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6年李鸿章访美,50万美国民众上街观看,并登上纽约时报头版

作者:汉宣团队(张明阳)无授权禁止转载

在1896年初 , 也就是中日甲午战争结束的一年之后 , 李鸿章作为清朝皇帝的特使 , 远赴俄国去参加俄国皇帝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礼 , 并且顺道去访问欧美各大列强国家 。

但令人不解的是 , 李鸿章这次环球访问 , 受到的却是皇帝级别的待遇 , 所到之处无一不是各国的总统、皇帝、女王亲自接待 , 工商界人士也纷纷邀请李鸿章去参观他们的港口 , 工厂和新式武器 。


1896年李鸿章访美,50万美国民众上街观看,并登上纽约时报头版

1896年李鸿章访美 , 50万美国民众上街观看 , 并登上纽约时报头版// //


1896年李鸿章访美,50万美国民众上街观看,并登上纽约时报头版

1896年李鸿章访美 , 50万美国民众上街观看 , 并登上纽约时报头版// //

特别是1896年8月 , 李鸿章到达美国的时候 , 美国总统夫妇都停止了在海边的度假亲自回来接见 。 李鸿章也极为重视这次访问 , 他全程都穿着“黄马褂” 。 而且在《纽约时报》称之为“盛况空前的欢迎仪式”中 , 竟然有50万纽约市民走上街头 , 就为了亲眼目睹一下身穿黄马褂的李鸿章 。


1896年李鸿章访美,50万美国民众上街观看,并登上纽约时报头版

1896年李鸿章访美 , 50万美国民众上街观看 , 并登上纽约时报头版// //

美国民众对李鸿章的好奇和追捧 ,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美国媒体的大肆报道 , 而且有很多不符合事实的报道 。 虽然美国是当时的工业大国 , 但是他们还是对清朝不了解 。 首先美国媒体对清朝的“黄马褂”不了解 , 只知道只有皇帝才能穿“黄色的衣服” 。 于是 , 美国媒体纷纷报道“清国总统李鸿章访美” , “清国皇帝李鸿章出访美国” , 甚至还有一些标题党为了吸引眼球 , 写出“慈禧皇后下嫁皇帝李鸿章”等极具吸引眼球的标题!


1896年李鸿章访美,50万美国民众上街观看,并登上纽约时报头版

1896年李鸿章访美 , 50万美国民众上街观看 , 并登上纽约时报头版// //

在李鸿章访问美国的那段时间里 , 他说的话 , 吃的食物 , 穿的衣服都会成为舆论的焦点 , 一家名为《纽约日报》的报纸 , 就拿李鸿章来做营销 , 打出的广告语竟然是:李鸿章绝对不会错过星期天的《纽约日报》 。

不仅在美国民众中引起轰动 , 在美国的政商界 , 也是影响很大 。 李鸿章到美国 , 就住在了华尔道夫旅舍的“总统套房” 。 随后 , 参加克利夫兰总统、国会议员、政坛重量级人士、纽约州州长和名流名嫒举行的国宴 。 《纽约时报》报道 , 李鸿章在美国受到了总统的接见 , 并和美国一些政府要员及群众见面 , 受到了“史无前例的礼遇” 。 后来李鸿章还拜访了西点军校 , 会晤宗教领袖 , 并做了新闻采访人员招待会 。 在美国 , 至今还有以李鸿章命名的中国菜 。


1896年李鸿章访美,50万美国民众上街观看,并登上纽约时报头版

1896年李鸿章访美 , 50万美国民众上街观看 , 并登上纽约时报头版// //

李鸿章的这次出访 , 对当时的清朝政治、外交并未造成太大波澜 。 这也就令人很奇怪 , 因为我们都知道 , 就在一年前 , 清朝在甲午战争中惨败给日本 , 在西方国家看来 , 东方的清朝和日本都是在向西方学习 , 而且都搞的有模有样 , 一派蒸蒸日上的气象 。 但甲午战争一打 , 西方人就看清楚了 , 原来清朝只是个空架子 , 里面都是虚的 , 并没有太多真正的实力 。

而且不管战争失败的责任是不是主要在李鸿章 , 但赔款割地的条约总归是他签的 , 他的名字始终和丧权失地的耻辱连在一起 。 在李鸿章全球访问之后不久 , 到1900年5月 , 西方列强和日本又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让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了 , 并且清朝派出的签约代表 , 还是李鸿章 。 这与他前几年出访西方各国受到的礼遇形成鲜明对比 , 也让他沦为了世人的笑柄 。 在1901年《辛丑条约》签约两个月后 , 李鸿章就因病去世了 。


1896年李鸿章访美,50万美国民众上街观看,并登上纽约时报头版

1896年李鸿章访美 , 50万美国民众上街观看 , 并登上纽约时报头版// //

?这个败军之将为何会受到这样的礼遇呢?有这样一些说法:各国的政要款待李鸿章是因为要给他下套 , 为日后瓜分清朝提供便利 。 各国的工商界人士拉拢李鸿章 , 是为了让他购买更多的军舰和大炮 , 还有其他各种工业商品 , 都是处于自身利益考虑的 。 民众对李鸿章的追捧就是出于好奇和媒体的大肆宣传 。

还有一些说法是处于李鸿章的个人魅力 , 他不爱惜名声 , 不逃避责任 , 这使他在西方国家获得了认可 。 其实这两种说法也都不无道理 。 李鸿章在1896年接受美国采访人员的采访时 , 他的回答还是比较中肯的 。 但他除了时代和环境的局限之外 , 还缺乏更宽的眼界和见识 , 注定让他成为一个颇具有争议和话题提不断的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