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理分科、据成绩分班级:难怪宋朝文化历朝第一

如果说起各个朝代哪个才是中国的黄金时代 , 毫无疑问唐宋明都能入选 , 不过要是论哪个时代最受文人的青睐 , 那定然是宋朝无疑了:唐朝开放是好事 , 就是不太尊重伦理;明朝的朱重八 , 由于帝王之术没学好的缘故 , 显得急躁暴虐 , 动不动就要剥皮填草;只有宋朝 , 由于需要重用士大夫对抗世家大族 , 民间大量人才进入朝廷 , 给宋朝带来了无比的文化活力 。

而我们以为是现代才有的文理分班与按成绩排座位 , 早在宋朝就出现了雏形 , 让我们不由得感叹 , 古为今用从来就不是一句空话 , 关键是我们知不知古 , 能不能用古 , 从散官制度到藩王制度 , 古人解决问题的手段给我们无穷的智慧 。

在宋朝 , 教育制度究竟是怎么样的呢?


文理分科、据成绩分班级:难怪宋朝文化历朝第一

文理分科、据成绩分班级:难怪宋朝文化历朝第一// //

王安石的三舍法:按成绩分班排座位

说到王安石我们都不陌生 , 王安石变法是宋朝有名的故事 , 而按成绩分班 , 便是王安石的创造 , 在当时的最高学府太学 , 便是采用了王安石所开创的三舍法 , 来对在太学上学的乡绅官僚子弟进行管理 , 这个“舍”我们都知道是房子的意思 , 三舍就是将太学的学生分为三个等级:

①其中地方乡绅子弟两千人 , 每年考试一次 , 考上一、二两等的 , 升为内舍生;

②内舍生三百人 , 为七品以上官僚子弟 , 每两年一次会试 , 一、二等的加入上舍生;

③上舍生一百人 , 为五品以上官僚子弟 , 按艺与策两门科目考试(类似于现在公务员考试分为行测和申论两门) , 两门考试都是上等的学生 , 等皇帝一下圣旨 , 就可以做官 , 考试结果一个上等一个平的 , 参加科举殿试 , 两门考试都是平或者成绩中出现否的 , 只能参加省试或者礼部补考 。


文理分科、据成绩分班级:难怪宋朝文化历朝第一

文理分科、据成绩分班级:难怪宋朝文化历朝第一// //

王安石画像

比如一个刚刚进入太学的学生 , 没有什么背景 , 只能加入外舍生 , 然后先考到内舍生 , 再考到上舍生 , 再考艺策两门 , 只要都是优等就可以授官了;再比如当朝宰辅之子 , 一进入太学就是上舍生 , 考艺策两门却没取得好成绩 , 只能去参加补考 。

根据史料 , 影响升舍结果的除了升舍考试 , 还有平时的考核 , 杜绝了平时不用功最后靠运气的现象 , 时不时就来一个考核 , 而且每次考核结果都会对自己的升舍或任官造成影响 , 可想而知国子监学生的压力会多大 。


文理分科、据成绩分班级:难怪宋朝文化历朝第一

文理分科、据成绩分班级:难怪宋朝文化历朝第一// //

然而 , 唯有烈火可以炼出真金 , 唯有不断打磨 , 才能打造一把削铁如泥的宝剑 。 “斯巴达”式的训练固然残忍 , 但却是通往成功的唯一捷径 。 若是按部就班 , 不知何日才能出头 , 生活既然给你一个成功的捷径 , 你为何不去抓住 , 反而却说天下大道何处不可去呢?(此处笔者强调一下 , 不是把孩子往死里逼就是好的教育 , 好的教育是让家长看了都心疼 , 但是孩子自己却乐在其中的教育 , 如果孩子自己感觉不到快乐 , 那不叫斯巴达而是想摧毁他)


文理分科、据成绩分班级:难怪宋朝文化历朝第一

文理分科、据成绩分班级:难怪宋朝文化历朝第一// //

斯巴达勇士

到了元朝延佑期间 , 将太学分为上中下上等 , 每等二斋 , 汉人升入上两斋 , 蒙古、色目人进入中二斋 , 实行积分制 , 这种情况到了明朝、清朝还被继承 , 尤其在明朝 , 国子监有监生实习制度 , 到地方上去“历事” , 也是很不错的改革 。

胡瑗的“文理分科”和必修选修

说起现代教育中的文理分科 , 和必修科目与选修科目 , 很多人都会觉着是极大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 让学生能够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 , 来钻研自己喜欢的科目 。 然而这可不是现代的新发明 , 早在宋朝 , 书院就出现了文理分科与选修必修 。

胡瑗作为宋朝初期的大儒 , 创建理学中的“安定学派” , 是宋初三先生之一 。 胡先生不但重视学生的身体健康 , 还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 。 他经常带学生们去郊游 , 在实践中了解社会 , 避免了“闭门读书”的空想 。


文理分科、据成绩分班级:难怪宋朝文化历朝第一

文理分科、据成绩分班级:难怪宋朝文化历朝第一// //

在郊游中认识社会

这样一个教育家 , 提出了文理分科的雏形 , 在学校里 , 设“经义”、“治事”两斋 , 其中经义斋学习研究经学 , 也就是各种文学典籍 , 而治事斋则学习各种实用知识 , 譬如农学、水利学、用兵之法、天文历法等学问 , 在治事斋中 , 一个学生必须学习一门科目 , 另外再选自己喜欢的一门科目作为选修 , 实际上就创立了分科教学和学科的必修以及选修制度 。

在我们今天的教育中 , 减负并不是说让孩子少学 , 而是让孩子能在一两个科目上钻研的更加深厚 。 比如一个学生 , 可能更加喜欢文学 , 而不喜欢计算 , 那让他学习较深的文学 , 和较简单的计算 , 更加能发挥他的长处 , 同时也适当修补他的短处 。


文理分科、据成绩分班级:难怪宋朝文化历朝第一

文理分科、据成绩分班级:难怪宋朝文化历朝第一// //

在高效分工的今天 , 连最简单的写自媒体文章 , 都有人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室 , 有人负责起标题 , 有人负责拍图片 , 有人负责做调查 , 有人负责找热点 。 正如庄周所说:“吾生也有涯 , 而知也无涯 。 以有涯随无涯 , 殆已!”正如庖丁解牛 , 人一生只要做好一件事 , 就很了不起了 , 像袁隆平袁老研究水稻 , 像屠呦呦女士研究青蒿 , 刘慈欣一直写科幻 , 周杰伦一直唱歌 。 我们这一生成为什么样的人 , 是由我们做好的那件事决定的 。

最后的话:我们今天提倡学习历史 , 不是说要照搬照抄 , 也不是为自己的夜郎自大找一个借口:啊 , 我们的古文明真的好辉煌啊 , 那些异族如何比得上我们 。 这些都不是我们学习历史的真正原因 。 我们为什么学习历史?从古至今 , 五千年历史当中 , 我们现代人遇到过的问题 , 古代人未必没有遇到过 , 古人当中亦有把这些问题解决的很好的人物 。


文理分科、据成绩分班级:难怪宋朝文化历朝第一

文理分科、据成绩分班级:难怪宋朝文化历朝第一// //

我们现在遇到环保问题 , 古人说什么时候不能伐木 , 什么时候不能捕鱼;我们遇到的大多心灵上的问题与困惑 , 古人都给出了答案;纵观历史 , 我们得以知道各种轻重 , 各种荣辱 , 各种死生小大 。 不同的时代 , 不同的试卷 , 而历史呈现给我们的 , 是无数优秀的答卷:这才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意义 , 在别人身上 , 看到自己想走的路 , 看到自己可能存在的问题 , 看到自己怎样才能做更好的自己 。

我是云帆 , 与君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