字 , 然后宣布六条措施:一是另辟一较大的房间 , 供给纸张笔墨和现有的古书诗词文集 , 备书桌一张;二是新购白裤褂两身 , 布鞋一双;三是按三十六师“官长饭菜”标准供膳 , 需烟酒时另备;四是每天允许在房间门口的院内散步两次 , 指定一名副官和军医负责照料 , 房间门口白天可不设武装看守;五是自师长(指宋希濂)以下 , 一律对瞿秋白称“先生”;六是禁止使用镣铐和刑罚 。 宋希濂这样做 , 不排除他对瞿秋白仍存有敬佩之情 , 但更主要的是 , 他很清楚对付瞿秋白这样的共产党人用酷刑是没用的 , 他想以柔克刚 , 用软化的办法感化瞿秋白 , 从而达到降服的目的 。 为此 , 瞿秋白才能在狱中刻章、作诗 , 也才会有“来此间后 , 甚承优待 , 生活优越多多矣”的感慨 。

采访人员见他只顾埋头刻章 , 便转了话题 , 问起了瞿秋白家人的情况 。

在被问到爱人杨之华时 , 瞿秋白说:“去年尚在上海 , 因共党活动困难 , 无家眷者租屋亦租不到 , 故中央令其参加秘密工作 , 充作党员家眷 , 以便活动 。 自去年六月间曾得其通讯后 , 即不闻其讯息 。 一说其因机关破坏已被捕 , 一说已回娘家居住 , 但均系得诸传闻 , 未能证实 。 ”


狱中瞿秋白

狱中瞿秋白// //

瞿秋白和杨之华

在被问到其他亲属时 , 瞿秋白说:“武进原籍 , 族人甚多 , 久已断绝往来 , 彼等亦恐为我所波累 , 绝口不提及我 , 并且也不知我在何处 , 无法提及 。 同胞尚有弟妹四人 , 闻尚均在原籍读书 , 去年阅《申报》 , 见有我堂兄之名字 , 系由外交部派至某处接某某外国使节 , 现亦不知尚在该部否 。 ”

在被问到红军如果打到武进时 , 对于你的族人 , 你将作何处置?如果你的族人有反共行为 , 你会大义灭亲吗?

瞿秋白微笑着说:“彼等均为无甚知识之人 , 胆子又小 , 果若红军发展至武进 , 彼等决不至有若何行为表示 。 倘真有此类事情发生 , 如何处置?我亦不能做主 。 ”

从瞿秋白上述的言谈中可以看出 , 他虽身陷囹圄 , 但并无畏惧之感 , 仿佛在家中一般 。


狱中瞿秋白

狱中瞿秋白// //

瞿秋白与杨之华、瞿独伊1929年在莫斯科

采访人员采访瞿秋白时 , 除了询问他个人爱好和家人问题时 , 自然不会放过对政治问题的咨询 。

采访人员问你平日和党内哪些领导人“过从最密”?

瞿秋白说:“党方人物 , 较为熟悉 , 惟军事首领 , 不认识者居多 , 朱德、毛泽东、叶剑英诸人熟识多年 , 彭德怀只见过两面 。 ”

瞿秋白的话 , 道出了他和毛泽东的友情 。

1927年3、4月间 , 毛泽东的《湖南运动考察报告》在党内刊物发表受阻时 , 瞿秋白出面力挺 。 不仅在中共机关刊物《向导》上刊登了《湖南运动考察报告》的前半部 , 而且瞿秋白还主导出版了《湖南运动考察报告》全文的单行本 , 并在“四一二”蒋介石开始叛变革命、屠杀中共党人前的几小时 , 为该单行本作序 。


狱中瞿秋白

狱中瞿秋白// //

毛泽东与《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瞿秋白在序言中说:“农民要这些政权和土地 , 他们是要动手 , 一动手自然便要侵犯神圣的绅士先生和私有财产 。 他们实在是‘无分可过’ , 他们要不过分 , 便只有死 , 只有受剥削!中国农民都要动手了 , 湖南不过是开始罢了 。 中国革命家都要代表三万万九千万农民说话做事 , 到战线去奋斗 , 毛泽东不过开始罢了 。 中国的革命者个个都应当读一读毛泽东这本书 , 和读彭湃的海丰农民运动一样 。 ”

1934年10月 , 当毛泽东得知中共中央随中央红军长征不带瞿秋白同行时 , 曾去找当时的中共最高领导博古 , 请求带上瞿秋白 , 但请求无果 。

采访人员问你为何“主张用暴动政策?”

采访人员问瞿秋白:“你为何主张用暴动政策?”

瞿秋白说:“当时我认为有若干地区 , 时机已成熟 , 且为辅助军事发展计 , 主张在湖南与潮汕两区暴动 , 由湖南、湖北、安庆发展至南京 , 另一路由潮汕沿海经浙江发展至南京 。 但我的政策发表后 , 下级人员误解意旨 , 各处均纷纷暴动 , 遂被目为‘盲动主义’矣 。 ”


狱中瞿秋白

狱中瞿秋白// //

《国闻周报》刊登的采访人员李克长采访瞿秋白的文章

采访人员问陈独秀、彭述之等被捕(笔者注:1932年10月15日 , 陈独秀、彭述之等人因发表抨击日本侵华及蒋介石推行不抵抗政策的文章、宣言和传单 , 被国民党上海市公安局以违犯《国民紧急治安法》名义逮捕入狱)是否与中共有关?瞿秋白说:“独秀等久已与党不发生关系 , 自开除彼等党籍后 , 即听其自然 , 其被捕绝非党中有人告密 。 ”

采访人员问中共在永定龙岩一带大杀知识分子 , 是否为造成恐怖政策?瞿秋白说:“此系社会民主党蒙蔽共党所为 , 发觉后 , 即将社民党各分子捕杀 。 又AB团份子亦行肃清 , 但非专事屠杀知识份子 。 ”

当采访人员问他对鲁迅、丁玲等人与中党的关系时 , 瞿秋白说:“鲁迅原非党员 , 伊发表作品 , 完全出于其个人意志 , 只能算为同路人 。 ”“丁玲原为上海大学学生 , 我当时有一爱人与之甚要好 , 故丁玲常在我家居住 。 丁玲是时尚未脱小孩脾气 , 常说‘我是喜欢自由的 , 要怎样就怎样 , 党的决议的束缚 , 我是不愿意受的 。 ’我们亦未强之入党 。 此时仍为一浪漫的自由主义者 , 其作品甚为可读 。 ”


狱中瞿秋白

狱中瞿秋白// //

瞿秋白与鲁迅(陈列于常州瞿秋白纪念馆)

当采访人员问他对胡适的看法时 , 瞿秋白说:“他学术界的地位 , 较之‘五四’时期 , 何止天悬地隔 。 他批评国民党 , 自己又没有什么政见 , 此种态度 , 一无可取 。 我们对于资产阶级之学者 , 其作品如有真正学术价值 , 亦极重视 。 ”

瞿秋白在回答采访人员提问时 , 一方面不涉及党的秘密 , 另一方面又澄清社会上的不实之词 。 可谓借媒体之口 , 传播实事原委 , 巧妙保护当事人 。


狱中瞿秋白

狱中瞿秋白// //

鲁迅写给瞿秋的对联(陈列于常州瞿秋白纪念馆)

面对一个文人革命家 , 采访人员自然不会放过有关文学艺术方面的采访 。 当采访人员问他有无新作时 , 瞿秋白从桌上拿出一本黑布面英文练习本 , 封面贴有白纸浮签 , 用钢笔蓝墨水书写的文稿对采访人员说:“我花了一星期的功夫 , 写了一本小册 , 题名《多余的话》 。 这不过记载我个人的零星感想 , 关于我之身世 , 亦间有叙述 , 后面有一‘记忆中的日期表’ , 某年做某事 , 一一注明 。 但恐记忆不清 , 难免有错误之处 , 然大体当无讹谬 。 请细加阅读 , 当知我身世详情 , 及近日感想也 。 ”

采访人员问《多余的话》是否想出版时 , 瞿秋白说:“甚想有机会能使之出版 , 但不知可否得邀准许 。 如能卖得稿费数百元 , 置之身边 , 买买零碎东西 , 亦方便多多矣 。 ”


狱中瞿秋白

狱中瞿秋白// //

瞿秋白在此书桌上完成《多余的话》

当采访人员问你对于前途作何感想时 , 瞿秋白拿起桌上的《唐诗三百首》《国语文学史》及数本杂志后说:“在此终日看看书——承他们借给我几部书 , 已经看完了——做一两首诗词 , 替他们刻几颗章子 。 《多余的话》已脱稿 , 还打算再写两本 , 补充我所想讲的话 , 共凑成三部曲 , 不过有没有时间让我写 , 那就不知道了 。 ”

瞿秋白的这些回答清楚地说明《多余的话》不仅出于他在关押期间之手 , 而且就是自己身世的叙述和自己一生的感想 。 《多余的话》全文既没有共产党的组织名单 , 也没有红军的军事情报 。 不过是瞿秋白回顾往事 , 剖析自己 , 以便让后人全面地了解他 , 公正地对待历史 。 同时 , 这些回答也清楚地说明瞿秋白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 毫无贪生怕死之念 。


狱中瞿秋白

狱中瞿秋白// //

瞿秋白在狱中油画(陈列在常州瞿秋白纪念馆)

时至中午 , 采访人员最后问“今天谈话甚多 , 改日有机会再来和足下谈谈 , 可否请你写几首近作给我 , 并为我刻一颗图章?”瞿秋白爽快地答道:“那尽可以 , 反正无事做 , 请你买纸和石头来就行了 。 ”

采访人员携《多余的话》稿本离开了瞿秋白后 , 即到街上买纸一张及石章一颗 , 送给瞿秋白 。 当天傍晚时分 , 宋希濂派人到采访人员下榻处索取《多余的话》书稿 , 并送来了瞿秋白为他刻制的印章和书写的在“狱中”所作三首诗词:

浣溪沙

卄载沈浮万事空 , 年华似水水流东 。 枉抛心力作英雄 , 湖海栖迟芳草梦 。 江城辜负落花风 , 黄昏已近夕阳红 。

梦回口占

山城细雨作春寒 , 料峭孤衾旧梦残 。 何事万像俱寂后 , 偏留绮思绕云山 。

狱中忆内(集唐人句)

夜思千重恋旧游 , 他生未卜此生休 。 行人莫问当年事 , 海燕飞时独椅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