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战局,敌我都到了千钧一发的危境!是他一招化解了险情
对于陈毅的军事能力 , 网上有人一直颇有微词 , 甚至说他不够元帅资格 , 靠别人打仗 。
事实并非如此 。
其实 , 陈毅对于战役的把握 , 既站得高又看得远 , 为战略层面 , 完全是统帅级别的 。
1948年的淮海战役就是一例 。
这个大战局 , 敌我都到了千钧一发的危境!是他一招化解了险情// //
在淮海战役中 , 陈毅奉党中央之命 , 在中原野战军参与大战指挥 。
为什么派他去中原野战军?
一是为了加强中原野战军的军事指挥 , 二是加强中野与华野的军事协调 。 这个作用之大 , 非一般人所能代替 。
事实上 , 在淮海战役中 , 陈毅发挥了重要作用 , 甚至在关键时刻为扭转战局立下大功 。
1948年11月30日夜 , 徐州的杜聿明几十万大军突然撤出徐州 , 中野立即下令几个纵队赶去永城阻击 , 结果 , 杜聿明集团处于前堵后追的绝境 。 到12月4日 , 华野十一个纵队将杜聿明的三个兵团 , 包围在徐州西南130余里的陈官庄地区 。
这样 , 淮海战场上形成了对敌人南北两个大包围圈:
一个是中野对黄维兵团的 , 敌兵12万 。
一个是华野对杜聿明集团的 , 敌兵为25万 。
这个大战局 , 敌我都到了千钧一发的危境!是他一招化解了险情// //
而这时无论是中野还是华野 , 使用兵力都已达到了最大限度 。 也就是说 , 杜聿明集团和黄维兵团两部强敌 , 已经拖住了华野和中野的全部兵力 , 甚至 , 致使在南线阻击敌刘汝明和李延年两个兵团援军的10万人 , 也只剩下华野六纵为主的4万人了 。
中野和华野包了两个饺子 , 可饺子的皮太薄 , 很难包住饺子馅 。
怎么办为好?
形势相当严峻 。
因为 , 被围的两股敌军都还有着很强大的战斗力 , 而蒋介石已将宋希濂兵团运到浦口 , 并拟从西北、台湾空运几个军组成新的兵团投入 , 与刘汝明、李延年合股北犯 。 而解放军南线阻击部队只有一二个纵队 , 很难挡住敌人大军 。 此外 , 中野围歼黄维兵力、火力均不足;华野围歼杜集团至少还需半月以上的时间 , 如果南线敌人得以推进 , 解放军阻击出了乱子 , 不但影响围歼黄维的作战 , 还必然影响全局的胜利 。
整个淮海的战局 , 对于敌我双方来说 , 千钧一发 , 完全可用惊心动魄一词来形容 。
这个时候 , 陈毅站出来了 。
他直接用有线电话与粟裕商量:从华野调兵!
这个大战局 , 敌我都到了千钧一发的危境!是他一招化解了险情// //
他的方案是:调整兵力及作战方针 , 抽兵支援中野——即华野先抽部分兵力协同中野先解决黄维兵团 , 然后再集中兵力解决已被包围的杜聿明集团 , 南线之敌则先取守势阻其前进 。
陈毅的方案获得了粟裕的支持 。
随后 , 陈毅令粟裕以华野的名义上报中央军委 。
这个方案 , 获得了中央军委的支持 。
刘伯承对陈毅的这个计划 , 十分赞赏 , 形象地概括为:吃一个(黄维) , 夹一个(杜集团) , 看一个(李、刘) 。
12月5日 , 淮海战役总前委下达了对黄维兵团总攻击命令 。
随后 , 中野各纵队在华野支援部队的密切配合下 , 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 , 与敌人血战到底 。 从5日开始总攻 , 到15日 , 终于全歼黄维兵团 。 一场惊心动魄、随时可能逆转的战局 , 由此得到了成功化解 。 陈毅的一招使得解放军占据了整个战役的制高点 。 之后 , 中野又配合华野一起围歼杜聿明集团 。
又经过十多天的激战 , 杜聿明集团被全歼 。
陈毅当初从华野抽兵前去围歼黄维兵团这一招 , 高明不高明?
- 撒豆成兵挥剑成河,乘坐风轮飞跃天堑,这本古书诸葛亮比演义还神
- 本命年不顺利,要挂红“辟邪”,为何人们这么认为?
- 天津这栋洋楼有百年的风云故事,因为两位人物,让它声名远扬
- 看了这个逻辑关系图,才更清晰为何不让你随便外出了
- 双黄连口服液带货能力为何这么强?!
- 返京者深夜有家难回:“硬核防疫,以人为本”,为何这并不矛盾?
- 不是有南水北调吗,为啥还要引黄河水入白洋淀?这一点你要熟记
- 萨达姆失势后,为何要杀死自己的女婿。这里面究竟有什么秘密?
- 这个神仙很特别,在民间威望高,由老百姓自行选出
- 八国联军侵略,只有这两国向中国道歉并归还国宝,如今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