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权制衡——明代政治形势的推论
历时两百七十余年的明王朝 , 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王朝 。 明初 , 太祖朱元璋对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 , 这基本上确定了明朝今后政治的发展局势 。 朱元璋的治国理念大概可以分为两点 , 其一为加强皇权 , 其二为分权制衡 。
分权制衡——明代政治形势的推论// //
Δ明太祖朱元璋画像
从理想层次而言 , 分权制衡是为了加强皇权 , 也就是君主的专制地位 。 比如 , 朱元璋在实行大官统率小官的同时 , 亦选拔小官牵制大官 , 这就大大减小了权臣蒙蔽主上的可能;但我们从实际的情况来看 , 小官与大官有时候又会互相联结 , 从而限制君主的权力 。 这种相生相克的治国理念使得庙堂上的政治风波极为强烈 , 皇帝要专制、要独裁 , 大臣要抗议、要斗争 , 此起彼伏 , 你方唱罢我登场 , 真是好不精彩 。
八股取士的文官集团
俗语云:“千人之诺诺 , 不如一士之谔谔” 。 选举出一个仗义执言的士子 , 要好过一千个趋炎附势的小人 , 故各朝各代对人才的选举与任用极为重视 。
提及明代的科举 , 总让人想起“八股取士”这个令人诟病的词语 。 其实每一种制度都有它存在的必要 , 人恒狃于其所见闻 , 我们不能局限于当今的局势 , 要从明代当代的角度来看问题 。
分权制衡——明代政治形势的推论// //
Δ八股文格式
所谓八股文 , 乃是“代古人语气为之 , 体用排偶 , 谓之八股” , 所以“八股”说的其实是一种体裁 。 考试时让士子们代古人语气 , 这个古人说的就是曾经的圣贤 , 也就是说 , 让考试的士子们根据经史典籍中的大义 , 模仿圣贤们说话的语气 , 来阐述解释某一个问题 。
现代人认为八股文选出的士子们根本没有个人的思想 , 只会一味的模仿被神坛囚禁的“圣贤” 。 然而八股文并非我们说的这般无用 , 它还是有价值的 。 思考一下国家为什么举办科举考试?是为了选拔人才替朝廷办事 。 从八股文中脱颖而出的读书人们 , 饱读诗书 , 他们秉持“民为贵 , 社稷次之 , 君为轻”的治国理念 , 对于君主错误 , 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的阻止 , 哪怕是牺牲生命 , 也依旧一往直前 。 天子 , 也仅仅只是天子而已 , 大不过读书人心中的天道!
正式因为这种环境形势 , 导致文官们虽然有时会拉帮结派勾心斗角 , 但总体的意识形态还是相同 。 一旦遇到外力 , 所以的文官便会拧成一股麻绳来对抗外敌 。 这也就形成了明中后期文官集团将意识强加于皇帝身上的局面 。
分权制衡——明代政治形势的推论// //
Δ明万历皇帝:因无法对抗文官集团 , 导致他二十几年怠政不作为
八股文选出的人才 , 会放在翰林院里备用 。 在这里面 , 虽然存在大量只会研究唐诗宋词、空谈孔孟之道的迂腐 , 但也不乏对政治热忱、忧国忧民的人才 。 这些人才受到提拔 , 在编撰各代实录、抄写各类奏章之中 , 获得了大量的对政局独特的见解 , 这也是他们将来从政的资本 。 从这些方面来看 , 八股文或许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差 。
(注:明朝并非只是科举制的天下 。 明初朱元璋行荐举 , 让各地推荐人才任用;国办学校“国子监”亦曾为选拔士子之潮流 。 但二者终被科举所取代 , 详见《明史·选举志》)
以小博大的言官集团
监督机构对统治者而言有着别样的意义 。 我欲行之政令 , 则官员不可或缺 , 倘若官员腐烂变样 , 则须监督机构对其纠劾 , 方能确保政局稳定 。
中国古代的监督机构有一个耐人寻味的趋势 , 即中央派出监察地方的官职 , 随着时间的发展慢慢向地方上的一把手而演变 , 也就是我们常熟的封疆大吏 。 比如刺史、巡抚等 。
分权制衡——明代政治形势的推论// //
明朝皇帝会派遣中央大臣巡视各地 , 但最主要的监督机构还是言官 。 言官分为两种 , 一曰台官 , 一曰谏官 。
台官指都察院 , 其内设左、右都御史 , 正二品;左、右副都御史 , 正三品;左、右佥都御史 , 正四品;十三道监察御史 , 正七品 , 用以监察各地 。 (注:明初以右为尊 , 后改为左)
明史上说都察院职掌“纠劾百司 , 辩明冤枉 , 提督各道” , 毕竟还是有点模糊 。 我们总结后可以将都察院的职责分为三种:
提督各道 。 即派遣监督地方之官员 。 京察 。 明制 , 每六年考核一次京官(孝宗十七年定) 。 五品及以下的 , 由吏部会同都察院考核 , 四品及以上的则上疏自陈其功过 。 可不要以为都察院没办法对付高级官员 , 在京察后 , 若是言官们不满意 , 则可以提出“京察拾遗”考核高级官员 。 这将是该官员一生的污点 。 司法权 。 都察院是明朝三法司(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之一 , 有着司法权力 。 刑部或是都察院对案件初审 , 大理寺复查 , 这是明朝的司法结构 。
分权制衡——明代政治形势的推论// //
谏官指对应六部的六科 。 六科对比于都察院 , 官秩可谓太低了 , 即便是个科的都给事中都只是正七品 , 但人们依旧不敢小觑六科 。
臣又闻天下事惟辅臣得议 , 惟谏官得言 。 谏官虽卑 , 与辅臣等 。
——《明史·列传第六十七》
六科可以说成是六部的监督机构 , 他们亦有规劝皇帝的职责 。 从明面上来说 , 自朱元璋废丞相、中书省后 , 六部就成为了天下权力的执掌者 。 而六科却可以监察六部 , 你说它厉不厉害?故万历年间的首辅张居正便通过内阁来控制六科 , 以此控制六部百司 。
分权制衡——明代政治形势的推论// //
Δ张居正画像
言官是以小博大的典型案例 , 它是明太祖朱元璋为了牵制文官集团特立的机构 , 被授予了神圣的职责 。 但朱元璋没有想到的是 , 一旦言官集团与文官集团互相勾结 , 则非但不能牵制文官 , 反而会造成朝政混乱 , 甚至会诞生出一手遮天的权臣 。
夹在皇帝与文官之间的内阁
内阁是一个特别的机构 , 有的人将它理解成有实无名的宰相 , 有的人认为它是文官中最高等级的机构 , 也有人觉得内阁是文官与皇帝之间的交流枢纽 。 这些都可以说对 , 也可以说不对 。
内阁的权力 , 有的时候非常庞大 , 有的时候却又微不可见 。 朱元璋时置四辅官 , 这是内阁的前身;永乐皇帝掌权后“特简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 , 参预机务” , 内阁至此正式成立 。
分权制衡——明代政治形势的推论// //
事情发展到后来 , 入阁的阁臣大多是威望素著的元老 , 比如皇帝的老师等等(明中后期 , 基本上太子的老师在未来一定会入内阁) , 这也使得内阁地位渐长 。 因为是辅官 , 所以内阁取得了“票拟”的权力 , 即为皇帝提出解决事情的建议、奏章等 。 这种权力发展到后来 , 皇帝已经不能随意推翻内阁的票拟了 。 没有理由就随意推翻 , 不仅会丧失在百官心中的威严 , 还会被内阁阁臣以辞职相逼 , 这样只会更加的丢脸 。 从这一点来看 , 内阁的确是接近了丞相的地位 。
但在事实上 , 内阁大学士的票拟皇帝虽然不能轻易推翻 , 但皇帝可以不通过内阁直接下中旨决定大学士的去留;而且明代的政治具有很强的形式性 , 皇帝可以授意某人上奏章弹劾内阁官员 , 被弹劾的阁臣为了自表清白便会上疏请求辞职 , 这样一来决定权又回到了皇帝的手里 。 嘉靖年间的权臣严嵩 , 不就是被一道圣旨给轻易罢免了吗?
分权制衡——明代政治形势的推论// //
Δ严嵩影视形象
除了去留受皇帝决定外 , 内阁的票拟也受到了司礼监的限制 。 票拟决定权受制于皇帝的“批红” , 皇帝不批则无法实行 , 而批红最后又交给了司礼监来代替 。 这也使得内阁的权力大打折扣 。
然内阁之拟票 , 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 , 而相权转归之寺人 。 于是朝廷之纪纲 , 贤士大夫之进退 , 悉颠倒于其手 。
——《明史·志第四十八》
有鉴于此 , 则可说明内阁取得了部分的相权 , 但它依旧受到了很大限制 。 故而我们可以推断 , 想要真正成为叱咤风云的宰相 , 必须不受皇帝限制 , 比如像一心斋醮的嘉靖 , 或是年幼无法理政的万历那样 。
分权制衡——明代政治形势的推论// //
Δ陈宝国饰演的嘉靖皇帝:一心修道 , 使得严嵩父子趁机乱权
内阁还有一层含义 。 内阁大学士是文官中的佼佼者 , 因为他们知识渊博所以才会受皇帝所托理政 。 身为佼佼者 , 内阁承载的是文官集团意志 , 文官们通过内阁来表达想法给皇帝 。 比如万历皇帝不想按照传统习惯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 , 于是全体文官向四位内阁大学士施压 , 然后内阁大学士集体向万历皇帝申请辞职 。 名为辞职 , 实为胁迫 。
除了做文官集团的话事人 , 内阁还是皇帝与文官沟通的桥梁 。 因为呈给皇帝的奏章会受到内阁阁臣的过目 , 皇帝有什么想法或是对事情决定怎么处理 , 都会告诉内阁 , 然后由内阁起草夹杂了礼义大道解释的结论 , 再传递给文官集团 。
明代政治的总结与反思
历史是前车之鉴 , 昔人为之所得 , 我当效仿学习;若有所困顿 , 遮挡竭力避免 。
我们试看明代政治的发展 , 从朱元璋开始奠定加强皇权专制的模式 , 比如将地方上置三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司) , 分权制衡;废丞相、中书省 , 权归六部;设言官牵制文官等等之类 。
分权制衡——明代政治形势的推论// //
后世的皇帝也逐渐向专制发展 , 锦衣卫、东厂干预司法权也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 。 但守成之君怎能比创业之主?怠政的皇帝使得皇权专制的道理上充满了坎坷 , 各种意外也随之而来 。
朱元璋不允许再设丞相 , 于是诞生出新的机构——内阁慢慢向相权靠拢;朱元璋想用言官牵制文官们的权力 , 但张居正勾结言官反而压制皇权 。 分权制衡的形式一旦失去了平衡 , 那政局必将处于极端状态之下 。
分权制衡——明代政治形势的推论// //
为什么会失去平衡?我认为是皇帝的个人问题 。 朱元璋在创制的时候 , 没有想到后世之君能否符合自己的模式 。 故制度虽好 , 但不付诸行动 , 却也惘然 。
盖天下之事 , 不难于立法 , 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 , 而难于言之必效 。
——张居正
(图片来源于网络 , 侵删)
参考文献:
【1】《明史》张廷玉等 , 主要参考:选举志、职官志、宦官传;
【2】《明神宗实录》;
【3】《明太祖实录》三修本;
【4】《万历十五年》黄仁宇著;
【5】《张居正大传》朱东润著;
- 致敬民族英雄,致敬中国脊梁——王春晖激情创作钟南山院士肖像
- 回忆当年炮声隆,旌旗飘扬分外红——老战士马万湘对越自卫反击战亲历记
- 龙文乡贤 | 龙溪理学名士——王咸熙
- 秦朝那个信奉“老鼠哲学”的人,后来怎么样了?—鼠年说鼠(8)
- 观赏牡丹,关于牡丹花的聊斋故事——《香玉》
- 文交天下-符斌丨符彦卿——史上五朝元老,天下第一岳父!
- 夫君子之行 静以修身(上)—— 《诫子文》第1集
- “十六国史新编”之《五凉史》连载三十七 ——北 凉 篇 沮渠蒙逊时期的政治 之 搜求谠言,
- 龙文乡贤 | 吏部郎中——陈天定
- 郝乙书法—慎独独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