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知否》顾廷烨救了顾家:“吃人”的亲情里,善良的人都吃亏


重温《知否》顾廷烨救了顾家:“吃人”的亲情里,善良的人都吃亏

重温《知否》顾廷烨救了顾家:“吃人”的亲情里 , 善良的人都吃亏// //

文|公子逸

重温《知否》 , 对着原著小说 , 一点点地看 。

每次看到顾廷烨和哥哥顾廷煜对峙祠堂的那一幕 , 总是会哭 。 顾廷烨明明在顾家受了最多的委屈 , 四房五房所有的脏事烂事都栽赃在他头上 。 他的继母从小对他捧杀 , 他的亲哥哥亲手断了他的仕途 。

而他的父亲 , 从来不信他 。 从小对他非打既骂 。 他小的时候 , 不管是炎炎烈日 , 还是三九寒冬 , 顾家其他的子孙都窝在了富贵窝里 , 而他却不得不一直练武 。 即使 , 受了伤 , 即使生了病 , 也会被父亲叫起来 。

他父亲从小就对他说:“你这辈子只能靠你自己 。 ”

他也是顾家子孙 , 凭什么他要如此辛苦 。 他亲生的父亲在他的身上打出了一道道的伤 。 那些伤结了痂 , 也烙在了他的心里 , 他这半生在顾家都是不平和委屈 。

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他母亲的悲剧 。

顾家遭了大难 , 需要他母亲的嫁妆 。 顾家为了他母亲的嫁妆 , 愣生生逼死了自家的儿媳妇 。 顾廷烨的母亲白氏嫁过来 , 救了顾氏满门 。 但是 , 没有人感谢白氏 , 他们打心里看不起白氏 , 觉得白氏是商贾之女 。 他们甚至把所有的罪过怪在了白氏头上 , 白氏嫁过来之后就受到了顾家的百般错待 。

白氏得知真相 , 难产而死 。

而白氏的孩子顾廷烨 , 不仅未被顾家善待 , 却成了顾家最遭罪的那一个 。


重温《知否》顾廷烨救了顾家:“吃人”的亲情里,善良的人都吃亏

重温《知否》顾廷烨救了顾家:“吃人”的亲情里 , 善良的人都吃亏// //

白氏一生不得丈夫疼爱 , 不得顾家善待 , 死于非命 。

顾廷烨的半生在顾家憋屈度日 , 未有过一日好日子 。 他父亲死后 , 顾家为了侵吞白氏的产业 , 狠心地把顾廷烨挡在了大门之外 。 他未能见到父亲最后一面 , 还被顾家赶出门来 , 落了一个气死父亲的名声 。

他父亲出丧 , 他作为亲生儿子 , 连去吊唁的资格都没有 。 他不得不在路边跪拜 , 送父亲的最后一程 。

顾家是想要他死在外边的 。 即使他真的死了 , 顾家也不会为了掉一滴眼泪 , 甚至还要骂上一句活该 。

但是 , 他回来了 。

浴血奋战 , 搏命挣回来了功名 。 先帝死前留下遗言 , 顾廷烨救过他的命 , 哪怕本朝重文轻武 , 但谁也不能怠慢了顾家 。 于是 , 当太后想要打他的时候 , 看到他纵横交错没有一丝好肉的后背 , 连打他都不理直气壮 。

他搏回了泼天的富贵 , 顾家这时候却把他当成顾家子孙了 。 四房五房的儿子犯了罪 , 他们理直气壮地要求顾廷烨去求情 。 顾廷烨拒绝后 , 他们厚颜无耻地骂顾廷烨不顾兄弟情分 , 骨肉至亲 。 可当初谁又把他当骨肉兄弟了 。

他们逼顾廷烨不成 , 便去逼顾家大郎顾廷煜 。 顾家大郎命不久矣 , 终于醒悟 , 顾家这吃人的家族里 , 谁都指不上的 , 唯有顾廷烨还有了那么几丝人性 , 能顾惜他的妻女 。


重温《知否》顾廷烨救了顾家:“吃人”的亲情里,善良的人都吃亏

重温《知否》顾廷烨救了顾家:“吃人”的亲情里 , 善良的人都吃亏// //

于是有了祠堂那一段 。

顾廷烨想要彻底摆脱顾家 。 但是 , 顾家大郎却一针见血地告诉他:

他这辈子都摆脱不了顾家 。 他以为这军功都是自己挣的 , 却忘记了他能那么顺利地接管禁军 , 是顾家几代人的尸骨都埋在了军里 。

他恨自己的父亲 。 却不能否认 , 他的父亲也曾经为他计之长远 。 他的父亲知道他只能靠自己 , 于是把自己一身的武艺传授给他 。 他父亲每天回家的第一句话会问:“二郎呢?”

顾廷烨的武艺 , 顾廷烨的见识 , 顾廷烨的骨血 , 都来自那个从小对他不公的父亲 。

顾廷烨不得不去正视一件事:他父亲爱过他 , 教了他一身武艺 , 为他计长远 , 在自己死后 , 白字黑字地立下遗嘱 , 维护他的利益 。

小秦式最后在大火里说 , 顾家是吃人的地方 。 顾家为了自己的利益生生逼死了她的姐姐 , 害了白氏 , 也毁了自己的一辈子 。


重温《知否》顾廷烨救了顾家:“吃人”的亲情里,善良的人都吃亏

重温《知否》顾廷烨救了顾家:“吃人”的亲情里 , 善良的人都吃亏// //

顾廷烨就长在这吃人的亲情里 , 他不想善良却不得不善良 , 因为那些人就是他的骨肉至亲 , 他生生断不掉 。 即使他最后甩掉了四房五房 , 但是他的侄女娴姐和他的大嫂 , 他不得不善待 。 还有小秦氏的儿子顾廷炜 , 他都不得不善待 。

可如果是他的妻儿呢?他的大哥 , 他的那些骨肉至亲 , 会善待他的妻儿吗?

不会 。

在这吃人的亲情里 , 那些善良的人注定了要吃亏 。 因为他们还留有最后的人性 。


重温《知否》顾廷烨救了顾家:“吃人”的亲情里,善良的人都吃亏

重温《知否》顾廷烨救了顾家:“吃人”的亲情里 , 善良的人都吃亏// //

顾廷烨如此 , 现实生活中的人 , 何尝不如此 。

一个女人跟自己的哥嫂如同仇人 。 但是 , 在自己的小侄子急需钱治病的时候 , 她拿出了自己的积蓄 。 她不该拿 , 但是她过不了心里的那道坎 。

她的哥哥早就忘记了他们是骨肉至亲 , 但是她却生生断不了和小侄子的亲情 。 换做是她哥哥 , 他绝对会见死不救 。 但是换了是她 , 她终究成不了他哥哥这种人 。

每当写到此处 , 心里总是有着一腔孤愤:以德报怨 , 何必报德 。 这善良该是有选择的 。 若是 , 有人选择了这善良 , 确实值得歌颂 , 但是若是不想选择这善良 , 也无可诟病 。

因为 , 无爱 , 亦不相欠 。

所以 , 若顾廷烨没有善待娴姐 , 若这个女人没有出钱救自己的侄子 , 他们也没有大的错处 。

可终究他们留有了人性中最后的善 。

可善良的人 , 在这吃人的亲情里终究是吃亏的 。 换了是我遭难 , 人人皆理直气壮地不伸手 。 换做是他们遭了难 , 我却不得不伸手 。

只因我 , 比他们多了一丝善念 。

可心如何能平?


重温《知否》顾廷烨救了顾家:“吃人”的亲情里,善良的人都吃亏

重温《知否》顾廷烨救了顾家:“吃人”的亲情里 , 善良的人都吃亏// //

文章的最后 , 我猛然想起了罗曼·罗兰特别经典的一句话:与善人行善会使其更善 , 与恶人行善会使其更恶 。

若顾家大郎没有死 , 若小秦氏没有死于大火 , 若顾廷烨没有狠狠甩掉四房五房 。 那么 , 顾廷烨只会成为第二个顾侯爷 , 使这贪婪的顾家更加贪婪 。

就如同这个女人 , 救了哥哥的孩子 , 但是没有人会感激她 , 他们觉得她理所应当 。

若是这样的亲人 , 我们又该如何去理解这善 。

庄子说浑沌 。 浑沌北边有个帝 , 南边有个帝 , 他们到中间来看浑沌 , 浑沌没有鼻子 , 没有眼睛 , 但对他们非常好 , 这个南边的帝和北边的帝就要报答浑沌 , 就给他开鼻子、眼睛 , 凿七窍 , 要让他看看世界—日凿一窍 , 庄子说:七日 , 浑沌死 。

若善的最终是恶的产生 , 那这善就无需存在 。

顾廷烨家中大火 , 被盛明兰善待的娴姐不顾母亲的反对 , 执意救火 。 而同样被善待的娴姐母亲顾家嫂嫂却隔岸观火 。

对于顾家嫂嫂这样的人 , 就无需善待 。

于是 , 盛明兰在那场大火后 , 彻底把顾家嫂嫂当成了陌生人 。

不是不善 , 而是善会产生恶的时候 , 这善就无需存在 。

就像这个女人 , 当她的哥嫂有事再来求她的时候 , 她果断地拒之门外 。

若善最后纵容了恶 , 那么“恶” , 便是最大的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