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置书楼,人蓄文库"——女真人统治下的金朝书籍文
金代的书籍文化
1115年,北方女真族首领完颜旻在混同江边(东北松花江支流)建立金国十年后,金太宗完颜晟举兵南下,一路势如破竹,轻取燕京(今北京),旋即挥师直指汴梁,北宋覆灭 。 1153年,金海陵王完颜亮迁都燕京,史称金中都 。 金朝立国,间接或直接地得到北宋皇家并民间所藏的文化典籍 。
太祖完颜旻天辅五年(1122年)下诏:"若克中京,所得礼乐仪仗图书文籍,并先次津发赴阙 。 "其统治集团十分重视汉文化传统,在礼仪、官制、科举等方面都借鉴赵宋朝廷的成例 。 金一朝在北方的统治延续了一百二十年之久,世宗完颜雍尊孔崇儒,为孔子修墓立碑;章宗完颜璟在位十九年,曾两次诏令搜访汉文典籍,一时文集大备 。 在金统治集团对汉文化的倡导下,宋朝的经学和理学都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播 。 百年之间,赵秉文、王若虚、元好间、吴澄、许谦等魁儒硕士,彬彬集焉 。
在文化制度和机构建设方面,金朝仿北宋,设立秘书监,下辖著作局、笔砚局、书画司、司天台等专门机构,负责经籍图书的收藏整理,以及编修日历等 。 汉文化的倡导,儒家经学、理学的传播,都需要书籍的支撑,在某种意义上说,需要依靠书籍来实现 。 金朝相当重视刻书,官刻、家刻、坊刻,承宋而皆备且在平阳设局置官,开雕经籍,书坊板片云集其间,形成新的雕版印刷中心 。
"家置书楼 , 人蓄文库"——女真人统治下的金朝书籍文// //
(一)官刻
据《金史?选举志》记载:金朝的科举制度,沿袭辽、宋旧制,有辞赋、经义、策试、律科、经童、女直进士、制举宏词七科,并规定科举用书,凡经、《易》则用王弼、韩康伯注,《书》用孔安国注,《诗》用毛苌注、郑玄笺,《春秋左氏传》用杜预注,《礼记》用孔颖达疏,《周礼》用郑玄注、贾公彦疏,《论语》用何晏集注、邢昺疏,《孟子》用赵岐注、孙奭疏,《孝经》用唐玄宗注,《史记》用裴骃注,《前汉书》用颜师古注,《后汉书》用李贤注,《三国志》用装松之注,及唐太宗《晋书》、沈约《宋书》、萧子显《齐书》、姚思廉《梁书》和《陈书》、魏收《后魏书》李百药《北齐书》、令狐德棻《周书》、魏征《隋书》、新旧《唐书》、新旧《五代史》,《老子》用唐玄宗注疏,《荀子》用杨惊注,《扬子》用李轨、宋成、柳宗元、吴秘注 。
上述各书都由国子监印行,授诸学校大定四年(1164年),世宗诏以女真字译书籍,五年(115年)輸林侍讲学土徒单镒进所译《贞观政要》《白氏策林》等 。 六年(1166年)复进《史记》《汉书》等,诏颁行之 。 十五年(1175年),诏译经书 。 二十三年(1183年),译经所进所译《易》《书》《论语》《孟子》《老子》《扬子》《文中子》《刘子》及《新唐书》 。 世宗谓宰臣曰:"朕所以令译五经者,正欲女真人知仁义道德所在耳 。 "命颁行之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年),诏置弘文院译写经史,并根据北宋国家书目《崇文总目》,广求皇室朝廷阙藏书籍 。
"家置书楼 , 人蓄文库"——女真人统治下的金朝书籍文// //
(二)坊刻
金国民间书坊的刻书活动也十分活跃 。 根据现已掌握的材料,金国的书坊业主要集中在平水,其他各地目前只了解几家书坊和数种坊本 。 平水是金代的刻书中心,其地据行政区名实为平阳,即今山西临汾一带 。 平水本水名,《水经注》卷六"汾水"注:"汾水南与平水合,水出平阳县西売口山 。 金人刻书不日平阳而多署平水,盖取义于平阳城临平水之形势 。 平水刻书,在金元之际冠绝一时 。 究其缘由,叶德辉《书林清话》"金时平水刻书之盛"指出:"金源分割中原不久,乘以干戈,唯平水不当要冲,故书坊时萃于此,而他处私宅刊本,亦间有之 。 "
荃孙则以为:"《金史?地理志》平阳府,有书籍 。 其倚郭平阳县有平水,是平水即平阳 。 史言有书籍,盖置局设官于此 。 元太宗八年(1236年)用耶律楚材言,立经籍所于平阳,当是因金之旧耳 。 "考察平水金元之世以雕版之盛巍然崛起的原因,不外有此数端:平阳地居河东南路,金人入侵,战火不绝而战区南移,平阳"因不当要冲"得以休养生息,富庶一方 。 元代情况与金时相似 。 平阳物产丰富,盛产梨木、枣木和白麻纸,皆为刻板印书的好材料 。
金朝书籍,偶有南传,宋人或称为"北地枣本",其因即此 。 加之宋、金南北长年不绝的文化交流,赫赫有名的宋代蜀刻,战乱之际中原雕版良工北上避难等,都对平阳形成刻书之风产生重要影响 。 上述条件促使金、元朝廷决定在平阳设置专门的出版机构,管理协调官私和民营书坊的刻书经营活动,最终使平阳建成北方璀璨的出版中心 。
"家置书楼 , 人蓄文库"——女真人统治下的金朝书籍文// //
金国文化传播史上最著名的一件大事,便是佛教《大藏经》的雕造 。 金国雕印的《大藏经》,又称《金藏》;因为原藏山西赵城县霍山广胜寺,故亦称《赵城金藏》 。 《金藏》是民间通过劝募,于金大定十三年(1173年)在山西解州天宁寺雕刻完成的 。 据文献记载,潞州女子崔法珍断臂劝募刻经,得到民间的热烈响应,始于皇统九年(1149年)开雕 。
《金藏》基本上是《开宝藏》的复刻本,卷轴装,每版23行,行14字 。 在现今《开宝藏》散佚殆尽的情况下,它的文化价值是无可比拟的 。
1933年,《金藏》首次在广胜寺被发现,1942年,日本侵略1986年,美国在一尊由华人赠送给新奥尔良艺术博物馆的木雕观音像内,发现三种金刻本经折装佛经零卷:《佛说生天经》,贞元三年(1155年)刻;《高王《高王观世音经》有题识,落款为"洪洞县令耶律珪敬施" 。
洪洞在金代属于平阳府管辖,这再次证明当日平阳洪洞作为刻书中心,如孔天监《藏书记》所说,存在"家置书楼,人蓄文库"的文化景象 。
- 大清亡于刘家庙?满族人统领北洋军指挥不灵,成就袁世凯
- 先访文家市,再探耀邦故居
- 八国联军侵华, 列强要求瓜分中国, 只有一个国家反对, 原因不简单
- 宅家为抗疫,趴窝也挺忙
- 沉没108年,泰坦尼克号为何不打捞?专家:咱不敢捞啊
- 中国最“富”两大隐形家族,后代沉寂多年,如今改变了大半中国
- 返京者深夜有家难回:“硬核防疫,以人为本”,为何这并不矛盾?
- 正月初五关键时期,在家实在憋不住,看看往日平遥古城晋商辉煌
- 古人说南方多瘴气,传染可置人于死地,瘴气到底是啥病毒?
- 美髯公朱仝:对国家忠心却无奈被迫上梁山的好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