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封锁中国?当初欧美国家间相互封锁的结果是…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技术封锁中国?当初欧美国家间相互封锁的结果是…

在华为公司被美国政府纳入实体清单后 , 路透社市场分析师John Kemp发表了一篇文章 , 很有前瞻性的指出 , 禁运在强制对方改变行为方面很少奏效 , 因为此举强烈刺激对手通过转换贸易、建设本地产能或改变所用技术来绕开封锁 。


技术封锁中国?当初欧美国家间相互封锁的结果是…

技术封锁中国?当初欧美国家间相互封锁的结果是…// //

欧美国家间也曾相互封锁 , 但从历史经验出发 , 美国想利用科技封锁的手段打压中国高端制造崛起的企图 , 恐怕难以实现 。 借用“封锁”的手段切断他国的供应链某一环节 , 结果并不会让受制裁的国家一蹶不振 , 仅会使其遭受短期困难 , 相反 , 历史上很多类似的案例证明 , 封锁只会让受到制裁的国家 , 采取各种办法实现突围 , 在产业链上不断弥补不足之处 , 最终与前者并驾齐驱 , 甚至更为领先 。

技术封锁 , 贸易封锁 , 这些概念并不是二战之后美国的“独家发明” , 其实早在18世纪 , 欧洲的两个强国——英国与法国 , 就对封锁政策“情有独钟” 。 不过 , 这两个国家采取封锁的手段 , 是为了不同的目的 。 法国作为当时欧洲最强大的陆权国家 , 其封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扼杀英国 , 称霸欧洲 。 英国采取“封锁”的手段 , 是为了保障自己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不被分食 , 防止自己的科学技术外泄到美国、德国、法国 , 因为那时候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完成 , 而后三者正在进行中 。


技术封锁中国?当初欧美国家间相互封锁的结果是…

技术封锁中国?当初欧美国家间相互封锁的结果是…// //

英法、英美、英德 相互之间也曾贸易、技术封锁 结果只是徒劳

但正如John Kemp在其文章中所指出 , 供应链和技术具有惊人的灵活性 , 比当时观察人士所认为的更加灵活 , 而且供应限制很少是施加外交压力的有效形式 。 所以封锁的后果是 , 英国最终通过贸易转换 , 突破了法国的大陆封锁政策 。 美国、德国在英国严格的技术封锁中 , 还是成功的完成了工业革命 。

有了加拿大的松树桅杆 英国皇家海军依旧“嚣张”

1807年 , 英国造船厂的工人们坐在桅杆旁边 , 为自己的生计发愁 。 这一年 , 因为拿破仑的大陆封锁政策 , 从波罗的海运来的桅杆和木材已经断供 , 而北欧的优质桅杆和木材正是造船厂建造海军战舰的关键材料 。


技术封锁中国?当初欧美国家间相互封锁的结果是…

技术封锁中国?当初欧美国家间相互封锁的结果是…// //

英国造船业的原材料 , 桅杆、木材、缆索、帆布等主要依靠北欧提供

十八世纪 , 在英国 , 适用于造船的国内木材短缺 , 英国海军舰艇的建造主要依赖外部木材来源 。 东北欧的波罗的海地区是英国最主要的木材供应地 , 少部分来自北美洲 , 但拿破仑的大陆封锁政策 , 使得获取欧洲大陆资源变得不确定 。

从1806年起 , 为了战胜英国这个主要敌人 , 夺取欧洲乃至世界霸权 , 拿破仑开始实行大陆封锁政策 。 而早在8年前 , 当时还是督政府将军的拿破仑就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为了战胜英国 , 可供采用方式有三种 , 一是在漫长的冬夜对英国来一次偷袭 。 二是派一支远征军到地中海东岸诸国 , 威胁英国在印度贸易 。 三是把注意力和资源全部转向莱茵地区 , 以便从英国人手里夺取汉诺威(注:由于英王的原因 , 汉诺威曾归属英国) 。

法国的督政府、执政府、以及作为皇帝本人的拿破仑 , 一直在对英斗争期间实行这三项军事方案 。

但是 , 1789年 , 拿破仑远征埃及失败 , 同年 , 英国海军在阿布基尔全歼法国舰队 。 1803年至1805年 , 对英国本土的直接进攻也宣告破产 。 不过 , 拿破仑在欧洲大陆上的胜利 , 为其提供了另外一种打击英国的方案 。

1806年 , 拿破仑势如破竹 , 占领德意志 , 法国军队沿北海和波罗的海海岸前进 , 占领沿海城市和村庄 。 借此 , 拿破仑发布柏林敕令:不列颠群岛处在封锁状态 , 与不列颠群岛的任何贸易、任何来往一律禁止 。 紧接着 , 法国与俄国结盟 。


技术封锁中国?当初欧美国家间相互封锁的结果是…

技术封锁中国?当初欧美国家间相互封锁的结果是…// //

拿破仑称霸欧洲 宣布大陆封锁政策 断绝英国与北欧的木材贸易

在法国控制北欧 , 尤其与俄国结盟后 , 英国工业原料面临短缺 , 特别是造船的物资 , 像桅杆、缆索、帆布等短缺严重 。 英国海战频繁 , 维系庞大的舰队 , 很大程度上依靠北欧的木材等原材料 。 法国的封锁北欧的手段 , 对英国皇家海军产生了打击 。

被迫做出改变的英国 , 开始转向加拿大等殖民地采购木材 。 在拿破仑战争期间 , 加拿大橡树和松树出口到英国的贸易增加 。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 , 1811年 , 英国从俄罗斯和普鲁士进口了3300根桅杆 , 从英国的北美殖民地进口了23000根桅杆 , 仅从加拿大就进口了19000根桅杆 。 在与法国的军事冲突中 , 有利的支持了英国海军 。


技术封锁中国?当初欧美国家间相互封锁的结果是…

技术封锁中国?当初欧美国家间相互封锁的结果是…// //

加拿大渥太华河木材贸易 运输原始木材最早是通过漂浮在渥太华河上的方式实现 19世纪加拿大在渥太华河沿岸地区生产的木材产品 , 销往英国市场

英国的木材贸易中心转移到加拿大后 , 一方面为了回击拿破仑的封锁政策 , 另一方面应木材商人的要求 , 英国大大增加了对波罗的海木材的关税 , 并允许殖民地木材以非常低的关税甚至零关税进入英国 , 使得殖民地运往英国的木材成本降低 , 波罗的海木材变得更加昂贵 , 加拿大的木材开始繁荣 。 同时 , 印度、缅甸的木材也是英国的重要来源 。

通过贸易转换的方式 , 英国造船厂不用为桅杆和木材发愁了 , 工人又可以继续工作了 。 而对于欧洲大陆来说 , 拿破仑的大陆封锁人为地切断英国和大陆之间自然形成的密切经济联系 , 伤害了欧洲各国的经济 。 因此 , 大陆各国与英国的共同利益就使之自然形成了一股共同对抗法国封锁的力量 , 最终导致封锁政策破产 。

禁令严格 没能阻止美国获取纺纱机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那个特殊时期 , 英国禁止技术人员与技术图纸外流 , 防止被别的国家掌握和利用 , 以维持它工业国家的主导地位 。 在1774年到1785年 , 英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禁令 , 不准技师、图纸、机器出境 。

当时 , 英国颁布的《航海条例》规定航船所载移民数量 , 严禁纺织业主和熟练工人移民美洲 , 后来进一步拓展到钢铁业和煤炭业 , 工匠和制造业主若移民被发现 , 将被剥夺公民权和财产 , 甚至关进监狱 。

但此时 , 美国政府急于发展工业 , 英国在科技、生产、贸易等领域全面领先 , 成为了美国的效仿对象 , 各州纷纷亮出政策 , 吸引人才 , 引进技术 。

1790年 , 美国国会通过专利法案 , 联邦专利委员会开始运转 , 美国的“工业革命之父” , 出生于英国的塞缪尔?斯莱特(Samuel Slater)就是在人才政策吸引下来到了美国 。


技术封锁中国?当初欧美国家间相互封锁的结果是…

技术封锁中国?当初欧美国家间相互封锁的结果是…// //

塞缪尔?斯莱特 美国第七任总统称其为“美国工业革命之父”

塞缪尔很年轻就已经掌握新兴的纺织技术 , 但当时的英国国内纺织业已经到达顶峰 , 竞争趋于饱和 , 年纪轻轻的塞缪尔难以施展自己的才华 , 然而大洋彼岸的刚诞生的美国提供了更好前景与机遇 。

那时英国政府对工业技术如同保护国家机密一般 , 不容外泄 , 技术工人要想出境是百般艰难 。 1789年 , 塞缪尔带着他充满脑海的先进工业技术 , 不顾英国的禁令 , 打扮成农场雇主 , 乘上去纽约的客船 , 偷渡到美国 。

靠着自己的记忆 , 塞缪尔复制出当时最先进的纺纱机 , 在英国技术的基础上 , 制成了新型纺纱机 。 之后 , 与美国商人布朗合作 , 在罗德道州的波特基特建起了美国第一家使用新型先机机器的工厂 , 开启了美国最早的机械纺织 。 被英国人视为“叛徒”的塞缪尔成为了美国“工业革命之父” 。


技术封锁中国?当初欧美国家间相互封锁的结果是…

技术封锁中国?当初欧美国家间相互封锁的结果是…// //

当然 , 除了拿出吸引技术人才的政策 , 美国政府也主动出击 , 为此 , 费城制造业协会会长还专门设立鼓励出售技术秘密的专项奖金 , 并派出间谍 , 窃取英国机器图纸和技术 。

最典型的实例就是美国布料进口商弗朗西斯科?洛厄尔 , 他借用参观英国纺织厂的名义 , 将纺织工艺全部记在脑海 , 但没有写下任何东西 。 1812年回国时 , 英国人翻遍他的行李 , 也没有发现他的任何技术偷窃的罪证 。 回国后 , 洛厄尔基于英国的工艺 , 建立了美国第一家“综合”纺织厂 , 原棉转化为成品布的全部流程都在一个工厂内进行 。 洛厄尔在马萨诸塞州建立多家企业 , 成为美国第一批现代企业的代表 。

“上有政策 , 下有对策” , 英国的种种技术封锁政策 , 最终也没能敌过美国的对策 。 作为后起追赶国家 , 美国可以采取很多手段获得工业技术 , 或自己创新 , 或投资购买 , 或人才引进 , 英国的封锁手段难以监管到每一个“漏洞” 。

一部《商标法》成就了德国“刀具”

英国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强国后 , 就成了很多国家学习的榜样 , 除了美国外 , 德国从19世纪初 , 也开始效仿英国 , 尤其是在工业方面 。 当时的德国还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 , 科技、经济远远落后于英国 , 为了快速发展工业 , 德国的工厂将目光投向英国 。

德国工厂的效仿很快引起英国人的不满和抗议 , 他们认为德国在“剽窃”英国技术 , 进行假冒模仿 。

英国在工业革命后 , 技术领先 , 创立了许多世界知名品牌 , 可是令英国企业头痛的是 , 德国工厂大量仿制英国的产品 , 并打上英国的标签 , 四处销售 , 因为那时的德国工业刚起步 , 产品质量不过关 , 这就给英国的品牌带来坏的影响 。

英国谢菲尔德公司生产的刀具在市场上名声响亮 , 它的刀具都是用铸钢打造 , 锋利耐用 , 经久不坏 , 价格不菲 。

德国索林根城的刀具制造商冒充英国品牌 , 给产品打上“谢菲尔德”的标签 , 出口国外 。 虽然与英国刀具“长相”类似 , 但锋利与坚韧程度无法相比 , 德国刀具质量不过关 。

刀具事件让英国人大为恼火 , 英国议会针对此类假冒情况制定了一部法律——《商标法》 , 规定所有进入英国及其殖民地的德国产品一律必须打上“德国制造”的标记 。


技术封锁中国?当初欧美国家间相互封锁的结果是…

技术封锁中国?当初欧美国家间相互封锁的结果是…// //

Merchandise Marks Act 1887 1887年英国通过《商标法》阻止国外制造商谎称其产品是英国制造 并以此借口在英国和欧洲销售

《商标法》的颁布使得德国名誉扫地 , 德国产品成为了假冒、伪劣、廉价的代名词 , 世界各国都反对进口德国制造的产品 。

德国上至官员 , 下至工人 , 深刻反省 , 甚至将英国的《商标法》张贴在工厂内 , 警示自己 。 从那时开始 , 德国企业把产品质量放在第一位 , 在设计上大力创新 , 在质量上严格把关 。 十几年后 , 英国人发现德国产品成为了英国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 。

英国原本是想通过法律 , 惩罚一下德国 , 保障自己的产品销路 , 可精明的英国人万万没想到 , 他们成就了德国制造 。

如今 , 德国的索林根已经走出当初“山寨”的骂名 , 成为世界一流的刀具生产基地 , 产品远销世界各地市场 。 博客、三叉牌、双立人 , 这些知名的德国公司的刀具都已经成为各国商品柜里的高档货 。


技术封锁中国?当初欧美国家间相互封锁的结果是…

技术封锁中国?当初欧美国家间相互封锁的结果是…// //

德国刀具的知名品牌 双立人

结束语

企图称霸欧洲的拿破仑 , 没能通过封锁桅杆、木材等工业原材料的方式使英国屈服 , 英国通过贸易转换 , 在加拿大找到了替代品 , 英国皇家海军依旧“嚣张”地行驶在大洋之上 。 相反 , 法国却因封锁 , 自食后果 。

英国作为第一个实现工业化的国家 , 妄图维持工业主导地位 , 但其采取的严格技术封锁 , 最终也没能阻止美国、德国实现工业化 , 甚至实现对英国的技术超越 。

而在二战以后 , 美国多次对伊朗发起的单边或多边制裁 , 也没能使其弃核 。 美国与欧盟对俄罗斯的制裁 , 也没能迫使俄罗斯撤出克里米亚 。 同样 , 美国对朝鲜的多边制裁也未能迫使其放弃核武器和弹道导弹技术 。

所以 , 历史经验证明 , 贸易制裁、技术封锁是不能改变一个国家的战略行为 。 如今 , 美国若将自己的供应链从中国移走 , 并不会扼杀中国制造 , 长期来看 , 中国将会发展自己掌握的供应链 , 实现替代 。 没有了谷歌的安卓系统 , 中国可以用自己的鸿蒙系统 , 没有美国的大豆供应 , 中国还可以去巴西采购大豆 , 或者去西伯利亚种植 。

来源|科工力量(ID:guanchacaijing) 作者 柳叶刀

在看的你正在变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