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伟大的孤儿:五岁就失去双亲的他,为民族融合打下了基石

两晋南北朝人物志-(七十一)元宏(上)

提起“元宏”这个名字 , 很多人都不知道;即使在“曾用名”一栏写上“拓跋宏” , 估计知道的人还是不多 。 但是要是在职业职称填上“北魏孝文帝” , 你还说不知道 , 那建议你去把初中甚至小学课本拿出来 , 好好再读一读 。


中国最伟大的孤儿:五岁就失去双亲的他,为民族融合打下了基石

中国最伟大的孤儿:五岁就失去双亲的他 , 为民族融合打下了基石// //

不管是哪一版历史教材 , 尽管它对魏晋南北朝这段历史再语焉不详遮遮掩掩 , 都不能略过魏孝文帝改革这个事件 。 这一事件实在是太重要太重要了 。 不提那些有关民族融合的大话套话 , 只从它的时间节点来看 , 就可以一窥端倪:


中国最伟大的孤儿:五岁就失去双亲的他,为民族融合打下了基石

中国最伟大的孤儿:五岁就失去双亲的他 , 为民族融合打下了基石// //

从公元384年北魏建国到581年隋代北周 , 广义上的北朝差不多刚好二百年;而孝文帝改革的两件大事——确立均田制和迁都洛阳 , 分别发生于485年和494年 。 可以说 , 孝文汉化改革恰好是发生在北朝这段历史时期的中间节点 。

而这个时间的中点也确实是一道巨大的分水岭——在孝文帝改革以前 , 鲜卑虽也有一定的汉化 , 却始终和汉人之间有着不少囹圄;改革以后 , 尽管还有一些逆流而上的现象(比如高齐王朝)出现 , 但到了隋朝的时候 , 汉族和鲜卑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 变得不可分割了 。


中国最伟大的孤儿:五岁就失去双亲的他,为民族融合打下了基石

中国最伟大的孤儿:五岁就失去双亲的他 , 为民族融合打下了基石// //

历史教材里 , 把这一改革的功劳基本全给了孝文帝本人 。 实际上 , 昨天我们就已经说过 , 改革的很多基础措施都是在冯太后执政时期完成的 。 此外 , 还有一个人也对孝文帝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那就是他爹献文帝拓跋弘 。

尽管这对父子的名字的汉文读音一模一样(鲜卑语应该有区别) , 但是结局却大不一样 , 这也和他们和那个女人的关系有关 。


中国最伟大的孤儿:五岁就失去双亲的他,为民族融合打下了基石

中国最伟大的孤儿:五岁就失去双亲的他 , 为民族融合打下了基石// //

拓跋弘由冯太后抚养长大 , 却慢慢地有了自己的主意 。 亲政以后 , 他越来越容不得冯太后干政 , 甚至还把她轰去抚养孙子(虽然有些史书说是冯太后主动让避) 。 但是姜毕竟还是老的辣 , 很快 , 刚刚十八岁的拓跋弘就做了一个令人吃惊的决定——禅位给儿子拓跋宏 。

十几岁的老子把皇帝位子给三四岁的儿子 , 这个事听起来就很扯淡 。 而禅位以后的拓跋弘又宣称效法赵武灵王 , 自己依然大权在握 , 这就让人很怀疑里面是不是有政治博弈 , 而退位让给儿子正是拓跋弘作出的让步 。


中国最伟大的孤儿:五岁就失去双亲的他,为民族融合打下了基石

中国最伟大的孤儿:五岁就失去双亲的他 , 为民族融合打下了基石// //

只是这位年轻的太上皇帝没能做多久 , 就因为杀掉了冯太后的男宠而一命呜呼 。 这也再度印证了一点——在平城的宫殿里 , 此时真正的主人早已不再是男人 , 而是那个虽然升格为太皇太后、却才不过三十岁的冯太后而已 。


中国最伟大的孤儿:五岁就失去双亲的他,为民族融合打下了基石

中国最伟大的孤儿:五岁就失去双亲的他 , 为民族融合打下了基石// //

和后来的慈禧一样 , 在第一个培养人选失败以后 , 冯太后对第二个小皇帝的要求就要比初代目严格得多 。 她不仅严格要求拓跋宏读书锻炼(据说小皇帝十几岁的时候就能用手击碎羊排骨) , 还动辄就打骂他 , 甚至随便因为一件小事就能杖责小皇帝几十下 。 有一次 , 因为动了废掉他的心思 , 冯太后把孝文帝关在小黑屋里饿了足足三天 , 靠着群臣的劝谏才把他放了出来!


中国最伟大的孤儿:五岁就失去双亲的他,为民族融合打下了基石

中国最伟大的孤儿:五岁就失去双亲的他 , 为民族融合打下了基石// //

在童年遭遇如此的对待 , 你就可想而知小小的拓跋宏的心灵会遭受到多少创伤了 。 冯太后对他的近乎严酷的管教方式 , 终于把他管教成了一个性情温顺的人 。 然而这种温顺 , 却只是浮在海面上的冰山而已 。

我始终相信 , 不管是任何人 , 总是有负面情绪、通俗点说就是有脾气的 。 对于血液里本就流淌着暴戾的拓跋家族来说就更是如此 。 而在冯太后的管教和约束下 , 拓跋宏变得越来越内敛 , 甚至连唯一的爱好——打猎 , 也在十五岁后就被叫停 。 你让这么一个血气方刚的男孩子 , 靠什么去发泄?


中国最伟大的孤儿:五岁就失去双亲的他,为民族融合打下了基石

中国最伟大的孤儿:五岁就失去双亲的他 , 为民族融合打下了基石// //

一千多年后 , 另一个被管教甚严的小皇帝爱新觉罗-载湉 , 在翁同龢和西方采访人员、医生的笔下成了一个精神衰弱的形象 。 而在南北朝时期被奉为明君贤主的拓跋宏 , 在遭遇比光绪可能更加狠辣的抚养方式以后 , 总会有一个突破口来倾泻自己的不满和委屈 。 而这个突破口 , 可能就是两个方面的问题——迁都和对皇后的处理态度 。

迁都的问题 , 昨天提了一句 。 给太后服满孝以后的次年 , 北魏就把首都迁到了洛阳 。 对于国家来说 , 它的好与坏咱们留着以后再说;但是对于拓跋宏来说 , 他的迁都至少可以有一种解释 , 那就是逃离平城的宫殿 , 逃离这个儿时给他留下许多阴影的伤心地 。


中国最伟大的孤儿:五岁就失去双亲的他,为民族融合打下了基石

中国最伟大的孤儿:五岁就失去双亲的他 , 为民族融合打下了基石// //

至于对皇后的态度 , 还有一个背景——之所以对小小的孝文帝下如此狠手 , 据说是因为冯太后觉得小皇帝少年英察 , 怕他以后对冯氏不利 。 不管冯太后是否真有这个想法 , 日后的历史走向 , 都很不幸的被她当年预料到了 。

那么 , 冯太后去世以后 , 拓跋宏对冯氏又有什么样的举措呢?这些又和他跟皇后的关系又什么影响呢?咱们下回再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