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旅留痕》之长城(二)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心旅留痕》之长城(二)

长城 , 托起中国文化的千年大梦 。

有人说:“如果我们把长城比喻为一本巨书 , 那么战国长城应该是它的第一版 , 秦长城就是它的第二版 , 而明长城只能说是它的第三版了 。 ”为什么这么说呢?从历史分析的角度上望过去 , 战国长城就犹如不同作者独立完成的一些短篇 。 看上去虽然主题相同 , 但描写的方式和讲述的内容却不尽相同 。 它们是诸侯国之间互相防范和北拒胡人两种思维共同作用下的产物 , 所以看上去无论形式和内容都显得有些凌乱 , 后人只能把它归结为一个青涩的开始;而秦长城则不同 , 它主题鲜明 , 内容丰富 , 形式统一 , 一看就是大家的上乘之作 。 虽然秦长城的某些章节上还有战国长城的影子 , 但从谋篇布局的整体构思到画龙点睛的细节处理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 秦长城不仅连短为长 , 把北方各诸侯国的长城连为一体 , 而且据险为点 , 把险要地段铸成关隘 , 形成了进可攻 , 退可守 , 绵延万余里的坚固防线;此后 , 中国各代封建帝王都守着这本巨书不断翻阅、咀嚼 , 虽然倍加爱惜 , 但岁月的风沙难免把它吹拂得衣衫凌乱 , 面显沧桑 。 于是 , 在一千五百年后的明代 , 长城这部巨书的第三版面世了 。 它延续了第二版的主题和思想 , 只是把某些章节进行了微调 , 把残破的页面重新修缮 , 以更加光鲜的面目出现在世人面前 。

虽然长城这本古老的线装书 , 在近两千年的时间里历经了三个版本的更迭 , 但其内容基本上却没有多大的变化 。 从表面上看 , 这好像只是形式上的渐变 , 很多人都忽略了它的另一种功能 , 那就是承载与见证 。


《心旅留痕》之长城(二)

《心旅留痕》之长城(二)// //

毫无疑问 , 中国的历史离不开长城 。

那么 , 长城到底见证和承载了什么呢?

用一句话说就是:“问苍茫大地 , 谁主沉浮?”


《心旅留痕》之长城(二)

《心旅留痕》之长城(二)// //

具体地讲还要分几个方面:

它见证了国家分裂和统一的历史烟云 。

中国历史从西周走到东周 , 进入到了群雄并起的春秋战国时代 。 本来一统天下的周天子越来越势微 , 各诸侯国借机扩充实力 , 兼并战争开始打响 。 那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 , 国家的统一被刀剑无情地撕裂 。 为了抵御北方草原民族的袭扰和在诸侯国之间的兼并中自保 , 各诸侯国不得不筑城御敌 。 北有燕、赵、秦 , 南有荆楚 , 无不广筑高墙 。 于是乎 ,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筑城运动开始了 。

这期间 , 强秦的咄咄逼人 , 六国的合纵连横 , 把中原大地折腾得乌烟瘴气 , 偌大的一个周朝就此分崩离析 。 秦灭六国 , 九州愈合 , 统一的封建王朝在开辟了新的统治形式的同时 , 也把长城从零散的点穿成亘(gèn)远的线 。 由此 , 长城才真正走进民族历史的宏章巨著 , 成为两千年来文明足迹的第一见证 。


《心旅留痕》之长城(二)

《心旅留痕》之长城(二)// //

秦亡汉继 , 三国并立 , 两晋暂存 , 南北对峙 , 隋唐崛起 , 五代十国 , 宋辽西夏 , 金元明清 。 两千年的时光转瞬而逝 , 兴亡乎焉 。 合久必分 , 分久必合 。 长城在经历修了被毁 , 毁了再修的历史宿命的同时 , 也恰好成为了民族兴衰 , 国家兴亡的不朽见证 。

它承载了民族交融的悲欢离合 。


《心旅留痕》之长城(二)

《心旅留痕》之长城(二)// //

这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碰撞的过程 。 草原文明和农耕文明在这里对峙 , 精彩的大幕下既有铁骑烽烟的喧嚣与壮美 , 又有恩仇两忘的平静与和谐 。 其实 , 这里面承载了代表农耕文明的中原历代帝王的一个思想误区 , 就是始终没有把草原文明纳入中原文明的整体构思 。 他们一味地堵 , 不停地隔 , 从来没有想过融合 。 昭君出塞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

史载 , 公元五世纪前后 , 围绕长城的文明碰撞终于有了一次历史性的间歇 。 由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王朝第一次撞开了厚厚的长城 , 被隔离了很久的两个文明终于有了一个深入交融的机会 。

带来这个契机的典型代表人物 , 是北魏的孝文帝拓跋(tuò bá)宏 。 他不但没有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 , 用鲜卑(xiān bēi)文化去取代汉文化 。 而是在大力倡导汉文化的同时 , 也极力地把在犍陀罗等地融合了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巴比伦文化的印度佛教文化引入到中原大地 。


《心旅留痕》之长城(二)

《心旅留痕》之长城(二)// //

这是一个怎样宏大的场面?用千年之后的目光去审视这一场文化融合的盛宴 , 足可以把它提升到世界范围里去评价 。 当西罗马帝国被“野蛮”的北方民族灭亡的时候 ,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明也被无情地践踏和抛弃 。 而我们所遇到的这位鲜卑族的皇帝 , 却出人意料地把汉文化积极地引入鲜卑贵族的生活之中 。 他是一个聪明而睿智的皇帝 , 对文化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的影响有着超越时代的认识 。 他把文化交流、民族融合作为国策来推行 , 避免了汉文化的断脉梗阻 。 从孝文帝开始 , 不论后来的金、元、清哪个民族入主中原 , 都是积极地吸收汉文化的优点 , 融入到本民族的文化之中 , 都没有采取消灭汉文化 , 单独推行本民族文化的政策 。 可以说 , 孝文帝是汉文化的贵人 , 正因为他的开明之举 , 奠定了中华文化五千年兼容并蓄 , 一脉相承的历史基础 。 不论从体量上讲 , 还是从时间上看 , 长城都不愧为一个巨人级的文化符号 。 围绕它展开的文化现象 , 也绝对可以称为一场世界级的文化盛宴 。

就是在这么一场世界级的文化盛宴里 , 长城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背书(bèi shū) , 而民族交融的悲欢离合 , 又恰恰成为了长城永恒的文化内涵 。

作者 渔樵 本名王法胜 , 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 , 中国石油作家协会会员 , 大庆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 大庆石化公司作家协会主席 , 邂逅湖读书会会长 。 出版个人诗词集《心旅诗话》、《大庆城事》等文集 。 作品散见报刊和网络 。 创建邂逅湖读书会和渔樵书院公众号 , 致力于文化的挖掘整理和传播 。