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不是死于蒙冤,是他自己害了自己

满江红·怒发冲冠

怒发冲冠 , 凭栏处、潇潇雨歇 。 抬望眼、仰天长啸 , 壮怀激烈 。 三十功名尘与土 , 八千里路云和月 。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 空悲切 。

靖康耻 , 犹未雪 。 臣子恨 , 何时灭 。 驾长车踏破 , 贺兰山缺 。 壮志饥餐胡虏肉 , 笑谈渴饮匈奴血 。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 朝天阙 。

(此词创作时间有三处说法 , 分别是岳飞三十岁出头、绍兴六年、入狱被杀前一年 。 )

说起岳飞 , 恐怕现在就是三岁小孩儿都能说出一大堆关键词出来:抗金英雄、精忠报国、风波亭、秦桧、蒙冤至死...

总的来说 , 就是一个完美英雄被冤死的人生故事 。


岳飞不是死于蒙冤,是他自己害了自己

岳飞不是死于蒙冤 , 是他自己害了自己// //

但有几人知道岳飞真正的死因不是蒙冤至死 , 却是在开始就已经注定了的?

看到这里 , 想必有人会认为九泉在夸大其词了 , 但且听九泉细细说来 , 看到最后自然能明白缘由 。

首先 , 我们先来看看那个时代背景:北宋末-南宋初 , 金兵南下 , 以席卷天下之势汹涌压来 。

再看看岳飞的经历 。

北宋末年时期 , 无家世无背景的岳飞数次投军 , 最高也就只是当上了一个统领五百人的小将 , 这点履历在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根本连点浪花都咋不起来 。

但就是这样 , 在北宋末年也是南宋初年岳飞不顾自己的卑微身份上书:

“陛下已登大宝 , 社稷有主 , 已足伐敌之谋 。 而勤王之师日集 , 彼方谓吾素弱 , 宜乘其怠击之 。 黄潜善、汪伯彦辈不能承圣意恢复 , 奉车驾日益南 , 恐不足系中原之望 。 臣愿陛下乘敌穴未固 , 亲率六军北渡 , 则将士作气 , 中原可复 。 ”


岳飞不是死于蒙冤,是他自己害了自己

岳飞不是死于蒙冤 , 是他自己害了自己// //

?此刻正是南宋高宗刚刚继位 , 岳飞官职为修武郎 , 在宋朝五十三阶官职中排第四十四阶 。

粗略一看 , 这份上书绝对算是入木三分的忠心耿耿之言 。

可岳飞忘了自己的身份 , 一个连台面都上不了的小将竟然教新皇治国 , 这是何等笑话?

并且黄潜善、汪彦博几个又何许人也?皆为朝中老臣重臣 , 分别任职左相和右相 , 他这回算是得罪人得罪大发了 。

进入南宋时期后 , 宋金交战越发激烈 , 岳飞凭着勇武谋略再次得到了重用 , 并在此后数年 , 混得风生水起 。

直到绍兴七年 , 因逐渐受高宗重用 , 岳飞手上数万兵马即将扩军 , 有将另外一个大将刘世光所部五万余人纳入麾下的趋势 。

本来已经君臣商量好了的此事 , 高宗不知何故不欲兑现 , 岳飞当时气的想要辞职回家 , 在事后高宗好生安抚才终于稳定下来 。


岳飞不是死于蒙冤,是他自己害了自己

岳飞不是死于蒙冤 , 是他自己害了自己// //

但想想看 , 一个领导被下属逼的说好话 , 谁心里能好过?这根针算是扎下了 。

绍兴七年年关 , 宋金之间形势大变 , 金太宗逝世 , 金国保守派渐渐掌控大权 , 开始呼吁宋金合议 。

在合议方面宋朝绝对是有经验 , 在北宋时期宋朝就与辽和夏长期处于一个割不断理还乱的境地 , 并且北宋以此维持了上百年的总体和平 , 经济贸易异常发达 。

有前例又前前后后打了N多年的仗 , 高宗自然也心动 , 开始尝试派人前往合议 。

岳飞在此时强烈上书:“夷狄不可信 , 和好不可恃 , 相臣谋国不臧 , 恐贻后世讥议 。 ”

高宗不听 , 岳飞就自顾自回到驻地日夜操练 , 勠力练兵 , 换句话说就是摆明了唱反调 。

试问这样恃才傲物的属下 , 又有哪个领导能真心喜欢?


岳飞不是死于蒙冤,是他自己害了自己

岳飞不是死于蒙冤 , 是他自己害了自己// //

绍兴十一年 , 宋与金在进行最后的大决战时 , 高宗忽然连发十二道金牌将主帅岳飞召回 。

此刻的岳飞已手握十几万精锐大军 , 几乎可抵南宋一半战力 , ‘岳家军’的名声也人尽皆知 。

再有前面‘不知时务’、‘桀骜不驯’的印象 , 即使没有所谓的风波亭、秦侩 , 在这个时候他的结果其实也已经注定了 。

如果真让岳飞再把金国灭了 , 功高震主、世人只知岳飞不知赵家皇帝的事情就肯定会发生 。

对此宋高宗岂会容忍?

所以说 , 岳飞的死因真正在于自己 , 没看清个人大义和帝王眼光的不同 , 被骂了上千年的秦侩也只是顺应时势的最后推了一把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