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官平庸,但面对八国联军,带领“借来”的500人毅然奔赴前线

李秉衡 , 出生于1830年 , 祖籍山东 , 清乾隆年间由福山县迁至奉天(今辽宁)海城 。 父亲李辉德是清代官员 , 对其言传身教影响深远 。 当时 , 受制度影响 , 不是八旗子弟 , 想当官入朝只有“科举”一条路可走 , 李秉衡的父亲在他身上也确实下过一番苦心 , 可惜 , 李秉衡在科举上始终没有取得什么进展 , 无奈之下 , 只好他父亲只好花钱捐了个县丞 , 李秉衡也由此进入仕途 , 历任直隶(今河北省)完县、枣强、宁津知县 , 蔚州(今蔚县)、冀州(今冀县)直隶州知州 , 永平府知府和山西平阳知府 。


他为官平庸,但面对八国联军,带领“借来”的500人毅然奔赴前线

他为官平庸 , 但面对八国联军 , 带领“借来”的500人毅然奔赴前线// //

仕途

鸦片战争以后 , 一批晚清的官员与读书人逐渐看到一个千疮百孔的清帝国步履维艰 , 他们倡导“经世致用” , 他们期望从自身所受的儒家传统教育中寻找济世的方案 , 所以他们认为漕运、盐政等民生问题才是解决当时满清困境的唯一出路 , 李秉衡也是如此 , 所以 , 他在为官期间 , 每到一地均精心吏治 , 深入了解下情 , 重点解决民生问题 , 在老百姓中口碑甚好 , 被称为“北直廉吏第一” 。 后被擢升为广东高廉道员、浙江按察使 。 未到浙江上任 , 于光绪十年(1884年)调补为广西按察使 , 奉命前往镇压思恩莫梦弼起义 。 值得一提的是 , 在光绪下令重修圆明园时 , 李秉衡是第一个上书反对的人 , 在那个年代 , 自身清廉、又敢直言的官员还真没几个

真正让李秉衡声名大噪的是中法战争 。 当时中法战争爆发 , 主帅潘鼎新落荒而逃 , 前线群龙无首 , 乱作一团 。 署理广西巡抚李秉衡召集诸将 , 推荐冯子材为前线主帅 , 得到大家的拥护 。 而后在李秉衡和冯子材的配合下大败法国侵略者 , 只可惜 , 由于朝廷“议和派”占据了主导 , 所以 , 中法战争最后以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而告终 , 这一度让李秉衡和冯子材等人悲愤落泪 , 可是 , 位卑言轻 , 也只能无奈接受 。 光绪十四年至十九年(1888~1893年) , 李秉衡因病离任回乡


他为官平庸,但面对八国联军,带领“借来”的500人毅然奔赴前线

他为官平庸 , 但面对八国联军 , 带领“借来”的500人毅然奔赴前线// //

关于李秉衡的“还乡养病”还有另外一种说法 , 就是李秉衡受儒家思想影响太深 , 为官多年 , 却依然没有熟悉官场运作 , 有时 , 因为一点小事就和上司据理力争 , 很不受人待见 。 在甲午战争中 , 李秉衡曾多次参奏李鸿章用兵不当 。 说好听了这叫“执着” , 说难听了这就是“迂腐” , 懂他的人知道他是苦心一片 , 不懂他的人却认为这是在“挑战权威” 。 和李鸿章作对 , 后果可想而知 。 没多久 , 就有不少人弹劾李秉衡 , 最终他被“回乡养病” , 一养就是5年 。 李鸿章在签订《马关条约》之后成为众矢之的 , 受到朝廷罢黜 , 这才又恢复了李秉衡的官职

替罪羊

光绪二十年 , 李秉衡被委以重任 , 调任安徽巡抚 , 可是还没到任 , 新的委任状就来了——转任山东巡抚!为什么这么急?因为当时山东民间组织开始兴起 , 朝廷想依赖李秉衡的“勤政”将事态尽快平息 。 李秉衡上任后也确实兢兢业业 , 但是 , 甲午战争之后由于朝廷同意了传教士的进入 , 洋人在各地大肆兴建教堂、发展教众 , 而且依仗着洋人支持 , 教民对待百姓的态度很是傲慢 , 这种矛盾的激化可不是一个官员能解决的 。


他为官平庸,但面对八国联军,带领“借来”的500人毅然奔赴前线

他为官平庸 , 但面对八国联军 , 带领“借来”的500人毅然奔赴前线// //

恰在此时 , 发生了“梨园屯案”和“巨野教堂案” 。 梨园屯案就是最早的义和拳领导人赵三多带领近2000名梅花拳下属冲击了梨园屯教堂 , 造成一位教民被杀、20多户教民家中被洗劫一空;而巨野教堂案则是因为当地百姓夜晚冲进教堂错杀了两位借宿的德国传教士 。 两案并发 , 虽然李秉衡也火速侦办了 , 但是 , 德国仍然不满意 , 将军舰开到了胶州湾 , 扬言要用武力占领山东 。

满清政府刚经历了甲午战争的惨败 , 北洋水师几乎完全被毁 , 这时看到德国军舰 , 早吓的精神分裂了 , 为了给德国一个“满意的交代” , 李秉衡就成了“替罪羊” , 被革职 , 让陕西布政使张汝梅接任 , 可惜 , 山东义和拳已经开始爆发 , 张汝梅上任没多久 , 也因“办事不利”被撤职查办

再度出山

被革职的李秉衡又闲散了三年 , 1900年 , 在刚毅的推荐下 , 才被委以“巡阅长江水师” , 虽然没什么实权 , 但是这可是“钦差大臣” , 在级别上比巡抚和总督还要高 。 为什么让李秉衡巡阅水师?这就不得不说说慈禧老佛爷的“大智慧”了 。 长江水师是曾国藩当年的湘军水师改编而成 , 虽然湘军出身的李鸿章后来有了自己的北洋水师 , 但是一直也很关照长江水师 , 这就引起慈禧的猜忌 , 所以 , 专门找了李鸿章的死对头李秉衡去巡视 。 慈禧对权臣的制约和提防绝对是无处不在

再说一下当时的环境 , 1900年 , 大家知道发生了“庚子之乱” , 而李秉衡在巡查开始没多久慈禧已经对列国宣战 , 并要求各地派兵增援 , 但是李秉衡巡视范围内的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却正在和洋人密谋“东南互保” , 李秉衡的到来显得极为碍眼 , 而且李秉衡刚一到任就把长江水师的最高官员——提督黄少春给弹劾了 , 黄少春可是刘坤一的心腹 , 这无疑给了刘坤一一个“下马威” , 面对油盐不进的李秉衡 , 刘坤一和张之洞很为难 , 于是想到了一个打发李秉衡的办法

救驾

这天 , 刘坤一和张之洞拿着朝廷让增援的电报去见李秉衡 , 声称此乃国家危难之时 , 愿意提供一支队伍让李大人统领先行进京护驾 , 他们安排完之后也将火速前往 。 李秉衡当然知道他们这是要赶自己走 , 但是北京也确实危在旦夕 , 权衡之后 , 还是决定先进京救驾要紧 , 于是 , 李秉衡就带着这500人的队伍回奔京城 。 在李秉衡回到北京时 , 八国联军已经攻下天津 , 整装之后就要向北京而来 。 此时的北京城人心惶惶 , 慈禧更是提心吊胆 , 听说李秉衡带人前来“护驾” , 那些王公贵族纷纷涌上街头夹道欢迎 , 慈禧也深感欣慰 , 别说带了500人 , 就是一人不带 , 李秉衡在慈禧心里照样是个英雄 , 因为“救援令”发出多日 , 李秉衡却是第一个新面孔 。 李秉衡的到来 , 慈禧像是抓了根救命稻草 , 对他言听计从 , 并提升他作为荣禄的副手总揽保卫京城事宜


他为官平庸,但面对八国联军,带领“借来”的500人毅然奔赴前线

他为官平庸 , 但面对八国联军 , 带领“借来”的500人毅然奔赴前线// //

面对荣誉 , 李秉衡也有点飘飘然 , 他建议慈禧“杀鸡儆猴” , 他没有点名 , 但是慈禧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人 。 于是太常寺卿袁昶和礼部侍郎许景澄就首当其冲 , 成了刀下之鬼 , 因为他们都是张之洞的门生 , 长期以来也是张之洞在朝廷的眼线 。 李秉衡都带兵到京了 , 那边还是没有动静 , 不给点“提示”是不行的 。 而后 , 还处决了兵部尚书徐用仪、户部尚书立山 , 他们的罪名都是“反战” , 这也算是为李秉衡壮壮威

8月5日 , 北仓和杨村防线吃紧 , 这是北京城墙之前的最后一道防线 , 一旦失守 , 八国联军便可直达朝阳门 。 李秉衡在前往通州坐镇时找荣禄要兵 , 荣禄表示:没有 。 没兵总得有点装备吧?荣禄还是:没有!无奈之下 , 李秉衡只好带着他那500“亲兵”悲壮地走向战场 , 他还和士兵立下“宁为国而捐躯 , 勿临死而缩手”的重誓!荣禄真没兵吗?他1万多人的中军围攻使馆区2个月 , 打了4000发炮弹和100万发子弹硬是没拿下只有400名士兵的使馆区!为什么?因为荣禄怕打死洋人被“秋后算账” , 所以 , 炮弹和子弹都是朝天乱打的 , 让慈禧听听响就好

悲壮

到了通州 , 李秉衡才发现自己的幼稚 , 因为按照数字显示应该是1万5千人 , 可这些数字都是虚报的 , 总人数也就7000人左右 , 打了五折还多 , 而且全都消极怠战 , 问及缘由 , 答“许久没有饷银、连吃饭都成了问题” 。 这样的队伍怎么去抵抗八国联军?

8月11日 , 日军工兵用炸药炸开了通州的大门 , 在李秉衡“不要跑、为国尽忠”的呼声中 , 所剩无几的士兵一哄而散 , 只留下李秉衡孤身一人 。 李秉衡知道自己退无可退 , 失守已经是大罪 , 况且自己是立过誓言的 , 在隐约看到八国联军的身影时 , 李秉衡服毒自杀 , 以死殉国 。


他为官平庸,但面对八国联军,带领“借来”的500人毅然奔赴前线

他为官平庸 , 但面对八国联军 , 带领“借来”的500人毅然奔赴前线// //

李秉衡用鲜血捍卫了自己的尊严 , 也捍卫了“书生般”的执着 , 也许他迂腐 , 也许他自大 , 但是他临死前的悲壮却显然比那些高居朝堂的官员要高尚一百倍 。 李秉衡是悲哀的 , 生前是 , 死后亦是:在广西抵抗法国军队的镇南关大捷中 , 他功不可没 , 可史书中却只有冯子材 , 没有李秉衡;他死后曾被追谥为“忠节” , 但在八国联军“清算”时 , 被追回了一切封号 。

历史上对李秉衡最中肯的评价可能就是《清史稿》:“秉衡清忠自矢 , 受命危难 , 大节凛然 , 此不能以成败论也 。 联军之占津、海也 , 长驱而入 , 唯士成阻之;俄兵之侵龙江也 , 乘隙以进 , 唯寿山拒之:固知必不能敌 , 誓以一死报耳 。 荣光争大沽 , 凤翔守爱珲 , 虽已无救於大局 , 而至死不屈 , 外人亦为之夺气 , 何其壮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