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朱元璋诛杀,后世却在昆山发迹,成就“中国第一当”
他被朱元璋诛杀 , 后世却在昆山发迹 , 成就“中国第一当”// //
余家大院——立三堂
在江苏昆山市千灯古镇有一座恢宏的古建筑群——余氏典当徽派建筑群 。 原本有七进 , 现在剩下五进 , 但仅仅是现在的五进 , 也有大小房屋120多间 , 千灯本地人称之为“迷楼” , 也就是意味着走进去可能会迷路 , 可见其规模之大 。 7月间有幸借昆山读城之机 , 我走进了这家号称“中国第一当”的余氏典当 , 下面我们就来读一读关于余氏先祖和余氏典当行的故事 。
明吏部尚书余熂被朱元璋诛杀
昆山余氏祖上余熂曾担任过明朝吏部尚书 , 但只当了一年便被朱元璋给诛杀了 。
明洪武十七年 , 余熂被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任命为吏部尚书 。 吏部掌控着全国文官铨选、考课、爵勋的职能 , 除内阁大学士和吏部尚书外 , 其他官员皆由吏部会同其他高级官员推选或自行推选后报皇帝批准通过 , 正因为其权力之大 , 所以吏部也被称之为六部之首 。 凡是能被皇帝任命为吏部尚书的人必定是皇帝极为信任之人 。 那为什么余熂只当了一年的吏部尚书就被朱元璋给扑杀了呢?
他被朱元璋诛杀 , 后世却在昆山发迹 , 成就“中国第一当”// //
明朝第一任国子祭酒宋讷
这还得从宋讷这个人说起 。 宋讷是元朝末年进士 , 后来不满朝局就辞官回家隐居了起来 。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 , 四辅官杜斅见其有才学 , 向洪武皇帝举荐 , 宋讷起初授国子助教 , 因其学识渊博得到国子监学子们的一致认可 , 被破格提拔为翰林学士 , 后来不久又升迁为国子祭酒 , 这个国子祭酒是国子监里的最大官儿 , 主管着国子监里的数千名学子 。 宋讷为人治学严谨 , 以严苛出名 , 从洪武十五年到洪武二十年 , 六年间明代国子监的学规在他的手上先后修改了四次 。 宋讷在管理上近乎严酷的做法 , 也给他带来严重的后果 , 学生曾有用饿死、吊死来反抗的情况出现 , 为此还引发了两次学潮 。
虽然如此 , 但他的管理方式与朱元璋治国方法相类似 , 培养出来的学子都能堪担重任 , 所以朱元璋还是很看中宋讷的 。 但他的这种强力管理方式使他的手下受不了 , 有一位叫金文徵的助教联合了其他同僚 , 花钱到时任吏部尚书余熂那里诬告宋讷 , 余熂收了钱就得替人办事 , 于是他将宋讷给办成了“致仕” , 叫他滚回老家去 。 宋讷走前向朱元璋辞行 , 朱元璋听完这个消息后感到震惊!是谁这么大胆敢把宋讷踢回家?了解完情况后 , 朱元璋龙颜大怒 , 把余熂、金文徵等参与此事的官员统统诛杀 。
典当行:吸血的行业
明朝吏部尚书余熂的后代余爱山有着徽商特有的精明头脑 , 他于明朝万历年间从安徽休宁县辗转来到昆山千灯吴家桥畔开店经营茶杂山货 , 逐渐成为千灯一富 。 余爱山第二代传人余尚德于清初在千灯扩建此建筑 , 俗称“立三堂” , 并开始经营典当行 。 余氏当铺是目前江苏省内仅存的、保存最完整的、规模最大的典当行 , 2003年千灯镇耗资150万元全面了修缮建筑群 。 2004年列为昆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 2005年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
他被朱元璋诛杀 , 后世却在昆山发迹 , 成就“中国第一当”// //
积善馀庆门楼
走进昆山余氏大院这座恢宏的徽派建筑 , 让人惊叹于他的规模和豪华程度 。 这座建筑临街部分是店铺 , 后进依次为会客厅、贵宾会客厅、主人饭厅和卧室、库房等 。 余氏典当第一进东侧为店铺 , 四开间门面 , 昆山余氏当年在这里经营茶杂山货等商品 , 西面的四开间为典当铺 。 第一进是整个典当的头埭 , 也是收兑典物和本金利息的场所 。 余氏大院大门用的是江南特色的清代灰砖做成的门楼 , 门楼上的砖雕极为精美 , 门额上有“积善馀庆”四字 , 古人云:“积善之家 , 必有馀庆” , 这句话虽然显示出主人对家族后人的期望和对待商业运作的态度 , 但在我看来这句话对于从事典当行业的余氏家族来讲就是一句“打脸”的口号罢了 。 谁都知道古代从事典当行业的巨富无一不是靠抠取走投无路的贫苦人家或是经商失败的商人的利益来获得自己的暴利 。
他被朱元璋诛杀 , 后世却在昆山发迹 , 成就“中国第一当”// //
典当行蜡像场景
第一进的典当行真实再现了当年余氏典当日常工作的场景 。 典当铺的柜台很高 , 1.8米以上 , 上面设有木栏杆 , 古代人个子矮小 , 即使是踮起脚都看不到里面的内部情况 , 这让外人对典当行又增加了一种神秘感 。 它的作用主要是保护内部情况不让外人所知 。 当铺里一边站着一位板着脸的朝奉先生蜡像 , 他透过木栏杆巡视着店堂内的一切 , 仿佛像注视着一只只待宰的羔羊 。 余氏典当行的柜台外站立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蜡像 , 满脸愁容 , 用尽全身力气 , 踮着脚 , 颤颤巍巍地艰难地举起手中的破衣烂裳向典当行里的伙计送去 , 店铺内的店小二蜡像则气淡神闲 , 一副趾高气扬、爱搭不理的神情 。 可以想像出这位老妇家里一定是极度贫困或是刚刚遭遇了什么大变故 , 她即便知道家中仅有的破衣裳值不了几个钱 , 但走投无路的老妇还是拿到当铺里典当掉 。 典当行名义上干的是你情我愿的商业行为 , 但典当行其实干的是落井下石 , 收刮“民膏”的勾当 。
他被朱元璋诛杀 , 后世却在昆山发迹 , 成就“中国第一当”// //
典当行内的朝奉先生
古代典当的场景一般是这样的 , 当典当者高高举起向柜员递上典当物时 , 就如同向皇帝献贡品一般恭敬 , 只听得当铺里的伙计居高临下、趾高气扬地吆喝开价 。 他说典当物值1两就是1两 , 典当者没有返价的权利 , 在这个典当过程中他们一般都会使用典当行业内的专业术语 , 比如:“虫吃鼠咬 , 光板无毛 , 破衣烂袄一件”等等 。 硬生生地把一件好好的东西说得一文不值 , 以便压低价钱 。 所以古代有“穷死莫去当 , 屈死莫告状”的说法 , 上典当行典当的人一般者是穷途末路之人或其他应急者 , 这是他们家庭即将面临经济破产之际才来的场所 。
典当行到底有多大的利润?
当铺讲白一点就是收进物品作为贷款出去的抵押物 , 当铺的目标是尽量将所有资金都放出去 , 来换取更多的利息 。 古代的典当行典当的物品范围很广 , 除了会惹来杀身之祸的军器外其他基本上无所不收 , 如破旧衣物、古玩字画、奇珍异宝 , 甚至米谷、行李等可谓五花八门 。
他被朱元璋诛杀 , 后世却在昆山发迹 , 成就“中国第一当”// //
余氏典当临街巷子
在典当时 , 当场议定价值 , 但这个物品的当价都是典当行说了算 , 抵押物的估价一般都很低 , 如金银首饰按7~8折 , 珠宝略高一些 。 土布衣服5~6折、钟表4折 , 木器农具3折 。 赎当期一般为18个月 , 如果到期当户不能回赎 , 那么当铺就有权自行处理 。 但当铺一般还会留几个月的待赎留当 , 如果仍不见典当者前来回赎 , 那当铺就会自行变卖 。 卖得好的可以达到当本的200-300% , 普通的也可以达到110-120% 。 所以说典当行业只赚不亏 , 是一个赤裸裸的吸血行业 。
余氏对联的故事
余氏大院的第四进小堂楼的楼上是主人住房 , 楼下是餐厅 。 餐厅内两侧柱子上挂着一幅木制楹联 , 上联为“黄米饭香青菜熟” , 下联是“白头人老赤心存” 。 这幅对联讲述的是关于昆山余氏先祖明朝吏部尚书余熂的故事 。
他被朱元璋诛杀 , 后世却在昆山发迹 , 成就“中国第一当”// //
余氏小堂楼的一副楹联
他被朱元璋诛杀 , 后世却在昆山发迹 , 成就“中国第一当”// //
相传余熂少年时家中请教书先生为其授课 , 攻读考取功名 。 有一次教书先生准备用餐时想考考在座的余氏家族子弟 , 于是随口念道:“黄米饭香青菜熟” , 没想到年方十四的余熂却志存高远 , 脱口而出下联:“白头人老赤心存” 。 此联一出 , 立即博得在场者满堂喝彩 。 教书先生一听也非常满意 , 此下联不但对得工整 , 还将心中的志气表现得淋漓尽致 , 先生断定此后生将来一定大有出息 。 果不其然 , 后来余熂当上了洪武朝六部之首的吏部尚书 。 但可惜余熂晚节不保 , 因贪赃枉法被朱元璋给砍了头 。
余氏既富也想要贵
在清人褚人获写的《隋唐演义》第五回有这样一句话:“自古道:‘穷不与富斗 , 富不与官斗’” 。 从这句古语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基本逻辑:即家有万贯家财也斗不过当朝的官员 , 不同级别的官员拥有大小不一的权力 , 古代的巨富们精明一世积攒下来的巨额财富 , 如果与当朝官员结下梁子 , 可能那些当大官随便罗织个罪名就可以将富豪一世财富撸得干干净净 。 清末红顶商人胡雪岩富可敌国 , 因协助左宗棠收复新疆有功 , 被老佛爷授予布政使衔(三品) , 赏穿黄马褂、官帽上可带二品红色顶戴 , 并总办“四省公库” 。 即便是这样亦商亦官、红极一时的红顶商人 , 最终却落了个破产抄家的悲惨下场 。 而胡雪岩衰败直接原因就是盛宣怀和他背后李鸿章势力的极力打压 。 李鸿章与左宗棠之间的矛盾 , 促使李鸿章千方百计的挤兑胡雪岩 , 直到把胡雪岩彻底搞垮用以打压政治对手 。
他被朱元璋诛杀 , 后世却在昆山发迹 , 成就“中国第一当”// //
余氏内堂
古代有“士农工商”之说 , 所以商人虽富 , 但在社会上的地位却不高 。 昆山余氏自然知道这个道理 , 所以余氏做生意积累下巨额财富后 , 要想着如何让家族“贵”起来 , 让自己的财富和权力代代传承下去 。 那么唯一的途径就是让自己的儿孙后代考取功名 , 出仕当官 。
在昆山余家大院的二进厅里引人注目的是书有“立三堂”三个字的匾额 。 “立三堂”其实就是余家大院的全称 。 也叫做这座大院的堂号 。 “立三堂”到底是要表达什么样的意思呢?“三立”就是“立德、立信、立义” 。 为了让家族做到既富又贵 , 昆山余氏第二代主人余尚德花重金聘请名人志士致力培养子女读书上进求功名 。 果然 , 有良好的经济条件做支撑 , 有好的师资力量的教授 , 昆山余氏第三代余国柱和第四代余震元叔侄两人同进一科举考场 , 又一起中得举人 , 一时在昆山传为佳话 。 第二年余国柱赴京赶考又高中进士 , 其后来官至刑部主事 , 任江西吏司郎中 。 后来昆山余氏代代都有人在朝为官 , 实现了既富又贵的理想 , 其家族也成为江南地区同时拥有财富和权力的权贵家族 。
- 胡惟庸被杀之后,大将蓝玉又被杀,明朝文武功臣诛杀殆尽
- 朱元璋曾是明教一员,一统天下后为何知恩图报,对明教大开杀戒?
- 揭秘慈禧险些被咸丰帝诛杀之谜
- 《大明风华》里朱元璋奇丑、朱高炽很胖,都符合历史吗
- 朱元璋到底长啥样?
- 朱元璋被汤唯古装剧“丑化”?不必把戏当真
- 朱元璋的“鞋拔子脸”,不是丑化,是“龙形”
- 《大明风华》朱元璋长相“吓人”引争议 真实情况是……
- 朱元璋真长这样?
- 《大明风华》朱元璋吓人?戏说害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