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为了防止军人政变,真是煞费苦心啊

唐朝时期 , 军权过于集中是其衰亡的主要原因 。 因此 , 到了宋朝 , 军阀割据的问题就成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

宋朝采用“强干弱枝”的政策 , 由中央直接控制规模庞大的禁军 。 禁军原本是皇帝的个人卫戍部队 , 只用来保卫首都和皇帝的安全 , 数量不是很多 。 但是 , 宋朝时期的禁军多达几十万人 , 这些禁军实际上就是中央军 。


宋朝为了防止军人政变,真是煞费苦心啊

宋朝为了防止军人政变 , 真是煞费苦心啊// //

宋朝的禁军不仅人数众多 , 战斗力也是最强的 。 朝廷要求各地向中央选拔最优秀的军人加入禁军 , 禁军的装备、训练、给养也都是最好的 , 保证禁军能打得过地方军队 。

北宋前期还要求中央军定期轮换到各地驻军 , 这样既加强了边疆的防守力量 , 也起到了监视地方的作用 。 而且派到各地去的中央军 , 将领都是临时任命的 , 将领和士兵并不熟悉 , 这就是著名的“兵不知将 , 将不知兵” 。 这样能有效避免士兵只忠于将领 , 不忠于朝廷的问题 , 不会再出现安禄山那样的军阀 。

在中央 , 宋朝进行了分权的改革 。 唐朝不是有几个宰相统筹所有政府部门的事务吗?赵匡胤认为宰相的权力太大了 , 他保留了宰相这个职位 , 但是宰相的权力缩小了 , 财政权和军权都被剥离出去 。

原来的宰相 , 现在变成了三个平行的机构:一个是“中书门下” , 就是原来宰相府 , 原来是什么都管 , 现在只能管行政事务了;一个是“枢密院” , 这是管军事的;在北宋前期 , 还有一个“三司” , 这是管财政的 。

三个部门 , 三个领导 , 互相独立 , 谁也管不了谁 , 都直接向皇帝汇报 , 听皇帝的命令 。 这样任何一个官员都不可能一人独大:甭管是有钱没军队 , 还是有军队没钱 , 总之单独一个部门什么事都干不了 。


宋朝为了防止军人政变,真是煞费苦心啊

宋朝为了防止军人政变 , 真是煞费苦心啊// //

对于中央军的处理 , 宋朝统治者也是处心积虑 。 我们都知道“杯酒释兵权”的故事 。 据说赵匡胤当上皇帝以后 , 在一次酒席上把几名大将的军权给剥夺了 。 其实这几大将统帅的并不是全国的军队 , 他们是中央军的领导人 。

赵匡胤把中央军的军权拿到手以后 , 把中央军分成三个部分 , 上面不设更大的领导 , 三个部队的将军都直接听命于皇帝 。 这样 , 三支部队互相制衡 , 武将想发动政变的成功率就大大降低了 。

光这样还是不放心 , 赵匡胤又把调兵的权力给了枢密院 , 而管理枢密院的 , 都是一群文官 。 这么一来 , 要调动军队就得经历这么一个复杂的过程:

首先得有皇帝的命令 , 这个命令先到枢密院 , 通过枢密院的文官下达调动令 , 军队才能从驻地开拔 。 而负责指挥军队的 , 不是枢密院 , 而是另外指派的武将 。 军队还得花钱吃粮啊 , 在军队开拔前还要动用国库 , 还得通过三司 。

你看一个军队的开拔 , 中间要牵扯很多部门 , 这些部门又互相独立 , 都单独向皇帝一个人负责 。 任何一个官员都不可能以一己之力指挥军队 , 政变的可能性就小了很多 。

宋朝避免军人政变的另一个办法 , 是采用重文轻武的政策 。 枢密院是最高军事机构 , 但武将如果要在枢密院当官 , 就会受到文官的层层阻挠 。 北宋的时候 , 有一员名将叫作狄青 , 他出身十分低贱 , 是因为犯法被发配充军的 。 但他作战勇猛 , 从底层小兵干起 , 一路靠军功爬到将军的位置 。

宋朝配军为了防止逃跑 , 要在脸上刺字 。 狄青为了遮掩刺字 , 在打仗时戴着青铜面具 , 还披头散发 , 样子十分骇人 。 狄青在和西夏的战争中屡建奇功 , 收复了不少失地 。 这么一个军事奇才 , 皇帝打算重用他 , 任命他当枢密院的长官 。


宋朝为了防止军人政变,真是煞费苦心啊

宋朝为了防止军人政变 , 真是煞费苦心啊// //

这一下舆论哗然 , 文官们都不干了 , 上书说让一个配军出身的武人进枢密院 , 皇帝你这是乱政 , 咱们大宋没这规矩 。

皇帝执意要用狄青 , 这些文官们就成天盯着狄青的一举一动 , 天天挑他的刺儿 , 鸡毛蒜皮的事也要拿出来攻击一番 。 甚至胡说狄青家的狗长角 , 这是不祥之兆啊皇上!最后 , 皇帝只能屈从舆论 , 不得不把狄青撤职下放 , 狄青在郁闷中病故 。

从宋朝官员的反应中 , 可以看出宋人对五代军人政变的极端警惕 。 为了宋朝的长治久安 , 官员的这种反应是对的 。 狄青很可能是被冤枉的 , 但冤枉了他一个 , 能保证宋朝再也没有武将兵变的危险 , 用一个武将的冤屈换来国家的安定 , 这买卖是划算的 。

大规模的分散权力 , 保证了宋朝再也没有武人、宦官干政的可能 。 试想 , 假设皇帝昏庸 , 非要让身边的官宦执掌兵权 , 那他把这宦官往哪里派呢?往哪里派都只能拥有一小部分权力 。 就算让宦官去执掌权力最大的枢密院 , 可枢密院里管事的还不止一个人 。


宋朝为了防止军人政变,真是煞费苦心啊

宋朝为了防止军人政变 , 真是煞费苦心啊// //

宋代吸取唐朝的教训 , 不允许宦官学习文化 。 你说一个没文化的宦官跑枢密院里面对一大堆瞧不起他的文官 , 他又没有绝对的权力 , 他还不得被文官们活活喷死?

仅仅分散官员的权力还不够 , 宋朝还要限制皇帝本人的权力 。 道理很简单 , 所谓权臣、宦官专权 , 很多时候其实是皇帝本人犯糊涂 , 自己把大权交到了某个野心家的手里 。

假如皇权太大 , 皇帝犯糊涂的时候就没人能管得了他 , 所以赵匡胤还提高了文官集团的地位 , 规定皇帝必须尊重文官集团的意见 , 不能独断专行 , 而是要“与士大夫治天下” 。


宋朝为了防止军人政变,真是煞费苦心啊

宋朝为了防止军人政变 , 真是煞费苦心啊// //

有这么一段故事 。 说宋仁宗有一位特别宠爱的贵妃 , 想让自己的伯父当“宣徽使” , 这是一个掌管宫廷内务的官儿 , 有点类似于清代的内务府总管 。 这个贵妃就成天跟仁宗吹风、求他 。 仁宗喜欢她呀 , 就满口答应了 。

有一天上朝前 , 这贵妃一直把仁宗送到大殿门口 , 用手摸着仁宗的后背说:“今天您可别忘了宣徽使这事儿啊!”仁宗连说:“没问题 , 没问题 。 ”然后仁宗上朝后 , 就下了一道旨 , 任命贵妃的伯父当宣徽使 。

这旨意下去后 , 时任御史中丞(相当于监察局局长)的包拯跳了出来 , 说这事不行!然后当场滔滔不绝 , 历数反对的理由 , 因为说得太激动 , 竟然把唾沫喷到了仁宗的脸上 。

仁宗一看实在顶不住了 , 只好收回了命令 , 怏怏地回后宫去了 , 回去还跟贵妃抱怨说:“你就知道找我要宣徽使 , 你不知道御史中丞是包拯吗!”


宋朝为了防止军人政变,真是煞费苦心啊

宋朝为了防止军人政变 , 真是煞费苦心啊// //

这则故事载于宋朝的文人笔记中 , 细节未必可靠 。 但反映出一个事实:在宋朝前期 , 皇帝的权力实在小得可以 , “宣徽使”并不是能左右朝政的重要官职 , 但就是这么个官 , 皇帝也不能随便任命 , 你也得符合法律手续、遵守儒家官僚的道德共识 。

在这种制度下 , 皇帝要是想犯浑 , 任命个弄臣、宦官或者外戚来把持朝政 , 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

下一篇文章我们将会谈一谈:宋朝制度的弊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