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胡惟庸案,人心势力权谋背后,三万人的死祭与至高无上者的诞生
胡惟庸不过朱元璋扶植起来弱化刘伯温棋子 , 作用达到自然该去死 。 李善长不过某事不周看客 , 最后时刻选择失误丢掉自己性命 。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 朱元璋杀胡李 , 意在废除丞相制度 。
评胡惟庸案 , 人心势力权谋背后 , 三万人的死祭与至高无上者的诞生// //
(皇权和相权制衡是中国历史主流)
他们二人造反与否 , 不在他们做过什么 , 而在朱元璋想做什么 , 朱元璋最终目的其实不是胡惟庸 , 不是李善长 , 不是刘伯温 , 这三都是背锅的 , 他的目的是废除丞相制度 , 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 , 让皇权至高无上 , 仅此而已 。
那么胡惟庸案的该从何说起 , 这就要从刘伯温和胡惟庸的丞相之争说起 。
这场争斗 , 最终胜利者是谁 , 明面上看是胡惟庸 。
那么胡惟庸比刘伯温强吗 , 懂历史的都知道 , 他们层次不同 。
那么胡惟庸是怎么胜利的就值得推敲了 。 这件事胡惟庸没弄明白 , 所以他丢掉了自己的性命 。
胡惟庸不明白自己为何胜利 , 就是他最大的认知差 。
归根结底 , 不过是在这丞相之争中 , 朱元璋在胡惟庸身后 , 仅此而已 。
作为上位者的朱元璋 , 对手下两大集团内斗是心知肚明的 , 他之所以没出来调解 , 无非是因为 , 坐山观虎斗才是是最符合他利益的事情 , 斗的越凶越好 。
越凶他朱元璋地位就越巩固 。
评胡惟庸案 , 人心势力权谋背后 , 三万人的死祭与至高无上者的诞生// //
(他们的争斗不过是明面)
而作为斗争的两方 , 胡惟庸和刘伯温其实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 而是有一群利益集团在背后 。
刘伯温是传统士大夫阶层和地主知识分子阶层的代言人 , 胡惟庸则代表的是朱元璋起家的淮西集团将领利益 。
朱元璋选择胡惟庸 , 不是他很强 , 反而因为他比刘伯温弱 , 能力弱的人 , 威胁就小 , 这就是胡惟庸胜利的关键 。
而且淮西集团看上去势力庞大 , 其实阶级根本并没有地主阶级代言人刘伯温强 , 反而还更弱小 。 这也是关键点之一 。
三方博弈情况下 , 扶持弱小 , 对抗强敌 , 这就是朱元璋的选择 。
因此 , 朱元璋才让胡惟庸成最后的胜利者 , 而愚蠢或者说小聪明的胡惟庸并不了解这一点 。
在彻底打垮刘伯温后 , 变得越发猖狂 , 贪污受贿 , 排除异己 , 最后居然敢挑战朱元璋权威 , 干出截留奏章 , 官员升降 , 处决犯人 , 等等他不能做的事情 , 那就是作死了 。
这一切朱元璋都看在眼里 , 却毫无作为 , 甚至故意放纵他如此 。
评胡惟庸案 , 人心势力权谋背后 , 三万人的死祭与至高无上者的诞生// //
(做裁判的朱元璋需要他们内斗)
就定有深意 , 朱元璋何许人也 , 一个权力欲极强 , 控制欲极强 , 在血火中奋战出来的人 , 会容忍这样的挑衅吗?
那么这一切其实就是个阴谋!
阴谋是什么 , 在不同事件中会有不同解释 , 在这次胡惟庸事件中 , 就是“欲擒故纵” , 就是“捧杀” 。
“上帝欲使其毁灭 , 必先使其疯狂”如果不让他彻底疯狂 , 如何才能彻底毁灭 。 他越疯狂 , 证明朱元璋做的选择越对 。
那么他的阴谋到底针对谁 , 需要如此委屈自己 , 不过因为这个对手很强大 , 这个对手 , 不是一群人 , 不是利益集团 , 而是传承千年的丞相制度 , 而是皇权与相权的争锋制衡 , 这是一人敌天下的事情 , 容不得他不慎重 。
朱元璋当皇帝后 , 其实就看丞相制度很不爽 , 天下是我打的 , 你个文官凭什么过来分权 , 简直岂有此理!
可是贸然废除 , 又不可取 , 民意不可取 , 官意也不可取 , 无论大臣百姓都认为丞相必不可少 。 要废除 , 必须要有充分理由 , 理由从何而来 , 就看胡惟庸呗 。
于是他就无所作为 , 只是用阴暗的眼睛在背后悄悄看着胡惟庸的表演 。
评胡惟庸案 , 人心势力权谋背后 , 三万人的死祭与至高无上者的诞生// //
(胡惟庸背后是朱元璋的支持)
胡惟庸不聪明 , 但也不蠢 , 他是小人 , 可是不笨 , 随自己行为越来越出格 , 他也越来越害怕 , 因为他深知自己的主子 , 朱元璋是个什么样的人 , 他也害怕朱元璋的报复 。
于是他开动脑经 , 在长时间思考后 , 绞尽脑汁想出了一个妙计 , 那就是拉人下水 , 营造势力 , 人越多他越安全 。
这就是所谓的“法不责众”我弄几万人在我身后 , 全部是国家精英 , 你总不能一网打尽吧?
做这件事的手段很简单 , 找合适对象 , 吃喝嫖赌 , 封官许愿 , 不停培养兄弟情 , 就此胡惟庸摇身一变 , 成了淮西将领的领袖人物 。
被他拉下水的人有吉安侯陆仲亨 , 御史大夫陈宁 , 都督毛骧等等一批批重臣 。
一时间 , 朝中都是胡惟庸眼线 。
可是胡惟庸还是害怕啊 , 他觉得这些人分量都不够 , 老朱要杀他们不会下不了手 , 不行不行 , 必须找个重量级的保护伞 , 于是他就盯上了李善长 。
李善长其人 , 说他是开明第一功臣也不为过 , 再加上德高望重 , 还有那传说中的免死铁券 , 和他混一起绝不会错 , 能保命 。
可免死铁券 , 不过看着牛逼 , 该杀还不是杀 , 原因很简单 , 皇帝给的东西 , 解释权当然归皇帝 , 就像现在很多小广告上都会备注一条(最终解释权归本司所有)就是这个意思 。
如果皇帝下决心杀人 , 自己开出的口头支票能改变他?
评胡惟庸案 , 人心势力权谋背后 , 三万人的死祭与至高无上者的诞生// //
(李善长最终没有善终)
不可能的!
就算他认账 , 不杀你 , 也可以把你关起来 , 先打个半死 , 然后在监狱弄点事 , 你说你是死还是活?
胡惟庸李善长看重这废铁 , 无非证明他极端幼稚 。
胡惟庸不断接近李善长 , 讨好李善长 , 暴露自己企图 , 可是李善长并没理睬他 , 不是因为他很聪明 , 而是因为他很害怕 。 作为跟随朱元璋最早的一批人 , 李善长可是亲眼看过朱元璋的手段 , 无数人败在他手下的人 , 让他明白朱元璋的可怕 。
再加上他也看不上胡惟庸 , 当然坚定的拒绝了胡惟庸要求 。
可是胡惟庸也不是轻易放弃的人 , 他发现李善长吃吃不管用 , 就开始换思路 , 亲戚路线是他下一招 , 李善长弟弟李存义是胡惟庸儿女亲家 , 于是胡惟庸先吧李存义拉下水 , 在不断对李存义洗脑 , 让他劝李善长 。 李善长话听多了也会改变态度 , 于是说出这样一句话 。
吾老矣 , 吾死 , 汝等自为之
如此态度 , 算是默认吧?组团成功可以打野了 , 胡惟庸也终于放心了 。
于是他在心里对朱元璋默念 。
朱八八啊朱八八 , 现场满朝文武都是我的人 , 你能把我怎么样 , 自以为性命无忧之后的他开始野心膨胀 。
小样 , 你一个和尚可以做皇帝 , 为啥我不能!
评胡惟庸案 , 人心势力权谋背后 , 三万人的死祭与至高无上者的诞生// //
(胡惟庸的膨胀来自被引导)
于是他的所作所为 , 越发的肆无忌惮起来 。
可朱元璋不是一般人 , 他是皇帝 , 还是千古以来数得上号最有决断力的皇帝 。 看着肆无忌惮的胡惟庸 , 看着密探报号的胡惟庸反常举动 , 还有各个官员的反常举动 , 只说了一句话就将所有威胁一并解除 。
他不动声色 , 可是在内心已经给他们判了死刑 。
你们结党营私 , 威逼皇权 , 那就都去死吧!
朱元璋的决绝冷酷 , 在这个时候体现出来 。
他冷眼旁观胡惟庸的一举一动 , 不过是看他能玩出什么花样 , 能有多少人下场 , 最终目的不过是要将所以反对派一网打尽而已 。
最后的审判起因不过是一件小事 。
一次出游途中 , 胡惟庸儿子坠马死了 , 胡惟庸 , 不经审判就杀了车夫 。
这事传到朱元璋那 , 他就命令胡惟庸解释 , 胡惟庸一见朱元璋 , 忙不迭诉苦 , 说自己可怜 , 白发人送黑发人 。
朱元璋态度奇怪 , 什么也不说 , 就看着他 , 最后说了一句 , “杀人偿命 , 天经地义” 。
胡惟庸一听 , 蒙逼了 。
评胡惟庸案 , 人心势力权谋背后 , 三万人的死祭与至高无上者的诞生// //
(在谈害怕 , 晚了)
就为这?他他拼命压抑自己的恐惧 , 拼命想着谁可以救他 , 可是无济于事 , 这一刻他才明白 , 其实他什么都不是 , 什么都不算 。
胡惟庸明白他快死了 。
狗急跳墙的胡惟庸 , 最后孤掷一注 , 准备造反 。 结果就被人给揭发了!
揭发者是谁 , 其实也很容易想 , 就是朱元璋的人呗 。 一看有人揭发 , 朱元璋当然要查!
这一查就查处了个胡惟庸案!
胡惟庸为自保 , 找那么多人给自己站台 , 刀已经架在胡惟庸脖子上 , 何时砍下只是时间问题 , 他也没等太久 , 有个叫涂节的胡惟庸死党 , 眼见胡惟庸不行了 , 便把胡惟庸阴谋上报皇帝 , 并将一大串人一起告发了 。
朱元璋等的就是这刻 , 随后决然处死胡惟庸 , 并批捕陈宁和胡党中所有重要成员 , 这还不算完 , 他还杀了胡惟庸三族 。 并且下令深入调查此事 , 有牵连的查证属实 , 一律处死!
本着查证太麻烦原则 , 在杀一个不多杀一群也不多办事思路指导下 , 刑讯逼供开始 , 喝茶那是没有的 , 喝酒别想 , 先来顿鞭子再说 , 有些与被审官员有仇的家伙 , 还会趁乱上去过过手瘾 , 反正也是办公事 , 顺便报报私仇也是可以理解的 。
然后就询问同党 , 读书人胆小 , 又不讲义气 , 可谓一打就招 , 还喜欢瞎说 。
评胡惟庸案 , 人心势力权谋背后 , 三万人的死祭与至高无上者的诞生// //
(胡惟庸案背后头颅滚滚)
于是有人为了免打 , 就开始东扯西拉供出很多所谓同党 , 自己认识的 , 一面之缘的 , 借过钱的 , 做过情人的 , 抢过老婆的 , 反正只要是个人就说 。 眼看战果不断扩大 , 审案子也兴奋 , 人越多功劳越大 , 越发干劲十足 。
案件越来越大 , 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起 , 连查好几年 , 被杀者近3万人 。
胡惟庸精心筹划多年的团队就这么被摧毁了 , 还拉上了李善长垫背 , 最可悲的是那3万多给他陪葬的人 。
胡惟庸谋反 , 最后他死了 , 还牵连如此之广 , 事件反应如此恶劣 , 在加上他在任丞相之时的恶行 , 让朱元璋终于找到理由废除他真正的眼中钉丞相制度 。
这才是朱元璋真正需要的结果!从此以后 , 龙椅上的他 , 看着下面大臣们 , 看着他们心中的恐惧 。 满意的笑了 , 皇权再一次集中并且没有任何分散 。
评胡惟庸案 , 人心势力权谋背后 , 三万人的死祭与至高无上者的诞生// //
(老朱成了最后的胜利者)
朱元璋胜利了 , 不过他的胜利也是暂时的 , 不过这个是下一个文章要说的!
明朝皇权为何最后渐渐旁落的深层思考 。
- 刘虞:为政宽仁深得人心,但却不善用兵
- 浅析蜀汉灭亡:人心向背的结果,也正是“天意”
- 法安天下 德润人心
- 做最真实的自己 瑞虎5x HERO 1.5T高能版如何打动人心
- 智勇双全的徐晃:作战英勇眼光长远,洞悉人心晓明国事
- 读帖,与古人心灵的意会!
- 【夜读】 细节见人品,小事见人心
- 400年前的处世奇书,仅在皇宫传阅,看透人心,读一遍受益终生
- 希望工程“大眼睛”为什么能够牵动亿万人心?
- 人文课堂 | 唱出《诗经》之美(四): 《子衿》咏唱女人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