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鞅携《法经》入秦,助秦孝公行霸王之道而后开启秦国新时代

“乘舟侧畔千帆 , 病树前头万木春 。 ”新事物在与旧事物的斗争中形成的 。 新事物的形成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 商鞅变法的过程是顺利的 , 但是其本人的结果并不是很好 , 但是他改革的结果对后世影响深远 。

一、公孙鞅携法经入秦

商鞅一开始不叫商鞅 , 而是叫公孙鞅;公孙鞅一开始到的并不是秦国 , 而是魏国 。 人的每一段经历都是有意义的 , 他在魏国见证了《法经》的诞生 , 也真是因为《法经》 , 他的思想也更加的完善 , 他的理论才能适应秦国的发展 , 他的才能也在秦国得到施展 。

公孙鞅来到当时战国首强魏国 , 就遇到了当时的丞相公孙痤 , 结果将鞅藏在府中当门客 。 公孙痤在垂垂老矣的时候 , 向魏国国君举荐公孙鞅 , 魏国国君怎么会在国家强盛之时接受一个无名的年轻人 。 但是秦国确实施展他才能得绝佳之地 。


公孙鞅携《法经》入秦,助秦孝公行霸王之道而后开启秦国新时代

公孙鞅携《法经》入秦 , 助秦孝公行霸王之道而后开启秦国新时代// //

秦国地处西陲 , 地理环境的因素使得秦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相对落后 , 但是地理位置较高使得秦人容易形成居高临下的心态 , 更能激发他的掌控欲望 。

正是这种欲望才能促使秦国有发展的强烈积极性 , 要想发展人才必不可少 , 孝公向各国的贤才发出号召 。 对于公孙鞅来说 , 秦国是极好的事业发展地 。

进过一位宠臣引荐得见秦孝公 , 这也是后来人们诟病他的一点 。 商鞅给了秦孝公三个选择:帝道(也就是道家学说)、王道(也就是儒家学说)、霸道(也就是法家学说) 。

在战乱纷争的年代 , 生存才是硬道理 , 经过春秋以来人们的经验总结 , 治国之道渐渐向法家学说倾斜 , 法家学说在这个乱世之中于国家来说就是一剂强心药 , 能够使的一个国家快速发展起来 。 而且孝公就是法家学说的忠实拥护者 。


公孙鞅携《法经》入秦,助秦孝公行霸王之道而后开启秦国新时代

公孙鞅携《法经》入秦 , 助秦孝公行霸王之道而后开启秦国新时代// //

后来 , 经过秦国御前会议的商讨 , 决定重用商鞅 , 由他来实行改革 。

二、新改革之经济政策

鞅的改革政策在农业方面表现为:开阡陌封疆 , 废井田;鼓励开荒;家有二男以上必须分居 。

鼓励开荒也就是鼓励百姓开垦荒地 , 适应人口增多 , 满足人们粮食需求 。

阡陌封疆就是田里从横田埂 , 然后规定哪些地是哪一级贵族的 。 开阡陌封疆就是把田中被田埂所标志的田地所有权的情况废除掉 , 重新分配 。


公孙鞅携《法经》入秦,助秦孝公行霸王之道而后开启秦国新时代

公孙鞅携《法经》入秦 , 助秦孝公行霸王之道而后开启秦国新时代// //

而要如何分配?就是“家有二男以上必须分居” , 将田地按户口 , 每家的地大小相同 。 这也就避免了人不同而地相同的窘境 。 同时也是增加了税收 。

废井田 , 井田制相对于开阡陌来说 , 井田制是土地的国有 , 开阡陌鼓励私有 。 但是 , 井田制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国有制 , 而是土地由上一级的所有者所有 。 开阡陌在一定意义上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 。

相比管仲的“相地而衰征”(在不触动井田制的情况下 , 通过税率与土地的质量和产量挂钩)以及“初税亩”(保有旧土地关系的同时 , 将赋税扩大到私有土地上) , 鞅的土地改革极大的改变了土地关系 , 地主制经济在秦国逐渐形成 。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土地政策 , 战国时期的秦国相比于其他国家 , 人口的流动率是很低的 。

中国自古重农抑商 , 秦也不例外 , 农业为主 , 商业为辅 。


公孙鞅携《法经》入秦,助秦孝公行霸王之道而后开启秦国新时代

公孙鞅携《法经》入秦 , 助秦孝公行霸王之道而后开启秦国新时代// //

统一度量衡在这时就有了 , 有了标准的量器“商鞅量” 。 量器的问世以及批量生产应用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 使得赋税公平收取成为了可能 。

三、新改革之政治政策

经济制度在变革的同时也需要政治制度的变革 , 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经济制度的合理运行 。 在政治方面 , 推行县制 , 改革户籍制度 , 实行连坐 。

推行县制可以说是最伟大的变革 , 之所以这么说 , 是因为此改革对后世影响深远 。

在县制以前 , 实行的是都乡邑聚 。 都乡邑聚都是从原始社会演变而来 , 人口由少渐多 , 慢慢繁盛 , 再后来就有了大大小小的居民点 , 散落各处 。

“都”是有宗庙的行政单位 , 其中可能供着某位被秦灭国的先君或者是目前受封的贵族的先君 。 “邑”是被封为贵族的封地 。 “乡聚”就稍微偏乡野一些 。

鞅的县制就是将大大小小的居民点都归到县的管辖之下 , 设县令为该区的最高行政长官 , 有自己的行政班子 。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法令可以得到贯彻 。 而原来的都邑乡聚令都不出国都 。


公孙鞅携《法经》入秦,助秦孝公行霸王之道而后开启秦国新时代

公孙鞅携《法经》入秦 , 助秦孝公行霸王之道而后开启秦国新时代// //

对于秦国新打下来的或者说新开辟出得都设为郡 , 郡原是比县小的行政单位 , 但随着人口的增多 , 郡也就慢慢变大 , 在郡下设县也就比较便于管理 , 这就是郡县制 。

基层管理如何?设置什伍 , 十家为一什 , 五家为一伍 , 一人犯罪 , 什伍连坐 。 这就是为什么说中华法系刑民不分 。 因为大部分的纠纷在基层就能得到解决 。

最重要的 , 也是壮大秦国最重要的制度就是实行了二十等爵制 , 废除世卿世禄制 。 在战场上杀一个敌人涨一个功勋 , 到达一定的功勋值后 , 给予相应的爵位 。 贵族也不例外 。 这样的制度也使得秦国人在战场越来越凶猛 。 秦国最后实现大一统也不是没有道理 。

商鞅的改革过程可以说是一帆风顺 , 秦国可以说是法的理想国 , 如此彻底的从上而下的改革可以说是空前绝后 。 虽说 , 他的结局不是很好 , 他的改革之策在当时秦国留下来的很少 。 但是他的改革对后世不可谓不深远 。

戊戌变法失败 , 有人劝谭嗣同逃走 , 他却说:“各国的变法没有不流血的 , 都是从流血发展而来的 , 中国没有听闻因变法而流血的 , 所以国家不能发展 , 如果有 , 就从我自己开始 。 ”

从现在来看 , 鞅的变法有一定的缺陷 , 但是在当时已经是非常了不起了 。 鞅用他的鲜血换来了秦国的大一统、一时的繁荣以及后世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