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战争篇之康熙平定准噶尔


清朝战争篇之康熙平定准噶尔

清朝战争篇之康熙平定准噶尔// //

康熙王朝剧照


清朝战争篇之康熙平定准噶尔

清朝战争篇之康熙平定准噶尔// //

康熙平定准噶尔画稿


清朝战争篇之康熙平定准噶尔

清朝战争篇之康熙平定准噶尔// //

郭沫若先生主编《中国史稿地图集》拍图

随时更新内容 , 记得加关注 , 谢谢!

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 , 即康熙帝 , 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 。 康熙帝8岁登基 , 14岁亲政 , 在位61年 , 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 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 , 成年后先后平定三藩、收复台湾(郑氏台湾)、亲征噶尔丹、保卫雅克萨(驱逐沙俄侵略军) , 以尼布楚条约确保清王朝在黑龙江流域的领土控制 , 创立"多伦会盟"取代战争 , 联络蒙古各部 。 今天 , 向大家介绍康熙平定准噶尔的战役 。

康熙前半生一直忙于平三藩收台湾 , 无暇估计北方蒙古方面 , 所以对于蒙古方面(尤以漠西噶尔丹部)的威胁一直采取怀柔政策 , 甚至还效仿汉朝的和亲政策 , 把女儿嫁给噶尔丹 。 这也就为噶尔丹的发展壮大带来了契机 , 同时也为康熙御驾亲征噶尔丹埋下了伏笔 。

于是在康熙二十九年 , 一代盖世雄主康熙帝决定亲征噶尔丹 。

公元1690年 , 康熙帝分兵三路:左路由抚远大将军福全率领 , 出古北口;右路由安北大将军常宁率领 , 出喜峰口;康熙帝亲自带兵在中路指挥;交战伊始 , 噶尔丹占了上风 , 蒙古骑兵长驱直人 , 一直打到离开北京只有七百里的乌兰布通(今内蒙古昭乌达盟克什克腾旗) 。 噶尔丹得意洋洋 , 派使者到清军大营 , 要求清军交出他在漠北蒙古的仇人 。 康熙皇帝坚决拒绝了噶尔丹的要求 , 最后双方在乌兰布通进行决战 。

噶尔丹在乌兰木通的大红山下集中了数万骑兵 , 利用后有密林掩护 , 前有河流阻挡的地理优势 , 布成一个阵势:他把上万只骆驼缚住四脚 , 让骆驼躺在地上 , 驼背上加上用湿毡毯裹住的箱子 , 摆成长长的一个驼城 。 军队就在那箱垛中间射箭放枪 , 阻止清军进攻 。

攻击环形工事 , 必须集中力量破其一点 。 清军明白这个道理 , 于是用火炮火枪对准驼城的一段集中轰击 , 一时间炮声隆隆 , 震天动地 。 清军集中轰击一阵之后 , 驼城终于彼打开了缺口 。 清军的步兵骑兵抓住机会 , 冲进驼城 , 和噶尔丹的军队展开白刃战 。 清军大将军福全又派兵绕出山后 , 前后夹击 , 噶尔丹的军队顾此失彼 , 阵形被冲散 , 七零八落 , 只好丢了营地 。

噶尔丹战场失利 , 只好假装求和 , 其实他并非屈服 , 而是以此为缓兵之计 。 之后噶尔丹带领残兵逃到漠北 。

噶尔丹回到漠北 , 表面向清朝政府表示屈服 , 纳贡称臣 , 暗地里重新招兵买马 , 积蓄力量 , 图谋东山再起 。 公元1694年 , 康熙帝约噶尔丹会见 , 要和他订立盟约 , 实现大清北部边疆的和平 。 噶尔丹不但不来 , 还暗地派人到漠南煽动叛乱 。 他声称已经得到沙俄政府援助 , 借到鸟枪兵六万 , 将大举进攻漠南蒙古 , 甚至攻打清朝 。 内蒙古各部亲王纷纷向康熙帝上书 , 要求清朝出兵剿灭噶尔丹 , 以保蒙古草原平安 。

为了一劳永逸地解决北部边疆的问题 , 公元1696年 , 康熙帝第二次亲征 , 分三路出击:黑龙江将军萨布素从东路进兵;大将军费杨古率陕西、甘肃清兵 , 从西路出兵 , 截击噶尔丹的后路;康熙帝亲自带中路军 , 从独石口出发 。 三路大军约定时期夹攻噶尔丹 。

康熙帝的中路军到了科图 , 遇到了噶尔丹的先头部队 , 但清军东西两路还没有到达 , 这时候 , 军中盛传沙俄将要出兵帮助噶尔丹 。 随行的一些大臣就有点害怕起来 , 劝康熙帝班师回京 。 康熙帝对这种言论十分愤慨 , 生气地说:"我御驾亲征 , 未见敌军就仓皇退兵 , 岂不贻笑大方?再说 , 我军一退 , 叛军全力对付其余两路 , 岂不置他们雨危险境地?"

当下 , 康熙帝毅然决定继续进兵克鲁伦河 , 并且派使者去见噶尔丹 , 告诉他康熙帝亲征的消息 , 展现康熙帝必胜的信心 。 噶尔丹知道康熙亲征的消息后 , 前去窥探清军大营 , 在山头一望 , 见到清军黄旗飘扬 , 军容整齐 , 十分威武 。 噶尔丹觉得胆寒 , 知道没有胜利把握 , 只好连夜拔营撤退 。 康熙帝一面派兵追击 , 一面抓紧与其他两路清军取得联系 , 尤其是负责截断噶尔丹退路的西路军 。 康熙帝命令西路军大将费扬古 , 要他们务必要截断噶尔丹的退路 , 然后聚集优势兵力全歼之 。

噶尔丹连续奔逃五天五夜 , 到了昭莫多(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东南)正好被费扬古军截住 。 昭莫多有一座大树林 , 前面有一个开阔地带 , 历来是漠北的战场 。 费扬古根据康熙事先的指示 , 在树林茂密地方设下埋伏 , 先派先锋四百人诱战 , 且战且退 , 把叛军引到埋伏圈内 。 费扬古又派出一支人马在山下袭击噶尔丹辎重粮草 , 前后夹击 。 噶尔丹的军队死伤无数 , 侥幸逃生的纷纷投降 。 最后 , 噶尔丹只带了几十名骑兵脱逃 。

经过两次大战 , 噶尔丹的势力已经土崩瓦解 , 被彻底摧毁 。 康熙帝派人送信给噶尔丹 , 要他投降 , 但是噶尔丹继续顽抗 。 隔了一年 , 康熙帝又带兵渡过黄河亲征 。 这时候 , 噶尔丹原来的根据地伊犁已经被他侄儿策妄阿那布坦占据 , 他已经众叛亲离;他的左右亲信听说清军来到 , 也纷纷投降 , 愿意做清军的向导 。 噶尔丹走投无路 , 服毒自杀 。

噶尔丹死后 , 清政府重新控制了阿尔泰山以东的漠北蒙古 , 在他们承认清朝政府宗主国地位的前提下给予他们自治权 。 清政府又在乌里雅苏台设立将军 , 统辖漠北蒙古 。

后来 , 噶尔丹的侄儿策妄阿那布坦攻占西藏 , 再次挑起边疆战争 。 公元1720年 , 康熙帝又派兵远征西藏 , 驱逐了策妄阿那布坦 , 护送达赖喇嘛六世(即仓央嘉措)进藏 。 以后 , 清政府又在拉萨设置驻藏大臣 , 代表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

康熙朝平定噶尔丹叛乱之后 , 大清朝再也没有遇到过大规模的北方游牧民族威胁 。 到了近代 , 中国的边患大多来自东南 , 来自海上 , 来自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 , 这已经不是中华民族内部中原王朝和北方威胁的关系了 。 中华民族从此脱离了中原王朝和游牧民族的二元结构 , 迈人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

随时更新内容 , 记得加关注 ,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