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年轻时与日月争辉,晚年两鬓斑白,豪情已减当年

年老是人类最大的敌人 , 不管你天资多高 , 能力多强 , 这种事情却无法避免 。 所以总是有人安慰自己心态要放开 。 实际上 , 到了一定年龄 , 经历过太多的沧桑与风霜 。 大部分人的心态是非常平和的 。 但是今天要介绍的这位词人 , 他的心态却不同寻常 , 先豪放 , 后苍凉 。 他的经历说起来堪称传奇 。 他从小就特别佩服欧阳修 , 立志成为像欧阳修一样有学问的人 。 终于 , 在不懈的努力下 , 他的科考成绩被欧阳修看见了 , 当时这位文学家被惊讶到了 。


他年轻时与日月争辉,晚年两鬓斑白,豪情已减当年

他年轻时与日月争辉 , 晚年两鬓斑白 , 豪情已减当年// //

他隐约感觉到 , 这个人的成就 , 未来或许不会在自己之下 。 于是 , 他就把这个少年收为弟子 。 但好景不长 , 本以为等着少年的是飞黄腾达 , 但先得到的却是母亲的噩耗-病重去世 。 从那以后 , 少年有些变了 。 直到在未来许多岁月里被贬谪 , 被酷刑折磨 。 他的心 , 愈加坚强 , 超然 。 他的风骨更甚以往 , 只是眼中的沧桑与两鬓的斑白告诉我们 , 他已不再年轻 。 他就是苏轼 , 那个邀月飞升 , 竹杖胜白马 , 挑灯回首 , 消失烟雨之中的文豪 。 那一天 , 他来到赤壁 , 感叹年华不在 , 于是写下了一首绝世名词 。


他年轻时与日月争辉,晚年两鬓斑白,豪情已减当年

他年轻时与日月争辉 , 晚年两鬓斑白 , 豪情已减当年// //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 , 浪淘尽 , 千古风流人物 。 故垒西边 , 人道是 , 三国周郎赤壁 。

乱石穿空 , 惊涛拍岸 , 卷起千堆雪 。

江山如画 , 一时多少豪杰 。 遥想公瑾当年 , 小乔初嫁了 , 雄姿英发 。

羽扇纶巾 , 谈笑间 , 樯橹灰飞烟灭 。

故国神游 , 多情应笑我 , 早生华发 。

人生如梦 , 一尊还酹江月 。

我对这首词的理解是这样的 。 奔涌不尽的江河义无反顾的向东流走 , 抛弃落花 , 抛弃黄沙 , 只身向前流去 。 那江河中翻涌的滔天巨浪 , 不知筛选了多少英雄豪杰 , 绝世人物 。 向西边望去 , 依稀可以看见当年的营帐与堡垒 。 那就是人们所说的三国时期 , 周瑜大战曹操的赤壁战场 。 那宛如天险般的石壁似乎要把天捅破 。 犹如雷霆一般的惊涛骇浪怒吼着 , 拍打着江岸 。 而激射起的浪花 , 就像喷出了千万堆雪一样洁白 , 壮观 。 我在想 , 这片战场曾是多少人的江山 。 雄伟的就像图画一样 , 那段时间 , 先后出现了多少豪情盖世的人物 。

我突然想起当年的周瑜 , 头上戴着纶巾 , 手里拿着羽扇 。 在谈笑之间就把曹操的几十万大军的船烧成了灰 。 我心生向往 , 好男人自当如此 。 只是我经历了太多的事 。 今天来到这个地方 , 可惜我未老先衰 , 馒头的白发 , 显得我很沧桑 。 人生啊 , 就像一场梦一样 , 也罢 , 就用一杯酒来纪念这江河与明月 , 还有曾经的英雄们 。


他年轻时与日月争辉,晚年两鬓斑白,豪情已减当年

他年轻时与日月争辉 , 晚年两鬓斑白 , 豪情已减当年// //

第二句的淘字 , 将江河拟人化 , 使得全词格局无比开阔 。 千古二字交代了作者写词的起因 , 是因为想起了古今那些杰出的人物 。 对比如今便有所感叹 ,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 。 一个上了年纪 , 满头白发的他 , 站在江边 。 我看见的不是豪情万丈 , 而是落寞与凄凉 , 作者已经老了 , 经历了太多的无可奈何 , 即便雄浑 , 也是萧索 。

七八九句的穿 , 拍 , 卷几个动词用在本文中却显得相得益彰 。 夸张手法在这首词里显得频繁 。 这几个动词既概括了赤壁战场的雄伟壮阔 , 也体现了周瑜的无敌风采 , 这种手法实在是神来之笔 。 一时多少豪杰 , 这六个字与后面的一樽还酹江月相呼应 。 颇有一股即便江山更迭 , 不变的是英雄辈出的循环之理 。 仿佛一幅各个时代引领风骚的奇才 , 一起在赤壁战场你来我往的伟岸图象 。


他年轻时与日月争辉,晚年两鬓斑白,豪情已减当年

他年轻时与日月争辉 , 晚年两鬓斑白 , 豪情已减当年// //

初 , 雄 , 英三字 , 既交代了赤壁的决战时间 , 那是周瑜娶小乔不久 。 如此人间角色都倾心下嫁于他 , 周瑜的得意之情跃然词中 。 谈笑二字 , 看起来很平常 , 问题是谁谈 , 在哪谈 。 是周瑜在战场上 , 在对面八十万兵力的情况下还谈笑自若 。 不说别的 , 就这份风采 , 实在是令人折服 。 我们在书本里看到尚且如此 , 苏轼亲临战场 , 看着营垒的旧址 , 他又会是一种怎样的震撼呢 。 樯橹灰飞烟灭 , 夸张之余 , 不难看出当时战场的情况是多么激烈 , 说是火光冲天都是谦虚了 。 曹操的船刹那间被烧成灰 , 即便有些夸张 , 也依然是一幅壮观的情景 。 八十万人 , 就是一起站着不动 , 气势都足以将人吓昏过去 。 所以 , 此处更进一步赞扬了周瑜的睿智风采 。


他年轻时与日月争辉,晚年两鬓斑白,豪情已减当年

他年轻时与日月争辉 , 晚年两鬓斑白 , 豪情已减当年// //

故国神游 , 多情应笑我 , 早生华发 。 十几个字 , 却将一位老人的心酸浓缩到了极致 。 前面写的就算再气势磅礴 , 我却仍然最爱这最后几句 。 夸赞周瑜 , 自嘲自己 。 周瑜几乎占了全文大部分 , 但轮到作者自己 , 却只是几笔带过 。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 无人理解 , 他也不想别人去理解 。 我想 , 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有些虚荣心 , 至少自己有可以提提的成就 。 但作者明显太过谦虚 , 他即便没有报效沙场 , 他的成就依然璀璨万古 。 周瑜在军事虽强 , 但有敌手 , 至少有司马懿 , 诸葛亮 。 但苏轼在文学界 , 至少是古代文学界 , 绝对空前绝后 , 只是他站在军事的角度贬低自己 , 明显是有些钻了牛角尖 。 人生如梦 , 一樽还酹江月 。 全词结束 , 既是对江山从此再无人的感叹 , 也是对自己人生充满遗憾之感 。


他年轻时与日月争辉,晚年两鬓斑白,豪情已减当年

他年轻时与日月争辉 , 晚年两鬓斑白 , 豪情已减当年// //

全词气势磅礴 , 写法豪放 。 作者先是先是以大江东去 , 浪淘尽 , 千古人物提笔 。 仿佛让读者置身于兵荒马乱 , 战火纷飞的年代 , 说是天外之笔也不为过 。 给人以庄严肃穆 , 割腕叹息之感 , 同时作者暗指当今执政者们的昏庸 , 不复往日的芳华 。 紧着着作者交代了全词的主角 , 三国的周瑜大战曹操的故事 。 乱石穿空 , 惊涛拍岸 , 以及千堆雪 , 作者此处用了较为夸张的手法 , 为下文对周郎的赞美而铺垫 。


他年轻时与日月争辉,晚年两鬓斑白,豪情已减当年

他年轻时与日月争辉 , 晚年两鬓斑白 , 豪情已减当年// //

同时也表现了赤壁战场的壮观 , 令人心驰神往 。 雄姿英发是他对敌的风采 。 羽扇纶巾是他出尘的气质 , 谈笑间 , 樯橹灰飞烟灭是他对自己的自信 , 也就是从容 。 此处三个字 , 更有一股莫名的豪情油然而生 。 更能让人隐隐感觉到睿智 , 颇有运筹帷幄 , 决胜千里的气势 。 周瑜在如此天险 , 如此巨浪间火烧赤壁 , 实在是让人佩服 。 更印证了之前的铺垫 , 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 故国神游 , 作者寥寥几字 , 却满含心酸 。 他本才华惊世 , 奈何不受重用 。 四处做的官职也并不高 。


他年轻时与日月争辉,晚年两鬓斑白,豪情已减当年

他年轻时与日月争辉 , 晚年两鬓斑白 , 豪情已减当年// //

这就是大宋的理念 , 他觉得年轻人太出色是锋芒毕露 , 放到各个地方去磨练几十年 , 结果什么也没磨出来 。 言归正传 , 作者怀着对当朝的失望之情来到赤壁 。 希望能再现周瑜这样的英雄 , 打败西夏军队 , 这样也实现了多年作者的夙愿 。 尤其是最后一句 , 人生如梦 , 这其中蕴含了怎样的心酸历程词能用四个字 , 故作潇洒的一笔带过呢 。 一樽还酹江月 , 表面是写作者的尊敬之意 , 实则是觉得自己的想法不切实际 。 像周瑜这样的人 , 千百年出不了几个 , 又怎么会出现在如此混乱的大宋呢 。 苏轼心想 , 还是敬一杯酒 , 洗洗睡吧 。


他年轻时与日月争辉,晚年两鬓斑白,豪情已减当年

他年轻时与日月争辉 , 晚年两鬓斑白 , 豪情已减当年// //

总之 , 曾记否那句多情应笑我 , 我私以为那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最大自嘲 。 他曾年轻 , 他曾豪放 , 但归根结底已不再年轻 。 这种心情 , 问问家里的老人就明白了 。 不是心态 , 而是不允许 , 限制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