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恒涛:长征为贵州植入红色基因

贵州是红军长征经过的重要区域 , 包括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红二、六军团(红二方面军)的长征先后经过贵州 。 从1934年12月中央红军长征进入贵州 , 到1936年4月红二、六军团分两路出贵州 , 进入云南 , 红军长征在贵州前后达300多天 。

贵州是红军长征转战地域最广、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省份之一 , 红军长征转战贵州实现了中国革命的转危为安 , 挽救了党 , 挽救了红军 , 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 。 同时 , 涵盖贵州山山水水的红军长征推动了社会的历史变迁 , 为贵州留下了弥足宝贵的红色基因 。

红军长征在贵州播下了革命的种子 , 唤醒了各族群众 。 红军长征前 , 贵州地处中国边缘 , 远离全国政治文化中心 , 社会发展落后 , 较少受到进步思想影响 。 红军长征经过贵州 , 党和红军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动员 , 以及模范践行 , 使贵州广大民众从思想上开始认同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 。 各级党组织如雨后春笋陆续建立起来 , 为推动红军长征胜利 , 乃至以后贵州解放斗争的胜利奠定了组织基础 。 在党的组织和领导下 , 贵州各地组织起武装力量 , 英勇斗争 , 沉重打击了反动势力 , 策应了红军长征 。 各族群众被广泛动员起来 , 主动宣传党和红军的主张 , 为红军提供物资帮助 , 救护照顾红军伤病员 , 踊跃参加红军……有力推动了红军长征乃至中国革命的胜利 。

红军长征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及其军阀势力 , 结束了贵州军阀的统治 。 红军长征前 , 贵州军阀割据 。 红军长征转战贵州 , 沉重打击了贵州军阀赖以割据的军事力量 , 推动了贵州社会的近代化进程 。

红军长征给贵州广大贫苦民众带来经济优惠 , 推动了贵州民生的改善 。 红军长征转战贵州 , 采取了一系列对当地贫苦群众的经济帮扶政策 , 改善了百姓生活 。 此外 , 红军实行公平买卖政策 , 最大限度维护了市场秩序和群众利益 , 推动了贵州社会经济发展 。

红军长征宣传了党的民族宗教政策 , 有利于贵州民族关系的改善 。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杂居和少数民族成片聚居的省份 , 红军长征时期 , 贵州全省人口约1100万 , 其中少数民族约占四分之一 。 红军长征经过贵州少数民族地区 , 对其居住环境、风俗习惯等方面有了切身认识 。 对此 , 党和红军积极主动调整政策 , 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 , 宣传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 尊重贵州各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权利及风俗习惯 。 这对于改善贵州少数民族对红军的认识和关系 , 起到了重要作用 。

红军长征为贵州的发展提供了取之不竭的宝贵精神文化资源 。 红军长征转战贵州 , 为闭塞的贵州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 开启了贵州近代史上继辛亥革命之后的又一次思想解放 。 红军长征孕育的伟大长征精神及遵义会议精神 , 更是贵州后发赶超的宝贵精神财富 。

红军长征转战贵州各地 , 留下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革命文化遗迹遗址 , 如遵义会议旧址、强渡乌江战斗遗址、四渡赤水战役遗址 , 等等 。 随着历史变迁 , 红军长征在贵州创造的长征文化与长征精神 , 成为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宝贵财富和可资利用资源 , 也是贵州人民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精神财富 。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遵义师范学院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裴恒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