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故事系列,给孩子收藏起来,涨知识,增智慧(二)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国学经典故事系列 , 给孩子收藏起来 , 涨知识 , 增智慧(二)


国学经典故事系列,给孩子收藏起来,涨知识,增智慧(二)

国学经典故事系列 , 给孩子收藏起来 , 涨知识 , 增智慧(二)// //

6.书读百遍 , 其义自见(xiàn)

三国时期 , 魏国有一个人叫董遇 , 自幼生活贫苦 , 整天为了生活而奔波 。

但是 , 他只要一有空闲时间 , 就坐下来读书学习 , 所以知识很渊博 。 他的哥哥讥笑他 , 他却不在乎 。

天长地久 , 他写出了两本书 , 引起了轰动 , 别人问他读书有什么窍门

他说:“书读百遍 , 其义自见(xiàn) 。 ”

人们很佩服他 , 他的名声也越来越大 。

附近的人纷纷前来求教 , 并问他是如何学习的 。

董遇告诉他们说:冬者 , 岁之余;夜者 , 日之余;阴雨者 , 时之余 。 学习要利用三余 , 也就是三种的空余时间:冬天是一年之余 , 晚上是一天之余 , 雨天是平日之余 。

人们听了 , 恍然大悟 。 原来就是要通过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读书学习 , 以提高自己的水平 。

【智慧小语】现在有些人总找借口说:“我白天那么忙 , 工作压力那么大 , 生活节奏那么紧 , 哪有时间学习?”其实 , 只要你自己肯学 , 时间是可以挤出来的 。

爱因斯坦和鲁迅说过同样一句话:人的差别在于业余时间 。 有个著名的“三八理论” , 就是一个普通成年人的一天应该分为“三个八”:八小时工作、八小时睡觉、八小时自由安排时间 。 前面两个“八” , 大多数人是一样的 , 并无多大变化;人与人之间的不同 , 就在于剩下的八小时怎么度过 。

7.鹿乳奉亲

春秋时期的郯(tán)子 , 生性至孝 , 历来为人所称道 , 被视为德、才、威、雅的化身 。 在我国历史上传颂不衰的“二十四孝”中 , 郯子的故事被视为楷模 。

郯子的父母年老体衰 , 都患有眼疾 , 他特别伤心 , 到处求医 。 听说鹿乳能治好双亲的眼疾 , 他便披着鹿皮 , 去深山混入鹿群中 。 猎人误认其为鹿 , 正要举箭射他 , 他赶紧大叫 , 并将实情相告 。 猎人听后非常感动 , 想办法给他弄来鹿乳 , 并护送他出山 。

【智慧小语】《弟子规》中说:“父母命 , 行勿懒” , 父母有命令 , 要赶快行动 , 不应该拖拉 , 这也是孝敬父母的举动 。 从小若有这样的理念 , 那么一旦父母生病 , 自己因感恩也会去孝养 。

8.孟母断机

孟子小时候厌倦学习 , 有一天不愿读书 , 就逃回了家 。 孟母正好在织布 , 见他逃学回来 , 一句话没讲 , 就把织布的梭子给弄断了 , 这意味着马上将要织成的一匹布全毁了 。 孟子非常孝顺 , 忙跪下来问:“您为什么要这样?”孟母告诉他:“读书求学不是一两天的事 , 就像我织布 , 必须从一根根线开始 , 然后一寸一寸地才能织成一匹布 , 而布只有织成一匹了 , 才有用 , 才可以做衣服 。 读书也是这个道理 , 如果不能持之以恒 , 像你这样半途而废、浅尝辄止 , 以后怎能成才呢?”

若是现在的孩子 , 可能不懂反省自己 , 一句话就扔给母亲:“这是你自己的事 。 ”但孟子的根基毕竟不同一般 , 他如梦初醒、恍然大悟 , 从此一心向学 , 再也不随便旷课 , 后来继孔子而成为“亚圣” 。

【智慧小语】《弟子规》中说:“父母教 , 须敬听 , 父母责 , 应顺承 。 ”对父母长辈的责备 , 理应乐于听受 。 对父母的批评 , 也要视为一种教诲 。

9.黄香温席

古代有个叫黄香的人 , 以孝出名 。 他9岁时母亲去世 , 从此他更细心地照顾父亲 , 一人包揽了所有的家务事 。 到了冬天 , 他害怕父亲着凉 , 就先钻到冰冷的被窝里 , 用身体温热被子后 , 再扶父亲上床睡下 。 不像现在 , 可以开电热毯、开暖气 , 那时候他只能用自己的身体 。 到了夏天 , 为了使父亲晚上能很快入睡 , 他每晚都先把凉席扇凉 , 再请父亲去睡 。

黄香小小年纪 , 就有这样的孝心 , 也使他做人、求学上有所成就 , 后来他当上了以孝闻名的好官 , 人称“天下无双 , 江夏黄香” , 被列为“二十四孝”之一 。

【智慧小语】用孝顺的心对待父母 , 父母可以得到很好的孝养;用慈悲的心对待众生 , 众生都能得到很好的利益 。 用恭敬孝养父母的心做天下的事情 , 这个世界会因为你的存在而变得格外美好 。

10.陆绩怀橘

三国时期有个人叫陆绩 , 他特别孝顺父母 。 6岁那年 , 一次他到袁术家里做客 , 袁术命人取出蜜橘招待他 。 但他没吃 , 而是悄悄藏在怀里 。 后来他向袁术行礼告辞 , 叩头的时候 , 怀里滚出三个蜜橘来 。 袁术大笑道:“你吃了不够 , 还要拿呀?”他回答说:“我没见过这么好的蜜橘 , 舍不得吃 , 想拿给母亲尝尝 。 ”袁术听了大为惊讶 , 心想一个6岁孩儿便懂得克制自己 , 孝敬长辈 , 实在难能可贵 。 他感叹道:“小陆郎有这样的品德 , 来日必成为报效国家的栋梁!”的确 , 据有关历史记载 , 陆绩长大后对国家的贡献相当大 。

【智慧小语】陆绩六岁就懂得体念亲心的行为并非偶然 , 实为得力于良好的家庭教育 。 除了父母以身作则外 , 他还研读经史 , 无数古圣先贤的存心和德行 , 从小就在他心里扎下了根 。

11.元觉劝父

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孙元觉 , 从小孝顺父母、尊敬长辈 , 可他父亲对祖父却极不孝顺 。

一天 , 他父亲忽然把年老病弱的祖父装在筐里 , 要把他送到深山里扔掉 。 孙元觉拉着父亲 , 跪着哭求不要这样 , 但父亲不理 。 他猛然间灵机一动 , 说:“既然父亲要把祖父扔掉 , 我也没办法 , 但我有个要求 。 ”父亲问什么要求 , 他说:“我要把那个筐带回来 。 ”父亲不解道:“你要这个干什么?”“因为等你老了 , 我也要用它把你扔掉 。 ”

父亲一听 , 大吃一惊:“你怎么说出这种话!”孙元觉回答:“父亲怎样教育儿子 , 儿子就会怎样做 。 ”父亲想想 , 就没敢按以前的想法去做 , 赶紧把老人接回家赡养 。

【智慧小语】:《弟子规》中说:“亲有过 , 谏使更 , 怡吾色 , 柔吾声 。 ”假如父母的言行举止有过失 , 性格难以沟通 , 从尽孝的角度而言 , 子女还是应以婉转的语气劝说他终止不良行为 , 但不能语言犀利、态度蛮横 。

12.汉文帝侍母

汉文帝刘恒 , 他就以孝闻名 。 母亲生病了 , 他一边要处理里里外外的国家大事 , 一边还要陪着母亲 。 吃药的时候 , 他总是自己先尝 , 然后再端给母亲;母亲病了三年 , 他就三年中没有离开 , 一直在母亲身边照顾 。

【智慧小语】:作为一个人 , 应该重视孝顺父母 , 平时对父母照顾很重要 。 当他们生病了 , 需要安慰时 , 哪怕是一句体贴的话 , 也会让他们很开心 。 我们需要一种爱的教育 , 而这种爱 , 要在每个人心中生起来 。

13.李绩焚须

唐朝有位副宰相叫李绩 , 一次他姐姐病了 , 他就亲自照料她 , 为姐姐烧火煮粥时 , 火苗烧了他的胡须 。

姐姐非常不忍心 , 劝他说:“你的仆人、侍妾那么多 , 何必自己这样辛苦呢?”李绩立即回答:“您病得这么重 , 让其他人照顾 , 我不放心 。 您现在年纪大了 , 我自己也老了 , 就算想一直给您煮粥 , 也没有太多机会了 。 ”

李绩能这样对待自己的姐姐 , 实在是难能可贵 。

【智慧小语】:在古代 , 人们把所有人都当作兄弟姐妹 , 我们现在虽做不到这一点 , 但至少也要与家人和睦相处 。 倘若这一分爱都不能付出 , 那么这个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 , 确实不好说 。

14.卜式牧羊

卜式 , 是孔子的门生 , 从小父母双亡 , 家中只有个幼小的弟弟 , 等到弟弟成人后 , 卜式把田地房屋财产都给了弟弟 , 自己只带走畜羊一百多只 , 进入山放牧 , 过了十多年 , 他的羊达到一千多只 , 又自己买了田地房屋 。 而他弟弟由于只是玩乐 , 家产耗尽 , 于是卜式又屡次把家产分给弟弟 , 受到邻里的称赞 。 可见 , 他是个重义轻财的君子 。

【智慧小语】:《弟子规》中说:“财物轻 , 怨何生 , 言语忍 , 忿自泯 。 ”对钱财等身外之物 , 一定要看淡 , 如果不执著财物 , 兄弟之间的怨恨争斗就不会产生 。

15.紫荆树

以前有个姓田的老人 , 他死之后 , 三个儿子决定分家 。 他们将家产分为三等份 , 别的财产都已分妥 , 唯剩一株紫荆树不好处理 。 他们商量了半夜 , 议定次日将树截为三段 , 每人分一段 。 但这树好像有灵性 , 第二天去截时 , 它已经枯死了 。 三兄弟十分震惊 , 认为是天地鬼神的暗示 , 逆天而行会招致不详 , 于是决定不再分树 , 紫荆树立刻复活了 。 他们大受感动 , 把已分开的财产又合起来 , 从此不再提分家之事 。

【智慧小语】:人与自然之间 , 有肉眼看不到的很多奥秘 。 假如人们彼此不和 , 引发纷争与战乱 , 外境上也会出现风雨不顺、五谷不熟等恶兆 。 人类要想快乐地生活 , 并非希求钱财就能得到 , 而要从自身修养、随顺天龙八部等方方面面加以调整 。

-END-

本文转载于梅语文(ID:cjmyuwen):一个叫梅的资深语文教研员老师 , 每日分享语文学习方法和技巧、语文知识积累、家庭教育心得等内容 , 海量精品学习资源免费领取 。 备受数十万师生和家长青睐的教育平台 , 遇见她 , 你会爱上她!

▼往期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