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华》没有“洗白朱棣”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大明风华》没有“洗白朱棣”


《大明风华》没有“洗白朱棣”

《大明风华》没有“洗白朱棣”// //

《大明风华》中 , 朱家皇室所有的权谋争斗不再故弄玄虚 , 人物的欲望和动机写在脸上 。 朱棣对待孩子就像一个普通家庭的父亲一样唠叨费神 。 图为王学圻饰演的朱棣 。


《大明风华》没有“洗白朱棣”

《大明风华》没有“洗白朱棣”// //

图为俞灏明饰演的朱高煦 。


《大明风华》没有“洗白朱棣”

《大明风华》没有“洗白朱棣”// //

梁冠华饰演的太子 。

《大明风华》以靖难之役切入 , 以此为契机带出女主角孙若微(汤唯饰)与女二号胡善祥(邓家佳饰)这对遗孤姐妹的发展线 。 交代完主要人物的背景后 , 剧情很快进入另一条主线 , 明成祖朱棣的家庭生活 , 围绕着朱棣(王学圻饰)与他的三个儿子——大儿子朱高炽、二儿子朱高煦、三儿子朱高燧以及长孙朱瞻基的日常生活展开叙事 。 《大明风华》导演张挺近日接受新京报采访 , 他表示 , 《大明风华》主要是一部“家族史” , 不采用“大女主”等所有成熟的故事套路 , 力求更接近人物的内心 , 与当代人展开对话 , 展现出皇家与民间的相同之处 。

不写宫斗是因为太残酷

以“家长里短”切入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这段历史 , 在导演张挺看来 , “历史”除了结果以外 , 还提供给后人一种对“过程”猜测的可能性 , 历史也是古代与当代人的一种对话 , 是当代人通过古人重新观察自己的一种方式 。 从《大明风华》中没有看到很严重的后宫斗争 , 是因为张挺认为 , 明朝的后宫斗争比清朝后宫斗争残酷很多 。 翻开史书和去看大女主戏是两回事 。 真正的女人之间的宫斗 , 极为血腥 。 明朝帝王又喜欢吃丹、修道 , 欲望很重 , 像“红丸案” , “移宫案” , 每一件事都让人不寒而栗 , 把这些东西展示出来给现代人看真的好吗?

而且明朝有野蛮的殉葬制度 , 在宫廷里面看起来冠冕堂皇 , 其实奉行的是“黑暗丛林”的法则 , 野蛮又残酷 。 我不喜欢美化这些刽子手 , 我也不希望展现人性有多恶 , 这些黑暗面 , 想了解就去读书 。 这部戏的主旨 , 是在讲人在情感当中的困境和自我拯救 , 讲人的自我牺牲精神与对国家的献身 , 笔墨并不主要放在后宫 , 真正写到也是以讽刺和批判居多 。

剧情没有为朱棣洗白

在《大明风华》中 , 既有朱棣杀伐铁腕的展示 , 也有犹豫、不忍、落泪以及召集自己儿孙让其共同起誓不能再沾自家人血等戏份 , 除了强势、计谋等 , 剧集也呈现出他内心中的柔软与惧怕 。 他赶走了建文帝之后 , 拉着小孙子坐到金銮殿的房顶 , 流了两行泪对孙子说 , “从今天起 , 爷爷是万古不易的贼了 , 我好悔” 。 他还直接对姚广孝说 , 做梦梦到他爹朱元璋 , “心里怕得要死啊 , 难道我一生的功绩 , 洗不清我的罪名?”

这些剧情让朱棣与传统的帝王形象不同 , 也被认为有“洗白朱棣”之嫌 。 对此 , 张挺表示否认 , “没有洗白 , 历史上朱棣自己也不洗白 。 ”任何一个时代里 , 武装叛乱 , 篡位登基 , 在儒家伦理史官记载的传统里 , 都不可能是正面形象 , 都不会被肯定 。 “这是朱棣身上的历史污点 , 毋庸置疑 。 当朝的史官也不会避讳 , 这是一种诚实的历史态度 , 是对后代儿孙负责的一种态度 。 ”

张挺说 , 朱棣一生中做的事 , 实际上都是在弥补 , 在争一口气 , 虽然是篡位 , 但是自己能做得更好 , 他有这样一种心态 。 “朱棣要做的比其他皇帝还好 , 他雄才大略 , 五征漠北、修建紫禁城、迁都、修《永乐大典》、派郑和下西洋 , 重新疏通运河 , 他自信功大于过 。 他虽是一个有污点的伟人 , 但绝不辜负‘永乐大帝’四字的称号 。 ”张挺认为 , 古代史官尚可秉笔直书 , 记录历史功过 , 走到今天 , 我们更应该撕下皇权外衣 , 用平等的心态去对待已经发生过的人和事 。

朱棣一代人干了三代事

至于明朝朱棣这一代真的很穷吗?张挺认为朱棣这个皇帝 , 他像狮子和老虎一样 , 对自己的死亡有高度的精密设计 , 这是非常有意思的 。 他知道自己最后一次征战非常凶险 , 六十五岁高龄 , 苦战不退 , 亲自上阵 , 死于榆木川 , 为自己在历史上完成了一个定位 。 所谓“天子死社稷” 。

明朝的财政很成问题 , 不是一个“穷”字那么简单 , 涉及政府财政预算问题 。 明朝每年的国民生产总值 , 比如说收上来一千五百万两白银 , 如果不打仗就没问题 , 打仗会花很多钱 。 永乐一朝 , 五次北征、修陵、修城、编书、修运河等 , 每年财政预算赤字高涨 , 朝廷就只能增发货币 。 我们都知道明朝的“宝钞” , 发行过度就带来通货膨胀 , 为了解决通货膨胀只有继续打仗 。 明朝不是穷 , 是朱棣爱折腾 。 这种“大帝” , 一代人干三代人的事 , 是所谓的历史发动机 。 采写/新京报采访人员 刘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