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以前宰相制度的变革,君权与相权的恩怨情仇

宰相既是一种制度 , 也是一种称呼 。 简单说来 , 帮助皇帝处理朝政的人就可以称其为宰相 。 宰相既是皇帝的帮手 , 也是皇帝的掣肘 。 没了宰相 , 皇帝便无法“有效率”地处理政务 。 但有了宰相 , 皇帝又担心自己被架空 。

三公、三省等制度 , 都是宰相制度的一部分 , 而他们的改变 , 就源于皇权对相权的限制 。 皇权改革相权 , 也显示了自己矛盾的心理:既希望有人帮自己管理国家 , 又想看到君权受到威胁 。

这一矛盾心理 , 在隋唐前宰相制度的变革中 , 我们可以看出一二 。


隋唐以前宰相制度的变革,君权与相权的恩怨情仇

隋唐以前宰相制度的变革 , 君权与相权的恩怨情仇// //

历朝宰相 , 属西汉时期的丞相地位最高 , 政务也最广 , 像一些朝廷日常政务、官员任免升迁、刑狱、钱粮等等都是丞相府的职权所在 , 若没有这样的权力范围 , 自然也不会引起皇权的警惕了 。

丞相“掌承天子 , 助理万机” , 是作为皇帝助手的一种存在 , 其主要职责体现在决策与领导百官 。 宰相只对皇帝一人负责 , 其手上的权力可以说无所不涉 。

丞相职责:

第一、主管政务决策 , 定制国家政策方针 , 总领百官 。

比如说朝会 , 都是丞相带头召开 , 大臣们在一起商量国家大事 , 一旦有了结果 , 丞相便去报告给皇帝 , 最后实行 。 也就是说 , 大臣是对丞相负责 , 与皇帝隔开了一层 , 若丞相真的有什么想法 , 皇帝便会变成聋子、瞎子 。

第二、执法和立法

封建时代立法权虽然掌握在皇帝手里 , 但丞相能够代替皇帝立法 。 丞相对皇权威胁最大的便是其享有执法权 。 这说明丞相可以借“法律”的名义进行“铲除异己”的行动 , 使得朝堂变为丞相的一言堂 。

第三、对官吏的任免与考核

若说执法权是丞相排除异己的手段 , 那么对官吏的任免与考核便是拉拢手下的有力武器 。 所谓党同伐异 , 便是掌有了第二、第三这两项权利 。

第四、封驳、谏诤

若皇帝发布的诏令不符合所谓的“法律”、“传统制度”的时候 , 丞相有权反驳 。

若皇帝的诏书已经发布 , 丞相却不认同 , 那么丞相便可以拒绝执行 。

这项权力严重危害了皇权的“无上性” , 哪个皇帝能允许自己的命令不被执行?


隋唐以前宰相制度的变革,君权与相权的恩怨情仇

隋唐以前宰相制度的变革 , 君权与相权的恩怨情仇// //

汉朝初期的君权 , 可没有后世那么强盛 。 丞相拜见皇帝 , 皇帝也需要起来让座 。 曹操专权时期 , 为何要封自己丞相 , 不就因为丞相位高权重 , 可以与刘协拉近政治上的地位吗 。

中朝出现:汉武帝对相权的首次削弱

皇权与相权是一对矛盾混合体 。 相权出自皇权 ,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皇帝加强中央集权 , 便于皇帝管理天下 。

但执掌相权的人 , 地位特殊 , 算是大臣的直属上司 。 对大臣来说 , 皇帝离自己太远 , 丞相才是掌握自己生杀大权的那个人 。 久而久之 , 大臣们都听丞相的命令 , 必然出现架空皇帝的危险局面 。

皇权分割出去一部分 , 变成相权 。 若相权想要扩大 , 必然只能掠夺皇权 , 这是任何皇帝都不容忍的 。 如同人有本能 , 君权一样有本能 , 它的本能便是排它性 。 君权四周只能有自己是至高无上的 。 一旦出现威胁 , 必然会加以剪除 。

削弱相权就成了必然 。 但又不能一下子完全取消相权 , 否则偌大的帝国便会因管理问题而失控 。


隋唐以前宰相制度的变革,君权与相权的恩怨情仇

隋唐以前宰相制度的变革 , 君权与相权的恩怨情仇// //

汉武帝时期削弱相权 , 有两个方法:

1. 借着对外用兵的时机 , 用大将军等武职人员分割相权中的军权 。

2. 使用近侍官员出入宫廷 , 参与国政 , 分割相权中的政权 。

用大将军夺权还说的过去 , 毕竟要打仗 。 那么中书、尚书等怎么夺权?这就是汉武帝“作弊”的地方了 。

当汉武帝决定明天讨论什么的时候 , 他便将自己“题目”提前告诉自己的近侍 , 让他们回家好好做功课 。 当第二天开始讨论的时候 , 近侍以有心算无心 , 将丞相等诸位大臣辩驳的无话可说 , 那么政策该怎么实行 , 自然清楚无比了 。

当然近侍所谓的“建议”必然是符合汉武帝的心思的 , 否则近侍跟不听话的丞相有什么区别?就这样 , 汉朝决策的权力便逐步向皇帝的近侍手里 , 丞相的职权被一点点削弱 。

自此权力从丞相所在的外朝移向了近侍所在的内朝 , 近侍取得了一部分相权 。

内朝离皇帝更加 , 皇权更容易把控相权 。


隋唐以前宰相制度的变革,君权与相权的恩怨情仇

隋唐以前宰相制度的变革 , 君权与相权的恩怨情仇// //

到了后期 , 若官员没有加上“侍中”二字 , 那么哪怕官位再大 , 也不过是个听命行事的人物 , 没法参与政治决策 。

但若对内朝权力不加以限制 , 那么就会变成了另一个“丞相” , 前面所做的都变成了无用之功 。 而且行政机构变多 , 工作效率必然会下降 , 因此就需要将外朝的大臣引进内朝 。 这样既可以对内侍们加以限制 , 也能提高内外朝办事的效率 。

能参与决策的这些外朝大臣们都有一个头衔:录尚书事 , 这样内朝便开始代替行使相权 。 内朝也就是尚书台的前身 ,

内朝的的尚书们既可能是皇帝身边的宦官近臣(比如一些外戚) , 也可能是朝廷的大臣 。 这样新的权力平衡便建立了 。


隋唐以前宰相制度的变革,君权与相权的恩怨情仇

隋唐以前宰相制度的变革 , 君权与相权的恩怨情仇// //

尚书台(尚书省)分担相权

魏晋南北朝时期 , 是我国古代最为动荡混乱的时期 。 动荡即意味着变化 , 那么作为国家政权一部分的宰相制度 , 自然处于不断变化中 。

魏晋时期将东汉的三公改为“八公” , 。 太师、太傅、太保称为三太 , 为上公;设立大司马、大将军 , 这两个德高望重的老臣荣誉称号;司徒、司空、太尉称为三司 , 在“八公”里地位最低 。 但这八公都是虚职 , 权力比起两汉时期早已大大不如 。

魏晋初期的时候 , 分担相权的新机构便诞生了:尚书台 。

尚书台是政治权力中枢 , 负责朝廷内外连接 , 总管全国军政 。 其实就是将最初的一个“丞相”变成了几个“录尚书事” 。 权力一样 , 但掌控这些权力却分散到不同的人手中 , 人一多 , 便会有权力之争 , 尚书们不容易拧成一股绳 。 皇帝便能从中掌握平衡 , 通过拉一个打一个来掌控朝堂 。

尚书台的建立使得皇帝对朝廷的掌控加强 , 也使得相权对皇权的威胁进一步降低 。


隋唐以前宰相制度的变革,君权与相权的恩怨情仇

隋唐以前宰相制度的变革 , 君权与相权的恩怨情仇// //

地方上将政务上传到尚书台 , 尚书台的尚书们加以处理 , 写上自己的的处理意见 , 然后将其交给皇帝 。 皇帝看完后写下“可”后 , 这就变成了正是的诏书下发出去 。 若是皇帝不同意 , 尚书们便继续研讨 。

若是大事 , 那么便是通过开朝会来集体讨论 , 若一致通过便开始执行 , 若意见不一 , 便由皇帝裁决 。

从上面可以看出 , 尚书台的权力仍然不小 。

中书省的演变与发展

若是出现一个强势尚书后 , 尚书台照样会威胁到君权 。 因此汉武帝时期的“内朝”便又在两晋南北朝时期重演——中书省诞生 。 只不过这时候的内朝对付的是尚书台 , 而非外朝 。 之所以叫内朝 , 因为仍是由皇帝近侍所组成的机构 。

中书省的最初职权不过是掌管文书、传递奏章 。 就是电视上皇帝上朝 , 下面某个大臣一跪:“臣有本奏 。 ”然后从皇帝身边下来个人 , 将奏章拿给皇帝 , 这个人就是“中书” 。


隋唐以前宰相制度的变革,君权与相权的恩怨情仇

隋唐以前宰相制度的变革 , 君权与相权的恩怨情仇// //

以前的朝臣的奏章是通过尚书台来转接的 , 由尚书台处理完奏章后 , 将奏章交给皇帝 。 但中书省权力加大后 , 奏章便由中书省向皇帝传递 , 不在经过尚书台 。 剥夺了尚书台决策的权力 。

中书省主要负责审理奏章和草拟诏书 , 成为皇帝处理朝政的代言人 。

中书省的近侍权力极大 , 又守在皇帝身边 , 极容易欺上瞒下 , 结党营私 。 但这时候的皇帝也没办法 , 与外朝的大臣相比 , 这些人天天守在自己身边 , 双方“彼此了解” , 才是自己信任的人啊 。

至于这些近侍弄权 , 反正守在自己身边 , 自己注意就行了 , 出不了大乱子 。 后代宦官弄权 , 皇帝大多便是这样的想法 。

门下省的设立与职权

西晋时期 , 尚书省、中书省的权力增加 , 皇权再次受到威胁 , 于是门下省的职权便有所扩大 。

门下省建立于西晋 , 但门下这个名字始于西汉 。 门下指的是能够出入宫廷 , 掌管宫廷事物的小吏 , 如侍中、黄门等等 。 这些小吏也是汉武帝时期“内朝”构成的主要人员 。

随着门下官员地位的提升 , 逐渐由皇帝的顾问 , 解决皇帝的疑难问题 , 向参与军机转变 。


隋唐以前宰相制度的变革,君权与相权的恩怨情仇

隋唐以前宰相制度的变革 , 君权与相权的恩怨情仇// //

门下省的职权主要有二:

一、“备切问近对 , 拾遗补缺”(晋书·职官志)

备切问近对:皇帝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或者有什么需求了 , 这些“门下”便需要解决 。

拾遗补缺:就是对皇帝政策上提供建议 , 这便有了参与机要的机会 。

二、“平尚书奏事”

凡尚书(也就是中书)上奏的事情即对朝堂政务的处理意见 , 在呈给皇帝看之前 , 首先要经过门下的审阅 。 若门下官吏不同意尚书的处理意见 , 那么这个奏章便会被驳回尚书台 , 重新草拟 , 可谓是对朝堂政策有着决策权 。

三省职权的变迁 , 无不显示着皇帝对集权的渴望 。 皇帝既需要帮手帮自己处理朝政 , 又不能将某一人、某一机构的职权赋予的太大 。


隋唐以前宰相制度的变革,君权与相权的恩怨情仇

隋唐以前宰相制度的变革 , 君权与相权的恩怨情仇// //

每一种制度的发展 , 都是在过去的经验上加以改革而成 , 并非凭空出现 。

现代很多人在2000年的现代 , 以上帝视角对某些事情妄加评论 , 这是极其不智的 。 任何制度哪怕缺陷再多 , 但在当时往往是最合适的 。

就好比汉武帝 , 他不知道相权对自己的威胁吗?他当然知道 , 武帝一朝先后共有十二人为相 , 除了田蚡、公孙弘、石庆和田千秋四人 , 其余人不是罢官便是被杀 。 但是他也不能废除宰相制度 , 否则自己的国家政务交给谁打理?

尚书台便因此诞生 。

西汉因外戚而亡 , 东汉吸取其政治上的弊端 , 便逐渐培养起近侍(中书省)来与外戚、朝臣(权臣大多占有尚书台)对抗 , 以此来保障自己皇权 。 这也是东汉宦官专权的原因 。

晋朝司马氏就是权臣出身 , 司马炎自然知道权臣对自己帝国的危害 , 但他能除掉所有的人吗?他不能 。 他只能在制度上下手 , 于是门下省因此而兴 。

到了东晋 , 朝堂的权力掌握在众世家手里 , 权臣们一个个都带着“录尚书事”的帽子 。 他们会允许门下省对自己限制吗?自然不肯 , 因此门下省在东晋时期便失去了他的权势 。


隋唐以前宰相制度的变革,君权与相权的恩怨情仇

隋唐以前宰相制度的变革 , 君权与相权的恩怨情仇// //

封建时代 , 官场制度的改变标志着权力的转移 。 君权越强大 , 朝臣的权力越分散 。 若朝堂的权力集中到某一个大臣的时候 , 不是改朝换代便是这个大臣被抄家灭族 , 没有第三个选择 。

专制社会不存在完美制度 。 因为你既然专权 , 那么其他人便都是你的“敌人” , 一个人能是多数人的对手吗?

历史已经告诉我们答案了 , 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