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浪奔涌大渡河——来自四川省石棉县的报道
大渡河以急浪留在红军记忆中 , 刻写下长征路上的一个壮举 。
聂荣臻元帅在回忆录中说:“这是长征以来 , 我们渡过的水流最湍急的河流 , 比乌江、金沙江水还要急 。 ”
沿长征路线沿江北上 , 我们来到石棉县安顺场 。 村党支部书记李希林说 , 现在安顺场村有960多户、3000多口人 , 一大半是库区移民 。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之后 , 这里进行重建 , 保留了往日风貌 。
安顺场现在有渡河纪念碑 , 有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 。 大渡河边 , 一块巨石刻写着杨得志将军题写的三个红色大字:红军渡 。
这里曾经是一个决定红军命运的渡口 。 刘伯承和聂荣臻率中央红军先遣队于1935年5月24日夜冒雨赶到安顺场 。 时任红一团团长的杨得志在《强渡大渡河》中回忆:“我们的处境也很凶险:后有周浑元、吴奇伟等数十万大军追赶 , 前有四川军阀刘湘、刘文辉的"精悍部队"扼守着大渡河所有渡口 。 ”刘伯承和聂荣臻向红一团下达渡河任务时特别指示:“这次渡河 , 关乎着数万红军的生命!一定要战胜一切困难 , 完成任务 , 为全军打开一条胜利的道路 。 ”
今天 , 站在河边 , 我们听得见涛声 , 却无法体会战争的硝烟 。 宁静的村落 , 繁华的街道 , 信步的游客 , 一片祥和 。 当年 , 渡河的最大困难是没有船 。 担任先头找船渡河任务的是营长孙继先带领的一营战士 。 孙继先在《大渡河之战》中回忆 , 找不到船 , 让他坐立不安 , “在这着急的时候 , 大渡河水的声音好像特别响 , 又单调 , 又震人……搅得人更是心烦” 。 晚上十点占领安顺场 , 深夜一点多钟 , 终于找到一艘船 。
孙继先难忘的是急流和礁石:“水流实在急得惊人 , 每秒钟流速有四五米 。 站在河边上看河水 , 那水势陡得连水面都有个斜坡 。 急浪涌起的漩涡 , 一个接一个……特别是那几块礁石 , 像狗熊似的蹲在河心里 , 更是令人惊心……”
强渡在5月25日上午开始 。 杨得志从一营挑选出的十七位勇士 , 在二连连长熊上林带领下 , 乘坐那艘唯一的木船 , 当地9名船工奋力撑船 , 迎着敌人的炮火 , 朝着急流下水 。
纪念馆今天存放着一只当年渡河的木船 , 因为水流急 , 当地木船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船头高高扬起 , 便于挡水 。 “撑船需要有力气 , 能够站稳 。 ”船工帅师高当年帮助红军渡河 , 他的儿子帅希林给我们复述父亲讲过的故事 。
船工龚万财为第二船红军战士掌舵 。 他女儿龚风珍说 , 在父亲记忆中 , 河里的浪最让人害怕 , “水浪溅起来比人还高 , 而且手榴弹炸在水里 , 不时掀起巨浪” 。
渡口不远处 , 一面斜坡下 , 有一溜石头矮墙 。 当年 , 那是炮兵工事 。 炮手赵章成把仅有的两发炮弹打出去 , 正好落进敌人堆 , 有力配合了战士登岸 。 十七位勇士奋勇激战 , 控制了主要工事 。 今天 , 安顺场村有一条街叫章成街 。 聂荣臻元帅回忆:“我和伯承就站在河岸的一个坡地上 , 旁边就是架着重机枪的阵地 。 我们直接观察了这个惊心动魄的历史场面 。 ”
红一团强渡大渡河 , 有力配合了左翼兵团抢占泸定桥 。 大渡河的急浪永远留在红军将士心中 。
聂荣臻元帅的女儿聂力回忆 , 刘伯承元帅弥留之际 , 聂帅前去探望 , 回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 聂帅喃喃自语的是这样一句话:“在大渡河边 , 他站在一块石头上 , 我觉得他那么高大 , 那么威武……”
渡口不远处一片玉米地边 , 竖立着一块石头 , 写着“魂系大渡河” 。 那是孙继先骨灰抛撒处 。 这位大渡河边建奇功的英雄 , 后来担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第一任主任 。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采访人员 魏永刚 姚 进)
- 大渡河战役:红军的生死存亡之战
- 大渡河畔说奇迹:感悟长征的胜利密钥
- 大渡河畔说奇迹
- 大渡河畔说奇迹——感悟红军长征的胜利密钥
- 向死而生强渡大渡河 事关中央红军命运
-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强渡大渡河:力克天险 勇斗敌军
- 被困大渡河,石达开为何没能飞夺泸定桥?只因他得罪不该得罪的人
- 好险:就差三天,蒋介石便可以堵住大渡河,令中央红军陷入绝境
- 红军能否成功抢渡大渡河,原来直接关系到这名川军将领的生死存亡
- [新长征,再出发]大渡河上的飞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