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谈大明(十二)为何张士德宁死不降朱元璋,反而建议张士诚降元

张士诚是朱元璋在建立大明朝过程中的主要对手之一 , 也是反元义军中独立于红巾军之外的一只重要力量 。 起初张士诚响应韩山童和刘福通的颍州起义 , 率领十八名盐丁起兵反元 , 史称\"十八条扁担起义\" 。 起兵后张士诚相继攻占了高邮、平江、常州等地 , 建立了周政权 , 自号\"诚王\" , 成为割据江淮的强大势力 。 在与明太祖朱元璋的争斗中 , 张士诚一直落于下风的地位 , 基本上是屡战屡败 , 连弟弟兼主要谋士张士德都被对方俘虏了 。 朱元璋一度想利用张士德招降对方 , 然而张士德宁死不降 , 反而建议张士诚投降元朝 。


笑谈大明(十二)为何张士德宁死不降朱元璋,反而建议张士诚降元

笑谈大明(十二)为何张士德宁死不降朱元璋 , 反而建议张士诚降元// //

关于张士诚降元的说法在历史上有很多 , 在学者之中也众说纷纭 , 其中主要的矛盾集中在降元是\"真降\"还是\"诈降\"方面 。 这个问题争论了很多年 , 大家都在张士诚和朱元璋的角度去讨论 , 各有各的说辞 。 然而不能否认的是 , 降元这个事情是张士德在遗书中留给张士诚的建议 , 对降元的真假 , 张士德的谋划才是最有说服力的 。

张士德是张士诚最得力的弟弟 , 也是他手下打仗最厉害的将领 。 在周政权中 , 张士德是当之无愧的二把手 , 也是主要的战略制定者之一 。 张士诚起兵后能取得江南和江北广大的地域 , 这与张士德的英勇善战密不可分 。 因此在战争路线上 , 张士诚对张士德言听计从 。


笑谈大明(十二)为何张士德宁死不降朱元璋,反而建议张士诚降元

笑谈大明(十二)为何张士德宁死不降朱元璋 , 反而建议张士诚降元// //

徐达近攻常熟 , 张士德带兵迎战 , 战败后被赵德胜所擒 , 押往金陵见朱元璋 。 降元是他留给哥哥的最后一跳计策 , 看似宁死不降是与朱元璋赌气 , 其实有着深远的谋略规划 。 从张士诚在降元后几年时间内将周政权打造成北至济宁 , 南至绍兴 , 横跨三千里疆域的诸侯国 , 足见其高明之处 。

那张士德的策划是怎样的呢?张士诚到底是不是先\"诈降\" , 后反元呢?站在张士德的角度 , 我认为他不会出\"诈降\"这么肤浅的主意 。 诈降的事情在古代战场上很常见 , 但风险极高 。 尤其是诈降后失去局势的控制权 , 那会将自己送入万劫不复之地 。 张士德出主意时已经是朱元璋的阶下囚 , 根本无力控制张士诚、朱元璋和南方元军之间的局势 , 出\"诈降\"这种主意岂不是将张士诚往火坑里推?


笑谈大明(十二)为何张士德宁死不降朱元璋,反而建议张士诚降元

笑谈大明(十二)为何张士德宁死不降朱元璋 , 反而建议张士诚降元// //

而当时张士诚在朱元璋的打击下一败再败 , 后来又败给南方元军将领杨完者 , 生存空间被挤压到极限 。 在朱元璋和杨完者之间 , 选定一方投降是最终的出路 。 如果为了自己生命考虑 , 张士德理应劝张士诚投降朱元璋 。 然而张士德没有这么做 , 那肯定谋划着有着比他生命更大的利益 。

张士德建议张士诚向南方元军投降 , 不仅仅是可以暂时停止元军对他的追击 , 更大的谋划是在于改变整个元末农民战争的局势 , 并从中取得最大的利益 。 因此 , 抱着这种长远规划的投降 , 并非骗取敌军信任的\"诈降\" , 而是应对不同局势下的暂时停战协议 。 投降只是官面上的一种说法 , 体现了元朝政治上的优越感 。


笑谈大明(十二)为何张士德宁死不降朱元璋,反而建议张士诚降元

笑谈大明(十二)为何张士德宁死不降朱元璋 , 反而建议张士诚降元// //

这个长远的规划体现了张士德远大的战略眼光 , 难怪朱元璋花费重金也想招降他 。 虽然当时周政权的军队受到朱元璋和杨完者的两面夹击 , 一败再败 , 生死存亡就在一线之间 , 然而张士德却看到了周政权掌握的重要战略要点 。 这个战略要点不是与朱元璋和杨完者之间的战略核心 , 而是整个元末农民战争的战略核心 。 这个战略核心的归属 , 足以左右整个元末农民战争的走向 。 这就是张士诚手下的军队和周政权的相关地域控制这京杭大运河 , 掌握了江南税赋和漕粮北上运输的关键 , 说他拿捏着元朝朝廷的生死命脉也不为过 。


笑谈大明(十二)为何张士德宁死不降朱元璋,反而建议张士诚降元

笑谈大明(十二)为何张士德宁死不降朱元璋 , 反而建议张士诚降元// //

江淮义军之所以剿而不灭 , 反而越做越大 , 其主要的原因便是元军后勤不济 。 最初元相脱脱带兵南下时 , 南北元军号称百万 , 依托江淮的漕粮税赋为后勤 , 打得义军毫无还手之力 。 脱脱被哈麻陷害 , 夺取兵权并流放处死后 , 南北元军群龙无首 , 各自为战 。 江淮义军趁机反扑 , 占据了江南江北的大部分地盘 , 元末农民战争愈演愈烈 。 其中张士诚依托运河两岸的有利地势 , 攻占了高邮、平江、常州、镇江等关键城池 , 控制了江南漕粮和税赋运往大都主要航道 , 并切断了南北元军之间的联系 。


笑谈大明(十二)为何张士德宁死不降朱元璋,反而建议张士诚降元

笑谈大明(十二)为何张士德宁死不降朱元璋 , 反而建议张士诚降元// //

南方元军以江浙为主 , 作战后勤是在江南等地就地补给 , 并没有后顾之忧 。 而北方元军则不同 , 他们需要从大都往南运送补给品 , 供军队作战使用 。 脱脱领兵时控制了江淮地区大运河的主要航道 , 江南的税赋和漕粮能够顺理的运往大都 , 再分发调配到各路军队 。 张士诚建立周政权后切断了大运河航道 , 大都自己的吃喝拉撒都成问题 , 哪里有余力补给北方元军?而北方元军得不到补给 , 便在作战中消极对待 , 对朝廷的命令置若罔闻 。 江淮义军的刘福通等人便抓住机会大打反击 , 攻占了河南和山东大部分地区 , 掀起了三路大军北伐元朝的高潮 。


笑谈大明(十二)为何张士德宁死不降朱元璋,反而建议张士诚降元

笑谈大明(十二)为何张士德宁死不降朱元璋 , 反而建议张士诚降元// //

而正是在这个时刻 , 张士诚投降了元朝 , 实际上是从大运河和海路同时放开了对元军补给线的限制 。 北方元军有了充足的后勤补给 , 作战一下子就给力了 。 以察罕帖木儿和孛罗帖木儿为首的元军将领展开反扑 , 相继在潼关、大同等地击溃了刘福通的北伐大军 , 兵锋直达宋政权的首都汴梁城 。 随着红巾军毛贵攻击大都失败后引发的山东红巾军内乱 , 元军趁机夺回山东地区 , 不久之后山东红巾军被镇压 。 而被元军包围的汴梁城也没支持多久 , 城破后只有刘福通带着小明王韩林儿逃到安丰 , 宋政权的主要力量只剩下金陵的朱元璋部分 。


笑谈大明(十二)为何张士德宁死不降朱元璋,反而建议张士诚降元

笑谈大明(十二)为何张士德宁死不降朱元璋 , 反而建议张士诚降元// //

张士诚的投降不但给元军带来了反扑的契机 , 也让自己获得了最大的利益 。 这不但暂停了元军杨完者所部对周政权的围剿 , 而且也利用元军的反扑压制了朱元璋的军队 。 在察罕帖木儿等反扑的元军面前 , 朱元璋也不得不猥琐行事 , 派人向扩廓帖木儿请降 , 并接受了元朝荣禄大夫、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的封号和各种赏赐 。 而张士诚则趁机将自己的军队渗透到了浙江等地 , 后来便利用浙江元军内部的冲突再次称王反元 , 夺取了浙江的地盘 , 成为东路义军中最强者 , 并拥有北至山东济宁 , 南至浙江绍兴的 , 近三千里的疆域 。


笑谈大明(十二)为何张士德宁死不降朱元璋,反而建议张士诚降元

笑谈大明(十二)为何张士德宁死不降朱元璋 , 反而建议张士诚降元// //

说张士诚诈降的主要理由有三 , 一是张士诚后来反元 , 二是投降期间运送给大都的补给品不足江南的四百五十分之一 , 第三是朱元璋出兵张士诚中的檄文中多次提到\"诈降\" 。 可是我们要看到 , 张士诚对运河航道的控制左右了元末农民战争的局势 。 元朝希望从张士诚处得到的并非多少钱粮 , 而是只要张士诚放开这条通道 , 就有钱粮源源不断的运往大都 , 支持元军作战 。 实际上正是张士诚投降元朝的四年半时间内 , 元军几乎扑灭了江淮所有的反元义军 , 除了投降的朱元璋和张士诚 。


笑谈大明(十二)为何张士德宁死不降朱元璋,反而建议张士诚降元

笑谈大明(十二)为何张士德宁死不降朱元璋 , 反而建议张士诚降元// //

因此我们看到 , 张士德给张士诚出的降元的主意 , 不但扭转了张士诚的不利地位 , 也让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强大力量 。 红巾军刘福通等主要战力也在这招之下名存实亡 , 只有朱元璋顶着投降的帽子保存自己 。 这不是能用\"诈降\"二字简单形容的 , 而是一种长远的战略布置 , 足以体现张士德超越时代的战略眼光 。 只不过张士诚只领悟了一半 , 另一半在他称王反元后全部破灭 , 因此他也失去了最好的争夺天下大权的机会 。 这也是为什么再次称王后 , 张士诚的大量谋士将领(包括施耐庵和罗贯中)弃他而去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