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急于求成的宋神宗

赵顼19岁登基 , 从父亲英宗手里接过了大宋王朝 , 此时的大宋虽说表面上还是欣欣向荣的样子 , 然而内里却早已是危如累卵:繁重的财政支出让国库长期空虚 , 腐败的官僚体制成了甩不掉的负担 , 还有永远打不赢的军队……这一切都在等着他去解决 。 事实上 , 赵顼是个有雄心抱负的皇帝 。 他支持王安石变法 , 力图使宋朝富强;发动对西夏战争 , 争取收回失地 。 即位之初的神宗也的确殚精竭虑地向着明君的方向发展 , 正如《宋史》中记载的那样:“其即位也 , 小心谦抑 , 敬畏相辅 , 求直言 , 察民情 , 恤孤独 , 养耆老 , 振匮乏 。 不治宫室 , 不事游历 , 励精图治 , 将有大为 。 ”


历史故事——急于求成的宋神宗

历史故事——急于求成的宋神宗// //

熙宁新法虽得到赵顼的鼎力支持 , 但实行起来举步维艰 , 由于新法在多方面触犯了享有特权的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 , 因此 , 这次改革从一开始就遭到激烈的反对 。 这股反对力量得到太皇太后、皇太后和神宗皇后的支持 。 同时由于新法本身也存在许多缺点 , 所以也遭到了一些正直的大臣的反对 , 苏辙、韩琦、司马光都在反对之列 。 神宗的思想也开始犹疑起来 。 保守大臣们反对新法 , 王安石早有思想准备 , 但是改革派内部分裂 , 给王安石的打击是格外沉重的 。 而这时的神宗也不像前几年那样对王安石言听计从 , 有时甚至不重视他的意见 。 王安石对神宗慨叹道:“天下事像煮汤 , 下一把火 , 接着又泼一勺水 , 哪还有烧开的时候呢?”

起初 , 宋神宗确实也是铁了心要变法 , 甚至不顾众多重臣的阻挠 , 把王安石提拔为宰相 , 全权负责变法 。 但是 , 由于缺乏完善的准备以及执行的不当 , 变法之路越走越难 , 而到了后期 , 在王安石最需要靠山的时候 , 神宗却打起了退堂鼓 。 没有了皇上的支持 , 变法失败在所难免 。 现在来看 , 变法的失败虽然离不开变法者的安排 , 但缺乏坚韧意志力的神宗 , 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 而且 , 变法的副作用远不止于此 。 尽管变法已经宣告失败 , 但是由此带来的新旧党争 , 却一直持续到神宗去世以后的很多年里 。


历史故事——急于求成的宋神宗

历史故事——急于求成的宋神宗// //

王安石两次罢相 , 都是赵顼向守旧势力妥协的结果 。 赵顼的目的是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 , 获得大臣和后族的支持 , 但是他希望通过变法富国强兵的政治目标并没有变 。 他一边安抚守旧派的大臣 , 启用曾被罢退降职的旧派人物吕公著、冯京、孙固等 , 一边坚持改革 , 以平衡新派、旧派的力量 。

宋神宗不仅变法图强 , 也非常关注边事 。 他反对对辽与西夏的妥协退让 , 以强硬的态度对付虎视眈眈的邻邦 , 并立志要统一中国 。 他在位期间 , 亲自主持了两次大的军事行动 , 一次是对交趾的反击战 , 一次是对西夏的讨伐 。


历史故事——急于求成的宋神宗

历史故事——急于求成的宋神宗// //

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九月 , 交趾进攻广西路的古万寨(今广西扶绥) 。 十一月 , 交趾出动六万大军 , 分水陆两路大举进攻广西路(今广西) 。 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二月 , 宋神宗派郭逵领兵抗击交趾军 。 宋军连连取胜 , 收复了不少失地 , 于十二月攻入了交趾国内 , 迫使交趾国王李乾德奉表投降 。 此后 , 交趾再也不敢侵扰宋境 。

而对西夏的战争 , 则是宋神宗对变法成果的检验 。 王安石变法之初,王韶向朝廷呈《平戎策》,表示“欲取西夏,当先复河(今甘肃临夏)湟(今青海乐都)”如此,则可使西夏腹背受敌 。 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 , 宋廷派王韶招抚吐蕃诸部 , 又打又拉 , 竟也能在熙河地区拓地一千多里 , 招抚吐蕃各部三十余万 , 这就是所谓的“熙河开边” 。 熙河开边 , 从长远角度看 , 失大于得 , 北宋削弱了吐蕃的政权 , 自已又不能在当地实行长期稳固的统治 , 实际上倒是帮了西夏(后来是金朝)的大忙 。


历史故事——急于求成的宋神宗

历史故事——急于求成的宋神宗// //

西夏方面,元昊死后,其子谅诈(夏毅宗)继位 。 谅诈立梁氏为皇后 , 一面大力推行汉化,一面整顿军务,与吐蕃盟好,又向宋朝“谢罪” 。 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 , 谅祚病死 , 时年二十一岁 。 其子秉常继位,年方七岁,自然是其生母梁太后掌权 。 梁太后虽为汉 , 但她却废汉仪 , 改回元昊时的蕃仪 。 为建树威权 , 梁太后亲自发动对宋战争 , 攻打秦州、环州、庆州等地 。 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 , 梁太后又幽禁了想向宋朝归河南地的儿子秉常 , 西夏内部一时纷扰 , 不少部落拥兵自固 。

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七月 , 宋神宗以秉常被幽囚为借口 , 兴师问罪 , 发五路大军伐夏 , 但是 , “熙河开边”的主要人物王韶闻知朝廷兴兵 , 力劝不要无事生非 , 神宗恼怒 , 把王韶降职,不久,这位功臣病死 。


历史故事——急于求成的宋神宗

历史故事——急于求成的宋神宗// //

宋朝打西夏 , 总逃不出历史的怪圈 , 即开始时捷报频传 , 李宪公公也不孬 , 带大军攻克兰州;王中正公公龚取宥州;种谔克米脂;高遵裕攻取清远军;刘昌祚在磨齐隘大败梁乙埋主力夏军 。 至此,宋军五路捷报飞奏入京 , 宋神宗大喜 , 要诸路兵马即刻向兴州、灵州发起总攻 。 刘昌祚一部宋军很能战 , 率先杀入西夏国境 , 一路斩将夺旗 , 首先杀至灵州城下 , 但是 , 高遵裕暗急刘昌祚得灵州首功 , 严命他不要攻城 , 待双方合军再一起进攻 。 由此 , 黄金机会丧失 , 灵州夏军做足了防御准备 , 又掘黄河七级渠水猛灌宋军 , 切断宋军补给线 , 水淹、缺粮、冻饿交加 , 攻城又死伤惨重 , 十万宋军 , 狼狈撤退时只剩一万出头;将种谔的九万多人马 , 也因夏人的坚壁清野战术 , 减员严重 , 最后只剩三万多;王中正部宋军死亡两万多;只有李宪所部军很小心 , 全军而还 。 至此宋军五路攻夏以大败告终 。


历史故事——急于求成的宋神宗

历史故事——急于求成的宋神宗// //

宋神宗刚一登基 , 就急着改变许多沿用上百年的规章制度 , 这显然是难以成功的 。 宋神宗对西夏发动战争时 , 也犯了过于心急的毛病 。 他不太了解宋朝军队战斗力不高的客观事实 , 导致错误地制定了大深入敌后作战的方针政策 。 这一切 , 都是过于心急造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