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上海书展|为何热衷于画《红楼梦》?“民间艺人”戴敦邦与读者分享红楼缘

摘要:缘画《红楼梦》戴敦邦艺术生涯座谈会举办 。


2019上海书展|为何热衷于画《红楼梦》?“民间艺人”戴敦邦与读者分享红楼缘

2019上海书展|为何热衷于画《红楼梦》?“民间艺人”戴敦邦与读者分享红楼缘// //

说起海派名家戴敦邦 , 人们总会想起他笔下的《红楼梦》人物绘画 。 在一只眼睛失明的情况下 , 戴敦邦还在坚持每天数小时的不懈创作 , 6月14日起在外滩久事艺术空间举办的“缘画《红楼梦》展——民间艺人戴敦邦·戴家样”引起了美术界同行和广大市民的浓厚兴趣 , 每天预约的参观人数络绎不绝 。 “缘话红楼”戴敦邦艺术生涯座谈会8月16日在上海久事艺术空间举行 , 戴敦邦向观众分享了他画《红楼梦》的故事 。 上海书展期间 , 戴敦邦又有新作出版并举办了签售活动 , 这是他每年书展的“保留节目” , 也是与广大读者的约定 。 “我的作品是为民服务的 , 要做人民喜欢的人民艺人 。 ”戴敦邦说 。


2019上海书展|为何热衷于画《红楼梦》?“民间艺人”戴敦邦与读者分享红楼缘

2019上海书展|为何热衷于画《红楼梦》?“民间艺人”戴敦邦与读者分享红楼缘// //

为读者画《红楼梦》

戴敦邦超过半个世纪以来为中国古典文学巨著创作人物群像画谱 , 尤以在《红楼梦》上投入心血最多 。 身为中国红楼梦研究会会员的他 , 用细腻而传神的笔法 , 将红楼梦中每个人物角色不同的身世、处境、性情品行等表现得神形兼备 , 各具性格和风采 , 并从个体生命中体现特定的时代背景 , 揭示出人物群像在封建社会的悲剧性命运 。


2019上海书展|为何热衷于画《红楼梦》?“民间艺人”戴敦邦与读者分享红楼缘

2019上海书展|为何热衷于画《红楼梦》?“民间艺人”戴敦邦与读者分享红楼缘// //

“缘画《红楼梦》展——民间艺人戴敦邦·戴家样”展出了61件戴敦邦绘画经典之作 , 分为“历史典故”、“诗词歌赋”、“红楼诗意”、“红楼回目”四个篇章 , 分布于三个相对独立区域内 , 意图通过戴敦邦的绘画语言 , 让观展者在笔墨游走之间 , 欣赏其绘画所呈现的独特艺术与美学价值 。 戴敦邦以绘画形式的二度创作不仅体现了他在各个历史阶段对这部伟大的理解的继续深化 , 也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环境的持续优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提升 。

戴敦邦回忆 , 最早画红楼梦是在1977年-1987年之间 。 当时 , 外文出版社出版了英文版的《红楼梦》第一卷 , 请他到北京来创作书中的插图 。 “比我画得好的大有人在 , 尽管很多老前辈都欢迎我来画 , 但是自己的水平我心知肚明 , 这次的创作让我非常的惶恐 。 ”当时出版社也提出要求 , 这套《红楼梦》要寄给外国人看 , 要让外国人接受 , 因此要画得富丽堂皇 , 主要表现在颜色的丰富性上 。 另一个要求则是以阶级斗争为纲 , 这让戴敦邦犯了难 。 “《红楼梦》里怎么以阶级斗争为纲?我的理解就是多画一些丫鬟和主人的矛盾斗争的情节 , 所以我在第一卷12幅图里面 , 主要选了这些来创作 。 ”现在回头来看 , 第一次《红楼梦》绘制受到许多时代限制 , 戴敦邦一直心感愧疚 , 希望寻找机会重新绘制 , 以作补救 。

之后 , 戴敦邦陆续画过各种形式的《红楼梦》 。 1998年从交大退休之后 , 他集中精力 , 重新创作绘制了全本240幅《红楼梦》 。 在这次创作中 , 他将以前没有画过的贾宝玉、林黛玉的故事一一补完 。 画完后 , 终于松了一口气 。 他还记得这本画册在南京路新华书店签售那天下着小雨 , 读者从南京东路一直排到山东路上 , 一个下午签了700本 。 有位老先生钱不够 , 但也想要买两本 , 戴敦邦就让老婆把钱借给他 。 “看到大家那么喜欢《红楼梦》 , 下雨排队也要来买 , 我第一次感受到 , 一个作者和读者的深厚关系 。 后来我每一年都参加书展 , 每年都要有新作品 , 一连参加了16年 。 我画了一辈子 , 我要为读者画画 。 ”


2019上海书展|为何热衷于画《红楼梦》?“民间艺人”戴敦邦与读者分享红楼缘

2019上海书展|为何热衷于画《红楼梦》?“民间艺人”戴敦邦与读者分享红楼缘// //

做人民喜欢的“民间艺人”

戴敦邦长期的艺术创作 , 形成了全国画坛公认的戴家样绘画流派 , 但他一直自号“民间艺人” 。 “戴家样这个名字不是我创造的 , 而且‘样’不是文人画家用的 , 是手艺画家或者是工匠式的画家用的 。 样等于是一个品牌和广告 , 这是民间艺人所独有的 。 ”

第一次创作《红楼梦》时 , 戴敦邦去了一次敦煌 , 看到石窟里精彩绝伦的壁画和绘制那些精妙作品的画师们的遗存 , 他们都是无名的民间艺人 。 “我从西北回来之后 , 把自己定位为民间艺人 , 同时我在交通大学也是一位正教授 。 民间艺人不代表没有水平 , 但这个水平不仅是技巧上的水平 , 而是艺德上的要求 。 我的作品是为民服务的 , 不是要教育人民 , 我要做人民喜欢的民间艺人 。 ”

戴敦邦画画几十年如一日 , 每天四点半起床开始工作 , 中午吃了午饭休息一会儿 , 一直到晚上10点 , 从来没有节假日 。 “我不会享受 , 对于我来说 , 绘画也不是享受 , 画我们这样的画 , 是自讨苦吃 。 ”但每次画《红楼梦》时 , 戴敦邦都会想到曹雪芹 , 想到他生活的落魄辛酸 , 却能够创作出这么伟大的作品 。 这给了他坚持下去的动力 。

画画时 , 戴敦邦总是情不自禁地融入进去 , 这也是他的作品能够感人的原因 。 原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祝君波介绍 , 2011年辛亥革命100周年的时候 , 戴敦邦为市政协画过100张辛亥人物 , 几乎是三天完成一张 , 一直画到右眼失明 。 “其实他的眼睛不是累坏的 , 他在画辛亥人物画的时候 , 被那些二三十岁便牺牲、却没有留下一张照片的辛亥革命烈士感动 , 他一边画一边哭 。 书出版了之后 , 还专门在南市的白云道观做了一天的纪念活动 , 那是他个人的纪念活动 。 他把心也融入到创作里去 , 被画里的人物所感动 , 又把人物的精神画出来感动别人 。 ”

此次活动由上海久事美术馆特别策划举办 。 久事美术馆馆长龚德庆表示:“外滩的历史建筑不仅见证了上海这座城市的沧桑巨变 , 更是上海与未来对话、中国与世界交融的关键纽带 。 戴老先生的作品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走出国门 , 走向世界 。 如今在象征中西方文化交汇交融的外滩历史建筑中举办展览 , 无疑将为上海文化艺术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