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括其实是个军事天才,之所以说他纸上谈兵,是我们都误会他了

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 , 因长平之败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 成纸上谈兵、空谈误国的典范 , 那么 , 赵括真的就那么一无是处吗?

我个人认为 , 赵括其实是个军事天才 , 只是历史没给他机会而已 , 而且长平之败不应该只是他的过错 , 当时继位不久的赵孝成王也应该负有极大的责任 , 赵孝成王的责任不在于用了赵括 , 而是在整个战略上犯了错误 。

可为什么我要说赵括是个军事天才呢?


赵括其实是个军事天才,之所以说他纸上谈兵,是我们都误会他了

赵括其实是个军事天才 , 之所以说他纸上谈兵 , 是我们都误会他了// //

出生在军人世家 , 天生喜欢读兵书 , 对战略、战术、兵种合作以及各种武器的搭配使用都有独到的见解 。

史书上也有过记载 , 谈起军事问题 , 多次让一向老于用兵的马服君赵奢都能哑口无言 , 非专业人士和专业人士 , 而且还是专业人士里专家级别的高手辩论 , 都能说的他无话可说 , 这需要多深的学术修养 , 对战略战术问题 , 得有多高明的见解啊 。

如果不信 , 军事爱好者可以去同张召忠局座讨论军事问题 , 如果你能把他辩得哑口无言 , 心悦诚服 , 不被人称之为天才才怪 。

肯学 , 而且有思想 , 这时候他有多大呢 , 还没有娶亲 , 也就十四五岁而已 , 十四五岁的少年就能对军事有如此高深的见解 , 不是天才是什么呢 。

他所欠缺的 , 只是经验而已 , 放在部队里锻炼两年 , 吃点亏 , 见识见识血腥 , 成长必然是惊人的 , 然而遗憾的是 , 马服君不知处于什么样的心里 , 竟对这么优秀的儿子采用压制的办法 , 不给儿子提供锻炼的机会 , 反而武断的预言:赵王不用他也就罢了 , 要用他 , 一定会给赵国带来灾祸 。

赵括的母亲赵母就把这句话牢牢记在心里 , 从此一门心思的寻找赵括不适合当将军的借口 。

以有心算无心 , 你以为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孩子能有多大心眼呢 。

所以 , 赵孝成王委任赵括代替廉颇为将的时候 , 赵母就根据丈夫的遗言提出反对意见 , 赵孝成王自然要问个为什么?

招募的反对意见是:赵括不爱兵 , 不像他父亲一样和士兵同甘共苦 , 而且有了赏赐就赶紧带到家里 , 给家里购置田产 。

是啊 , 将军不爱兵是不行的 , 但古往今来的名将 , 也不是人人都像吴起、赵奢那样爱兵 , 宋朝有个名将叫李处耘 , 对士兵残暴是出了名的 , 可照样不耽误他打胜仗 , 成为名将 , 他的成就当然不会像孙武、吴起那么高 , 但历史上能有几个孙武、吴起呢 , 就连一向不看好赵括的赵奢 , 放在战国 , 充其量也就是个二流将军 , 根本算不到一流之类 , 更谈不上赶上孙武、吴起了 。


赵括其实是个军事天才,之所以说他纸上谈兵,是我们都误会他了

赵括其实是个军事天才 , 之所以说他纸上谈兵 , 是我们都误会他了// //

而且有赏赐带回家 , 孝顺已经孤寡的母亲 , 不是孝顺吗 , 孝顺的人你指望他坏到哪里去 , 有些坏毛病 , 好好教导还是能改过来的 , 但赵母和赵奢一样 , 对这个天才的儿子采取的态度是压制、打击 。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 , 赵括 , 一个从没上过战场 , 对双方实力认识只停留在书本上的年轻人 , 当上了可以决定赵国命运的统帅 。

当时呢 , 赵国的武力是三晋中最强的 , 在中原地带 , 那绝对是老大 , 而且他又在国内长大 , 根本没有见识过外国的军队 , 他只能看到赵国表面的繁荣 , 对深层次的虚弱没有丝毫了解 , 父亲不说 , 母亲不教 , 赵国的宣传也绝不会贬低自己 , 抬高别人 。

在这种环境下 , 这时候 , 秦国传来消息 , 说什么就连天下名将白起也有点怯他 , 当今之世 , 美国人放点屁国内好多人不都当金玉良言吗 。

既然外国人都这么说 , 将自己称之为最恐惧的魔鬼将领 , 那么 , 年轻的赵括有点自高自大也是可以理解的 。

说白了 , 对赵括而言 , 他过早表露出的军事天才并没有受到相应的重视 , 并没有给他实战锻炼的机会 , 而是 , 家里极力打击 , 外边极力鼓吹 , 两种极端的态度综合下来 , 闹得赵括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谁了 。

然而 , 他还是有一点清醒的 。 为什么这么说 , 理由是这样的 。


赵括其实是个军事天才,之所以说他纸上谈兵,是我们都误会他了

赵括其实是个军事天才 , 之所以说他纸上谈兵 , 是我们都误会他了// //

廉颇和秦将长平对峙一年有余 , 两强相遇 , 对峙无疑是一种稳妥的办法 , 这时候就要拼政治、拼经济 , 40万军队 , 每天开销的多少 , 刚上任 , 自以为赵国武力很强大 , 所以急于建功 , 打出威风的赵孝成王吃不消了 , 于是对廉颇的战略产生怀疑 , 怀疑他消极怠工 , 有别的想法 。

这时候就产生换将的想法 , 说是换将 , 其实就是换战略构想 , 改防守为进攻 , 希图一战而定天下 , 赵括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接替了廉颇 。

说他接替连廉颇 , 其实就是带着进攻的任务来的 , 赵孝成王安排他来本意也是如此 , 这就是我说长平之战赵孝成王负有很大责任的原因 。

自来君命难违 , 君王已经明确的表达了自己的战略想法 , 赵括敢不从命吗 。

尽管如此 , 他上任以后打仗还是很有章法的 , 这也是我说他天才的主要原因 。

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子 , 能够按捺出急躁的性子 , 先派出小规模部队向秦军做试探性攻击 。 这在兵法上叫“刺兵” , 用意就是在于了解双方的战斗实力 。

赵括从来没去过部队 , 一出手就使出这么谨慎的一招 , 应该是很了不起的 , 如果对方是个只知贪图小利的将领 , 一定会发兵玩命拼杀 。

然而遗憾的是 , 赵括初出茅庐 , 就遇上了连他父亲也打不过的白起 , 白起的经验何等丰富 , 一眼就看出赵括的这支刺兵可以决定他的战略意图 。

于是呢 , 诈败 , 而且一败再败 , 败的相当狼狈 。


赵括其实是个军事天才,之所以说他纸上谈兵,是我们都误会他了

赵括其实是个军事天才 , 之所以说他纸上谈兵 , 是我们都误会他了// //

赵括一看 , 秦兵的战斗力也就这样 , 跟我原先在家里了解的情况一模一样 , 就这样很轻易的骄傲起来 , 犯了轻敌冒进的错误 。

中了白起的埋伏 , 将四十万赵国精锐输个干净 , 直接造成赵国国力大伤 , 赵人一夜数惊的后果 , 实力、人心都丢了个干净 。

可这仅仅是他的问题吗 。

战国时期 , 当官还是士大夫制 , 选材就在那几个家族 , 老子当什么官 , 儿子必定会当什么官 , 也就是说 , 赵括今后当官 , 而且当将军是无可避免的 , 赵奢已经知道儿子是天才 , 而且也知道儿子会犯那些错误 , 为什么不在尚未成型的时候加以教导 , 为什么不让他在军中历练历练 , 尽早成长起来 , 只是一昧的打击、打击 。

这样下来 , 赵括这样的天才就被白白的浪费了 , 其实话说回来 , 老天爷赐给赵国一个赵括 , 其实已经是天大的恩惠 , 只是他们没有好好珍惜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