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时期第一丞相:从牧猪海上到当朝丞相,大器晚成堪比姜子牙
汉武帝时期第一丞相:从牧猪海上到当朝丞相 , 大器晚成堪比姜子牙// //
公孙弘
一世之治 , 必有一世之才 。 汉武帝继文景之基业 , 开疆扩土 , 南并南越 , 北逐匈奴 , 西取西域 , 东攻朝鲜 , 建立这么多的功业必须依靠一世之才 , 所以武帝时期 , 人才辈出 , 攻战有卫青、霍去病、外交有张骞、邢狱有张汤、理财有桑弘羊……然而大部分人却不得善终 , 张汤死于谗言 , 主父偃死于自爆……只有公孙弘能够全身而退 , 以至于司马迁发出感叹:弘竟以丞相忠 。 那么公孙弘是何许人?为什么说他大器晚成?又为何说他儒法合流?
大器晚成公孙弘
公孙弘是齐国淄川人 , 年轻的时候担任薛县的狱吏 。 汉承秦制 , 狱吏必出自法家 , 公孙弘有一定的法家背景 。 作为狱吏的公孙弘不出现偏差的话可能在薛县做一个小小的狱吏而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 然而意外终究降临 , 公孙弘因罪被免职 , 于是公孙弘迎来了人生最困难的日子 。 史记对此记载不多 , 家贫 , 牧猪于海上 。
汉武帝时期第一丞相:从牧猪海上到当朝丞相 , 大器晚成堪比姜子牙// //
公孙弘牧猪
贫困的公孙弘一直到了40岁才开始学习《春秋》杂记 , 20年后公孙弘才被举荐出来做官 。 然而这次做官没多久就被赶回老家了 , 原因是出使匈奴的结果不能够令皇帝满意 。 汉武帝对待匈奴的态度一直都是强硬的 , 而公孙弘以儒生对待匈奴的态度注定是达不到皇帝要求的 。 吸取这个教训吧 , 公孙弘 , 所有的一切都是皇帝的意志 。
等到元光五年 , 公孙弘才又得到机会重新出来做官 , 这一次的公孙弘是幸运的 , 他的策略一举得到汉武帝的青睐 , 策奏 , 天子摆弘对为第一 。 此时的公孙弘已经70岁了 , 正式开始他的仕途 , 等到元朔五年 , 76岁的公孙弘达到了仕途的终点 , 仕途道路上无数人仰望的顶点 , 封侯拜相自公孙弘始 。 70岁才开始进入仕途 , 76岁封侯拜相 , 历述前史 , 恐怕只有一个姜子牙了 , 公孙弘可谓大器晚成 。
汉武帝时期第一丞相:从牧猪海上到当朝丞相 , 大器晚成堪比姜子牙// //
汉武帝时期 , 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后 , 儒学迎来大发展的机会 。 为迎合天子的爱好 , 大部分士子都开始学习儒家学说 , 或以儒家学说包装自己学说 , 如张汤的“春秋决狱” , 而有着法家背景 , 又学习过儒家经典的公孙弘也开始走向了自己的儒法合流之路 。
汉武帝时期第一丞相:从牧猪海上到当朝丞相 , 大器晚成堪比姜子牙// //
张汤与春秋决狱
公孙弘的儒家特性
以《春秋》为业的公孙弘 , 他的儒家特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政治上:以仁义治理天下、崇尚礼仪 。
公孙弘在给汉武帝的对策上提到:
臣闻之 , 仁者爱也 , 义者宜也 , 礼者所履也 , 智者术之原也 。 致利除害 , 兼爱无私 , 谓之仁;明是非 , 立可否 , 谓之义;进退有度 , 尊卑有分 , 谓之礼;擅杀生之柄 , 通壅塞之涂 , 权轻重之数 , 论得失之道 , 使远近情伪必见于上 , 谓之术:凡此四者 , 治之本 , 道之用也 , 皆当设施 。
就是说要君主想要治理天下 , 就必须要使用仁、义、礼、术 , 对百姓兼爱无私 , 君主明辨是非 , 引导百姓和大臣尊重礼仪 , 做到上尊下卑进退有度 , 君主要善于纳谏 , 能够听从不同的意见 。 公孙弘在政治上主张以仁、义为主导 , 用礼仪来治理天下 , 也就是孔子所谓的为政以德的思想 , 也是最纯粹的儒家思想 , 也就是用儒家的的道理吸引到了汉武帝的青睐 。
汉武帝时期第一丞相:从牧猪海上到当朝丞相 , 大器晚成堪比姜子牙// //
汉武帝
公孙弘在政治上的另一个表现是爱惜民力 。 “时方通西南夷 , 巴蜀苦之 , 诏使弘视焉 。 还奏事 , 盛毁西南夷无所用 , 上不听 。 ”就是说西南夷刚开发的时候 , 巴蜀人民要承担严重的徭役 , 已经到了不堪忍受的地步 , 公孙弘在去当地视察后 , 向汉武帝说西南夷没有什么用处 , 不值得开发 , 虽然汉武帝并没有接受公孙弘的建议 , 但是也从侧面反映了公孙弘对民力的爱惜 , 也是儒家特性的一大表现 。 后来在开拓苍海、塑方郡的时候 , 公孙弘继续劝谏以为罢弊中国以奉无用之地 , 愿罢之 , 认为这些对于国内没有什么用处 , 反而会损害国内的民力 。 在反对大规模开拓边疆上 , 表现了公孙弘的爱惜民力 。
品格上:侍母孝顺 , 身行节俭 , 重视贤才 。
《汉书》记载养后母孝谨 , 后母卒 , 服丧三年 。 三年不改父之道 , 孝之行也 , 也就是说公孙弘的孝顺在当时是出了名的 , 得到了当时人们的认可 , 所以淄川父老才会在公孙弘在被赶回老家之后 , 继续推荐公孙弘入朝为官 。 菑川国复推上弘 。 弘谢曰:“前已尝西 , 用不能罢 , 愿更选 。 ”国人固推弘 , 就说明了国人对于公孙弘品格的认可 。 在节俭方面 , 无论是《史记》、《汉书》还是《西京杂记》都记载了公孙弘食以脱粟饭 , 覆以布被 。 即使汲黯说公孙弘身为三公却为布被是怀诈 , 但是也不能改变公孙弘身行节俭的事实 。 公孙弘在位的时期 , 也非常重视对于人才的举荐 。 史载:
弘自见为举首 , 起徒步 , 数年至宰相封侯 , 于是起客馆 , 开东阁以延贤人 , 与参谋议 。 弘身食一肉 , 脱粟饭 , 故人宾客仰衣食 , 奉(俸)禄皆以给之 , 家无所余 。
就说明了公孙弘对人才的重视 , 也说明了公孙弘节俭的原因 , 这也是公孙弘儒家特性的表现 。
汉武帝时期第一丞相:从牧猪海上到当朝丞相 , 大器晚成堪比姜子牙// //
公孙弘的法家特性 。
一切唯上的思想 。 唯上是法家的典型特征 , 也是韩非子说的贤者之为人臣 , 北面委质 , 无有二心 。 公孙弘在朝廷上也是一直唯汉武帝马首是瞻 。
每朝会议 , 开陈其端 , 使人主自择 , 不肯面折庭(廷)争…….. 弘奏事 , 有所不可 , 不肯庭(廷)辩 。 常与主爵都尉汲黯请闲 , 黯先发之 , 弘推其后 , 上常说(悦) , 所言皆听 , 以此日益亲贵 。 尝与公卿约议 , 至上前 , 皆背其约以顺上指(旨) 。
公孙弘在朝会的时候 , 都是只陈述自己的意见 , 然后让皇帝自己选择 , 不肯和皇帝争论 。 有次和汲黯约定一块去奏事 , 等到汲黯奏过之后 , 公孙弘却违反约定 , 顺从皇帝的旨意 , 因此能够得到皇帝的重视 , 也表现了公孙弘一切唯上的思想 , 也是公孙弘的典型法家特征 。
汉武帝时期第一丞相:从牧猪海上到当朝丞相 , 大器晚成堪比姜子牙// //
结语
纵观公孙弘的一生 , 是大器晚成的 , 本身也处在儒法合流的时代 , 具有典型的儒家特征和法家特征也就不足为怪 。 公孙弘在位除了排挤主父偃和董仲舒之外 , 没有犯过什么大错 , 反而儒学迅速得到推广 , 可以说有功于社稷 , 所以公孙弘最后的谥号是平津献候 。 谥法:聪明叡哲曰献、惠无内德曰“献” , 说明公孙弘聪明有智慧 , 但说惠无内德却有失偏驳 。
汉武帝时期第一丞相:从牧猪海上到当朝丞相 , 大器晚成堪比姜子牙// //
- 法正:蜀汉立国第一人,贡献了蜀汉疆土的90%
- 徐向前,在解放战争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
- 立春卦是新年第一卦,立春卦为什么重要?
- 蔡琰:曹操统一北方后,花费重金赎回的汉末三国时期才女
- 《偃师造人》中国古代第一部科幻小说
- 明朝第一废后胡善祥,为何让人同情,死后明英宗还给恢复皇后身份
- 正月初五关键时期,在家实在憋不住,看看往日平遥古城晋商辉煌
- 民间五对门神,能捉鬼的只有第一对,最后一对最出名
- 全球几大战争狂人!希特勒只能排第二名,第一名踏遍欧洲!
- 【预习】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