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上海小三线建设奠基人罗白桦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记上海小三线建设奠基人罗白桦
作者:沈嘉麒
第638期
1964年 , 国际形势波诡云谲 。 苏美军备竞赛冷战争霸 , 搞得世界很不安宁;而中苏交恶 , 也论战不休;苏联这位昔日的老大哥变成毛泽东为首的我党死对头 。 苏方在我国三北边境陈兵百万 , 大有亡我之心 , 战争成一触即发之势 。
1965年 , 毛主席向全党全国全军各民族人民 , 发出了《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指示 。 在这个大形势下 , 中央和各省市都把后方建设作为首要任务 。 当时中央的后方在四川 , 被称为大三线 。 华东的三线后方在江西 。 上海的后方在安徽皖南 , 被称小三线 。
记上海小三线建设奠基人罗白桦// //
1965年 , 夏秋时分的一天 , 罗白桦同志突然接到当时担任常务副市长宋季文的电话 。 宋季文在电话中 , 起先滔滔不绝地讲了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 , 接着 , 又谈了后方建设的战略重要性 。 最后 , 就言归正传地对罗白桦说:“你在皖南打过游击 , 现在既懂规划 , 又懂设计和施工 , 要你带一支由有关负责同志组成的考察队伍到皖南 , 进行实地考察 。 ”
当时 , 罗白桦实事求是地回答宋季文说:“谈到规划 , 设计和施工 , 我只略知一二;但皖南我比较熟悉 , 因为是我的家乡 , 特别是黄西一带...”
当时 , 陈丕显书记和已提升为市委候补书记的杨西光同志 , 正在北京开会 。 杨西光先回到上海 , 在展览中心碰到罗白桦 , 再次向罗白桦证实了:宋副市长所言不虚 。
1965年5月 , 由罗白桦带领和组成的考察队 , 就在宋季文的办公室里集中开会 。 会议明确了他们出行的时间、路线和考察重点 。 那时 , 考察队里的成员有:谭浩、方行、黎仲勋、上海科学研究院等同志 。 上海机械管理局的一位科长 , 专门负责照顾他们的生活 , 和出行的全部车辆等事务 。
记上海小三线建设奠基人罗白桦// //
左起:赵节(原名赵德欧 , 曾用名沙扬、劫士)、罗白桦(安徽池州贵池人)、苏帅仁(安徽池州石台人)、杨明(原安徽省委组织部部长)
记上海小三线建设奠基人罗白桦// //
罗白桦是安徽省贵池县人 。 新中国成立前 , 在皖南打过游击 , 对皖南比较熟悉 。 新中国成立后 , 他先后担任皖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南京警备部队政治部副主任 。 转业以后 , 他担任南京市财政局兼税务局局长、南京市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 1953年初 , 罗白桦调上海市工作 , 担任上海市建筑工程局局长兼党委书记 , 后来担任上海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中共上海市委基本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市政协常委、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公用事业办公室副主任等职 。
不久 , 考察队经浙江湖州抵达徽州地委所在地安屯溪 。 常言道:“行客到地 , 先看主人 。 ”这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老规矩 。 所以 , 罗白桦一行首先到徽州地委机关 , 去看望了当地党政领导万立宇书记和徐行署专员、王副书记 。 会见时 , 他们很客气 , 尤其当他们知道带队的罗白桦 , 原是解放战争时期黄西工委书记 , 和后来的皖南游击部队司令部政治部主任时 , 他们对上海的同志就格外热情了 。 见面时 , 罗白桦就向他们说明了在皖南建设上海后方小三线的来意之后 , 他们都表示欢迎 。 同时 , 立即通知各县 , 全力配合上海建设 。 罗白桦后来对人说:“这些同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 , 表示出他们是真心地欢迎我们去 , 这一点很重要 , 上海小三线建设 , 如果没有当地的积极响应、支持和配合 , 那是什么都搞不成的 。 ”
来到徽州后 , 罗白桦考察了山区七个县 。 当时 , 中央提出三线建设采取“靠山 , 隐蔽 , 分散”的方针 。 但这个方针比较抽象 。 然而 , 罗白桦干工作 , 他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他总是有比较符合实际的个人见识 , 而且还会把它就事论事地放在台面上提出来 , 哪怕面对的是上级领导 。 他从不做领导人云他亦云的马屁式人物 。 他的这些特点 , 有点像陈云同志所总结的三句话中的第一名句 , 就是“不唯上 , 只唯实”的精神 。 例如 , 他对“靠山 , 隐蔽 , 分散”三线建设方针 , 就有自己的见解 。 他后来分析回忆说:靠山 , 靠什么山 , 是大山还是小山?分散 , 如何分散?每个军工企业 , 不仅仅是几个孤立车间或者实验室 。 它有与之配套的一系列辅助服务部门;还有生活问题等等 。 隐藏 , 怎么个隐藏法?如果隐藏在山沟里 , 交通如何解决?总之 , 为了上海的小三线建设 , 罗白桦化了不少心血 , 进行认真的思考 。
记上海小三线建设奠基人罗白桦// //
在徽州对七个县进行考察以后 , 考察队又考察了宣城和池州以及东至的至德地区(原名叫秋浦县) 。 考察结束后 , 罗白桦带着大家按原路回沪 。 在返沪的途中 , 方行和另外一个同志在汽车走到广德时发生了翻车事故 , 所幸的是 , 在皖南公路两边 , 大多都是丘陵地貌 , 没有深沟 , 所以没有发生大事故 , 真是有惊无险 。
回到上海后 , 罗白桦等人就立即向宋季文作汇报 。 他们提出:以徽州为中心 , 向周边有关皖南地区幅射进行小三线建设的意见 。 宋季文同志的处事风格比较干脆痛快 , 他听了罗白桦等人的意见后 , 当场就明确表示:同意你们的具体意见 , 我马上上报市委 。 最后 , 他们的建议 , 就由陈丕显和曹荻秋拍板定夺 。
1965年下半年 , 经华东局、上海市委、市府的批准:决定以徽州七县为中心 , 建设上海后方小三线 。 并任命罗白桦为建设总指挥 , 兼党委书记 。 黎仲勋(计量局局长)和张子加(科学院领导)二人为副指挥 。 由机关事务管理局王献廷局长解决了一辆比较轻便的华沙牌轿车 , 司机是一位姓石的小年轻担任 。
接着 , 上海市委、市府 , 专门在中苏友好展览中心友谊会堂里 , 召开了有关上海后方小三线建设大会 , 市委、市府主要领导 , 全部都参加了大会 , 罗白桦也在主席台上就座 。
第二天一早 , 在《解放日报》第一版上 , 报道了上海后方小三线建设大会新闻 , 足见上海市委、市府当时对建设上海后方小三线的重视程度 。 会议宣布 , 经华东局、市委和市政府的批准:决定以徽州七县为中心 , 建设上海小三线 。 并宣布由罗白桦、黎崇勋、曹伯慰、张子嘉、方希观和高玉庆等人 , 组成“上海后方建设领导小组”(又称229工程指挥部) , 任命罗白桦为建设总指挥 , 兼党委书记 。 黎崇勋(计量局局长)和张子嘉(科学院领导)二人 , 为副指挥 。 由机关事务管理局王献廷局长 , 解决车辆问题 。 指挥部设在屯溪徽州专署交际处(华山招待所) 。
记上海小三线建设奠基人罗白桦// //
那时 , 为了报送国家计委及文件往来 , 要对该项目定名 。 由于市委决定由原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公用事业办公室副主任罗白桦负责 , 出于保密起见 , 对外不能启用上海后方基地或上海小三线的名称 。 于是 , 就将罗白桦办公室的房间号码229室 , 作为指挥部的名称 , 即229指挥部 。 同时 , 指挥部还成立了临时党总支(属市委组织部领导) , 书记罗白桦 , 副书记方希观 。 三个副指挥中 , 黎崇勋是市科委副主任 , 张子嘉是中科院上海分院副院长 , 王公道是市第一机电工业局副局长 。
有了人 , 有了交通工具 , 建设上海后方小三线的工作随即开始 。 罗白桦和黎仲勋他们俩人先行到屯溪 。 张子加后来也从江西赶到了屯溪 , 他们一起住进了地委招待所(后改为华山宾馆)一个靠山的小楼内 , 及时架起了电话 , 保证了通讯畅通 。
记上海小三线建设奠基人罗白桦// //
始于1961年的华山宾馆 , 经历了华山交际处、徽州行署招待所等历史岁月 。 黄山市成立时 , 正式更名为华山宾馆 , 现又改名为黄山华山徽宴酒店 。 原229、812指挥部机关 , 都曾经设置在华山交际处进大门一栋靠山的四层楼里 。
罗白桦等人 , 在徽州地委的支持和配合下 , 经过反复研究 , 确定了几个建设基地:
1、祁门县城外附近沿山脚一带地区 。
2、黟县渔亭镇地区 , 虽然近景屯公路 , 但向南都是连绵大山 。
3、旌德县白地地区 , 四面环山 , 中间是盆地 , 南面是黄山 , 可说是:面对黄山 , 背靠旌德县城 。
4、绩溪县徽芜公路右侧地区大山谷 , 靠山又隐蔽 。
5、宁国县河沥溪附近地区的大小锣山 , 山虽然不高 , 但石灰石非常丰富 , 是建设水泥厂的理想地 。 因为建设基地和道路工程需要水泥 , 当地又无水泥厂 , 不可能由上海将水泥运来 , 只有就地解决 。
6、靠近新安江的歙县 。 还设了一个点 。
7、准备在靠近浙江天目山方向也布厂点 。
罗白桦根据“靠山 , 分散 , 隐蔽”的三线建设总方针 , 结合自己在长期建设工作经验和对新要求的思考理解 , 把基础工程和交通情况结合了进去 。 他在考虑成熟之后 , 就把以上建设基地布点的确定方案和理由 , 完整地向上海市委、市府的领导同志进行了汇报 , 最后获得了同意和批准 。 特别是曹荻秋市长和宋季文常务副市长 , 始终给予罗白桦很大的支持 。 因为当时三线工作是由他们两位负责分管的 。 曹荻秋市长不顾身患高血压和心脏病 , 还亲自跑到徽州进行视察;宋季文常务副市长也患有高血压 , 同样也不辞辛苦地陪同徐世友司令 , 到皖南检查上海后方小三线建设工作 , 这对后方全体职工以很大的鼓舞 。 尤其是宋副市长 , 他从善如流 , 有魄力 , 敢于担当;只要罗白桦说得有道理 , 就积极支持 , 并明确表示态度和提出具体意见 , 从来不说什么研究研究 , 或原则同意等官话 。
三线建设大政方针和基地布局定下之后 , 接下来 , 就是后方小三线建设要分三步走了:
第一步 , 组建指挥部各级机构班子 。 罗白桦通过王献廷局长调来的两位处级干部姜子与陈反达同志 , 让他们管理后方的一切后勤和行政事务 。 秘书部门 , 罗白桦请方希观来徽州负责管理 。 那时 , 上海市委组织部又增派了一位姓朱的同志 , 来屯溪担任罗白桦的秘书 。 建设业务方面 , 罗白桦决定由市计委和市科委派来的高玉庆和王中平负责主管 。 在政治机构方面 , 不设政治部而设政治处 。 罗白桦决定由市委派来的马秀山等七个同志负责 , 马秀山担任主管 。
第二步 , 设计和施工方面 。 罗白桦决定由自己在建工局工作时间的老部下曹伯慰院长(民用设计院)、四公司蔡振岳经理负责 , 分别由他俩率领设计人员和工种齐全的施工队伍 。
记上海小三线建设奠基人罗白桦// //
然而 , 正当万事具备 , 罗白桦等领导准备为建设上海小三线大展宏图 , 进入第三步实施建设具体项目时 , 神州大地风云突变 , 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群众运动开始了 。 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开始 , 迫使第二次规划项目的布点工作 , 只好在中途停顿下来 。
在这里 , 我要真诚地感谢新安电工厂沈永琪同志 , 感谢他热心为我提供他的私人照片 , 使我所写的内容更扎实、更具有说服力 。 谢谢!
2018年4月6日
(作者系上海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原党委办公室主任)
制作:童达清
- 小脚的起源:为防疫古人如何解决大妈们串门、扎堆的问题
- 西游记中,元始天尊和地仙之祖镇元子,究竟是什么关系
- 回忆当年炮声隆,旌旗飘扬分外红——老战士马万湘对越自卫反击战亲历记
- 关山东麓小城5000年制陶史,多次被外族劫掠,博物馆盆盆罐罐说事
- 电动车最大的能耗杀手是什么?小鹏G3的能耗表现到底如何?
- 30年前走亲戚的老照片,你还记得多少?
- 《偃师造人》中国古代第一部科幻小说
- 不是有南水北调吗,为啥还要引黄河水入白洋淀?这一点你要熟记
- 62年解放军有多猛? 90分钟摧毁32座地堡, 24小时全歼印军王牌旅
- 出动上百架飞机,却不到1小时就回来,是什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