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复君士坦丁堡的巴列奥略王朝为何无法阻止拜占庭帝国的衰亡?

曾几何时 , 君士坦丁堡是欧洲规模最大最为繁华的城市 , 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是地中海东侧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 然而发生在1202至1204年的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却让这个古老的国家遭受了灭顶之灾 , 不仅首都君士坦丁堡被攻陷 , 拉丁人还对其进行了毫无人性的劫掠与屠杀 , 生命与财产损失不计其数 。 尽管巴列奥略家族的迈克尔八世在1261年率军光复了君士坦丁堡 , 但此后的拜占庭帝国再也难以重现往日的光辉 , 彻底堕落为一个偏安一隅的二等小国 , 最终于1453年在奥斯曼军队的火炮轰击下轰然倒塌 。 所谓的大难不死 , 未必真的都有后福 , 拜占庭帝国的彻底陨落既是自作自受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


光复君士坦丁堡的巴列奥略王朝为何无法阻止拜占庭帝国的衰亡?

光复君士坦丁堡的巴列奥略王朝为何无法阻止拜占庭帝国的衰亡?// //

破败的君士坦丁堡

巴列奥略家族是拜占庭帝国的末代皇族 , 尽管统治者们十分想让拜占庭再次伟大起来 , 然而这一理想可能从迈克尔八世起就是一种奢望 。 1261年 , 迈克尔八世收复的君士坦丁堡只不过是一片断壁残垣 , 破败不堪的皇宫 , 穷困潦倒的民众 , 死气沉沉的街道都让这座原本喧嚣的城市黯淡无光 。 曾经有一位名叫佩德罗·塔富尔的西班牙旅行家来到当时的君士坦丁堡后 , 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这里已经完全不像城市 , 人们只能从坍塌的房屋和许多巨大的宫殿、教堂和修道院的废墟上才能想象出它昔日的辉煌 。 ”

巴列奥略王朝的领土仅限于君士坦丁堡及其周边郊区 , 包括小亚细亚西北角 , 色雷斯地区 , 马其顿地区以及一些爱琴海北部的小岛 , 疆域不仅远远小于之前的拜占庭诸王朝 , 甚至还没有拉丁帝国的控制范围大 。 远在黑海南岸的特拉布松只是拜占庭名义上的领土 , 实际就是个独立的小王国 , 而伊庇鲁斯地区则一直都不承认巴列奥略家族在拜占庭的正统地位 。


光复君士坦丁堡的巴列奥略王朝为何无法阻止拜占庭帝国的衰亡?

光复君士坦丁堡的巴列奥略王朝为何无法阻止拜占庭帝国的衰亡?// //

稳定的政治体制彻底被摧毁

迈克尔八世入主君士坦丁堡之后面临着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 , 那就是由于拉丁人的倒行逆施 , 原先组织严密 , 运行稳定的中央集权化政治体制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 政治上的分裂是巴列奥略家族的统治者们直到被土耳其人覆灭都无法解决的“顽疾” 。 皇帝颁布敕令的效力仅限于京城 , 分散在巴尔干半岛和小亚细亚的省份都对中央的决策或当耳边风 , 或选择性无视 。 甚至连君士坦丁堡的皇帝都不得不在实质上默许了此类割据现象的存在 , 这种态度进一步使得地方贵族的权力迅速膨胀 , 增加了与中央政府的离心力 。


光复君士坦丁堡的巴列奥略王朝为何无法阻止拜占庭帝国的衰亡?

光复君士坦丁堡的巴列奥略王朝为何无法阻止拜占庭帝国的衰亡?// //

拉丁人的反击

巴列奥略王朝光复君士坦丁堡的行动本质上是东方希腊人与西方拉丁人之间的斗争 。 后者其实并不甘心丢失君士坦丁堡这块圣地 , 无时无刻不在寻找反扑的机会 , 为此被迈克尔八世打得落荒而逃的拉丁皇帝鲍德温二世与法国贵族和罗马天主教会结成了联盟 。 1267年5月 , 罗马教皇亲自为西西里国王 , 普罗旺斯伯爵 , 安茹家族的查尔斯的女儿特莉丝与鲍德温二世之子费利浦主持婚礼 。 双方打算再度颠覆涅槃重生的拜占庭帝国 。 此外 , 查尔斯还与希腊半岛南部的莫里亚公国的领主 , 也是法国著名的豪门维拉杜安家族的威廉结盟 , 威廉不仅把自己的女儿与查尔斯的儿子结成秦晋之好 , 还将自己的公国依附于西西里王国之下 , 更是增强了反拜占庭联盟的实力 。 迈克尔八世在无奈之下向罗马教廷提出了东西方教会合并的设想 , 以便让教皇从中调停 , 保证拜占庭的安全 , 暂时遏制住了查尔斯的野心 。

然而查尔斯在暗地里并没有打算放弃进攻拜占庭的计划 , 他虎视眈眈的在伯罗奔尼撒半岛和阿尔巴尼亚布下重兵 , 在外交上分别与保加利亚人和塞尔维亚人结盟 , 形成对君士坦丁堡的包围之势 。 迈克尔八世被逼的只能再度向罗马教皇求救 , 并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 他代表君士坦丁堡教会承认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最高权威 。 在1974年6月举行的第二次里昂会议上 , 乔治·罗波利塔代表拜占庭皇帝接受了天主教的仪式 。 于是罗马教会给予了查尔斯很大的压力 , 禁止他进攻君士坦丁堡 。 拜占庭帝国再度化险为夷 , 取得了暂时的和平 。


光复君士坦丁堡的巴列奥略王朝为何无法阻止拜占庭帝国的衰亡?

光复君士坦丁堡的巴列奥略王朝为何无法阻止拜占庭帝国的衰亡?// //

将“肥肉”拱手让给了热那亚人

重生后的拜占庭帝国不仅身处险象环生的境地 , 甚至还将嘴边的一块“肥肉”拱手让给了热那亚人 。 1261年 , 迈克尔八世率领的尼西亚军队之所以如此轻松的占领君士坦丁堡是因为他们得到了热那亚水师的保驾护航 。 迈克尔八世在复国成功后并没有将海关关税收入的权利收归王室 , 反而将其转赠给了热那亚人 。 而作为原来的权利方威尼斯人当不会善罢甘休 , 于是便与热那亚人展开了长期的火拼 。 不过无论他们火拼的结果如何都和君士坦丁堡没有半毛钱关系 , 拜占庭帝国占据近东贸易市场垄断地位的光景早已一去不复返 , 他们货币不再具有“地中海硬通货”的功能 。 事实上在任西曼所著的《拜占庭文明》与哈尔顿所著的《拜占庭 , 一部历史》都认为海关关税收入的缺失是帝国灭亡的重要经济原因 。


光复君士坦丁堡的巴列奥略王朝为何无法阻止拜占庭帝国的衰亡?

光复君士坦丁堡的巴列奥略王朝为何无法阻止拜占庭帝国的衰亡?// //

皇族之间的窝里斗

外部强敌的威胁已经使得拜占庭的统治者疲于奔命 , 可偏偏皇族内部也是蠢蠢欲动 , 波澜四起 。 在巴列奥略王朝统治时期 , 统治阶级内部发生了数次残酷的斗争 , 包括两安德罗尼卡之战、两约翰之战和约翰祖孙之战 。 这些内讧不但持续时间长而且战况非常惨烈 , 造成了非常大的内耗 。 更为可怕的是 , 统治者们为了获得胜利 , 经常引入外部势力介入政治斗争 , 此举无异于引狼入室 , 饮鸩止渴 。 比如在两安德罗尼卡之战中 , 安德罗尼卡三世就与土耳其和塞尔维亚走得非常近 , 甚至派土耳其雇佣兵入城作战 , 而安德罗尼卡三世也与保加利亚人结盟作为自己的政治筹码 。 而在两约翰之战中 , 双方都曾勾结外国势力攻击政敌 , 皇后安娜依靠保加利亚军队的击败了约翰·坎塔库震努斯对阿德里安堡的进攻 , 而后者则花费巨额资金雇佣塞尔维亚与土耳其军队在色雷斯和马其顿地区与皇家军队进行周旋 。 这些战斗不但空耗国力 , 而且将拜占庭的弱点与矛盾毫无掩饰地暴露在敌国的眼皮底下 , 让对手看到了入主君士坦丁堡的希望 。


光复君士坦丁堡的巴列奥略王朝为何无法阻止拜占庭帝国的衰亡?

光复君士坦丁堡的巴列奥略王朝为何无法阻止拜占庭帝国的衰亡?// //

养虎为患 , 致使奥斯曼帝国做大

众所周知 , 拜占庭帝国最终是被土耳其奥斯曼帝国攻灭的 , 但在最初他们完全有能力有机会去清除这个未来带个他们巨大灾难的敌人 。 巴列奥略王朝的权贵们忙于内部的政治斗争对土耳其人的扩张听之任之 , 甚至雇佣奥斯曼军队应付内战或作为抗击斯拉夫人的主力 。 正是由于拜占庭这些养虎为患的策略致使土耳其人发展的更为迅速 , 他们获得了“名正言顺”的理由在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肆意的扩张 。 当土耳其人膨胀到他们无法控制的时候 , 拜占庭当局只能对其唯命是从 , 1355年 , 约翰五世皇帝就与奥斯曼苏丹奥尔汗一世订立条约 , 将色雷斯地区割让给对方 , 还被迫接受土耳其人将首都从小亚细亚的尼西亚迁往巴尔干半岛的阿德里安堡的条件 。 1374年 , 约翰五世承认了奥斯曼帝国的宗主国地位 , 并将自己的儿子送入苏丹宫中作为人质 。 甚至只要苏丹一声令下 , 他就会不顾骨肉亲情 , 将自己的儿子安德罗尼卡和孙子约翰的眼睛刺瞎 。


光复君士坦丁堡的巴列奥略王朝为何无法阻止拜占庭帝国的衰亡?

光复君士坦丁堡的巴列奥略王朝为何无法阻止拜占庭帝国的衰亡?// //

社会的全面撕裂

拜占庭帝国的最终陨落还有其重要的社会原因 , 这在宗教各派的激烈斗争上可谓体现的淋漓尽致 。 1054年天主教与东正教相互开除教籍 , 标志着基督教的正式分裂 。 这绝不是什么偶然事件 , 它背后有着很深层次社会根源 。 而十字军攻克君士坦丁堡以后 , 这种矛盾被进一步加深 。 巴列奥略王朝的皇帝在这样的背景下 , 为了政治目的而强行推进东西方教会的和解只是统治阶级的一厢情愿 , 根本没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 1273年公布的《里昂和解令》在君士坦丁堡引起了非常恶劣的影响 , 君士坦丁堡的大教长约瑟芬愤然辞职 , 以此向皇帝表达自己的不满 , 与此同时 , 支持教会统一的库拜斯走马上任成为了新的大教长 。 这便导致拜占庭宗教阶层形成了对立的两派势力 , 这种分裂从宗教领袖之间慢慢扩展到社会基层 , 随之而来的政治迫害也加速了社会的动荡 。 1433年 , 约翰八世亲自赶赴意大利与教皇订立了“教会统一法令”更是引起了大规模的社会暴动 , 即使皇帝出兵镇压也无济于事 , 社会各界对于东正教会的支持似乎远远超出了皇帝的想象 。 皇帝、宗教与民众的矛盾几乎将拜占庭社会撕成了碎片 。


光复君士坦丁堡的巴列奥略王朝为何无法阻止拜占庭帝国的衰亡?

光复君士坦丁堡的巴列奥略王朝为何无法阻止拜占庭帝国的衰亡?// //

一家之言

总体而言 , 巴列奥略王朝的皇帝们虽然曾试图恢复帝国的权威 , 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个家族并没有能够诞生哪怕是一位经世济国的政治家 。 更没有出现一位能够力挽狂澜的军事强人 。 皇帝们始终无法重建稳定的中央集权行政体系 , 导致地方贵族对皇帝命令置若罔闻 , 面对拉丁人的反击他们只能一味的讨好罗马教廷 , 用自己的尊严换取不靠谱的和平 。 而把关税权利渡让给热那亚人虽然让他们避免了争端 , 但却对国家财政收入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 可谓是得不偿失 。 如果说以上种种情况尚可归结为受外部环境打压与遗留问题所造成的历史必然 。 那么他们在外交策略上的失败 , 则是找不到任何借口的自作自受 。

拜占庭在外交方面时而亲奥斯曼帝国时而又亲西欧诸国 , 对罗马教会简直就是马首是瞻 。 失去了本该拥有的独立性与稳定性 。 他们想要利用土耳其人强大的军事力量来稳定自己的统治 , 最终却是养虎为患 , 引狼入室 。 他们试图借助西欧国家的势力制约土耳其人的扩张 , 并且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与财力 , 约翰五世、曼努埃尔二世和约翰八世先后访问西欧 , 短则数月 , 长则数年 , 表面上打得火热 , 暗地里却各怀鬼胎 。 当奥斯曼军队兵临君士坦丁堡城下的时候 , 历史上只记载了君士坦丁十一世孤独奋战的身影 , 没有任何一支西方军队赶来施以援手 。 所以我一直都认为拜占庭帝国的灭亡既有不可抗力的历史必然因素 , 也有养虎为患 , 自作自受的主观原因 , 他们在挣扎和失误之中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

参考文献:

《拜占庭帝国史》

《拜占庭文明》

《拜占庭 , 一部历史》

《拜占庭帝国通史》

文:兰台令君

图:来源网络 , 侵权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