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从临摹到创作的妙法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极富个性、激情飞扬、才华出众、兴趣广泛的传奇人物 。 长期以来梁启超的书法光彩被政治家、文学家、教育家的辉煌所掩 , 而他的许多书法观点都很有价值 。
在《书法指导》梁启超用了大段的篇幅谈到模仿的重要性 , 他说:“许多人排斥模仿 , 以为束缚天才 , 我反对这种说法 , 学为人的道理 , 学做学问学所有一切艺术 。 模仿都是好的 , 不是坏的 , 都是有益的 , 不是无益的”
梁启超:从临摹到创作的妙法// //
梁启超隶书作品
梁启超认为通过长期模仿最终可以达到自由创作的阶段.这种模仿的方法有两种 , 一种是专学一家风格 , 目的是学得像古人 。 另一种是只要是好的作品都拿来学习 , 取个家之长 。 一、学一家 , 要学的像 , 即以写字而论 , 或学颜真卿 , 或学欧阳询 , 学哪一家 , 终身学他……此种模仿法 , 用力容易 , 定有范围 , 学之亦像.二、学许多家 , 兼包并蓄.先辈教人立身要多读前言往行 , 以蓄其德.不管是谁说的 , 谁作的 , 只要是好的 , 都拿来受用.……“学一千种碑 , 自然会写碑.”一千种未免太多 , 少点五百种 , 再少点五十种 , 学过后自然写得好了 。
梁启超认为这两种方法各有他们的优点和缺点 。 专学一家比较容易达到目的 , 但最终也只能是模仿名家 , 而始终没有自己的个人风格 。 取个家之长可以化为自己所用 , 融合后可以创出自己的风格 , 但是也很可能一家也学不好 。 两条路中 , 头一条路其优点是简切 , 容易下手 , 其弱点是妨碍创作 , 许多人专学一家 , 为所束缚 , 把天才压下去了.第二条路 , 其弱点是空洞 , 泛滥无归.其优点是不妨害天才 , 可以自由创作 。 第一条路亦未尝不好.前人喜欢临僻碑 , 如像何子贞 , 得张黑女碑绝对不告人 , 不知道的还说他是创作 , 其实亦有所本 。
梁启超:从临摹到创作的妙法// //
梁启超楷书作品
梁启超是很看重书法的个人风格的 , 他在谈到书法美时 , 就把表现个性的美作为重要的一点 。 所以他说:我个人的主张 , 宁肯学许多家 , 不肯专学一家 , 走第二条路以模仿为过渡 , 再到创作 , 此为上法 。 指定若干碑帖 , 排列次序 , 一种一种的学去 , 想出方法来调和 , 学过五十种或一百种以后 , 脱手时自成一派 , 由模仿到创作这是最妙的方法 。
由此他觉得可以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学习先用的第二种方法 , 博取众家之长 , 把基本的技法学好后 , 再用第一种方法 , 专学一家特别的 。 这种方法可以用 , 学过许多种类之后 , 再学一个特别的 , 亦未尝不可.……混合两法 , 先学许多家 , 最后以一家为主 , 这算是最妥当的法子了.
通过模仿进行创作应注意的点
梁启超认为这种方法学书应当注意的问题 , 我归纳为两点:
(一)、分期临摹更有效 , 学一种帖时就认真学习它的笔法和结字的特点 , 心里不想其他碑帖的风格 , 把自己心理所知的先全部忘掉 。 于此有一件应当注意的事情 , 就是分期学习 , 模仿若干种 , 分为若干时间 。 学这种时 , 不知那种.学那种事不知这种.专心专意 , 不可参杂 , 参杂则不成功.……模仿一种 , 把结构用笔全学会后 , 才换第二种 。
(二)、在选择碑帖的时候要选择风格相反的碑帖练习 , 这样可以风格互补 , 到创作时才会形成个人独特的风格 。 换的时候 , 有一种很巧妙的方法 , 即择若干种相反的碑帖 , 交换着模仿 。 譬如先学用圆笔的的碑一万字 , 回头再学用方笔的碑一万字 。 方笔圆笔两种相反 , 一种写了一万字之后 , 两下合起来 , 那就不方不圆 , 成了自己的创作 。 无论何种艺术 , 此法都可应用 。
梁启超:从临摹到创作的妙法// //
梁启超楷书对联
- 从战功简析夏侯渊、曹仁、徐晃、张辽四将的能力
- 雍正死后竟与年世兰合葬在一起,雍正的陵墓为何从未被盗?
- 从蒯越相马说起,刘备为何不夺荆州?
- 从《解服散说》考证皇甫谧兄长皇甫士元
- 刘先银悟《黄帝内经》脾土左升,肝气和肾水都随着升惟道是从
- 从经济和军事上,浅谈姜维和诸葛亮的差距
- 从《水浒传》来看宋朝人那些过年的习俗
- 从日本纪念德军战俘收容所百年说起
- 从刘关张的出身谈谈三人的武力特点
- 曾经的女星韩菁清:从交际花到姐弟恋,最后归宿是与梁实秋忘年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