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贸易战为何走向失控

京酿馆

从本质上说 , 日韩的这场贸易战本来就不是单纯的贸易争端 。

在日本对韩国半导体关键材料突然实施出口管制措施的第10天 , 韩国终于摆出了长期“抗战”的姿态 。

7月10日 , 韩国总统文在寅召集了包括三星、LG、现代汽车、SK、乐天在内的30家韩国大型企业总裁在青瓦台开会 。 会上作出了建立“官民应急机制”、制定长短期对策等决定 。

日韩爆发的这场对峙 , 与其他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摩擦不同 。 它不是逆全球化浪潮推动的结果 , 不是多边主义和单边主义的较量 , 而是历史恩怨使然 。 但就可能形成的冲击波而言 , 不仅日韩关系会进一步疏远 , 全球供应链和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也可能因之生变 。

争议不只关系到战争赔偿

众所周知 , 日韩之间一直因历史问题存在着不安定因素 。 但在过去 , 因为有《日韩请求权协定》 , 除了个别时候 , 至少在政府间关系上 , 两国大致能够保持稳定 。

所谓“日韩请求权” , 其实就是日本对韩国作出的战争赔偿 。 20世纪50年代开始 , 美国为了构建以日韩为基地的东亚冷战格局 , 一直在日韩之间斡旋 , 希望两国关系正常化 , 但由于日韩旧仇太深 , 谈了十几年也没有进展 。

一直到1965年 , 经过13年的谈判 , 日韩两国终于达成协议:日本通过向韩国提供无偿、有偿的经济合作资金解决财产请求权问题 。 这个协议与其他相关协议一起 , 成为日韩建立正常外交关系的基础 。

2005年 , 韩国公开过当年韩日会谈记录等外交文件 。 其中包括在第六轮会谈时 , 韩方为1032684名二战期间被日本征用的劳工 , 向日方提出总计3.64亿美元的补偿款 。 双方最终商定 , 日本提供3亿美元无偿援助、2亿美元有偿援助 , 以及3亿美元商业贷款 , “一次性解决”受害者索赔问题 。 而韩方则放弃“索赔权” , 接受“经济合作” 。

基于这次谈判的成果 , 此后日本一直认为有关二战韩国前劳工索赔权的问题已经解决 。 但2012年 , 韩国最高法院首次裁定“个人索赔权并未消失” , 因为《日韩请求权协定》没有涉及对二战被日本征用的劳工进行精神损失赔偿的问题 。

而由劳工赔偿问题 , 又延伸出了韩国慰安妇的精神赔偿问题 。 这两个问题 , 成为近年来困扰日韩关系的主要难题 , 甚至比竹岛主权争议更加牵动人心 。

日本限制输韩的三种材料有讲究

日韩争端不是新鲜事 , 为何这次会上演贸易战?

从日本方面来看 , 安倍已然要成为史上在任时间最长的首相 , 政治地位稳固 。 6月25日 , 安倍刚刚凭借自民党、公明党和维新会的支持 , 轻松否决了在野党提出的不信任案 , 之后立刻开始部署参议院选举事宜 。 参议院选举结果将决定安倍修宪的顺利程度 。

按照其意愿 , 这届任期内是一定要把日本自卫队写进宪法第九条的 , 从而给自卫队一个“合理合法”名分 。

在这样的意向下 , 安倍显然不可能因为历史问题向韩国低头 。 否则 , 他可能失去日本修宪力量的支持 , 拿不到参院三分之二的绝对多数票 。

而日本选择的三种限制输出韩国的半导体材料很有讲究:氟聚酰亚胺是电视和手机面板要用的 , 光刻胶和氟化氢是制造可折叠屏幕的 。 这三种材料都不易存储 , 一旦断供 , 韩国半导体产业无法抵抗 。 日本此举旨在让韩国服软 。

从韩国方面来说 , 这是无法承受的 。 韩国近年经济形势不佳 , 就业率达到近10年的低点 。 文在寅虽然在半岛问题等外交事务上积极作为 , 但最终能否保持平稳执政要靠经济 。 日本掐韩国半导体产业脖子之举 , 就是不让韩国在历史问题上说话 。 而在历史问题上是否强硬 , 一直以来也是韩国领导人的考核标准 。 文在寅只能选择反击 。

因而 , 日韩的这场贸易战本来就不是单纯的贸易争端 。 韩国市场已因此损失惨重 , 半导体的全球供应链也因此有所调整 。 包括中国厂家在内的上游企业因此在短期内获益 。

而如果日韩争端继续走向失控 , 东北亚的地缘政治形势也会受到影响 。 日韩都是美国安保机制的重要环节 , 这两个环节经过13年的努力才搭建而成 , 现在却面临崩塌的可能 。 可以想象 , 即使特朗普不像奥巴马那样愿意积极调解日韩关系 , 但至少可以肯定 , 美国相关政府部门必将采取措施 , 避免日韩纷争失控 。

理性点看 , 日韩都有缓解贸易战的需要 , 如果美国斡旋顺利 , 双方可能会找个台阶下来 。 但从长远来看 , 日韩的历史情结将因此次贸易战而变得更浓烈 。 就像是始终难以愈合的创伤 , 在未来的某些时刻 , 还会一次次崩裂 。

徐立凡(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