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媒:为什么中国崛起势头不太可能很快消失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菲媒:为什么中国崛起势头不太可能很快消失

菲律宾《商业世界报》7月22日文章 , 原题:为什么中国(的崛起势头)不太可能很快消失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承担的最后一项任务 , 是确保从美国获得一笔巨额双边贷款(约相当于今天的500亿美元) , 以帮助在二战后“破产”的英国(复苏) 。 英国需要让其最聪明的经济学家来履行一项本质上卑贱和乞讨的职能——与美国官员谈判贷款——这象征着战后英国的衰落 。

时至今日 , 一些有见地的人士在思考 , 在我们(或我们的孩子)的有生之年 , 会不会亲眼目睹美国的衰落 。 又或许美国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 , 该是中国掌舵的时候了?哪一位美国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有朝一日会前往北京 , 恳求中国不要抛售美国国债而是继续购买?

那些怀疑中国崛起重要意义的人大可以指出 , 美国仍是世界最大经济体 , 中国的GDP仅为美国的65%至70%、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美国的1/5 , 美国人均GDP(按2018年购买力平价计算)仍是中国的3.5倍等 。 从该角度来看——特朗普政府很可能也这么看——一些人或许认为如今仍能阻挡中国的崛起 。

然而 , 两个因素有悖于这种预测 。 其中之一是中国中等收入群体的庞大规模 。 瑞士信贷集团在2015年发布报告称 , 数十年来的迅猛增长已使中国的中等收入群体超过美国(个人净资产介于5万至50万美元之间) , 两国分别为1.09亿人和9200万人 。 但即便这种对比也是对中国(实力)的低估 。 如果使用相对较低的净资产门槛 , 比如说1万至10万美元之间 , 那么如今中国人在全球中等收入及更富裕群体中的占比已接近40% , 而美国和欧洲加起来还不到30% 。 无论怎么强调这种现实的重要性都不为过 。 从智能手机、洗衣机、冰箱到汽车消费 , 再到乘飞机旅行 ,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 。

第二个因素至关重要 。 美国的经济优势部分建立在一种文化霸权的基础上 , 流行文化和吸引人的消费生活方式仍主要由西方特别是美国的术语来定义 。 对中国来说 , 目前还无法轻易让其商业搭上流行文化的便车 。 中国还算不上“酷” 。 因此中国品牌的价值必须完全基于价格和技术 。

目前尚不清楚 , 中国的市场主导地位最终将在多大程度上重塑世界文化规范(或者反过来说 , 中国人将在多大程度上接受西方的品味和价值观) 。 我们的确知道中国的市场统治力已经在重塑政治 。 但是 , 资本主义能够而且将始终根据付费客户的需求进行调整 , 而充足的资金将始终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即便是最根深蒂固的规范和最受追捧的价值观 。 因此世界商业文化中必将出现一些迎合中国口味甚至中国政治需求的趋势 。 例如 , 为适应中国人的喜好 , 通用汽车据说已将风水等元素融入其设计 。 正如那句古老的德国谚语所言:吃谁的面包 , 就唱谁的歌 。 (作者伊曼纽尔·德迪奥斯 , 王会聪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