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池史——高耸的城墙,文明的壁垒

不管是在历史上战火纷飞的时代,还是现在我们科技高度发展的21世纪,无论人们的生活是动荡不安还是和平安稳,人们对于房子的强烈需求从来未变 。 房子,总是幸福亦或是不幸生活的开端 。

对于一个家庭,有了房子意味着生活有了最基础的保障,人们不用再四处流离,经受身心的折磨,而可以在这几道“墙”的依托之下展开工作 , 延续后代 。 一家如此 , 一邦如此 , 一国同样如此 , 只是今天 , 我们讨论的是“房子”在时代的变迁中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意义以及在王朝更替中它在其中扮演的“不为人知”的角色 。 只是 , 相对于一个国家来说 , 我们的“房子”称之为“城池”或者是“都城”更为恰当些 。

1

追本溯源 , 早在距今约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 就已经有了"城池"的雏形 , 当时的氏族村落已经逐渐开始采用壕沟或者围墙作为保护安全的措施 , 整个村落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布局 。 我们可以认为这就是城市的萌芽 , 也可以说是都城的起源 。

在这些简单的围墙和壕沟构成的“城池”里 , 文明的萌芽也在悄然不觉间成长了起来 。

这个时期的代表文化就是仰韶文化 , 仰韶文化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今天的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 , 以渭水河谷为中心 , 范围由陕西省宝鸡市向东延伸至河南省 。 当时已经采用壕沟作为防御设施并且村落也有了合理布局 , 以西安半坡遗址为例 , 整个遗址大致呈椭圆形 , 居民点南靠河流 , 北边采用壕沟环绕 , 以此作为基础防御手段 。 在壕沟和河流之间设有缺口作为通道 , 壕沟的东北方是制造陶器的公共窑场 , 北方是氏族的墓地 。 居民点中央是公共活动用的大房子 , 在其周围环绕着一些小房子 。

值得一提的是 , 仰韶文化因为陶器文化较为发达并且当时的陶器上常有彩绘的几何形图案或动物形花纹 , 也被称为“彩陶文化” 。


中国城池史——高耸的城墙,文明的壁垒

中国城池史——高耸的城墙 , 文明的壁垒// //

西安半坡遗址


中国城池史——高耸的城墙,文明的壁垒

中国城池史——高耸的城墙 , 文明的壁垒// //

?鱼纹彩陶盆

继“围墙”和“壕沟”这种最原始的城池建设思想之后 ,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当时人们的需求提高 , 龙山文化出现在了我们眼前 。

同处于新石器时期 , 龙山文化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当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 。 这个时期在建筑上出现的显著变化就是城墙的出现 , 城墙显然是比壕沟更进一步的防御措施 , 据考证 , 至少在龙山文化的中晚期就已经出现了城堡建筑 。 处于该文化时期的建筑在规模、结构以及筑城方式上已经有了显著的进步 。

?


中国城池史——高耸的城墙,文明的壁垒

中国城池史——高耸的城墙 , 文明的壁垒// //

河南登封王城岗遗址

2

我们由此可以推测 , 处于壕沟和围墙组成的防御手段其目的显然更可能是防御一些猛兽的袭击 , 限于当时的生产环境 , 这种不能称之为城池的“城池”至少在地球这个当时对于人类其实还很陌生的星球上保留下了文明的火种 。 在当时以及后来很长很长一段时期内 , 人类都在艰难地在与环境作斗争 。 当然 , 在日新月异的今天 , 我们与地球母亲的这种角色其实早已悄然互换 。 而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 最开始 , 其实只是一些用泥土、用粗劣的手段制成的“墙”的出现 。

如果说仰韶文化时期的建筑保留下了文明的火种 , 那么后来城堡的出现则意味着文明的“人身安全”已经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 人们慢慢地已经不惧怕飞禽走兽 , 而是渐渐地开始转而投身于人与人之间的战斗中 , 与其说是人与人 , 倒不如说是“城与城”之间的战斗 , 而文明之间的碰撞 , 也渐渐的从刚开始的试探 , 到慢慢地变为正式 , 甚至后来的初具规模 , 演变到我们熟悉的国与国之间的战争 。

正是在这种不断的“战争与和平”中 , 华夏文明也在不断地迭代进化着 , 这 , 也是“城堡”的另一个重要意义 。

由此 , 我们或许可以得到一个更重要的启示 , 文明在最开始的阶段是不分种族、甚至不分地域的 , 因为在最初物质极其匮乏的时候 , 人们所有的活动都围绕着如何得到食物 , 如何躲避严寒 , 如何避免猛兽的袭击等无可避免且亟待解决的“刚需”上展开的 , 不管是在地球的任何一侧 , 所有具有智慧的“物种”在最开始都面临这样的情况 , 而只有当解决这样的问题后 , 当人们的生存有了保障之后 , 才可以进一步的发展生产、发展经济 , 而这时 , 环境天然条件的差异性才会导致不同地域生产、经济、文化等必然会在发展方向上产生不同 。

也就是说 , 在最开始因为环境因素而导致人们的有生力量尚难以保全的情况下 , 是不足以产生文明的多样性的 , 只有当文明形成独立的个体并且能够持续发展的时候 , 文明之间的差异在环境的诱导下才会慢慢的体现出来 。 举个例子 , 人类都是碳基生物 , 而生活中真正决定人与人之间不同的其实是人类的意识 , 或者说是“灵魂” , 而不是“躯体” , 但是没有身体 , 灵魂是无法独立存在的 , 至少在我们的一般认知中是这样(个人浅见) 。 文明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 我们姑且就可以认为是文明的“形”与“魂”不断融合的一个过程 , 而这个过程我们很难用言语细致入微地去描绘和评判 。

但中华乃至人类文明在历史的大河中不断被洗涤和激荡的过程中 , 在任何一个时代 , 在过去 , 在未来 , 在现在 , 我们每一个人 , 都是或者将是见证者 , 我们每一个人 , 都有发言权 。

3

言归正传 , 在龙山文化之后 , 随着人们的聚居方式从氏族慢慢向城邦 , 乃至向国家转变的过程中 , 中国的城池建设体系也经历了从最初的萌芽 , 到初步成形 , 再到基本定型、成熟盛期、持续发展再到渐趋衰落的一个过程 。 在城池发展最繁荣的时候 , 可以想象 , 古榭高楼林立 , 酒肆小苑飘香 , 人声鼎沸 , 车水马龙 , 一片欣欣景象 。

而当由土石砖瓦构成的这些“庞然大物”不断在中原大地上拔地而起的同时 , 也意味着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等这些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强大的重要指标也在飞速的向着好的方向变化着 , 城与城的关系也变得更加复杂 , 它们在经济、政治、军事等不同方面完全可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 而这一切归根到底其实都取决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由此看来 , 要说复杂 , 还是人心最复杂吧!

由于地理位置以及城池本身的规模、内部发展的不同 , 并且为了适应政治、经济的需求 , 一些综合实力突出的城池会被统治阶级选来作为整个国家的政治权力中心 , 比如大家熟知的“谁家玉笛暗飞声 , 散入春风满洛城”的洛阳 , “长安一片月 , 万户捣衣声 。 ”的长安城等等 。

到了隋唐时期 , 中国的建筑规划设计已经到了一个超高的水平 , 而唐长安城 , 即隋大兴城 , 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

4

唐长安城 , 是隋唐两朝的首都、京师 , 不仅在当时的中国 , 乃至在世界上它都是同期面积最大的都城 , 整个占地面积达84平方千米 , 是 汉长安城的2.4倍 , 明清北京城的1.4倍 , 比同时期的 拜占庭帝国都城君士坦丁堡大7倍 , 较公元800年所建的巴格达城大6.2倍 , 古罗马城也只是她的五分之一 , 此后几千年间 , 她一直是人类建造的最大都城 , 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城” 。

?


中国城池史——高耸的城墙,文明的壁垒

中国城池史——高耸的城墙 , 文明的壁垒// //

唐长安城里坊碑刻里坊和东市鸟瞰复原图

据《 隋唐嘉话 》记载:“隋文帝梦洪水没城 , 意恶之 , 乃移都 大兴 。 ” 开皇二年(582年)起 , 在杨坚授意 , 在宇文恺 的主持下 , 仅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建成了宫城和皇城 。 开皇三年(583年) , 隋王朝迁至 新都 , 因为隋文帝早年曾被封为大兴公 , 因此便以“大兴”命名此城 。 后来又陆续动用10余万人在宫城和皇城以外建造了外郭城 , 终于在大业九年(613年) , 城市的总体格局基本形成 。

提到这样的大都城 , 作为一个延续了五千年文明的后代 , 在历史光影的流转间 , 我们仿佛又看到了那些暴雨侵虐下的振臂高呼 , 那些绽放着思想光芒的百家争鸣 , 那些鞠躬尽瘁的仁义礼智 , 如浪涛呼啸着冲过山谷 , 如马蹄声震荡在原野 , 去势滚滚 , 余音不歇 。

只是 , 当我们走进这幽深冷寂的宫殿中 , 看着这一个个锦衣华服的王族贵胄 , 他们神色匆匆 , 或温厚、或淡漠的外表下依然难掩内心的尖利 。 当忠义、阴谋、情感、利益同时容纳在这空旷的大殿中时 , 似乎也显得有些拥挤 。 即便是可抵御强大外敌的坚固城池 , 在人类的思想与情感碰撞产生的冲击下 , 竟会给人一种脆弱白纸的错觉 。

但朝代更替 , 王朝兴灭间 , 无论在这里演绎着怎样离奇震撼的故事 , 这些隔离了外界的城池始终保持着沉默 , 也许 , 在我看来 , 这些记录了人类成长史的城池 , 更像是一个个包容的长者 , 它们记录了血与泪 , 也同时接纳了懒惰与逃避、自私和愚蠢 , 阴谋和黑暗留下的果实纵然令人难以接受 , 但只有当你以理性的态度去正视光明与黑暗 , 你才能够真正的在黑暗中寻找光明 。

?


中国城池史——高耸的城墙,文明的壁垒

中国城池史——高耸的城墙 , 文明的壁垒// //

放个美女图

5

那些最初只是用来庇护人类的城池 , 终于慢慢成长为方圆数十千里 , 动辄容纳上百万人的庞然大物 , 这样的文明奇迹的诞生预示着渺小如微尘的人类终于在这个星球 , 乃至整个浩瀚无边的宇宙之中终将星火燎原 。 长烟滚滚 , 残阳如血 , 这些外形醒目、却又呈现出一种规则美 , 又隐隐暗含着某种规律的狰狞巨兽静静趴伏在苍茫的大地上 , 似乎是在向着远方未知的敌人示威 。 随着与日俱增的经济与军事实力 , 同时伴随着野心与利益的疯狂增长 , 人类不再是饱受环境侵虐的求生者 , 我们早就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征服者 。

金戈铁马 , 白骨露野 , 中国的历史上从来不缺乏战争 , 古往今来 , 无数人在战火中远离城市 , 告别了世界 , 无数人在光与希望中来到了城市 , 继续扮演前人扮演过的角色 , 毁灭与新生 , 历史就是以这样的方式轮回着 , 不知疲倦 。

只是千年万年 , 一座座城池在历史的洪流中不断被损毁 , 有的被重建 , 有的被修补 , 有的被翻新 。 也许它们早已麻木 , 从最开始作为人类文明的守护者 , 到慢慢地成为被守护者 , 敌人换了一批又一批 , 守城者也换了一批又一批 , 上一刻有些人还满口鬼叫地持刀向你冲来 , 下一刻他们又可笑地拿着修补材料在你身上涂涂抹抹 。 这些满身伤痕的城池既是人类文明的守护者 , 更是人类文明的见证者 , 终究也是权力与利益争夺间的牺牲者 。

文明留下的痕迹不止是繁荣与喜乐 , 也有疼痛与哀伤 。

?

结语

到了今天 , 没有了巍峨雄伟城池的震撼 , 只有拥挤的高楼大厦的冷清 , 那些经历过辉煌与唏嘘的庞然大物们 , 终于在历史轱辘的机械转动中 , 在冰冷钢铁的包围中 , 慢慢老去 , 它们从一个人类文明史这个舞台上的重要配角 , 彻底沦为了一个旁观者 。 也许 , 在一个不为人知的时候 , 它们也会努力睁开黯淡的双眼 , 默默注视着这些新的城市 , 新的人民 。

只是 , 在21世纪的今天 , 这些新的城市和人民又在各自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