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的来源

客家人 , 故名思义 , 来自远方的人 , 客家人的祖根在中原 , 是客家人的祖先不断从中原迁徙到南方 , 从而形成了“客家人”这一特殊民系 。 说到迁徙 , 就不得不说客家人迁徙的原因 , 主要是因为战争、动乱、瘟疫、自然灾害等危及生存的大灾难 , 迫使客家人祖先背井离乡 , 也就有了客家人“捡金”的说法 。 下面就给说说客家人历史上4次大迁徙的具体因由吧 。


客家人的来源

客家人的来源// //

客家村落

客家人的第一次南迁出现在公元前的秦朝 。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 , 为了政治和军事的需要 , 派兵60万人“南征百越” 。 南下的秦军从闽粤赣边界进入揭岭(即揭阳山 , 今揭阳县北150里) , 直抵兴宁、海丰二县界 。 公元前214年 , 秦始皇再派50万兵丁“南戍五岭”(今两广地区) 。 这些北方兵丁长期“戍五岭”与越人杂处 , 逐渐习惯了当地生活 。 秦亡后 , 两批南下的中原秦兵就留在了当地 , 这大概便是客家最早的先民吧 。

第二次大规模南迁发生在西晋末期 。 永康元年发生了“八王之乱” , 继而又爆发了人民反晋王朝的斗争 , 大大动摇了西晋王朝的统治 。 这时北方的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趁虚而入 , 割据为王 , 相互争战不休 , 使中原陷入“五胡乱华”的动荡局面 。 西晋王朝灭亡后 , 中原成了胡人的天下 , 他们废农田 , 牧牛羊 , 虏汉人做奴隶 。 不堪奴役的汉人不得不大举南迁 。 他们由中原经河南南阳进入襄樊 , 沿汉水入长江迁向湖北、安徽、江苏一带;朝东则由九江到鄱阳湖 , 或顺赣江进入赣南山区 。 其后 , 由于南北对峙 , 又有大约96万中原人经宁都、石城进入闽粤地区 。 其迁移远者自今日山西长治起 , 近者由今日河南灵宝、国都洛阳等地沿颍、汝、淮流域抵达湖北及皖赣部分地区 。 东晋义熙九年(即公元413年) , 东晋王朝为安置中原移民 , 以“流民营”为基础专门设立了侨州、郡、县 。 这股迁徙潮此起彼伏 , 持续170多年 , 迁移人口达一二百万之众 。 闽粤先民(包括潮闽、广粤)


客家人的来源

客家人的来源// //

客家长长的村巷

大部分都来自当时的那次大迁徙 。

第三次大规模南迁发生在唐朝末年 。 有名的“安史之乱”不仅使大唐国势衰退 , 也给百姓带来了巨大灾难 。 加之中原连年灾荒 , 官府敲榨盘剥民不聊生 。 许多城乡烟火断绝 , 一片萧条 。 继而又爆发了由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 , 起义军弛骋中原 , 辗转大江南北十数省 。 战乱所及 , 惟有赣南、闽西南和广东东北“堪称乐土” 。 于是上述各省客家先民的大部分由江州溯赣江而上 , 来到今天的赣南、闽西、广东东北的三角地带定居 。 如宗室李孟 , 由长安迁汴梁 , 继迁福建宁化石壁乡 。 固始人王绪、王潮响应黄巢起义 , 率光、寿二州农民起义军五千下江西 , 致使闽赣边一带人口激增 。 南迁者远的多由今河南光山、固始 , 安徽寿县、阜阳等地渡江入赣 , 更徙至闽南;近的则从赣北或赣中迁至赣南或闽西 , 或粤北、粤东边界 。 这次南迁一直延续到五代十国 , 历时90余年 。 而此时客家语开始萌芽 。 客家语的发音继承了较多五代、两宋时的中原语腔调 , 从侧面也证明了客家人的祖根在中原

第四次大规模南迁发生在北宋末年 。 公元112年 , 金人入侵中原 , 攻破北宋京都汴梁(今河南开封) , 宋高宗赵构南逃至临安(今杭州)称帝 , 建立南宋王朝 。 迫于战乱 , 随高宗南迁的臣民达百万之众 。 此时 , 一部分官吏流移到太湖流域一带 , 另一部分士民或南渡大庾岭 , 入南雄、始兴、韶州;或沿走洪、吉、虔州 , 而后由虔州入汀州;或滞留赣南各县 。 南宋末年 , 元人入侵中原后 , 强占民田 , 推行奴隶制 , 处于黄河流域的汉族百姓为躲避战乱 , 又一次渡江南迁 。 随后由于元兵向南进逼 , 赣闽粤交界处成为了宋、元双方攻守的战场 。 文天祥起兵抗元 , 率义军进抵梅州 , 客家儿女纷纷从军 , 转战于闽粤各地 , 仅松口卓姓家族就有800多人 , “男执干 , 女甲裳 , 八千子弟走勤王” 。 早先迁入此地的客家人 , 为寻求安宁的环境 , 又继续南迁 , 进入粤东的梅州、惠州一带 。 因为这时户籍有“主”、“客”之分 , 移民入籍者皆编入“客籍” 。 而“客籍人”遂自称为“客家人” 。 客家人参加文天祥领导的抗元失败 , 元军大举南下 , 又有大量江浙及江西宋民 , 从蒲田逃亡广东沿海潮汕至海南岛 。 元末明初的战乱 , 又触动了客家人的迁移 , 这一期的迁徙路线主要由闽粤岭山地域分迁至广东中部及沿海地区 , 以及四川、广西、贵州、云南和台湾等地 。 还有小部分回迁至江西赣南及赣中赣北西部罗霄山脉两侧 , 使江西的客家有了新客和老客之分.


客家人的来源

客家人的来源// //

客家人新婚过火盆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