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贯中妙笔书关羽,四步成就其千古美名

罗贯中妙笔书关羽 , 四步成就其千古美名

论民间形象 , 关羽可谓无人出其由 , 关公信仰遍九州 , 建国前全国关帝庙遍地开花 , 具体有多少无法统计 , 历史上有16位帝王23次为他御旨加封 , 爵位由侯变王 , 由王变帝 , 可谓荣宠非凡 , 据说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甚至印度都有关帝庙 , 真可谓独步古今 。 关羽也因此跟孔子并称为“文武二圣” , 关羽为何获得如此青眼呢 , 这跟小说《三国演义》的描写和广泛传播是绝对分不开的 , 那《三国演义》中罗贯中是如何一步步把关羽忠肝义胆的形象树立起来成就千古美名的呢?


罗贯中妙笔书关羽,四步成就其千古美名

罗贯中妙笔书关羽 , 四步成就其千古美名// //

一:降汉不降曹

《三国演义》第25回 , 刘备因“衣带诏”事件 , 遭到曹军攻打 , 刘备孤身逃跑 。 随后 , 曹操设计将关羽围困于下邳 , 投降或身死摆在了关羽面前 , 张辽前来劝降 , 张辽劝其身死三罪:“负盟 , 负托 , 负义 。 ”投降三利:“保嫂、守约、留身 。 ”关羽面对张辽的劝降也提出了三点要求:“降汉不降曹、护嫂其周全、知备而寻”书中写道:


罗贯中妙笔书关羽,四步成就其千古美名

罗贯中妙笔书关羽 , 四步成就其千古美名// //

辽曰:“兄今即死 , 其罪有三 。 ”公曰:“汝且说我那三罪?”辽曰:“当初刘使君与兄结义之时 , 誓同生死;今使君方败 , 而兄即战死 , 倘使君复出 , 欲求兄相助 , 而不可复得 , 岂不负当年之盟誓乎?其罪一也 。 刘使君以家眷付托于兄 , 兄今战死 , 二夫人无所依赖 , 负却使君依托之重 。 其罪二也 。 兄武艺超群 , 兼通经史 , 不思共使君匡扶汉室 , 徒欲赴汤蹈火 , 以成匹夫之勇 , 安得为义?其罪三也 。 兄有此三罪 , 弟不得不告 。 公曰:“一者 , 吾与皇叔设誓 , 共扶汉室 , 吾今只降汉帝 , 不降曹操;二者 , 二嫂处请给皇叔俸禄养赡 , 一应上下人等 , 皆不许到门;三者 , 但知刘皇叔去向 , 不管千里万里 , 便当辞去:三者缺一 , 断不肯降 。 望文远急急回报 。 ”

关羽的三点要求不可谓不聪明 , 一下将降曹事实的负面影响取消大半 。

二:身在曹营心在汉

曹操对关羽的归附可以说是礼遇有加 , 三日一小宴 , 五日一大宴 , 金银美女更是不计其数 。 但关羽不为其所动 , 曹操新赠战袍、衣纱锦囊保美髯、忍痛相赠赤兔马 , 凡此种种皆不被关羽所动 。

曹操赠袍送马《三国演义》书中是这样写的“


罗贯中妙笔书关羽,四步成就其千古美名

罗贯中妙笔书关羽 , 四步成就其千古美名// //

操笑曰:“云长何如此之俭乎?”公曰:“某非俭也 。 旧袍乃刘皇叔所赐 , 某穿之如见兄面 , 不敢以丞相之新赐而忘兄长之旧赐 , 故穿于上 。 ”操叹曰:“真义士也!”关公曰:“吾知此马日行千里 , 今幸得之 , 若知兄长下落 , 可一日而见面矣 。 ”曰:“吾固知曹公待吾甚厚 。 奈吾受刘皇叔厚恩 , 誓以共死 , 不可背之 。 吾终不留此 。 ”

在得到刘备书信后关羽用羊角哀、左伯桃倾诉一腔忠义更是跃然纸上 。 《三国演义》27回 , 关公写书云:“窃闻义不负心 , 忠不顾死 。 羽自幼读书 , 粗知礼义 , 观羊角哀、左伯桃之事 , 未尝不三叹而流涕也 。 前守下邳 。 内无积粟 , 外听援兵;欲即效死 , 奈有二嫂之重 , 未敢断首捐躯 , 致负所托;故尔暂且羁身 , 冀图后会 。 近至汝南 , 方知兄信;即当面辞曹公 , 奉二嫂归 。 羽但怀异心 , 神人共戮 。 披肝沥胆 , 笔楮难穷 。 瞻拜有期 , 伏惟照鉴 。 ”

三:千里走单骑 过五关斩六将

在得知刘备在袁绍处后 , 关羽不顾曹营挽留 , 一心去寻兄长 , 为报曹厚待之恩 , 关云长白马坡一斩颜良、延津口二斩文丑 , 挂印封金 , 北上寻兄 , 一路上过五关斩六将 , 勇不可挡 。 曹操手下的几员大将都成了关羽忠肝义胆形象的牺牲品 , 随后几经波折 , 历经千辛万苦 , 途中收周仓 , 在斩杀颜良后亦拜“汉寿亭侯” 。 艰难万苦 , 终于兄弟三人古城相会 , 此经种种 , 忠勇守义温情大增 。 后人有诗叹曰:


罗贯中妙笔书关羽,四步成就其千古美名

罗贯中妙笔书关羽 , 四步成就其千古美名// //


罗贯中妙笔书关羽,四步成就其千古美名

罗贯中妙笔书关羽 , 四步成就其千古美名// //

挂印封金辞汉相 , 寻兄遥望远途还 。 马骑赤兔行千里 , 刀偃青龙出五关 。 忠义慨然冲宇宙 , 英雄从此震江山 。 独行斩将应无敌 , 今古留题翰墨间 。

四:华龙道关羽义释曹孟德

《三国演义》中的这一段出现在第50回赤壁之战之后 , 曹操率领八十万大军南下攻吴 , 企图一举扫平江东 , 为统一大业更进一步 , 可惜赤壁一战 , 孙刘联军火烧曹营 , 曹操无奈败走华龙道 , 二人相遇华龙道时书中写道:


罗贯中妙笔书关羽,四步成就其千古美名

罗贯中妙笔书关羽 , 四步成就其千古美名// //


罗贯中妙笔书关羽,四步成就其千古美名

罗贯中妙笔书关羽 , 四步成就其千古美名// //

“操曰:“五关斩将之时 , 还能记否?大丈夫以信义为重 。 将军深明《春秋》 , 岂不知庾公之斯追子濯孺子之事乎?”云长是个义重如山之人 , 想起当日曹操许多恩义 , 与后来五关斩将之事 , 如何不动心?又见曹军惶惶 , 皆欲垂泪 , 一发心中不忍 。 于是把马头勒回 , 谓众军曰:“四散摆开 。 ”

经此一书 , 关羽义薄云天的形象可谓登峰造极了 , 关羽出征前是跟诸葛亮写下军令状的 , 但不忘旧恩 , 义重如山的关羽冒着掉脑袋的风险放走了曹操 。 经此四步 , 关羽的形象可谓变成了忠义的化身 , 护嫂不忘兄、受新主之恩不忘旧义、披肝沥胆不忘盟 , 真乃大丈夫也 。


罗贯中妙笔书关羽,四步成就其千古美名

罗贯中妙笔书关羽 , 四步成就其千古美名// //


罗贯中妙笔书关羽,四步成就其千古美名

罗贯中妙笔书关羽 , 四步成就其千古美名// //


罗贯中妙笔书关羽,四步成就其千古美名

罗贯中妙笔书关羽 , 四步成就其千古美名// //

其实在群雄并起动荡不安的东汉末年各个阵营里都有忠勇无比之人 , 比关羽更加忠义的可能还大有人在 , 但他的形象却被后世塑造的无比高大 , 这与小说《三国演义》的影响力有直接关系 , 正是罗贯中老先生的妙笔生花把关云长的忠肝义胆、义薄云天书写的荡气回肠 , 成为后世忠义的典范 , 而忠孝节义也恰恰是我们中国人千百年来孜孜不倦追求的最高道德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