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第一部市志面世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上海第一部市志面世

■劳动报采访人员唐一泓

本报讯由民国时期柳亚子等编纂的《民国上海市通志稿》昨天在上海正式出版发行 。 在此之前 , 上海只有府志、县志、乡土志等 , 尚无完整、系统的上海通志流传 , 作为上海第一部市志纂修成果 , 《民国上海市通志稿》的首次面世 , 具有填补空白的重要意义 。

20世纪30年代 , 全国掀起纂修方志的热潮 。 上海通志馆的成立及《上海市通志》稿的纂修 , 正处于这个大背景下 。 1932年 , 上海市通志馆正式成立 , 柳亚子、朱少屏分任通志馆正、副馆长 。 通志馆登报向社会各界征求材料 , 并发动馆员收集资料 , 所收材料数量繁多 , 翔实可靠 , 为《上海市通志》的编纂提供了坚实的资料储备 。

《上海市通志》(现名为《民国上海市通志稿》) , 原计划纂修25编 , 后来由于战事冲击 , 纂修工作被迫中止 , 所幸大部分撰成的书稿得以保存下来 。 最终成型并留存至今的有14编 , 涉及建置沿革、租界、教育、金融、政治、外交、风俗等方面内容 , 而《法制》《军备》《财政》《交通》《商业》《工业》《农林牧渔》《人物》《沿革写真》《历史地图》无对应正文内容 , 仅有存目 , 我们仍可通过这些目录的设置 , 一窥当年专家学者纂修第一部上海市志的雄心抱负 。 为了将这些珍贵史料公诸于众 , 上海通志馆联合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古籍出版社齐心协力 , 终于使《民国上海市通志稿》首次正式出版发行 。

上海通志馆馆长吴一峻说:“1932年7月开馆 , 当时上海的报纸新闻、政府公文都还在使用文言文 , 柳亚子的这本书按照常理来说 , 也应该采用文言文 , 但他顶住非议 , 使用白话文编写 , 大大增加了内容的可读性 。 另外 , 他没有采用民国纪年 , 而是采用了国际通行的公元纪年编撰 。 ”他说 , 作为一部反映上海历史的“百科全书” , 《通志稿》在当时社会背景下诞生 , 具有相当大的魄力 , 可以说是颠覆了传统 。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邬国义认为 , 《通志稿》对于史学的贡献同样不可低估 。 《通志稿》对于旧志在内容上进行了继承和发展:新增《金融》《外交》等若干门类 , 并且突破“述而不论”的原则 , 不仅记述了“新时代种种表现出来的事实” , 对此还有研究与评论 。 这种可贵的新模式 , 侧面反映了民国时期爱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动态及其对时局的思考 , 同时也赋予了其更多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 这套书面世后 , 将如何深化其作用 , 加强增量效益 , 是研究者们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 。

(责任编辑:季丽亚 HN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