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缔造未来:诸葛亮的早年生活与未来选择

作为三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人物之一 , 诸葛亮的一生一直为后人津津乐道 , 直到现在依然有不少人在谈论他 。 但是 , 不管是古人还是今人 , 对诸葛亮的关注往往集中在他出山之后 , 对诸葛亮出山之前的早年生活却论之甚少 , 而我们知道 , 一个人早年的生活经历对心智的成长与未来道路的选择是有着重要影响的 , 这一点诸葛亮也不例外 。 那么 , 诸葛亮早年有着怎样的生活经历?这些经历又是如何影响到他对未来道路的选择?下面 , 我们就来谈一谈这个问题 。


过去缔造未来:诸葛亮的早年生活与未来选择

过去缔造未来:诸葛亮的早年生活与未来选择// //

诸葛亮画像

一、诸葛玄与《梁父吟》

《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对诸葛亮早年的生活经历有一个非常简单的记载:

亮早孤 , 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 , 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 。 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 。 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 , 往依之 。 玄卒 , 亮躬耕陇亩 , 好为梁父吟 。 身长八尺 ,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 时人莫之许也 。

从这段记载中我们可以知道 , 诸葛亮早年是跟随其叔父诸葛玄生活的 , 诸葛玄死后诸葛亮才过起了躬耕陇亩的隐居生活 , 并“好为梁父吟”、“自比于管仲、乐毅” 。


过去缔造未来:诸葛亮的早年生活与未来选择

过去缔造未来:诸葛亮的早年生活与未来选择// //

成都武侯祠

诸葛玄是汉司隶校尉诸葛丰(西汉元帝时期人)之后 。 东汉末年 , 王纲解纽 , 朝廷逐渐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之权 , 诸葛玄在此风云际会之时为袁术所署而官至豫章太守 , 可见其时已投靠袁术以求生存 , 诸葛亮与弟弟诸葛均也便随同诸葛玄前往豫章生活 。 后东汉朝廷派遣朱皓代替诸葛玄 , 诸葛玄便带着诸葛亮兄弟转而投靠了刘表 , 但不久之后便死了 , 诸葛亮也就此留在了荆州隐居 。


过去缔造未来:诸葛亮的早年生活与未来选择

过去缔造未来:诸葛亮的早年生活与未来选择// //

东汉地图(局部)

从上可知 , 诸葛玄的仕途是不顺的 , 在乱世中他一直是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 但诸葛玄却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叔父 , 诸葛亮父亲诸葛珪死后 , 便主动承担起了父亲的责任 , 照顾年幼的诸葛亮兄弟 。 因此可以说 , 诸葛玄对诸葛亮而言 ,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 , 当对诸葛亮的人生有很大的影响 。 诸葛玄的死因为何?史书中并无详细的记载 , 但从之后诸葛亮“好为梁父吟”的记载来看 , 似可窥见端倪 。

《梁父吟》又称《梁甫吟》 , 收载在《乐府诗集》中 , 原文为:

步出齐城门 , 遥望荡阴里 。 里中有三墓 , 累累正相似 。 问是谁家墓 , 田疆古冶子 。 力能排南山 , 文能绝地纪 。 一朝被谗言 , 二桃杀三士 。 谁能为此谋 , 国相齐晏子 。

这首诗讲述了春秋时期齐国的国相晏子“二桃杀三士”的故事 , 晏子为了除去齐国的三个恃功自傲的将军公孙接、田开疆与古冶子 , 用赏赐桃子的计策让他们互相反目仇杀 , 最后成功杀掉了三人 。 《梁父吟》这首诗 , 便是在哀叹三人因被谗而亡的命运 。


过去缔造未来:诸葛亮的早年生活与未来选择

过去缔造未来:诸葛亮的早年生活与未来选择// //

乐府诗集

青年时代的诸葛亮为何会喜欢吟唱这样一首意境哀怨的诗 , 史书中虽未曾明言 , 但应该与其叔父诸葛玄的命运有关 。 诸葛玄被为袁术所署为豫章太守 , 后被东汉朝廷派遣的朱皓所代替 , 而后其不得不投靠故旧刘表 。 这段经历说明诸葛玄的太守职位是不被东汉朝廷所承认的 , 这应该与袁术所署有关(众所周知 , 袁术在汉末称帝 , 为天下所不容) 。 作为曾经投靠袁术的一员 , 虽然诸葛玄本人可能并未背汉 , 但当有污点 , 所以才会不被东汉朝廷所承认 , 其中必有人中伤过诸葛玄 , 才导致其仕途被阻 。

诸葛玄投靠刘表不久之后便死了 , 死因不明 , 但应该与其仕途不顺以致颠沛流离的生活有关 。 因此 , 诸葛玄的人生经历便对年轻的诸葛亮产生了相当大的震动 。 诸葛玄本为心向汉朝之人 , 但最终被谗言所毁 , 哀怨而逝 , 在这一点上与被晏子谗言所杀的三士多少有共通之处 。 诸葛亮通过吟唱《梁父吟》的方式 , 来缅怀自己的叔父 , 同时在其中寄托了自己对政治的一种思考 , 当是比较符合历史实情的一种解释 。

二、流亡经历与“自比于管仲、乐毅”

诸葛亮早年还喜欢将自己与管仲和乐毅相比 , 管仲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 , 乐毅帮助燕昭王攻下齐国七十余城 , 二人是古代将相的杰出代表 。 诸葛亮自比于此二人 , 说明其胸中早有大志 。 诸葛亮此等心志的形成 , 则是与其早年个人的流亡经历有关 。


过去缔造未来:诸葛亮的早年生活与未来选择

过去缔造未来:诸葛亮的早年生活与未来选择// //

名相管仲

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出身琅琊诸葛氏 , 东汉时属徐州管辖 。 上文提到 , 诸葛亮父亲早逝 , 之后主要是跟随叔父诸葛玄生活 , 但这里就有一个问题 , 那就是他们为什么不在自己的故乡琅琊生活?要知道 , 古人是非常重视迁徙的 , 除非有什么特殊的原因 , 一般来讲是不会轻易离开故乡的 。

诸葛氏离开琅琊故乡 , 的确是有重要的原因 , 那便是曹操侵犯徐州 。 汉献帝初平四年(公元193年) , 曹操以为父报仇为名 , 大举进犯徐州 。 此役曹操不但攻城略地 , 还大开杀戒 , 城破之处士民尽被屠戮 , 据传徐州被杀人数多达数十万之众!当时的徐州牧陶谦也因此忧愤而死 。 于是 , 因为徐州遭遇灭顶之灾 , 为了躲避战火 , 诸葛玄便携当时只有十几岁的诸葛亮逃离徐州 , 依附了袁术 。


过去缔造未来:诸葛亮的早年生活与未来选择

过去缔造未来:诸葛亮的早年生活与未来选择// //

琅琊诸葛祠堂

年幼时期便遭此大乱的诸葛亮 , 亲眼目睹了家乡被曹操所毁 , 也跟随叔父饱尝了颠沛流离之艰辛 。 这段经历不但让诸葛亮在心中立下了要安定乱世的壮志 , 同时也激起了他对曹操无比的仇恨 , 这也是他日后宁肯选择势单力薄的刘备 , 也绝不投靠曹操的重要原因 。 也正是年幼时期的这番惨痛经历 , 让诸葛亮明白安定乱世必须文武兼济 , 既要有管仲治国之才 , 又要有乐毅的攻战之能 。 而他在日后也确实展现出了这两方面的才华 。

三、早年经历与未来的选择

诸葛亮的早年经历对其未来人生道路的选择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

首先 , 年幼时流亡的经历决定了诸葛亮未来择主的标准 。 正是因为曹操当年对徐州的暴行 , 给当时年幼的诸葛亮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印象 , 所以当诸葛亮在未来面临一个择主而事的选择时 , 曹操首先就被排除掉了 , 尽管当时他的实力最强 。 诸葛亮希望辅佐的人 , 必须与曹操为敌 , 在这一点上 , 刘备就非常符合诸葛亮的要求 。 同时 , 在当年曹操入侵徐州的时候 , 刘备曾前往救援过徐州 , 这应该给诸葛亮留下了一个良好的印象 。 诸葛亮日后选择辅佐刘备 , 原因不光是刘备求贤的态度诚恳 , 也有诸葛亮本人自己的原因 。


过去缔造未来:诸葛亮的早年生活与未来选择

过去缔造未来:诸葛亮的早年生活与未来选择// //

曹操墓

其次 , 叔父诸葛玄的人生际遇 , 树立了诸葛亮未来的志向与高尚的品格 。 年轻时的诸葛亮跟随叔父目睹了社会的黑暗与人情的冷暖 , 颠沛流离的生活让诸葛亮在心中立下了匡扶天下的雄心壮志 。 同时 , 因叔父最终被谗而哀怨而亡的命运 , 诸葛亮洞悉了人心的险恶以及体会了乱世中道德的堕落 , 所以诸葛亮此后的一生一直都在以严格的道德标准来约束自己 , 其中最有名的当是其对蜀汉的忠诚与“鞠躬尽瘁 , 死而后已”的精神 , 这一切其实都肇基于其早年的人生经历 。


过去缔造未来:诸葛亮的早年生活与未来选择

过去缔造未来:诸葛亮的早年生活与未来选择// //

夷陵之战、诸葛亮南中用兵

最后 , “好为梁父吟”与“自比于管仲、乐毅”中也寄托了诸葛亮对未来的一种期望 。 “二桃杀三士”的故事与管仲、乐毅的事迹其实都反映了一个问题 , 那便是君臣之间的信任问题 。 “三士”因不被齐君与晏婴信任而被杀 , 管仲因备受齐桓公信任而成就霸业 , 乐毅因被燕昭王信任而成就大功 , 却最终被燕惠王猜忌而选择归隐 , 可见信任问题是君臣之间的一件大事 。 诸葛亮对这个问题早有认识 , 所以他期望未来自己辅佐的君主 , 能够与他建立一种信任关系 , 一种超越一般君臣的信任关系 。 刘备三顾茅庐才最终将诸葛亮请出山 , 正是诸葛亮与刘备建立这种信任关系的过程 , 而出山之后 , 刘备有“孤之有孔明 , 犹鱼之有水也”之叹 , 以及之后的白帝托孤 , 说明诸葛亮的这种期待得到了实现 。

结语

正所谓“祸兮 , 福之所倚;福兮 , 祸之所伏 。 ”诸葛亮早年虽然有着一段较为惨痛的经历 , 但也正是因为有这么一段经历 , 他选择了勉励不息的人生之路 , 并适时的抓住历史的机遇 , 以自己出众的才华和高尚的品格创立了一番事业 , 为后世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参考资料:

《乐府诗集》;《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翦伯赞《中国史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