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报》催生首家近代警察局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湘报》催生首家近代警察局

林海

北京大学法史学博士 金融学博士后

《湘报》又连续发表《保卫近闻》《捕匪续闻》《缉捕首匪》等报道 , 记录了保卫局创办后所做的实事 。 不夸张地说 , 保卫局不但开办系由《湘报》推动 , 其短短的三个月运营 , 也全程由《湘报》进行“直播”

过去长沙人约见面 , 三回便有一回约在司门口 。 这里是湖南省长沙市黄兴南路与解放西路的交叉口 , 过去百年都是长沙城最为繁华、人气最旺的地区之一 。 在1938年文夕大火前 , 司门口虽是长沙市警察局所在地 , 但警察局门口的告示墙上却从来是“兼容并包” 。 从旧照片可看到 , 警察局的告示墙上贴着形形色色的标语 。 有的主张抗日 , 有的要求抗英 , 还有讨阎、倒冯的口号 。 各种声音都可以在这一面墙上汇集 。

其实 , 长沙市警察局本身 , 就是各种声音杂糅催生的产物 。 其前身湖南保卫局 , 作为第一个近代化的警察机构 , 便是由《湘报》于1897年至1898年间推动产生的 。 这段时间 , 《湘报》作为维新派阵地 , 先后发表过三十多篇敦促创设保卫局的文章 。 原来 , 地方上虽有名为保甲局的治安机构 , 但是由于太平天国起义后 , 长沙“户口繁盛 , 盗贼滋多 , 痞徒滋事 , 不无扰害……盗窃案多至百余起 , 破获几无 。 而保甲团防局不足以弹压 , 事亦随而废弛” 。

对此 , 掌典湖南刑狱与治安的署按察使黄遵宪十分不满 , 声称“非扫除而更张之 , 不足以挽积习而卫民生” 。 他曾出任过清政府驻日本公使馆的参赞 , 对明治维新后日本警视厅的设置尤为认可 。 他在《湘报》倡议:“西人之规国者 , 入其疆 , 土地辟 , 市政修 , 万民和乐 , 令行禁止 , 即为有文化之国 , 而根本实原于警部 。 ”

但是 , 筹办治安机构的经费捉襟见肘;如能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 才比较可行 。 于是 , 他特别撰文争取商贾人士的支持 , 算了这样一笔账:“吾闻省垣户籍约三万有奇 , 商户居其大半 。 局费每年亦不过数万金……(如果设立保卫局)则地痞之充斥 , 会匪之潜滋一概廓清 , 直为各商户斩却无数葛藤 。 ”将商民的得利之大与付出局费之小做比较 , 为保卫局筹措经费积极呼吁 。 对于保卫局的定位 , 黄遵宪草拟的《保卫局章程》开篇第一条就明确了其性质:“此局名为保卫局实为官绅商合办之局 。 ”并且说明保卫局不能随意侵犯商民的权利:“凡巡查非奉有局票 , 断不许擅入人屋 , 违者斥革兼监禁作苦役 。 ”

黄遵宪除自己撰文外 , 还积极组织“民意舆论” , 积极要求设立保卫局 。 在《商民请速办保卫局禀批》中 , 某长沙商人称 , “(原来保甲局的问题在于)衙役之无端勒索也 。 闻长善两县差役动盈千余人 , 无事则窜同地痞择良而欺、择弱而食 , 任意诛求务盈沟壑” 。 而身为湖南巡抚的陈宝箴也在《湘报》上回应了民众的请求:“吾辈日坐堂皇近在咫尺视若无睹听如弗闻 , 虽略悉其情实 , 未能周知民隐醒然民 , 上抚膺滋愧上失其道 , 民散久矣 。 一再披览引为内疚 , 禀陈各条均系保卫局开办以后必须查之事 。 ”官员和民众以《湘报》为平台进行的互动 , 使人们更加了解保卫局的职能 , 建立了保卫局的良好形象 , 从而加速了保卫局的创办 。

1898年3月14日 , 《湘报》刊登出由黄遵宪亲自草拟的《保卫局章程》以征求意见 。 这一段时间 , 陈宝箴委派黄遵宪改撤保甲团防局并改办保卫局 。 到7月27日 , 章程讨论完毕 , 保卫局正式开办 。 在长沙司门口设总局一所 , 辖分局五所;每分局辖小分局6所 , 共计30所 。 每小分局辖地一段 , 全城按街道等划为30段;另设迁善所(劳改所)5所 , 附于5分局 。

开办之日 , 《湘报》刊载《保卫开办》一文 , 描述了当时的具体情形:“省城绅商禀请创办保卫局经官绅台议妥定章程 , 于昨初九日各局一律开办 , 城厢内外人心怡然 , 已有成效可观 。 ”

之后 , 《湘报》又连续发表《保卫近闻》《捕匪续闻》《缉捕首匪》《匪首正法》《匪徒伏注》《保卫一斑》《保卫诘奸》等报道 , 记录了保卫局创办后所做的实事 。 不夸张地说 , 保卫局不但开办系由《湘报》推动 , 其短短的3个月运营 , 也全程由《湘报》进行“直播” , 并塑造起极佳的形象:“保卫自开办以来各局员绅倍极勤慎 , 日夜严饬巡丁 , 梭巡街市 。 城中无赖痞徒渐皆敛迹 。 ”

不过 , 并不是所有人都支持保卫局 。 有人因为保甲局被裁撤而心生不满 , 也有人试图争夺保卫局的主导权 。 保卫局刚一开办 , 即有一伙人纠合起来 , 殴打巡查 , 捣毁分局 , 试图给保卫局一个下马威 。 《湘报》报道:“乃近有不法痞徒百数成群 , 于开局之初在南门正街殴辱巡查 , 次晚又在大小西门一带边毁三局 。 ”还有人造谣传谣 , 言保卫局创设的目的是“勾结洋人” 。 同时 , 他们还不断上书慈禧太后 , 称保卫局气势过盛 , 商贾只知有保卫 , 不知有朝廷 。 果然 , 好景不长 , 9月21日 , 北京传来了光绪帝被囚的消息 。 新政悉数停办 , 陈宝箴交卸回到原籍 , 黄遵宪也只得离开长沙 。

接任陈宝箴的是湖南布政使俞廉三 。 他接朝廷旨意 , 湖南新政一律停办 。 但因保卫局较有成效 , 例外地保留下来了 。 但是 , 他认为 , 保卫局虽有成效 , 但与保甲局“名异实同 , 实属多立名目”;并谓“需费浩繁 , 无从筹措 , 其势万难持久” 。 于是令接任黄遵宪的臬司夏献铭照保甲局旧章整顿治安机构 , “先将总局撤换 , 分局裁并 , 巡查次第减汰 , 均归保甲局管辖” 。 到次年1月24日 , “分局员绅暨巡查人等全行裁竣” 。

湖南保卫局从此成为了一个历史名词——即使人们走过车水马龙的司门口 , 恐怕也无人能想起念及 。 唯有同样躺在历史博物馆里的《湘报》 , 还记得这个日本警视厅的长沙翻版 , 想起这近代第一家“官绅商合办之局” 。

责编:高恒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