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皇宫里养蚕采桑种植庄稼的曹皇后

她亲自带着宫女妃嫔 , 在皇宫里内种植庄稼 , 养蚕采桑 。 在皇宫中四十五年如一日 , 她恪守传统道德和“母仪”清规 , 以贤德 , 为后代江山精心尽力 。


在皇宫里养蚕采桑种植庄稼的曹皇后

在皇宫里养蚕采桑种植庄稼的曹皇后// //

《禁苑种谷》 , 描绘曹皇后在皇宫里种植庄稼 。

曹皇后是宋仁宗赵祯的第二位皇后 , 其祖父曹彬是宋朝开国元勋 。 她自幼就有良好家教 , 熟读经史 , 练就了一手好字 , 善飞白书 。 因出身于将相之门 , 她有大家风范 , 勇敢果决 。 十八岁奉诏入宫 , 第二年九月 , 被册为宋仁宗皇后 。

临危不惧 夜半平宫乱

1048年正月十八的夜里 , 仁宗正在曹皇后的寝宫休息 , 就听到外面声音异常 。 曹皇后警觉地马上起来查看 , 断定有叛兵 。 慌张的仁宗想出去看看发生了什么 , 曹皇后抱住皇帝 , 劝他不可轻动 , 免遭毒手;同时淡定地吩咐紧闭寝官所有门户 , 保护好仁宗 , 呼唤都知王守忠 , 命他带兵入宫平乱 。

叛兵在殿前乱砍乱杀 , 嫔妃侍女的叫喊声响彻了寝宫 , 有太监禀报 , 喊叫声是奶妈在打年纪小的宫女 。 曹皇后喝叱道:“你们还敢胡说!叛兵就在外面杀人!”

曹皇后把内监宫人集中起来 , 亲手剪掉他们的头发 , 对他们说:“以头发为证 , 明日论功行赏!”安排他们把守宫门 。 曹皇后还估计到叛兵必定会放火杀人 , 于是命人提水在后面悄悄跟着 。


在皇宫里养蚕采桑种植庄稼的曹皇后

在皇宫里养蚕采桑种植庄稼的曹皇后// //

曹皇后像 。

果不出所料 , 叛兵开始放火 , 蔓延的火势眼看着就要烧毁宫门和帘幕 , 一直跟着的太监们当即泼水灭火 , 这才没有酿成大祸 。 这一夜 , 宫人都争先出力 , 后来都知王守忠带领卫兵赶到 , 乱兵很快被消灭 。

兵变平息后 , 朝中文武百官无不叹服曹皇后的处乱不惊 , 指挥有方 , 曹皇后那时只有三十二岁 。

但仁宗不仅不念曹皇后之功 , 反而颁奖赏宠姬张美人 , 认为张美人立了功 , 甚至不顾大臣上书力谏 , 升张美人为贵妃 。 后宫及朝臣都叹不公 , 大度的曹皇后却一笑置之 , 并不在意 。 因此曹皇后更是赢得了上下敬重 。

处处忍让

曹皇后管理后宫 , 从不和其他嫔妃争宠 。 被仁宗盛宠的张贵妃经常在她面前耀武扬威 , 侍宠而骄 , 谦和的曹皇后也不计较 , 反而处处忍让 。

有一次 , 张贵妃谮礼 , 想用曹皇后的仪仗出游 , 仁宗让张贵妃自己找皇后借 , 曹皇后欣然允诺 。

曹皇后身边宫女与卫卒私通 , 曹皇后按律判宫女死罪 。 宫女向张贵妃哀求 , 张贵妃向仁宗说情 , 仁宗答应免其死罪 。 曹皇后得知后 , 穿戴正式的服饰 , 庄重地觐见仁宗 , 请求依法处置宫女 。 她说:“如果不能依法 , 就无法整肃后宫风气 。 ”

仁宗让她坐下 , 曹皇后坚持不坐 , 站着请求皇帝 , 直到最后仁宗下令 , 按规矩处置了宫女 。 曹皇后的公正谨慎 , 颇得宫人尊崇 , 后宫被她打理得井井有条 。

后来 , 张贵妃暴病身亡 , 仁宗竟然不顾及曹皇后 , 不顾群臣反对 , 坚持以皇后之礼葬之 , 又追封张贵妃为皇后 。 曹皇后都含辱忍之 。

在皇宫内种植庄稼、养蚕采桑

曹皇后性格温婉 , 长得慈眉善目 , 非常朴素勤俭 。 她最喜欢的活动就是亲自带着宫女妃嫔 , 在皇宫里内种植庄稼、养蚕采桑 。


在皇宫里养蚕采桑种植庄稼的曹皇后

在皇宫里养蚕采桑种植庄稼的曹皇后// //

《后苑观麦》 , 描绘仁宗皇帝来到后苑 , 在宝岐殿观看割麦 。

一次 , 仁宗皇帝准备在闰正月十五晚张灯结彩 , 再过一次灯节 , 曹皇后认为如此铺张浪费 , 百姓会有闲话 , 于是再三讲道理 , 劝说仁宗取消了计划 。 在她的带动下 , 后宫尚节俭之风 。

垂帘听政

1063年 , 仁宗驾崩 , 众人嚎啕大哭 , 宫中大乱 。 曹皇后忍泪而起 , 下令封锁死讯 , 宫内保持仁宗在世的样子 。 一直到次日天亮 , 她与奉命进宫的宰相安排好一切 , 才公布仁宗驾崩的消息 , 同时立英宗即位 , 曹后被尊为皇太后 。

因身体病弱的英宗神智不清 , 大臣请曹太后垂帘听政 , 暂且主持大局 。 在偏殿垂帘时 , 曹太后遵从祖制 , 从不独断专行 , 凡大事都召大臣们共同决策 。 她垂帘听政一年 , 朝政井然 , 天下太平 。

待英宗康复后 , 曹后立即还政于英宗 , 然后隐居深宫 , 再不过问朝政 。 英宗在位四年驾崩 , 英宗的长子神宗即位 , 尊曹后为太皇太后 。

爱惜人才 为苏轼求情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关在监狱 , 曹太后为之求情 , 她对神宗说:“我想起仁宗皇帝殿试中取中苏轼兄弟 , 当时他曾高兴地说:‘我为子孙们找到两位宰相!’”她请求仔细审查案 , 避免苏轼受人诬陷 。 她说 , “从诗句中搜寻其过错 , 即使有错也是小错 。 ”后来苏轼因此而得以免罪 。

曹太后认为 , 祖宗法度不宜轻改 , 所以她竭力反对王安石推行新法 , 也主张罢相王安石 。 但当王安石成为众矢之的时 , 曹太后还是叮嘱神宗爱惜人才 , 建议让王安石暂时离京外任 , 避免仇祸 。

自从入宫 不曾单独见娘家人

曹后娘家显赫 , 为防止外戚干政 , 曹后严格自律 , 一直小心翼翼 。

册封皇后的当天 , 曹皇后的叔叔曹琮马上上奏 , 辞谢皇帝的封赏:“既然成为皇后的亲属 , 我就不应该再受恩典 。 ”另一个亲戚曹仪 , 也自请辞去军职 。 曹后执掌凤印几十年 , 曹氏家族没有一位在朝中官居要职 , 只有她的一个弟弟在京外做官 。

自从入宫 , 曹后再也不曾单独和娘家人见面;即使有事需要见面 , 曹后为避免嫌疑 , 一定要有外人在场 , 不给旁人落下话柄 。

曹后晚年时 , 神宗觉得她年事已高 , 想念亲人乃是常情 , 提议让其亲弟弟曹佾入宫见面 。 但曹太后坚决不同意 , 她遵守祖制 , 外姓男子不得随便入宫 。

后来 , 神宗将皇宫门口求见的曹佾接进来 , 陪同他一起见曹后 , 这样 , 曹后姐弟才得以见上一面 , 此时 , 两人都是两鬓斑白的老人了 。 神宗起身离开 , 想让他们共叙手足之情 。 结果他一出门 , 曹后马上就让曹佾离开后宫 , 她对弟弟说:“皇上已去 , 这里也非你久留之地 。 ”

结语

没有子嗣的曹后天性慈祥 , 对英宗及神宗都非常慈爱 。 神宗对曹后非常孝顺 , 他把曹后住的宫殿命名为庆寿宫 。 出去游玩 , 神宗每每都扶着祖母;有时退朝稍晚 , 曹后就亲自到屏风后等他 , 有时端着神宗爱吃的饭菜 , 等他退朝回来吃 。

曹后晚年患水疾不治 , 神宗到她的寝宫来探病时 , 睡觉都衣不解带 。 祖孙俩感情极为融洽 , 胜过亲生 。 福寿六十四岁的曹后驾崩时 , 神宗哀痛至极 。

曹后在皇宫中四十五年如一日 , 恪守传统道德和“母仪”清规 , 无论是当皇后、当太后、太皇太后 , 她都以贤德 , 为后代江山精心尽力 。 曹后与仁宗合葬于永昭陵 , 谥号为“慈圣光献皇后” , 她是宋朝难得的贤明皇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