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诸葛亮巧改诗歌智激周瑜?周都督其实是故意的


《三国演义》诸葛亮巧改诗歌智激周瑜?周都督其实是故意的

《三国演义》诸葛亮巧改诗歌智激周瑜?周都督其实是故意的// //

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的一场关键性战略决战 , 抱团的孙权和刘备联手击败强敌 , 战后 , 曹操败回北方 , 短时间内无力南顾 , 孙、刘借机瓜分南方 , 三分天下的鼎足之势因此战而成 。

妇孺皆知的名著《三国演义》中对这场决战有大篇幅的描写 , 在书中 , 初出茅庐没多久的诸葛亮在战前孤身访吴 , 一展其外交才华 , 为孙、刘联盟的建立费尽心机 。

当时的曹操是强大到让人不敢平视的 , 而刘备从荆州逃出来如丧家之犬 , 残余军队不过万把来人 , 江东孙权一方久未经战事 , 能紧急集合起来的军队也就五万人 , 面对已经拥有强大水师力量在内的八十万曹军 , 孙、刘即使联盟也看起来似乎是以卵击石 。


《三国演义》诸葛亮巧改诗歌智激周瑜?周都督其实是故意的

《三国演义》诸葛亮巧改诗歌智激周瑜?周都督其实是故意的// //

在曹操近乎碾压般的强大压力面前 , 孙权一方主和者众多 , 东吴政权的构成本来就是以江南本地的世家为主 , 这些世家害怕因抵抗失败丢掉自己的地位 , 因此大多劝说孙权投降 。 在《三国演义》的书中 , 投降派是以张昭为首的文臣集团 。

幸亏有武将集团表决心坚决抗曹 , 还有忠心的鲁肃帮助孙权分析投降的后果 , 让孙权稍微坚定了抵抗的决心 。 不过在下定决心之前 , 孙权还要等待一个人的意见 , 那就是即将从鄱阳湖赶回来的军方领袖周瑜 。

孙权要等待周瑜的意见 , 身在江东极力要促成孙、刘联盟的诸葛亮当然也知道周瑜的分量 , 他如何说服周瑜支持抗曹呢?《三国演义》中写了这么一段故事 , 即诸葛亮篡改曹植所做的“铜雀台赋” , 以赋中有“揽二乔于东南兮 , 乐朝夕之与共 。 ”的语句刺激周瑜 , “二乔”是三国时著名的美女 , 大乔是孙策的女人 , 小乔是周瑜的女人 , 此句一出 , 果然引得周瑜勃然大怒 , 扬言于曹操誓不两立 , 诸葛亮的目的达到了 。


《三国演义》诸葛亮巧改诗歌智激周瑜?周都督其实是故意的

《三国演义》诸葛亮巧改诗歌智激周瑜?周都督其实是故意的// //

《三国演义》在书中虽然极力抬高诸葛亮 , 贬低周瑜 , 把周瑜描绘成心胸狭窄、嫉贤妒能的矮人 , 但也不否认周瑜的才华 。 “铜雀台赋”是早就写出来的诗歌 , 底层人士或许不知道 , 但像周瑜这样的东吴高层不可能没听说过 , 双方敌对 , 怎么样也要互相收集一些情报吧?以周瑜的智慧 , 怎么可能判断不出这是诸葛亮下的坑 , 可他为何甘心入坑 , 配合诸葛亮演了这么一出?

周瑜当然也是坚定的抗曹派 , 他和孙权其实是一样的 , 孙权如果投降曹操极有可能会被干掉或闲置 , 周瑜何尝不是如此 , 他虽然只是孙权的部下 , 但他也是东吴军方的首脑人物 , 甚至可以说是东吴政权的奠基人之一 , 这片基业就是他辅佐孙策打下来的 。

曹操如果接受东吴的投降 , 要想这一片地域长治久安 , 像周瑜这样威望卓著的军方领袖肯定也是要干掉或闲置的 , 因此 , 周瑜本人态度是明朗的 , 他借篡改的“铜雀台赋”配合诸葛亮演戏其实是演给孙权看的 。


《三国演义》诸葛亮巧改诗歌智激周瑜?周都督其实是故意的

《三国演义》诸葛亮巧改诗歌智激周瑜?周都督其实是故意的// //

当时孙权正处于惶恐中 , 几乎所有的江东文臣都是明明白白的表现出了妥协投降的态度 。 “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 张昭已经不抵抗了 , 万一周瑜也不抵抗 , 那孙权将何以自处?即便周瑜的立场是抗曹 , 也需要以举国之兵托付给他率领 , 如果统帅大军作战的周瑜抗曹立场不坚定 , 对于孙权来说就是灭顶之灾 。

而对于周瑜来说 , 要想战胜强敌 , 他就需要绝对的信任和权力 , 这些都只能是孙权才能赐给他 。 因此 , 周瑜借机配合诸葛亮演戏 , 就是要让孙权放心 , 曹操都要抢他的女人了 , 他本人是绝对不会投降的 。

《三国演义》中这段诸葛亮智激周瑜的描述最终其实就是双方联手表演了一出精彩的双簧 , 实际达到的效果是双赢 , 孙权一方因为周瑜抗曹的态度坚定 , 于是下定了坚决抵抗的决心 , 周瑜本人也顺利的拿到了一军统帅所需要的一切 。 而诸葛亮则完美的实现了来东吴搞联盟的目的 , 双方的同盟有了坚实的基础 , 并齐心协力的击败了曹操大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