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堕三都功败垂成,孔子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礼堕三都功败垂成 , 孔子离开鲁国 , 开始周游列国


礼堕三都功败垂成,孔子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

礼堕三都功败垂成 , 孔子离开鲁国 , 开始周游列国// //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 , 故诵数以贯之 , 思索以通之 , 为其人以处之 , 除其害者以持养之 。 使目非是无欲见也 , 使耳非是无欲闻也 , 使口非是无欲言也 , 使心非是无欲虑也 。 及至其致好之也 , 目好之五色 , 耳好之五声 , 口好之五味 , 心利之有天下 。 是故权利不能倾也 , 群众不能移也 , 天下不能荡也 。 生乎由是 , 死乎由是 , 夫是之谓德操 。 德操然后能定 , 能定然后能应 。 能定能应 , 夫是之谓成人 。 天见其明 , 地见其光 , 君子贵其全也 。


礼堕三都功败垂成,孔子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

礼堕三都功败垂成 , 孔子离开鲁国 , 开始周游列国// //

刘先银题写书名《经典沐心》

上善若水

天地人三才 居善地 , 心善渊 , 与善仁 , 言善信 , 政善治 , 事善能 , 动善時 。 五行相生相克 。

动善時 —— 天

心善渊 —— 礼德是养心 , 以正为本 , 发为恭敬之心 。

与善仁 —— 仁德养肝 , 发为恻隐之心 , 宽裕温柔 , 仁也 。

言善信 —— 信德养脾 , 处世端正 , 不诳妄 , 不欺诈者 , 是为信也 。

政善治 —— 智德养肾 , 发为是非之心 , 文理密察 , 是为智也 。

事善能 —— 义德是养肺 , 见得思义 , 发为羞恶之心 , 发为刚义之气 , 义也 。

居善地 —— 地

五常"指"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之道 , "五常"是做人的起码道德准则 , 此为伦理原则 , 用以处理与谐和作为个体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组建社会 。 依五常之伦理原则处之 , 则能直接沟通;通则去其间隔 , 相互感应和和洽 。 所以五常之道实是一切社会成员间理性的沟通原则、感通原则、谐和原则 。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 。

《春秋历史事件》礼堕三都功败垂成 , 孔子离开鲁国 , 开始周游列国 。


礼堕三都功败垂成,孔子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

礼堕三都功败垂成 , 孔子离开鲁国 , 开始周游列国// //

礼堕三都功敗垂成 , 孔子离开鲁国 , 开始周游列国 。

鲁定公十二年 , 孔子出任国相 , 为加强鲁君公室地位 , 孔子提出“堕三都”的计划 。 “三都”是鲁国的郈邑、费邑和成邑 , 分别是叔氏、季氏、孟氏的私邑领地 。 孔子说: “臣子不可私藏武器 , 大夫不能拥有周长三百丈的城邑 , 现在三家已经超过制度 , 请下令减损它们 。 ”

孔子派弟子子羔、子路等去实施这一计划 。 费邑季氏家臣公山不狃发动叛乱 , 攻进都城曲阜 。 孔子亲自率领诸弟子平乱 , 击败公山不狃的叛军 。 季氏费邑与叔氏郈邑的高城都被拆毁 。 但孟孙氏的家臣公敛处父 , 反对拆毁孟家领地成邑的城墙 , 孟氏也在暗中支持 。 鲁定公亲自前往征讨 , 围之不克 。 齐军出动到边境准备支援孟氏 , 迫使鲁君退军 。

孔子堕三都

礼堕三都一事 , 在周敬王23年 , 鲁定公13年 , 西元前497年 , 孔子这时候54岁 。 当时季氏的家臣公山弗扰 , 在费邑造反 , 叔孙氏家臣候犯 , 也据郈邑作乱 , 到乱事平定之后 , 孔子向定公说到 。 依照法制的规定 , 臣子是不能够收藏甲兵的 , 大夫不能有百雉之城 , 即古制城长三丈 。 高一丈为雉 。

孔子认为现在孟孙 , 叔孙 , 季孙 , 三家的大夫 , 都是在违反了这一项的规章制度 , 因为他们的权势太大了 , 为了贯彻礼制 , 请毁坏让他们三家的都城 , 来削减他们的权势 , 以强化公室 。 孔子提出了这个建议 , 也获得了鲁定公的允许 , 然而先后堕除了叔孙氏的郈 , 季氏的费 , 而孟孙氏的成邑 , 最后因为遭到家臣公敛处父的反抗 , 并未能够堕除 。

堕[huī]:古同“隳” , 毁坏 。

堕是一个中国汉字 , 读音为duò , 释义为掉下来 , 坠落:~落 。 ~地 。 ~马 。 ~胎 。 ~甑不顾(喻对已经过去的事 , 不作无益的惋惜) 。

这一个理由是成邑不仅是鲁国北抗齐国的重要据点 , 更加是孟氏的保障 。 堕了成邑 , 就要将无孟氏也 。 当时打动了孟懿子 , 进而阻扰了孔子堕城 , 以至于使得孔子堕三都的建议 , 最终功败垂成 。

由于三家的大夫 , 著眼于各自的利益 , 才致使孔子强公室的主张 , 在鲁国终究还是未能够实现 。 在图中坐于几席上的人就是鲁定公 , 两边有随从的侍者还有议政的大夫 , 可以看出画家并衬以屏风来作虚景 , 鲁定公正是在向孔子下堕三都的命令 。

那些来往的马车甚至是军士们 , 即是孔子陪同鲁君 , 带着军队 , 去执行堕三都的政策 。 可以看得出当时这些战马一幅幅雄赳赳、气昂昂的样子 , 显示出军队在孔子与子路的领导之下 , 士气如虹!

孔子堕三都 , 离开鲁国 , 开始周游列国 。

发生在孔子54岁左右时的故事 。 当时孔子为削弱鲁国季孙、叔孙、孟孙三家世卿的势力 , 提出堕三都(即拆毁三家所建的城堡)的举措 。 由此与三家产生了矛盾 , 堕三都的行动最终半途而废 , 随后鲁定公和季桓氏开始迷恋齐国歌舞 , 不理朝政 , 并在郊祭时未送孔子祭肉 , 直接导致孔子离开鲁国 , 开始周游列国 。

场景:孔子离家 , 悲愤莫名 , 在滂沱大雨中跌倒……孔子孤独地仰天大笑 。

1.孔子要隳三都 , 铲除三桓势力 , 弟子们认为太冒险 , 让他再考虑 。 孔子说:“我的先师子产大夫有两句名言 , 你们都要终身记取:苟利国家生死以之;士不可以不弘毅 , 任重而道远 。 ”

(《左传昭公四年》:子产曰:“何害?苟利社稷死生以之 。 ”《论语泰伯》: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 任重而道远 。 ”) 。

2.季孙氏有自己的打算 , 支持孔丘隳三都 。 说:“将欲取之 , 必先予之 。 ”

(《老子》:“将欲取之 , 必固与之 。 ”)

(《战国策魏策一》:《周书》曰:“将欲败之 , 必姑辅之;将欲取之 , 必姑与之 。 ”)

3.齐国行贿鲁君 , 加兵三万于边境 , 要求罢黜孔丘 。 隳三都之事被搁浅 , 孔子急见鲁定公:“不能撤 , 三城已收回两个 , 岂能功亏一篑?”

(《论语子罕》:子曰:“譬如为山 , 未成一篑 , 止 , 吾止也!譬如平地 , 虽覆一篑 , 进 , 吾往也!”)

4.孔子继续劝说鲁君:“志士仁人 , 宁杀身 , 以成仁 , 不可以求生而害仁呐!”

(《论语卫灵公》:子曰:“志士仁人 , 无求生以害仁 , 有杀身以成仁 。 ”)

5.鲁君反过来劝说孔子:“你应该学学寡人 , 装点呆 , 卖点傻 。 你的师尊老子不是说过嘛:无为 , 方能无不为 。 ”

(《老子》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 侯王若能守之 , 万物将自化 。 ”)

孔子的妈妈:颜徵在


礼堕三都功败垂成,孔子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

礼堕三都功败垂成 , 孔子离开鲁国 , 开始周游列国// //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距

《易》之为书天文也 , 天地者以日月成象、潮汐为律 。 是以天河出《河图》 , 洛水龟文出《洛书》为布局 。 以龟文献图摊演天地 , 爻为变 , 卦为象 。 万卷丹经为逑符 。 卜者二十四度 , 占之《易》有三百八十四爻 , 据爻摘荷 , 摘取七十二符 。 孔子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距 。 ”七十而欲望、没欲踰 , 踰距到七十二为距 。 此谓孔夫子之《论语》之本意 , 并非人之命律 。 自问天下人 , 谁活定命行 , 要知运天符 , 问祖早寻根 , 这是深层次的真谛 。

十有五而志于学(决定学的方向)

三十而立(确定一生的原则)

四十不惑(对人生目标不再动摇)

五十知天命(懂得自然的规律和法则)

六十而耳顺(听了就明白 , 能领会其中的意思 , 并明辨是非)

七十从心所欲 , 不逾矩(道德修到了一定的程度能随心所欲地做事 , 而不逾越法度规矩)

孔子人生的两阶段:尽人事 , 听天命(五十岁以前尽人事 , 五十岁以后听天命) 。

上一卦是孔子的人生理想 , 下一卦是理想的实践:

学而时习之 , 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 , 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

发愤忘食(明确一辈子的目标就全心全意去做)

乐以忘忧(是把所有的忧愁都当作乐趣来看)

不知老之将至(人要服老 , 不要认老)

河图、洛书的关系

水的七善研究与理解《道德经》《说文》五百四十部首讲解


礼堕三都功败垂成,孔子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

礼堕三都功败垂成 , 孔子离开鲁国 , 开始周游列国// //

刘先银题写书名《黄帝内经》

道德经说:绝学无忧 。 为学日益 , 为道日损 。

刘先银校订的《道德经》是在河上公、王弼本的基础上参照陈鼓应《中国古典名著译注丛书--老子注译及评价》以及林如雅坤白云出岫的朗诵编校而成 。

2018年5月北京


礼堕三都功败垂成,孔子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

礼堕三都功败垂成 , 孔子离开鲁国 , 开始周游列国// //

刘先银题写《树蕙百亩》


礼堕三都功败垂成,孔子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

礼堕三都功败垂成 , 孔子离开鲁国 , 开始周游列国// //

刘先银题写书名《道德经》

道德经原文译注全集

老子的思想充满了深邃的哲理、高超的智慧和丰富的人生经验 , 是古往今来历代学者难以穷尽的思想宝藏 。 《道德经》一书对“道”的阐释 , 老子的“无为”思想、运动与转化思想、老子的社会政治观念、老子的人生哲学等等 , 共同构成了一个纷杂而精密、多元而深刻的思想体系 。

《老子·道德经》原文五千二百三十五字

《道德经》呈现给全人类大智慧的先圣老子 , 以其至高无上的视点 , 以其五千二百三十五言 , 光耀中华 , 其内含博大广纳 , 囊括天地人间 , 象一座宝库 , 闪闪发光 。

阅读《道德经》 , 明白四达 , 涤除玄览 , 唯道是从 , 开启自在快乐的心境;阅读《道德经》 , 执古之道 , 与时偕行 , 御今之有;阅读《道德经》 , 玄之又玄 , 众妙之门 , 是以志闲而少欲 , 心安而不惧 , 形劳而不倦 , 气从以顺 , 各从其欲 , 皆得所愿 。

上善若水 , 水的七善研究与理解《道德经》

研究《道德经》 , 至少要过七个层面 , 由易到难依次是:

第一层面:水的七善;

第二层面:道纪;

第三层面:天之道;

第四层面:三宝;

第五层面:修身;

第六层面:域中四大;

第七层面:五德 。

研究《道德经》 , 至少要过七个层面 , 由易到难依次是:第一层面:水的七善;第二层面:道纪;第三层面:天之道;第四层面:三宝;第五层面:修身;第六层面:域中四大;第七层面:五德 。 过此七层面 , 才可以对《道德经》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把握 , 再进一步融会贯通 , 可知精髓 。 《道德经》的经文顺序有义理、考据、辞章三方面的考察渠道 , 义理就象是根据基因图谱 , 来确定父子层面系;辞章是根据长相 , 来确定父子层面系;考据是有人证明他们以父子层面系相称呼 。

研究《道德经》的七层面 , 不是文章本身的逻辑层面系 。 而是可以破除似乎混乱的文字阵 , 从中理出相层面内容的难易程度 。 前三层面基本上 , 从长相就可以看出个大概来 。

第一层面:水的七善;

易性第八

上善若水 。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 处众人之所恶 , 故几於道 。 居善地 , 心善渊 , 与善仁 , 言善信 , 正善治 , 事善能 , 动善时 。 【22】【66】【68】【73】【81】夫唯不争 , 故无尤 。

字数:50 。

1:如何理解“居善地” , 见【39】【42】【66】【78】各章:法本第三十九

昔之得一者 , 天得一以清 , 地得一以宁 , 神得一以灵 , 谷得一以盈 , 万物得一以生 , 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 其致之 , 天无以清将恐裂 , 地无以宁将恐废 , 神无以灵将恐歇 , 谷无盈将恐竭 , 万物无以生将恐灭 , 侯王无以【为貞而】贵高将恐蹶 。 故贵以贱为本 , 高以下为基 。 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 。 此非以贱为本耶?非乎!故致誉無誉【数车无车】 , 不欲琭琭如玉 , 珞珞【落落】如石 。

字数:132+【3】

道化第四十二

道生一 , 一生二 , 二生三 , 三生万物 。 万物负阴而抱阳 , 沖气以为和 。 人之所恶 , 唯孤寡不谷 , 而王公以为称 。 故物或损之而益 , 或益之而损 。 人之所教 , 我亦教之 。 强梁者 , 不得其死 , 吾将以为教父 。

字数:73 。

后己第六十六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 , 以其善下之 , 故能为百谷王 。 是以圣人欲上民 , 必以言下之;欲先民 , 必以身后之 。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 , 处前而民不害 。 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 【8】【22】【68】【73】【81】以其不争 ,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

字数:78 。

任信第七十八

天下莫柔弱於水 ,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 其无以易之 。 弱之胜强 , 柔之胜刚 , 天下莫不知 , 莫能行 ,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 , 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 , 是为天下王 。 正言若反 。

字数:64 。

道德经说: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

《老子》开篇即说:“道可道 , 非常道 。 ”《老子》注家的主流 , 从战国末期的韩非 , 到西汉严遵、河上公、曹魏王弼、唐代成玄英、陆希声等人 , 都主张道不可言说 , 主要是为了体现美感 。 唐代李荣,司马光也有诠释 。 唐玄宗把“非常道”解释为“不是常而无不变之道” , 认为老子之道是变化无常的 。 道德经由于政治原因在唐朝做过一次大的改动 , 原文是全乃天 , 但为了迎合王道的需要 , 改成了王乃天 , 王亦大 。

“大曰逝 , 逝曰远 , 远曰反 , 故道大 , 天大 , 地大 , 人亦大 。 域中有四大 , 而人居其一焉 。 人法地 , 地法天 , 天法道 , 道法自然 。 ”

其实 , 《道德经》这本书有三个关键词 , 一个是“道” , 一个是“無” , 一个是“有” 。 “常无 , 欲以观其妙;常有 , 欲以观其徼 。 ”“常無”者 , 是从“無”的角度 , 指“没有摸到的” , 即:未被后天情欲凿丧的先天体性 , 至清至静 , 在杳杳冥冥之中能洞观无物至微至妙的造化之机 。 “常有”者 , 是从“有”的角度 , 指“摸到的” , 即:先天的虚无体性已动 , 变为后天的情欲 。 心智可以思虑的 , 耳目可以见闻的 , 均属事物粗糙的形体和外壳——徼 。 整个《道德经》【道】=0 , 1 。 计算机的运行模式开启了道的运行 。

【道德经】第一章是总纲 。 《道德经》81章从不同角度出发比喻的方式说“有”说“無” 。 如:第35章用大象比喻“道” 。 盲人摸象 , 摸着的是“有”是大象 , 没有摸到的是“無”也是大象 。 摸着的“有”+没有摸着的“無”是完整的“大象” 。 老子用完整的“大象”来比喻“道” 。 继续比喻 , 四有:《老子道德经》第十八章 大道废 , 有仁义;智慧出 , 有大伪;六亲不和 , 有孝慈;国家昏乱 , 有忠臣 。 37章:上天的道 , 总是在不争不竞中得胜有余 , 在无言无语中应答自如 , 在不期然时而至 , 在悠悠然中成全 。

道之有(可道) , 是现象 , 道之無(不可道) , 是本质 。 域中有四大 , 人居其一 。 人同样是现象“有”与本质“無”组成的整体 。 身体是人的可见的现象 , 灵魂是人不可见的本质 。 想要了解你自己这个人就是要透过你的身体体悟生命的本质特征的灵魂 。 现象+本质特征的灵魂=您自己这个完整的人 。

——题记 刘先银 2010年1月 北京

道德经原文5235字刘先银译注全集

老子的思想充满了深邃的哲理、高超的智慧和丰富的人生经验 , 是古往今来历代学者难以穷尽的思想宝藏 。 《道德经》一书对“道”的阐释 , 老子的“无为”思想、运动与转化思想、老子的社会政治观念、老子的人生哲学等等 , 共同构成了一个纷杂而精密、多元而深刻的思想体系 。

《老子·道德经》原文五千二百三十五字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一《五帝本纪》宣称黄帝“有土德之瑞 , 故号黄帝” 。 《道德经》以其五千二百三十五言 , 光耀中华 , 其内含博大广纳 , 囊括天地人间 , 是一座闪闪发光的宝库 , 取之不尽 , 用之不竭 。

“最高的智慧是没有忧愁的” , “把学问做透了 , 就会没有忧愁” 。

——题记 刘先银 2017年 北京

仁德第三十五

【原文】

执大象天下往 。 往而不害安平太 。 乐与饵 , 过客止 。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 。 视之不足见 。 听之不足闻 。 用之不足既 。 (版本1)

执大象 , 天下往 , 往而不害 , 安平泰 , 乐与饵 , 过客止 。 道之出口 , 淡乎其无味 , 视之不足见 , 听之不足闻 , 用之不足既 。 (版本2)

【注释】

执大象(1) , 天下往(2) 。 往而不害(3) , 安平太(4) 。 乐与饵(5) , 过客止(6) 。 道之出口(7) , 淡乎其无味 , 视之不足见 , 听之不足闻 , 用之不足既(8) 。

(1)执大象:象 , 即"道" 。 道是无物之象 , 它产生天地 , 无处不在 , 是宇宙中最大的象 。 执大象 , 执守大道 。

(2)天下往:天下 , 指天下的人们 。 往 , 归往的意思 。

(3)往而不害:即使天下的人们向它投靠 , 也不会互相妨害 。

(4)安平太:有的本子也作"安平泰" 。 安 , 相当于乃、于是的意思 。 平 , 和平 。 太 , 即泰 , 安泰 。

(5)乐与饵:乐 , 音乐 。 饵 , 美味佳肴 。

(6)过客止:(美食和音乐)能使过路的行人停住不走 。

(7)道之出口:"道"用嘴说出来 , 也即"道"的表述 。

(8)用之不足既:既 , 尽 。 用它 , 却用不完、用不尽 。 以上四句概括了"道"这个形而上存在的特点 , 显示出它与可闻可见的音乐美食之类形而下物质是不同的 。

字数:43字

Hold the Great Symbol

and all the world follows,

Follows without meeting harm,

(And lives in) health, peace, commonwealth.

Offer good things to eat

And the wayfarer stays.

But Tao is mild to the taste.

Looked at, it cannot be seen;

Listened to, it cannot be heard;

Applied, its supply never fails.

【译文】

如果谁执守大“道” , 天下的人就都会向他投靠 。 (即使大家向它)投靠也不会互相妨害 , 于是大家都平和安泰 。 音乐和美食 , 能使过路的行人停下脚步 。 而“道”要说出来 , 就淡得没有味道 。 看它 , 看不见;听它 , 又听不到;用它 , 却用不完 。 (译文1)

谁掌握了那伟大的“道” , 普天下的人们便都来向他投靠 , 向往、投靠他而不互相妨害 , 于是大家就和平而安泰、宁静 。 音乐和美好的食物 , 使过路的人都为之停步 , 用言语来表述大道 , 是平淡而无味儿的 , 看它 , 看也看不见 , 听它 , 听也听不见 , 而它的作用 , 却是无穷无尽的 , 无限制的 。 (译文2)

若所有人能把握天下总体的阴阳大象规律 , 天下人在行动中就不会有什么灾害 , 自然过着安逸平稳的日子 , 能非常情愿地做到相互周济 , 过往的客人也有了着落 。 自然规律之道 , 说起来枯燥无味 , 因为它既看不到 , 也听不到 , 用也用不完 。 (译文3)

以道的法则来治理天下 , 则天下人都会向往归附 , 而且不会互相伤害 , 于是大家都能平和安泰 。 音乐和美食 , 可以吸引人的注意 , 让人停住脚步 。 道虽然表面上显得平淡无味 , 无形 , 无声 , 其益处却永不枯竭 。 (译文4)

【备注】

道理容易理解 , 但那是学道 , 不是“修”道 。 修证道理恐怕只有通过不断的拒绝欲望的诱惑 , 达到“安平泰” 。

【古文正解】

大象无形 , 大治无为 。 物性自生 , 民性自安 , 生性自由 , 自然之道也 。 是以往无为之邦 , 将平泰之乡 。 乐与饵且过客止 , 况安生之乡乎!故 , 道虽平淡无物 , 而美胜者天下稀及之 。 其行亦简若此 , 其用亦大若彼 , 不可谓大象耶?故为天下利器 。

【今文正解】

最大的形象没有形状 , 最大的治理没有作为 。 物的天性在于自己就会成长 , 百姓的天性在于自己就会安定 , 生命的天性在于自由而无妨害 , 这就是自在而然的大道啊 。 因此要去清静无为的国度 , 要到平静祥和的地方 。

音乐与美食尚且能够让过客停留 , 更何况是能够安乐生活的地方呢?

所以 , 大道虽然平淡无物 , 然而论美好天下没有什么比得上 。 它的施行却也这么简单 , 它的功用却也那么强大 , 不可谓是最大的形象吗?所以才是天下最锐利的器具 。  

【引语】

这一章 , 述说了“道”的作用和影响 , 但本章和上一章 , 都不完全是前面各章论“道”的重复 , 而是隐寓着言外之意 。 “道”的作用和影响不可低估 , 它可以使天下的人们都向它投靠而不相妨害 , 过上和平安宁的生活 。 因而可以这样说 , 本章实为“道”的颂歌 。 在《道德经》中 , “道”已经被多次论及 , 但从来没有重复 , 而是层层深入、逐渐展开 , 使人切实感受“道”的伟大力量 。

【评析】

“乐与饵”指流行的仁义礼法之治 , “过客”指一般的执政者 , 但还不是指最高统治者 。 老子在本章里警诫那些执政的官员们不要沉湎于声色美食之中 , 应该归附于自然质朴的大道 , 才能保持社会的安定与发展 。 统治集团纵情声色 , 不理政事 , 这是在春秋末年带有普遍性的现象 。 诸侯国之间的战争 , 使人民群众遭受严重的痛苦 。 而在日常生活中 , 统治者荒于朝政 , 根本不关心人民群众的死活 。 老子对于当时这种状况极为清楚 , 他这章里所说的话 , 表明他为老百姓的安危生存而忧虑的历史责任感 。

【补充:劝道】

执大象 , 天下往 。 往而不害 , 安平太 。

大象:道的境界 , 即修道者所进入的真实不虚的灵明的境界 。 一旦进入这一境界 , 世间万物都会在这里出现 。 万物出现 , 我无害物之心 , 物无害我之意 , 自然能够镇定自若 , 泰然处之 , 相安无事 。

圣人治国 , “处无为之事 , 行不言之教” , 营造了自然淳朴的社会风尚 , 天下有志之士自然慕道而来 。 对此 , 圣人没有国家和民族偏见 , 而是一视同仁 。 这样以来 , 社会就形成了各民族和睦相处的太平盛世景象 。 “安平太” , 是政治文明和道德文明高度统一的象征 。

执大象 , 天下往 。

往而不害 , 安平太 。

大象:道的境界 , 即修道者所进入的真实不虚的灵明的境界 。 一旦进入这一境界 , 世间万物都会在这里出现 。 万物出现 , 我无害物之心 , 物无害我之意 , 自然能够镇定自若 , 泰然处之 , 相安无事 。

圣人治国 , “处无为之事 , 行不言之教” , 营造了自然淳朴的社会风尚 , 天下有志之士自然慕道而来 。 对此 , 圣人没有国家和民族偏见 , 而是一视同仁 。 这样以来 , 社会就形成了各民族和睦相处的太平盛世景象 。 “安平太” , 是政治文明和道德文明高度统一的象征 。

乐与饵 , 过客止 。

美妙动听的音乐诱惑耳朵 , 香味扑鼻的食品诱惑嘴巴 , 匆匆过往的旅客因经受不住诱惑而停滞不前 。 这里 , 老子所要教诲的是:人来到这个世界上 , 就象匆匆过往的旅客 , 不要被眼前一时的名利所诱惑 。 人的一生虽有几十年 , 乃至百年 , 但在历史的长河中 , 如同白驹过隙 , 稍纵即逝 。 所以 , 人生的真谛在于彻悟大道 。 只有彻悟大道的人 , 生命才有价值和意义 。

道之出口 , 淡乎其无味 。

视之不足见 ,

听之不足闻 ,

用之不足既 。

有形世界 , 无限风光 。 有形世界的万物 , 都因其独有的特性和具体的形象 , 让人可见、可听、可感、可嗅 , 因而可亲、可喜、可爱、可乐 。

相比于“乐与饵” , 道则不同 。 道不为人的外官所感觉 , 若用语言来描述 , 实在是淡而无味 。 虽说用眼睛看不见 , 用耳朵听不到 , 但是 , 一旦获取大道 , 其功用却是无穷无尽的 。

本章旨在说明 , 认识大道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进而实现人生意义的根本 , 切不可舍本逐末 , 背离大道 , 被眼前一时的名利所诱惑 。 否则 , 将得不到心灵的自由 , 不知人生之归宿 。


礼堕三都功败垂成,孔子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

礼堕三都功败垂成 , 孔子离开鲁国 , 开始周游列国// //

曾国藩最经典的45句话 , 句句警心 , 推荐收藏

1. 天下古今之庸人 , 皆以一惰字致败; 天下古今之人才 , 皆以一傲字致败 。

2. 士人读书 , 第一要有志 , 第二要有识 , 第三要有恒 。 有志 , 则断不甘为下流 。 有识 , 则知学问无尽 , 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 , 如井蛙之窥天 , 皆无见识也 。 有恒 , 则断无不成之事 。 此三者缺一不可 。

3. 既往不恋 , 当下不杂 , 未来不迎 。

4. 凡人做一事 , 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 , 首尾不懈 , 不可见异思迁 , 做这样 , 想那样 , 坐这山 , 望那山 。 人而无恒 , 终身一无所成 。

5. 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

6. 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 , 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 , 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 , 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 , 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

7. 一个喜欢读书的人 , 品格不会坏到哪去;一个品格好的人 , 一生的运气不会差到哪去 。

8. 轻财足以聚人 , 侓己足以服人 , 量宽足以得人 , 身先足以率人 。

9. 观人四法:讲信用、无官气、有条理、少大话 。

10. 少年经不得顺境 , 中年经不得闲境 , 晚年经不得逆境 。

11. 坚其志 , 苦其心 , 劳其力 , 事无大小 , 必有所成 。

12. 用功不求太猛,但求有恒

13. 人该省事 , 不该怕事 。 人该脱俗 , 不可矫俗 。 不该顺时 , 不可趋时 。

14. 与多疑人共事 , 事必不成 。 与好利人共事 , 己必受累 。

15. 行事不可任心 , 说话不可任口

16. 久利之事勿为 , 众争之地勿往;

17. 勿以小恶弃人大美 , 勿以小怨忘人大 恩;

18. 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 , 夸己之长乃忌 人之长;

19. 利可共而不可独 , 谋可寡而不可众 。 独利则败 , 众谋则泄 。


礼堕三都功败垂成,孔子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

礼堕三都功败垂成 , 孔子离开鲁国 , 开始周游列国// //

20. 凡成大事 , 以识为主 , 以才为辅 , 人谋居半 , 天意居半 。

21. 家勤则兴 , 人勤则俭 , 永不贫贱 。

22. 不为圣贤 , 便为禽兽;不问收获 , 但问耕耘 。

23. 大处着眼 , 小处着手 , 群聚守口 , 独居守心

24. 人之气质 , 由于天生 , 本难改变 , 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

25. 知足天地宽 , 贪得宇宙隘 。

26. 善观人者观己 , 善观己者观心 。

27. 受不得穷 , 立不得品 , 受不得屈 , 做不得事 。

28. 家败离不得个奢字 , 人败离不得个逸字 , 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

29. 人生有可为之事 , 也有不可为之事 。 可为之事 , 当尽力为之 , 此谓尽性;不可为之事 , 当尽心从之 , 此谓知命 。

30. 功不独居 , 过不推诿!

31. 慎独则心安 , 主敬则身强 , 求仁则人悦 , 习劳则神钦 。

32. 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 , 毋与小人斗利 , 毋与天地斗巧 。

33. 将来不迎 , 当下不杂 , 过往不念 。

34. 劝人不可指其过 , 须先美其长 。 人喜则语言易入 , 怒则语言难入 , 怒胜私故也 。

35. 胸襟广大 , 宜从“平”“淡”二字用功 , 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 , 功名之际须看得淡 , 庶几胸怀日阔 。

36. 以爱妻子之心事亲 , 则无往而不孝 。 以责人之心责己 , 则寡过 。 以恕己之心恕人 , 则全交 。

37. 天道忌巧 , 谦退不争 , 不伎不求 。

38. 尖酸语称快一时 , 当之者终身怨恨 。

39. 治生不求富 , 读书不求官 , 修德不求报 , 为文不求传 , 譬如饮酒不醉 , 陶然有余欢 , 中含不尽意 , 欲辨已忘言 。

40. 君子但尽人事 , 不计天命 , 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 。

41. 立身之道 , 内刚外柔;肥家之道 , 上逊下顺 。 不和不可以接物 , 不严不可以驭下 。

42. 受挫受辱之时 , 务须咬牙励志 , 蓄其气而长其智 。

43. 知而不行 , 只是未知 。

44. 凡办大事 , 以识为主 , 以才为辅;凡成大事 , 人谋居半 , 天意居半 。

45. 求静是初学收心之法 , 若只在静上用工 , 久之习成骄惰 , 遇事便不可耐 。 孟子四十不动心 , 正是从人情物理是非毁誉中磨炼出来 , 到得无动非静 , 乃真静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