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元祐新旧党争与车盖亭诗案——致使北宋迅速衰败

宋神宗的新政虽然持续推行了十七年 , 但是成效有限 , 政府的税收增加了 , 财务上宽裕了 , 法令执行却有不能贯彻的地方 , 也有被曲解滥用的地方 , 导致民心不安 , 甚至引起民怨 。 又对西夏战争的失利 , 死伤兵民数十万 , 国力也为之耗弱 。

神宗去世 , 哲宗以十岁冲龄继位 , 乃由太皇太后高氏(英宗后 , 神宗母)垂帘听政 , 高氏长期在宫廷观察历任皇帝施政 , 对其公公仁宗时期物阜民丰、社会安定的情景颇为怀念 , 向往保守稳重、雍熙和睦的政风 , 于是积极召回旧党大臣 , 陆续废除新法 。


宋代元祐新旧党争与车盖亭诗案——致使北宋迅速衰败

宋代元祐新旧党争与车盖亭诗案——致使北宋迅速衰败// //

宋神宗画像

尤其是见到自己的儿子神宗的宵衣旰食 , 却因征讨西夏失败 , 抑郁而终 , 深觉哀痛 , 一心想要避免重蹈覆辙 , 于是听任旧党大臣施政 。 首先召回司马光为相 , 由司马光主导 , 陆续召回吕公著、范纯仁、梁焘、文彦博、吕大防、刘挚、苏轼、黄庭坚、孙觉等人返回中央 , 新党人士一概斥逐 , 新法一一废止 , 这种清一色由旧党主持中央政权的局面 , 后代称为元祐更化 。


宋代元祐新旧党争与车盖亭诗案——致使北宋迅速衰败

宋代元祐新旧党争与车盖亭诗案——致使北宋迅速衰败// //

元祐更化

因为熙、丰时期 , 旧党人士大致都被排挤在外 , 偶然被神宗召回 , 也不过居于备员的地位(也是神宗异论相搅、互相制衡的策略运用) , 实际政令皆出于新党诸人 , 政权也多由新党操持 。 新党诸人并不尊重旧党老臣 , 司马光等旧党人士在元祐初期回朝之后所持的心态 , 不再只是由政见之异同而分出彼此 , 更是由从前的不满转生怨恨 , 而更化正是报复的好时机 , 凡是新法一概要废除 , 凡是新党诸人一概要拔除 。

虽然旧党中也有些人察见新法实施多年后的成效 , 以为不可以完全废除新法 , 如苏轼对新法所致的成效还是有所肯定 , 对从前的偏见有所忏悔 。 《苏轼全集.文集》卷五十一<与滕达道>六十八首之八载:


宋代元祐新旧党争与车盖亭诗案——致使北宋迅速衰败

宋代元祐新旧党争与车盖亭诗案——致使北宋迅速衰败// //

又如范纯仁自熙宁之初就强烈反对变法 , 到了元祐时 , 则极力反对司马光尽改新法 , 比如在役法的问题上 , 力主保留新法;在青苗钱问题上 , 认为“国用不足 , 建请复散青苗钱 。 ”但是在报复心切的守旧大臣主导下 , 新法一概被抹杀 , 元丰八年 , 七月罢保甲法 , 十一月罢方田法 , 十二月罢市易法、保马法 。 元祐元年 , 闰二月罢青苗法 。 施行已久 , 一部份已经著有成效 , 国家税收增加到可以抵二十年所用、人民才逐渐熟悉的新法 , 戛然终止 , 北宋的国政乃从此走上紊乱衰败的局面 。


宋代元祐新旧党争与车盖亭诗案——致使北宋迅速衰败

宋代元祐新旧党争与车盖亭诗案——致使北宋迅速衰败// //

司马光雕像

元祐元年(1086)六月 , 诏授吕公著尚书左丞 , 公著乃推荐孙觉、范纯仁、李常清、刘挚、苏轼、黄岩叟等人 。 司马光除推荐刘、范二人 , 还推荐赵彦若、傅尧俞、唐淑问、范祖禹等人 , 以为以上诸人都可寄予大任 , 另外又推荐吕大防、王存、李常、胡宗愈、韩宗道、梁焘、范纯礼、苏辙、朱光庭等人 , 以为可以各随器能 , 随时任使 。

司马光并建议应咨询文彦博、吕公著、冯京、孙固、韩维等元老 , 要求他们各举所知 , 以便参考 。 以上所有名单上人物 , 绝大部分都是仁宗、英宗朝的大臣 , 都是在熙、丰年间被排挤退出中枢的旧臣 。 这些人从优点方面看 , 大致是稳重保守 , 品德上比较没有瑕疵 , 思想上尊重儒家传统;但是从缺点上看 , 是守成有余 , 进取不足 , 而且过于保守则对时代的变迁感受性不足 , 应变的能力也就较为缺乏 。


宋代元祐新旧党争与车盖亭诗案——致使北宋迅速衰败

宋代元祐新旧党争与车盖亭诗案——致使北宋迅速衰败// //

宋哲宗赵煦

在此同时 , 蔡确还在担任左仆射 , 韩缜是右仆射 , 张璪任中书侍郎 , 李清臣为尚书左丞 , 章惇为知枢密院事 , 执政大权还掌握在新党人的手中 。 旧党诸人视之为眼中钉 , 力加攻击 , 于是蔡确先罢政 , 出知陈州 , 旋改亳州 。 司马光正好接替所遗下的相位 , 仍兼门下侍郎 。 接着章惇罢官 , 以正议大夫知汝州 。 吕惠卿先降为光禄卿 , 续降为建宁军节度副使 , 建州安置 。 张璪也被罢斥 , 李定谪放滁州 。 新党人物斥逐殆尽 。

元祐二年(1087)二月 , 前宰相蔡确继去年贬知陈州、亳州后 , 又因为其弟蔡硕纳贿 , 受牵连而谪守安州 。 朱彧《萍洲可谈》卷一称:

蔡持正自左揆谪知安州 , 尝作安陆十诗 , 吴处厚捃摭笺注 , 蔡坐此贬新州 。

蔡确这十首诗无论究竟有无怨恨讪谤意 , 吴处厚却以己意加以曲解笺注 。 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卷四十四谓:

知汉阳军吴处厚与确有隙 , 因解释其语以为讪谤 , 且论其用郝处俊上元间谏高宗欲传位武后事 , 指斥东朝 , 上之中书 。 于是台谏言确怨谤 , 乞正其罪 。


宋代元祐新旧党争与车盖亭诗案——致使北宋迅速衰败

宋代元祐新旧党争与车盖亭诗案——致使北宋迅速衰败// //

车盖亭风景区

旧党对新党的报复心理 , 在这次蔡确<夏日登车盖亭>诗案中显现无遗 , 报复的手段就是将诗里偶然提及的古人古事 , 自行解释成影射毁谤宣仁太后 。 于是台谏顺此上章弹劾 , 要求治其罪 。 元祐四年(1089)五月 , 遂再安置蔡确于新州(今广东新兴县) , 贬谪至此 , 无疑欲置之死地 。 果然四年都不予以改郡 , 蔡确终于死于贬所 。


宋代元祐新旧党争与车盖亭诗案——致使北宋迅速衰败

宋代元祐新旧党争与车盖亭诗案——致使北宋迅速衰败// //

夏日登车盖亭诗 其中两首

这十首诗究竟有无讪谤?细查诗意应该不至于敢讪谤 , 只有隐隐然流露对政敌不满之意而已 。 以下将<夏日登车盖亭>诗其中的五首录出:


宋代元祐新旧党争与车盖亭诗案——致使北宋迅速衰败

宋代元祐新旧党争与车盖亭诗案——致使北宋迅速衰败// //

吴处厚怎么解释呢?他说:


宋代元祐新旧党争与车盖亭诗案——致使北宋迅速衰败

宋代元祐新旧党争与车盖亭诗案——致使北宋迅速衰败// //

吴处厚用这种手法奏上 , 宣仁太后因而大怒 , 才有蔡确新州之贬 。 细观上引五首诗 , 第一首全然是怡然自适心境的描写 。

第二首勉强可以指出有“怨憎小人”之意处 , 即第二句所言“入眼兼无俗物憎” , 勉强可以将“俗物”射为“小人”;第三句“何处机心惊白鸟” , 引用庄子“有机心则白鸟知惊”的故事 , 或许用以暗讽世人(盖指旧党)心机之重 , 但是实不可明揭;末句“谁人怒剑逐青蝇” , 以诗经“青蝇”之指小人 , 喻亟欲逐却小人之意 , 似乎可以算是讥刺之语 。

第三首诗其实也显露出闲适之心情 , 只末句“波间逐队小鱼忙” , 可以勉强傅会成嘲讽小人成群 。 第五首将“沉沉沧海会扬尘”傅会成“天下不宁” , 或进一步引申成“沧海桑田 , 人不长久”(吴处厚所谓“人寿几何”) , 解得极牵强 , 如此猜测 , 都是有意引导观者宣仁太后心中的不快 。

真正引起台谏群起而攻之的 , 就是吴处厚特别把第四首诗“矫矫名臣郝甑山 , 忠言直节上元间”二句 , 硬牵扯说:“确指武后以比太后” 。 这样的傅会曲解 , 却成为台谏把握的最有力武器 , 一意的攻击蔡确讪谤宣仁太后 。 元祐四年五月 , 蔡确自己辩解说;


宋代元祐新旧党争与车盖亭诗案——致使北宋迅速衰败

宋代元祐新旧党争与车盖亭诗案——致使北宋迅速衰败// //

他的解说已经极为清楚 , 宋神宗把政事交托给自己的母亲以辅助子孙 , 和唐高宗想交付皇位给武后 , 事情根本不相类 。 而且蔡确又说:


宋代元祐新旧党争与车盖亭诗案——致使北宋迅速衰败

宋代元祐新旧党争与车盖亭诗案——致使北宋迅速衰败// //

蔡确自己推赞太皇太后听政 , 怎么会自己批评自己呢?

从以上分析 , 可以看出蔡确的诗并不像吴处厚所说的那么狂悖才是 , 但是 , 旧党诸人还有许多人执意要害他 。 右正言刘安世即不稍宽贷地说:

“确罪状着明 , 何待具析?此乃大臣曲为之地耳!”

于是台谏故意激怒宣仁太后的阴谋终究得逞 。 次年 , 梁焘虽然想为他缓颊 , 却毫无作用 。 范纯仁也为如此不择手段地诬陷人 , 还将蔡确贬至岭南之地的作法担忧 , 深怕将来旧党也难免遭此厄运 。


宋代元祐新旧党争与车盖亭诗案——致使北宋迅速衰败

宋代元祐新旧党争与车盖亭诗案——致使北宋迅速衰败// //

《夏日登车盖亭》北宋·蔡确

“车盖亭诗案”不是单纯独立的事件 , 论远因 , 就是“君子、小人不可并处”观念的产物 。 论近因 , 就是旧党份子报复心态的典型事件 。 此案影响之大 , 历来都以为是此后旧党一失势即不复振起的关键 。 盖以诗文得罪 , 前有乌台诗案 , 苏轼还自己承认对朝政有所批评 , 神宗虽有所宽赦 , 贬谪已不算轻;有此前例 , 恶斗又更加激烈 , 蔡确在当时的环境之下 , 那里敢再妄为抨击 , 并且还讪谤太皇太后?

细究诗意 , 事理又不相类 。 蔡确诗中即使有怨恨小人(旧党)之意 , 恐怕也难以指明是何人 , 他的被祸 , 应该是整体情势激化所造成的 , 新、旧二党的水火不容就再也无转圜的余地了 。

参考文献:

《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

《苏轼全集》

《续资治通鉴长编》

《萍洲可谈》

《四库全书珍本别辑》

《宋史纪事本末》

《全宋诗》

《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