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光绪突然将其恩如父母的老师翁同龢勒令回乡

光绪二十四年(1898)的六月中午 , 帝师翁同龢看到光绪“午正二驾出 , 余急趋赴宫门 , 在道右磕头 。 上回顾无言 , 臣亦黯然如梦 , 遂行 。 ”《翁同龢日记》翁同龢看着被他从小带大的学生光绪帝的冷漠表情后 , 至此师生几十年的关系彻底决绝 , 一手被翁同龢教育长大的学生竟然如此冷漠 , 让翁同龢恍然如梦 。


为何光绪突然将其恩如父母的老师翁同龢勒令回乡

为何光绪突然将其恩如父母的老师翁同龢勒令回乡// //

也就在前一天 , 翁同龢接到谕旨勒令退休回家的谕旨:“协办大学士翁同龢近来办事多不允协 , 以致众论不服 , 屡经有人参奏 , 且每于召对时 , 咨询事件任意可否 , 喜怒见于词色 , 渐露揽权狂悖情状 , 断难胜枢机之任 。 本应察明究办 , 予以重惩 , 姑念其毓庆宫行走有年 , 不忍遽加严谴 , 翁同龢着即开缺回籍 , 以示保全 , 钦此 。 ”

后世围绕到底是慈禧还是光绪罢免翁同龢问题不断展开讨论 , 然而从现存资料和光绪对其师的决绝态度来看 , 罢黜翁同龢的人就是光绪本人 , 只不过慈禧未对此事持有立场而已 。

从根本上来讲 , 保守老迈的翁同龢已经难以跟进光绪的热血改革步骤 , 而作为皇帝的老师与皇帝本就亲密无比 , 在关键问题上难免敢于与光绪公开对立 , 甚至是严重冲突 。 光绪打算重用长期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任职 , 又曾出使美、日、秘三国的张荫桓时遭到了许多大臣的激烈反对 。 光绪不为所动 , 坚决要重用康有为这个老乡 , 叫翁同龢出面“推重力保” , 意图扫清障碍 。 不料翁同龢却不配合 , 就是不肯推荐张荫桓 , 以至于和光绪进行长时间顶撞“臣据理力陈 , 不敢阿附也 。 语特长 , 不悉记 。 ”以此可以想见 , 顶撞光绪的激烈程度 。


为何光绪突然将其恩如父母的老师翁同龢勒令回乡

为何光绪突然将其恩如父母的老师翁同龢勒令回乡// //

另外一件事就是关于光绪如何会见外国使节使用的礼仪问题 , 光绪批准外国使臣的车马可以直入禁门时 , 遭到翁同龢激烈反对 。 同年 , 德国亨利亲访问北京 , 光绪帝打算在毓庆宫接见 , 同时批准其成轿进入华东门 , 仍然受到翁同龢反对 , 以至于惹得光绪帝“盛怒” , 逐条驳斥翁同龢的意见 , 并且借斥责刚毅为名发泄对翁同龢的强烈不满 。 (《翁同龢日记》)

虽然师生有着超乎寻常的情谊 , 然而随着光绪对革新的强烈期盼 , 这个守旧的老师再也难以成为他的支撑力量 , 甚至成了他的绊脚石 。

站在帝国的角度 , 亢进急于变革的光绪急于摆脱落后国家虚弱状况 , 但是他要革新却没有太多支持和理解他的人 , 包括他的老师 。 从光绪的性格来看 , 小时候在慈禧面前乖乖的如同小猫 , 但是对身边的太监们动不动就进行体罚 , 甚至自己亲自动手 , 偏执性格曾被翁同龢形容为“圣性如此 , 令人恐惧” 。 作为帝师的翁同龢对这个学生依旧当做小孩子来看 , 如同长者关爱年轻人一般 , 凡事力求固态平稳 , 生怕一个过激举动造成震荡 。 很大程度上 , 翁同龢对光绪的不断劝言和反对变成了对光绪的掣肘 。

胶州事件发生后 , 光绪命翁同龢前往德国驻华公使馆谈判 , 但翁同龢坚决拒绝 , 第一次 , 翁说“此举无益” , 第二次 , 翁称“未敢奉诏”翁抗辩的态度让许多臣僚惊讶:“同任讶余之憨” 。 最后恭亲王奕?进行斡旋 , 只好改派李鸿章和张荫桓前往 , 对类似这样的事情光绪一忍再忍 。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开缺翁同龢时“近来办事多不允协”的缘故 。 然而 , 如果此事没能经慈禧批准绝对不可能办到 , 慈禧手中掌握一品大员的绝对任免权 , 更何况是大学士一类的高官 。


为何光绪突然将其恩如父母的老师翁同龢勒令回乡

为何光绪突然将其恩如父母的老师翁同龢勒令回乡// //

根据《清代起居注册》和《德宗实录》等史料记载 , 光绪和慈禧太后分别再紫禁城和颐和园两处 , 光绪早朝之后需要去御和园给慈禧请安 , 翁同龢也赶去 , 慈禧还关心问翁同龢:“远来饭否”且要翁同龢“且下去饭” 。 第二天 , 光绪便颁发将翁开缺回籍的上谕 , 显然 , 正是这次光绪与慈禧的会晤 , 最终达成一致将这个已经不再顺手的老师赶回老家 , 让几十年陪伴的翁同龢感觉“黯然如梦” , 此后光绪在激进之中 , 逐渐走向了悲剧的路线 。

本内容来源于网上 , 如有涉及版权 , 请联系删除 , 谢谢谅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