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灭南唐诡计连连,攻破金陵那一刻,却体现了仁慈的一面

公元960年 , 宋太祖赵匡胤在取代后周建立大宋王朝后 , 就把统一天下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 当时割据在江南的南唐政权是赵匡胤最大的对手 。

赵匡胤在消灭后蜀、南汉这两个较小的割据政权之后 , 开始加紧了消灭南唐的准备 。

这时的南唐是后主李煜执政 , 李煜是我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大才子 , 其善诗词、工书画、喜音乐 , 是一个风流才子 , 唯独在治国理政上却是一塌糊涂 。

李煜特别信奉佛教 , 在南唐都城金陵(今江苏南京市)养了上万的僧人 , 李煜一退朝还穿僧衣去念佛 。


赵匡胤灭南唐诡计连连,攻破金陵那一刻,却体现了仁慈的一面

赵匡胤灭南唐诡计连连 , 攻破金陵那一刻 , 却体现了仁慈的一面// //

赵匡胤针对李煜这一弱点 , 派了个能言善辩的少年去和他讲什么佛教的“性命之说” , 使李煜更加迷信 , 不再关心国家大事 。

南唐当时有一个大将林仁肇 , 颇有威名 , 赵匡胤对林仁肇非常忌惮 , 担心宋军在他面前也占不到什么便宜 , 便使出了反间计 。

赵匡胤先是收买了林仁肇身边的侍从 , 得到了林仁肇的画像后 , 挂在了自己的别室 。

开宝五年(972年) , 南唐使者、郑王李从善(李煜之弟)到宋都汴京朝贡 。 赵匡胤故意让李从善看到林仁肇的画像 , 并说林仁肇即将前来投降 。

李从善回到南唐后即报告给了后主李煜 , 李煜不知是反间计 , 直接下令毒死了林仁肇 。 李煜此举是自毁长城 , 也等于是为宋朝进攻南唐扫除了一个大障碍 。


赵匡胤灭南唐诡计连连,攻破金陵那一刻,却体现了仁慈的一面

赵匡胤灭南唐诡计连连 , 攻破金陵那一刻 , 却体现了仁慈的一面// //

这时 , 正好南唐有个叫樊知古的人因考进士不中而怨恨南唐 , 他假装在长江钓鱼 , 坐小船用绳子偷偷把采石江面的宽度测量好 , 然后投奔宋朝 。

赵匡胤割据樊知古提供的数据 , 准备好了搭造浮桥的轮船和竹排 , 为发兵消灭南唐做好了军事准备 。

开宝七年(974年) , 赵匡胤进一步制造进攻南唐的借口 , 他要求李煜亲自到宋朝都城汴京朝拜 。 而南唐的一些大臣认为李煜一到汴京就会被扣留 , 南唐也就会灭亡 , 因此不同意李煜前往汴京 。

这样 , 赵匡胤就有了借口出兵征讨南唐了 , 同年九月 , 赵匡胤派大将曹彬率10万大军进攻南唐 。


赵匡胤灭南唐诡计连连,攻破金陵那一刻,却体现了仁慈的一面

赵匡胤灭南唐诡计连连 , 攻破金陵那一刻 , 却体现了仁慈的一面// //

宋军用事先准备好的轮船和竹排 , 三天之内就在采石造好浮桥 , 迅速渡过长江 。 这时的南唐在李煜的昏庸治理下 , 早已疲弱不堪 , 连战连败 。

但是 , 李煜还不以为虑 , 他还是在宫殿中和僧人、道士念经来祈祷南唐的胜利 。

等到宋军抵达金陵城下并围困了几个月后 , 李煜才知道情况危急 , 急忙派人前往宋都汴京 , 同赵匡胤争论 , 说南唐对宋朝一向百依百顺 , 没有什么得罪之处 , 宋兵出师无名 , 要求赵匡胤退兵 。

赵匡胤气冲冲地说出一句千古名言:“不须多言!江南亦有何罪 , 但天下一家 , 卧榻之侧 , 岂容他人鼾睡!”(《续资治通鉴长编·太祖开宝八年》)


赵匡胤灭南唐诡计连连,攻破金陵那一刻,却体现了仁慈的一面

赵匡胤灭南唐诡计连连 , 攻破金陵那一刻 , 却体现了仁慈的一面// //

在宋军出兵前 , 赵匡胤为了收买人心 , 也是不愿江南百姓有太多的劫难 , 曾经专门叮嘱大将曹彬 , 不得纵兵抢掠 , 不得滥杀无辜 。

因此 , 曹彬围困了金陵将近一年 , 也不攻城 , 而是一直对李煜进行劝降 。 直到开宝八年(975年)十一月 , 金陵将破之时 , 曹彬忽然称病 , 部将纷纷前来探视 。

曹彬当着大家的面说:“余之疾非药石所能愈 , 惟须诸公诚心自誓 , 以克城之日 , 不妄杀一人 , 则自愈矣 。 ”(《宋史·卷二百五十八·列传第十七》)

在曹彬的要求下 , 诸将不仅答应下来 , 还一起焚香发誓不对金陵城破后进行烧杀抢掠 。


赵匡胤灭南唐诡计连连,攻破金陵那一刻,却体现了仁慈的一面

赵匡胤灭南唐诡计连连 , 攻破金陵那一刻 , 却体现了仁慈的一面// //

次日 , 曹彬下令攻城 , 果然 , 在没费什么力气就攻下金陵城后 , 宋军纪律严明 , 秋毫无犯 。

李煜在被俘后 , 按照曹彬的要求 , 命令南唐其他州县停止抵抗 , 至此 , 南唐境内除江州(今江西九江)又据守了五个月后才被攻破外 , 其他州县共计22州、180县全部并入了宋朝的版图 。

赵匡胤要求曹彬不得乱杀无辜 , 体现了宋太祖赵匡胤仁慈的一面 , 就如同他代后周建立宋朝之后 , 善待后周柴氏宗族一样 , 善待士大夫一样 , 宋太祖可谓是历史上一位最仁慈的帝王 。

本文参考自:《宋朝史话》、《帝国的脸庞·北宋官场众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