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法家曾煊赫一时,为何却被儒家后来居上?

相信熟读历史的小伙伴们都知道 , 战国时期曾经有着“百家争鸣”这样灿烂的思潮 , 比较出名的有法家 , 墨家 , 道家 , 兵家 , 阴阳家等等 , 当然还有大家熟悉的儒家 。 这么多学派各自有着自己鲜明的经世理念和施政纲领 。 但是从结果看 , 帮助秦统一六国的谋臣辩士大都出自法家 。 如商鞅 , 李斯 , 韩非等等 。 也正是法家“不别亲疏 , 不殊贵贱 , 一断于法”的治国理念 , 打破了贵族垄断权力的格局 , 赢得了秦国几代君王的信任 , 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然而最终后来的王朝却多以儒家为尊 , 这又是为何?


战国时法家曾煊赫一时,为何却被儒家后来居上?

战国时法家曾煊赫一时 , 为何却被儒家后来居上?// //

一者 , 最适合当时的思想不是儒家 , 而是法家 。 战国之时 , 七国都有可能问鼎中原 。 这时候的惨烈已经是你死我活的地步 。 这时候唯有打破阶级限制 , 鼓励杀戮 , 鼓励征伐 , 用最强大的手段来使周围的各国臣服 。 秦国正是看到了这一点 , 才有了后来著名的商鞅变法 。 严刑峻法使得国民畏法 , 不论贵贱以军功论 , 激发的生产力也不是落后的其余六国能比 。 那么孔子推行的“克己复礼” ,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 在兼并心切的诸王眼中 , 就是冢中枯骨 , 阻拦霸道的实施 。 由此可得法家就是最适合当时的统治思想 。


战国时法家曾煊赫一时,为何却被儒家后来居上?

战国时法家曾煊赫一时 , 为何却被儒家后来居上?// //

但是自古打天下易 , 守天下难 。 随着天下初定 , 法家严刑峻法的危害性就凸显了出来 。 此时百姓要的不是军功 , 而是休养生息 。 但是始皇帝却仍旧好大喜功 , 征伐30万民夫修筑长城 , 南征百越 , 北拒匈奴 。 生产力得不到恢复 , 天下一统之后反而更加疲敝 。 所以法家的严刑峻法 , 在此时反而秦王朝成为了催命符 。 出于对连坐法的畏惧 , 才有了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 , 不得不说就和商鞅当初死于自己制定的连坐法一样的悲哀 。


战国时法家曾煊赫一时,为何却被儒家后来居上?

战国时法家曾煊赫一时 , 为何却被儒家后来居上?// //

说完了法家的不合时宜 , 那么后世的君王为何这么喜爱儒家呢?实际上上文已经交代了 , 儒家文化的本质是划定好阶级的定位 。 同时西汉董仲舒承接孔子的君臣纲常 。 提出的“天人感应” , “君权神授”的思想实在是帝王最为渴望不过的统治工具 。 因为这样君主就不再是孟子口中的“民为贵 , 社稷次之 , 君为轻” , 而是天子 。 昔日汉高祖宴请群臣之时 , 大臣们仪态轻浮 , 甚至拔剑击柱 。 此时又是儒生叔孙通主持制定了礼仪规范 , 使得高祖享受到了当皇帝的尊贵 。 从喜恶角度而言 , 儒家的酸腐却成为了成功者最好的陪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