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石 丁 氏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白 石 丁 氏


白 石 丁 氏

白 石 丁 氏// //

丁厝——旗杆石铭文


白 石 丁 氏

白 石 丁 氏// //

丁厝——旗杆石铭文


白 石 丁 氏

白 石 丁 氏// //

丁厝古井——元丰二年(1079年)


白 石 丁 氏

白 石 丁 氏// //

丁氏古谱——遗嘱诗吴夲落款


白 石 丁 氏

白 石 丁 氏// //

丁厝家庙楣匾

白石丁氏 , 与开漳文化关系非同一般 。 据《白石丁氏古谱》记载 , 始祖丁儒随岳父诸卫将军曾镇府于唐麟德元年(664年)镇闽 。 总章二年(669年) , 陈政、陈元光率军入闽平乱 , 接替曾镇府之职 。 丁儒先后辅佐陈政、陈元光开漳建州 , 为开漳功臣之一 。

现存最早提及丁儒事迹的文章是古谱收录的释褐状元黄思永于元初所作的《江东丁氏世谱序》 。 而首部引用古谱 , 述及丁儒事迹的地方志是明万历癸丑《漳州府志》 , 将其录于卷三十一“古迹”的“柳营江”条下 。 稍晚几年编成的《闽书》还为丁儒立传 。 此后的地方志书多沿此说 。 丁儒就这么被纳入了官方修撰的开漳历史之中 。

对于丁儒及其家族的来历 , 学界有不同的看法 。 有人认为丁儒事迹是后人伪造 。 还有人认为白石丁氏是穆斯林家族 。 事情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呢?

一、丁儒事迹真伪及其年代

(一) 丁儒事迹的四点问题

1.古谱所载丁儒事迹为孤证 。 自万历癸丑《漳州府志》以来 , 地方志书都是采用古谱的记载 , 没有其他来源的史料可以相互佐证 。 而记载开漳事迹特详的《俊美陈氏族谱》和《颍川陈氏开漳族谱》两本陈氏古谱也不曾提及丁儒 。

2.古谱记载的世系传承不符合修谱惯例 。 谱载一世祖丁儒于唐麟德元年入闽 , 景云元年(710年)病逝 。 此后的世系人物 , 古谱不载生卒年份 , 直至十二世丁惠开才有确切的记录 。 丁惠开生于南宋淳祐十年(1250年) , 卒于元泰定二年(1325年) 。 据此计算 , 从丁儒到丁惠开 , 平均每世竟然相隔约有50年之久 , 显然有误 。 若以平均每世相隔25年或30年计算 , 自丁惠开倒推 , 则丁儒应为五代或宋初人 。

3.古谱称垂拱二年(686年)建漳 , 陈元光任漳州刺史 , 丁儒“以左承事郎佐郡参理州事” 。 据职官史 , 唐代无承事郎一职 , 宋代始置 , 为文散官名 。 族谱称丁儒为九承事郎 , 犯了历史知识的错误 , 透露出或是丁儒为五代末宋初时人 , 或是该官职为后人赋予始祖的真实信息 。

4.丁儒的《冬日到泉郡进次九龙江与诸公唱和十三韵》和《归闲二十韵诗》的内容与初唐气象不合 。 傅宗文教授的《丁儒龙溪诗篇与宋代漳州平原》一文 , 从“闽南史地背景”和“农作物栽培历史”两方面进行考证 , 推断诗歌为宋诗 , 作者为宋人 。 他认为诗歌可能是由四世丁祖依据童年时父辈口述的“依稀记忆” , 刻于家庙 , 所以虽然打着丁儒的名号 , 写出来的却是二首脚踏宋初漳州平原实地的诗篇 。

(二)丁儒所处的年代

要确定丁儒所处的年代 , 关键在于三世丁迁在六十六岁时作的《遗嘱歌词二十韵》 。 丁迁作诗后 , 其子丁祖记录诗篇 , 并作叙述 。 次年丁迁逝世 。 古谱载:“迨宋仁宗朝 , 吴真君(吴真人原名夲 , 后世称保生大帝)以通家善书 , 为吾舍再录此颂及叙于祠堂 , 为世守芳规 。 其榜末题云:‘天圣五年腊月吉日 , 泉礁江濮阳布叟吴夲谨奉命拜书 。 ’”修谱的丁氏后裔认为丁迁是晚唐初宋时人 , 故而记载吴夲是在后世第二次抄录诗文及叙述 。 但是通过对诗文的分析 , 可以断定此诗作于宋天圣五年(1027年) , 为宋诗 。 吴夲录诗 , 应该是受丁迁、丁祖父子的委托 。 其依据有以下两点 。

1.“省贯”与“省陌”关系密切 。 据陈明光教授的《“短陌”与“省陌”管见》的分析 , “省陌”一词出现于宋代 。 宋人较早使用该词的著作有司马光《资治通鉴》和欧阳修《归田录》 。 “陌”通“百” , 根据省陌制度 , 七十七文为一陌钱 。 依此类推 , 一省贯就是七百七十文 。 “省贯”出现的时间大约与“省陌”同时 , 也是北宋才开始使用的词汇 , 使用它的遗嘱诗也应该作于北宋 。

2.诗中描述了士兵告别家人 , 远戍玉门关、嘉峪关的场景 。 宋仁宗明道元年(1032年) , 西北地区的元昊继位党项族首领 , 先后攻占瓜州、沙州、肃州 。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 , 元昊称帝 , 国号大夏 , 史称西夏 。 宋朝失去对玉门关和嘉峪关的控制 。 以此推断 , 丁迁诗作于西夏国建立之前 。

根据以上两方面的分析 , 可以初步判断丁迁之诗作于北宋初年 , 丁迁为宋人 。 结合吴夲的落款 , 可知天圣五年时 , 丁迁66岁 。 古人以虚岁计算年龄 , 丁迁周岁是65岁 。 而65年前 , 正是北宋建隆三年(962年) , 恰恰是壬戌年 , 与遗嘱诗的落款时间相符 。 依此推算 , 一世祖丁儒大约出生于唐末五代初 。 唐末五代 , 闽国比中原地区安定 , 大批中原人民入闽避乱 , 丁儒应该也是其中的一员 。

二、白石丁氏不是穆斯林家族

族谱记载丁儒的先辈是济阳人 , 后徙居光州固始 。 然而闽人称祖多言光州固始 , 丁儒是否来自光州固始 , 今不可考 。 当从《归闲二十韵》中“于兹缔六亲”“浑忘越与秦”等诗句看 , 他应该是在青年时期自中原入闽 , 定居漳州 , 与曾氏结婚生子 。

有观点认为 , 白石丁氏是穆斯林家族 。 但支撑这个观点的论据稍显不够充足 。

(一)从三世丁迁起 , 数代人都有信奉佛教的记录 。 从《遗嘱歌词二十韵》可以看出 , 丁迁对佛教的信仰十分虔诚 , 设斋筵 , 建寺院 , 广作善事以积攒功德 。 其子丁祚、丁礼、丁祖继承先父的宗教信仰 , “设无祀鬼神坛 , 岁有普度” 。 “无祀鬼神”就是无人祭祀的孤魂野鬼 。 《明史》卷五十:“泰厉坛祭无祀鬼神 。 ”丁祚兄弟所作的普度应该是农历七月十五的盂兰盆会 。 清康熙《漳州府志》卷二十六:“七月半 , 作盂兰会 , 延僧设食 , 祀无祀之鬼 。 ”五世丁恡及其子丁敬叔乐善好施 。 谱载:“即各处僧尼 , 每岁朔望 , 辄为之颂述 , 荐其功德 。 ”明万历初年 , 有人掘出丁恡的墓志铭 , 其内容有“称公设厉祀 , 赈穷民” 。 可见宋代的白石丁氏有信佛的传统 。 如果丁儒是穆斯林 , 很难想象只经过两代 , 他的孙子便转投佛教 , 且十分虔信 。

(二)石筑坟墓不是穆斯林的专利 , 应该注意“石筑”与“石盖”的区别 。 漳州民间常称伊斯兰风格的穆斯林坟墓为“石盖墓” 。 谱载丁儒与妻子曾三娘合葬丁坑源 , 坟墓为“石筑” 。 况且族谱还记载丁同寅曾捐出烝尝田给慈济亭作为香火 。 可见即使与穆斯林通婚 , 丁同寅信仰的仍然是佛教或是民间信仰 。

三、开漳文化是漳州人民共同的历史记忆

今人常指责族谱中多有造假 , 但简单的否定不足以解释这一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 。 白石丁氏在宋时为当地望族 , 即使不造伪 , 它的历史也十分值得称道 。 黄思永在《江东丁氏世谱序》写道:“吾郡邑暨及邻属皆知丁氏之有声于江东也 , 江东丁氏之有声于漳也 , 盖世泽在漳云 。 ”白石丁氏族人所筑水利工程和桥、井、路等公共设施 , 遍及乡里 。 仅仅十一世丁自得、十二世丁惠开、十三世丁同寅祖孙三代人 , 就做下了“所砌石桥四十道 , 大石井三十六口 , 砌石路十八条 , 至溪南十一都亦有勒字石衢中者”的惊人功绩 。 南宋淳熙年间 , 十世丁允元任潮州知州 , 修广济桥 , 在西岸增设四个石墩 , 连同原有的四个石墩 , 架设木梁 , 上覆桥屋 , 百姓称为“丁公桥” 。 而最著名的当属九世丁知几建造的官港 。 这项伟大的引水工程一直沿用至今 , 在当代被扩建为北溪引水工程左干渠的组成部分 , 可谓利在千秋 。

白石丁氏 , 在九龙江北岸入海口(宋属海洋上、下里) , 拥有广袤的土地 , 并修造大量水利工程及许多基础设施 。 陆续迁来此地的族群 , 也享用了水利工程及基础设施的福利 。 这些后来的族群也包括开漳派杨氏一族(今杨厝) 。 即便如此 , 丁氏族人仍然认为拥有一位参与开漳历史的祖先 , 更能提高家族的名望 。 这一方面是出于攀附心理 , 更重要的则是源于开漳文化在民间强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

开漳文化是历史文化、宗族文化和民间信仰文化的有机集合 , 是漳州人民共同的历史记忆 。 要谈论漳州建置的历史 , 总是要从总章二年 , 陈政、陈元光入闽说起 。 因此 , 像白石丁氏这样宁可伪造先祖事迹 , 以获得在当地的特殊地位 , 其隐藏在背后的文化心理 , 值得我们认真对待 , 并予深入探究 。 (本文源自《闽南日报》 作者:阎 铭)

版权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 , 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公众号联系(0596-2595655) , 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