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国的缔造者、第一代国王钱镠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吴越国的缔造者、第一代国王钱镠
吴越国的缔造者、第一代国王钱镠
吴越国的缔造者、第一代国王钱镠// //
钱 镠 (像)钱镠的难能可贵 , 在于起自草莽 , 白手创业 , 建成吴越 。 他生于唐宣宗大中六年(852) , 时值唐末衰乱之世 , 家计困窘 , 铤而走险 , 从这角度看可说“时势造英雄” 。 然而深人探讨 , 其实质还是“英雄造时势” 。 当年同样由穷民出身利用乱世起兵的多如牛毛 , 能成大业者毕竟不多 。 况唐王朝如“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 自宣宗后 , 历经懿宗、僖宗、昭宗、至哀帝 , 又延续五朝 , 计半个多世纪 , 群雄并起 , 竞争激烈 , 生存斗争 , 强者为王 , 殊非易事 。 接下去五代更替 , 离乱更甚 , 时势险恶 , 难以驾驭 。 远的姑且不论 , 在两浙仅仅以钱镠同辈中有意称雄者而言 , 实力雄厚的有镇海军节度使周宝、浙东观察使刘汉宏、台州刺史杜雄 , 身边“杭州八都”就有八位都将 , 除了钱镠的顶头上司董昌外 , 还有余杭陈晟、于潜吴文举、盐官徐及、新登杜稜、唐山饶京、富春文禹、龙泉凌文举等 , 各有兵力 。 成名稍晚的吴公约、杜建徽、顾全武等则与钱镠同列 , 都是从属于八都都将麾下的二流人物 。 然而风云变幻中并非论资排辈顺序而上 , 却往往由识时度势者捷足先登 。 经过激烈争竟 , 有的死 , 有的败 , 有的降 , 相继出局;或依附于人 。 两浙地区唯钱镠独成大业 , 自创一方天地 。 作为一方豪杰 , 必须机智勇敢、艰苦拼搏 , 顺应民心 , 不能靠天靠侥幸 , 而要靠已靠民众 , 靠人心归向 。 兹对其成功过程简述如下:
一、弃贩从军
钱镠本为山边一农户家孩子 , 小时念过几年书 , 十五岁时因祖父母相继病殁 , 家境陷于赤贫 , 被迫辍学谋生 。 见官商垄断食盐供应 , 造成盐价昂贵 , 便冒险从事贩运私盐的营生 。 但唐末苛征暴敛 , 严查私盐 , 凡发现贩运私盐一石以上即处死刑 。 盐贩为图利而走险 , 大多武装走私 。 钱镠体力好 , 学会武艺 , 敢于冒险 , 习于吃苦 , 善于结交 , 集结友人 , 成群走私 。 每次须挑盐 200多斤 , 常摸黑夜行 , 绕道爬山 , 栉风沐雨 , 披星戴月 , 野餐露宿 。 尽管艰苦 , 倒锻炼成一身好筋骨 。 另一收获是贴近民众 , 了解民情 , 熟悉地理 , 掌握天时 , 善于跋山涉水 , 懂得据险进退 , 为后来用兵积累了不少有用的经验 。
这时社会矛盾激化 , 盗风四起 , 黄巢兴兵 , 藩镇割据 , 明眼人看出动乱可能带来机遇 。 唐朝兵制规定:“二十为兵 , 六十而免 , 能骑而射者为越骑 。 ”钱镠平时喜欢骑马射箭 , 弱冠取贩盐的一点收人 , 置备一名义务骑兵所需的甲杖 , 带上粮秣 , 去茅山南麓的石镜镇兵营投军 。
石镜镇指挥使董昌见这个 21 岁的小伙子带足甲杖粮秣 , 真心参军 , 且体格强壮 , 应对机灵 , 会骑能射 , 颇为欣赏 。 谈吐间知他懂得兵法 , 后任命他为偏将 , 加以培养和使用 。
当黄巢大军分几路向杭州一带运动时 , 其中有一小分支的先头部队逼近临安境内 。 钱镠奉命率 20 多名射手潜伏林间狙击 , 射死领头的小头目 , 四面鼓噪 , 虚张声势 , 山谷回响 , 吓退了敌军 。 敌方不知虚实 , 误信“临安屯兵八百里” , 因而改道前行 , 以求避实就虚 。 这次小小的战役 , 竟然使临安百姓免去一场兵灾 , 因而成就了“初生之犊”的名声 。 钱镠乘机建议练兵 , 促成董昌联合附近各县乡兵 , 组成为“杭州八都兵” 。 在编练部队的过程中 , 钱镠施展才华 , 得到各都部卒拥护 , 从而成为董昌的副手 , 开始在杭州营建军事基地 。 时在唐僖宗广明元年(880) , 钱镠二十九岁 。
二、独立成旅
钱镠练了两年兵.终于等来了用武之机 。 唐僖宗中和二年(882)七月 , 盘踞浙东七州的义胜军节度使刘汉宏举兵叛乱 , 向浙西扩张 , 遣其弟刘汉宥屯兵西陵(今萧山西兴) , 烧鱼浦 , 掠富春 , 进逼杭州 。 董昌派钱镠渡江反击 , 八都兵初试锋芒 , 激战中杀出威风 , 会战西陵 , 火攻敌营 , 节节胜利 。 但浙东兵力多于浙西 , 双方持续对攻 , 战事延续数年 。 用钱镠自己的话说 , “挂甲七载 , 身经百战 , 方定东瓯” , 指刘汉宏以主力七万沿江而屯 , 钱镠出奇兵突破曹娥 , 夜袭越州 , 使敌闻风丧胆 。 钱镠令战友吴公约率先登城 , 大军继之 。 刘汉宏仓促南逃 , 至台州被杜雄诱擒 , 押送钱镠军中 。 钱镠即斩刘宏汉于会稽市 , 回军报功 。 董昌亲统三军接管浙东州县 , 报授钱镠为“检校尚书、权杭州军州事” 。 自此董昌驻浙东 , 钱镠驻浙西 , 彼此名义上虽保持节制关系 , 实际上可以独立发展 。
唐光启三年(887) , 唐王朝授董昌为越州观察使;授钱镠为杭州刺史 , 时镠年 36 岁 。
三、发祥杭城
钱镠正式担任杭州刺史 , 张开了翅膀 , 看准杭州可以作为基业的发祥地 , 用李贤的话说 , “发祯祥以流庆于子孙” 。 这是在他以前还没有人对杭州如此看好的 。 只有钱镠开始才把杭城作为王业经营 。
他不但为了巩固防御 , 且为了长远的发展 , 决心在隋代杨素所筑杭州城墙的基础上 , 多次组织扩建杭城:第一次在公元 890 年构筑杭州新城 , 加高加宽;第二次在 893 年扩建罗城(即城外之城);第三次在 907 年建造子城 。
其中工程规模最大、影响也最为深远的一次 , 要数第二次扩建罗城 。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所著《资治通鉴》对此事有专条记载:“钱镠发民夫二十万及十三都军士(这时“八都”已扩充为“十三都”) , 筑杭州罗城 , 周七十里 。 ”据近人钟毓龙《说杭州》一书考证:钱王筑罗城时 , “亲劳役徒” , 亲自与士卒一起参加筑城的劳役 , 共同奋战于工程第一线 , 军民深受激励 , “莫不尽力” , 城垣迅速由钱王岭通达西湖之滨 。 这第二次工程把原先州城外的吴山及滨湖大片土地都划进城内 , 并从鼓楼一带向北扩展 , 一直延伸到今昭庆寺、武林门、艮山门、盐桥、菜市桥一带 , 城垣总长度由三十里扩至七十里 , 州城城门由四扇增至十扇 。 这一城池规模为此后的宋、元、明、清的杭城奠定了基本格局 。
至于子城 , 实即后之王城 , 作为西府办公处 , 多位王子诞生于此 。 王城内有楼阁庭园池沼 , 供公余休憩观赏 。 后来南宋建都临安时 , 就是在此扩建成为皇宫 , 得益于钱镠卓有远见 。 当时由于吴越版图扩大 , 梁太祖正式封钱镠为“吴越王” , 昭示庆典 , 自然有必要建此王城 。 这就成为吴越钱氏崛起的一个象征 。
四、奄有两浙
钱塘江两侧分“浙之东”与“浙之西” , 此两区域古来并不相属 。 唐代在行政上分置浙西道与浙东道 , 均直属于朝廷 。 浙西道设治苏州 , 后定治润州(今江苏镇江) , 建号镇海军 , 辖境包括润州、苏州、常州、杭州、湖州、睦州 , 相当于今江苏长江以南、茅山以东及浙江的新安江、钱塘江以北地区 。 浙东道治所设在越州(今绍兴) , 建号义胜军 , 后改号威胜军、镇东军 , 长期领有越州、衢州、婺州(今金华)、温州、台州、明州(今宁波)、处州(今丽水) , 相当于衢江流域、浦阳江流域和钱塘江以南、以东地区 。 浙江东道之归并于浙江西道 , 是从唐末昭宗乾宁三年(896)任命钱镠兼任镇海军和镇东军两军节度使才开始的 。
那时镇海军节度使名叫周宝 , 卢龙名门出身 , 号称“良将” , 以功封汝南郡王;因任用亲信 , 激起部将刘浩、刁頵与薛朗等叛变 。 周宝的亲军后楼军崩溃 , 子周玙被杀 , 周宝由润州逃至常州 。 钱镠闻警 , 认为刘浩、刁頵勾结润州刺史薛朗犯上作乱 , 不能坐视不管 , 便立即出兵 , 北上讨伐叛军 , 声援周宝 。 刘浩、薛朗占据苏州、润州对抗 。 两军战于阳羡(今江苏宜兴)、禹城 , 钱军连克苏州、润州 , 擒斩薛朗 , 刘浩窜逃 , 杭州十三都兵大显威风 。
但钱镠迎回周宝后 , 周宝突然在樟亭驿站急病而亡 。 钱镠急将镇海军平乱经过及周宝病殁事上报朝廷 , 朝廷嘉奖钱镠应变之功 , 在第二年(893)任命钱镠接替周宝为镇海军节度使 。 他接任后把镇海军治所由润州迁来杭州 。
从此杭州升格为浙西的政治中心 。 这一变化 , 成了后来进一步升格的先声 。 两年后恰逢浙东地区发生重大变故 。 那是驻守越州的威胜军节度使董昌叛唐称帝 。 董昌原是钱镠的老上级 , 当年钱镠入伍时就由董昌引进 , 一手提拔为偏将 , 进而培植成副手 。 如今眼看钱镠已自主一方 , 且兵强马壮 , 想争取钱镠来支持他的称帝计划 , 倘若浙东与浙西两个区域能够连结成片 , 互为应援 , 声势大张 , 朝廷远在北方 , 将奈何他不得 。 这是董昌单方面的如意算盘 。
钱镠为人虽讲义气 , 更讲忠诚 。 他平时对董昌感激知遇之恩 , 所以老战友虽分驻两地 , 董昌驻浙东 , 钱镠驻浙西 , 一江之隔 , 书信频传 , 使者往来 , 礼品互赠 , 联系密切 , 长期保持友谊 。 但两者行政独立 , 近年互不干扰 , 当钱镠得闻越州方面有异乎寻常的活动 , 心甚不安 。 及至收到董昌邀约反唐密函 , 在此大是大非面前 , 钱镠毅然拒绝参与叛逆活动 。 出于多年友谊 , 回书好言相劝 , 恳切地规劝悬崖勒马 , 及时弃邪归正 , 信上说:“与其闭门作天子 , 不如开门为节度 。 ”但董昌听不进去 , 一意孤行 , 自称“圣人” 。 改国号为“大越罗平” , 铸造“顺天治国”银币 , 拟割据一方 , 而自我陶醉 。 不久 , 唐王朝诏令钱镠就近出兵越州讨伐叛乱 。 七月 , 钱镠以三万兵渡江 。
董昌平时施政苛酷 , 待下残暴 , 称帝野心更得不到军民支持 , 以致士气低落 , 一触及溃 。 钱镠军进逼越州城下 , 董军大批出降 。 钱军中部将骆团 , 过去曾经也是董昌旧部 , 入见董昌劝降 , 诡称“奉诏迎公居临安” 。 董见大势已去 , 放下了武器 。 钱军部将顾全武执董昌还杭州 , 途经西小江时 , 董昌自愧无颜见故人 , 投江自杀 。
董昌之乱平后 , 翌年唐改越州威胜军为镇东军 , 授钱镠为镇海军节度使兼镇东军节度使 , 于是使钱镠得以奄有浙西和浙东的广阔区域 , 对两浙统一治理 。
自唐末至宋初之间 , 中华陷入动乱凡百余年 , 军阀割据 , 混战不息 , 恃强凌弱 , 此起彼伏 , 乍兴乍灭 , 成败无常 。 继唐亡后 , 先后盘踞中原的五个王朝 , 其国祚长者如后梁统治不过 l6 年 , 国运短者如后汉苟延只有 3 年 。 至于十国诸侯与其他零星割据者之命运 , 自然更为脆弱 。 相对而言 , 唯有吴越钱氏较为稳定 , 自唐经五代至宋 , 前后七朝始终保持着兴盛局面 , 且能稳步开局 , 又善其终结 , 避免国破家亡的灾难 。
五、忠卫社稷 , 惠福生灵
钱镠在唐懿宗时任偏将 , 效忠唐朝抵御黄巢入境 。 接着效命于唐僖宗 , 讨伐刘汉宏 。 唐昭宗时 , 越州之叛又赖钱镠出兵平息 , 朝廷给予加官晋爵 。 乾宁四年(897)六月 , 钱镠受命镇海镇东两军节度使 , 亲至越州受镇东节钺 , 号越州为东府 , 杭州仍设为西府 , 东西两府隔江相望 , 由镠统一管辖分治两岸 。 七月还治钱塘 , 仍以杭州作统治的根基 , 成为唐王朝留在南方的重要堡垒 。
这年八月 , 唐昭宗赐给钱镠铁券 。 铁券是古代朝廷颁赐立有大功者的优惠凭证 , 拥有铁券者日后即使犯有罪过 , 可凭铁券得到赦减 。 为了表示坚久不变 , 所以铁铸丹书 , 一半存朝廷 , 一半颁功臣 。 赐给钱氏的铁券上载明:“卿恕九死 , 子孙三死 。 或犯常刑 , 有司不得加责 。 ”足见唐皇给钱氏皇恩浩荡 。
后又连续给予封赏 , 赐号钱镠为“定乱安国功臣” , 诏改钱镠故里临安石镜乡为“广义乡”;临水里为“勋贵里”;安众营为“衣锦营” 。 敕取钱镠画像刻于凌烟阁 。 不久 , 又封钱镠为“南康王” 。 如此倍及恩宠 , 不但是由于肯定他多次平定浙西、浙东的叛乱 , 更由于他安守东南 , 地位重要 , 贵而不骄 , 富而入贡 , 谨守藩臣本份 。 这在当时唐朝日益衰微各方纷纷称乱的情况下 , 显示格外难得 , 因而越格封赏 , 以激励忠贞 , 并引为外援力量 。
果然 , 唐昭宗光化三年(900) , 宦官刘季述发动宫廷政变 , 幽禁唐昭宗 , 改立德王李裕为帝 , 挟天子以令诸侯 。 当刘季述遣使来杭拢络钱镠时 , 加封镠为“东安王” 。 钱镠拒绝受命 , 表态仍效忠于唐昭宗 , 大义凛然 。 在内外反对声中 , 刘季述被杖杀 , 都将孙德昭等迎帝复位 。 昭宗为答谢钱镠忠贞不二 , 进封他为彭城王 , 并升衣锦营为“衣锦城” , 赐石镜山为“衣锦山” , 大官山为“功臣山” 。 于是钱镠遵诏庆功 , 举办了大规模的衣锦还乡活动 , 山林树木全部覆以锦披 , 修筑了衣锦城 , 为后来提升安国军准备了条件 。 天复二年(902)镠晋封为越王 。
唐昭宗天复四年(904) , 钱镠上疏求封为吴越王 , 未蒙允许 , 仅获准改封为吴王 。 这年昭宗驾崩 , 昭宣帝(唐哀帝)即位 , 改年号为天祐元年 , 至天祐三年(906) , 授钱镠吴王竹册 。 钱镠对唐昭宣帝奉事如故 。
六、赞政安国 , 封吴越王
唐天祐四年(907)四月 , 军阀朱温代唐称帝 , 迁都于汴(今河南开封) , 改国号梁 , 史称后梁 。 这便是唐朝正式覆亡 , 五代史由此开始 。
中原王朝既已更替 , 钱氏局处南方一隅 , 只能承认这个不可逆转的事实 , 继续尊奉中原朝廷 。 朱温在四月称梁帝(梁太祖) , 改年号为梁开平元年;五月即下诏封钱镠为“吴越王” , 满足钱镠的素愿 。
历史上称“吴”、称“越”者不在少数 , 而称“吴越”却自钱镠才开始的 。 事实上他早已拥有吴与越两个区域的统治权 , 所以追求“吴越王”的封号 。 前上疏唐朝求封吴越王 , 只封得一个吴王 , 不无遗憾 。 梁及时加封他为吴越王 , 授“吴越王册礼” , 正是投其所好 , 拉紧了双方的关系 。
梁太祖开平二年(908) , 敕升杭州、越州为大都督府 , 改临安县为安国县 。 命镠出兵援姑苏 , 内外夹击 , 擒淮将何朗、闾邱直等凡三千余人;获兵甲、生口、战船无数 , 苏州围解 。 吴国杨隆演称帝反梁 , 并攻打苏州 。 后梁末帝贞明五年(919) , 钱镠命七子元瓘水师迎战 , 四月 , 大战于狼山江(今江苏南通附近) , 大败吴军 , 吴将彭彦章自刎死 。 七月 , 又战于毗陵(今无锡附近) , 战况激烈 , 大将何逢等阵亡 。 于是在互有胜负的情况下议和 , 交换战俘 , 遣使通好 , 自此休兵二十余年 , 苏杭得以安定 。
七、恭俭文穆 , 克家令嗣
后梁龙德三年(923) , 沙陀军阀李存勖击败后梁 , 建都洛阳 , 国号唐 , 史称后唐 。 同年攻入梁都汴京 , 李存勖称帝 , 是为后唐庄宗 。 这年五月 , 后唐即封钱镠为吴越国王 , 同意正式授册举行建国仪式 。 钱镠乘机派人送贡物进京都 , 要求唐主给予金印、玉册、赐诏不名 , 称国王等殊荣 。 唐主碍于形势 , 均一一曲从钱氏要求 , 授钱镠为天下兵马都元帅、尚父、尚书令、吴越国王 , 赐黄金印、玉册、衣冠剑履、全身法物 。 钱镠十分高兴 , 在衣锦军建造专门存放玉册、金券、诏书的楼房 。 因而也承认了后唐的统治权 。
后唐明宗天成三年(928) , 钱镠因自觉年事已高(年七十七) , 立七子元瓘为王子 , 奏请朝廷授元瓘为镇海、镇东两军节度使 。 后唐明宗即予批准 。 镠派专使向唐进贡白金五千两、茶叶二万七千斤谢恩 。
后唐与吴越之间关系本尚融洽 , 但由于唐明宗身边出现奸臣安重诲挑拨 , 明宗下诏削去钱镠王爵和一切职衔 , 命以太师名义退休 。 元瓘上表申冤 , 明宗不理 。 双方几乎出现重大裂痕 。 幸有一位唐使吏部郎中裴羽从海路南下赴福州 , 遇飚风受阻滞留钱塘 , 钱镠热情接待 , 详述受冤经过 , 附表章交由裴羽带回 。 经裴羽一番解释 , 适值安重诲获罪被诛 , 促使双方关系和好如初 。
后唐明宗长兴三年(932) , 钱镠病重 , 立下遗训:“凡中国之君 , 虽易异姓 , 宜善事之 。 ”“如遇真主 , 宜速归附 。 ”唐明宗闻讣 , 废朝七日 , 御祭三次 , 赐谥“武肃” 。 吴越奉旨 , 加倍谦恭 。 因而后唐闵帝应顺元年(934) , 仍册封钱元瓘为吴越王 。 所以后唐与吴越虽一度因误会而疏远 , 通过妥善处理 , 及时解除矛盾 。
- 齐白石画山水:懂的人不多,骂的人却不少
- 一个人的长征:追寻孙子
- 晋朝电视剧为何只拍到司马炎登基统一三国,以后的事情为何不拍?
- 《圣斗士星矢》重病的伊利亚斯为什么还能对冥斗士产生重大威胁?
- 凿壁偷光的匡衡,后来怎样了?成了贪官为害一方
- 古代最有钱的县城大街,位于山西,现为世界遗产!
- 小脚的起源:为防疫古人如何解决大妈们串门、扎堆的问题
- 元宵节的由来与传说
- 自编教材评审的标准是什么
- 曹操有14个老婆,12个是抢来的寡妇,一代枭雄为何爱抢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